查看: 6129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期谜题] 【第一百五十四期】《誕:忆昔》作者∶暗月 梦逝

 关闭 [复制链接]

升级   1.4%

0

主题

94

帖子

1014

积分

诡币
0 枚
推币
847 枚
推理积分
58 分
侦破案件
3 件
原创度
0 ℃
楼主
发表于 2021-7-12 03: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唧唧 于 2021-7-17 09:22 编辑

结论
1.凶手是闫三木
2.凶手使用了文中“我”的自行车
3.自白中凶手所说的意料外的事,指的是作案时雨衣的破洞使自己衣物上占有了血迹。
4.凶手去到了课室,翻走了“我”的车钥匙,且被监控拍到,所以最后警方会发现。
5.杀人动机是父母的离开,黑猫造成的。


还原
(这题主要是逻辑思考过程,所以解答方式用对话问答形式表示,思考过程很细化,有我对问题的各种纠结和最后的判断,角色分别有解题方的唧唧辅和作者苏轼负责主要推理)      苏:
鸡鸡啊,你怎么看待这题的凶手?切入点是哪?
      唧:
凶手就是文中的“我”!!故事以第一视角讲述,开头的序是凶手的自白,而且,下面的故事也都是凶手的自白!
为什么?文章里有很多这方面的暗示,比如说上课我看脚的变态行为,这种无线索关联的描述为的是什么?再比如结尾说的暇意时光也是对应开头凶手自白中的意外暴露,指自由的时间不多了,不是吗?
还有从作者设置提示1的考虑,九个嫌疑人,如果文中的“我”和案件没关,单纯是讲述故事一方,又为什么算进提示的嫌疑人里呢,为什么不提示中明确排除呢,像说老师等人不是嫌疑人。
原因是“我”是凶手,这种可能性也很大,我说的不对吗?怎么样,看穿了你的小陷阱。
      苏:
你说的对了一小部分,我之所以把“我”也算进要判断排除的嫌疑人里面,确实很可能是“我”就是凶手,但是呢,我是要你考虑判断“我”是不是凶手,而不是让你用这种取巧的小心思去猜作者的思路。这就以为答对了?你说的各种暗示又能代表什么呢,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或者说你怎么确定否这是不是作者的故意误导呢?有没有更直接的逻辑线索证据?
      唧:
当然有啊,你是瞧不起我逻辑流之神?做题这么久了,故意误导肯定也在我考虑范围内,这题的凶手确认,我用的是排除法。
如何排除,我们把提示1单读抽出来解读【九位嫌疑人中的八位为除了警方办案人员,白笙,林苟萌,席不晋外的,以明确姓名在谜题篇登场的校内人员】,你算算文中出场的角色,除“我”以外八位是指有姓名出场角色,一个个排就完了嘛。
我把每个角色姓名都记住了,潇潇、肥亦、梅鸡鸡、粪球、闫三木、兰贝、张柯、苏南。
这八位都是出场的且有人名对吧。
从潇潇开始,潇潇近视1000度,这绝对不符凶手自白中脱下眼镜骑自行车的场景,试想一下,在摸黑环境里,你可以看见远处的狗挡路?近视一千度的人啊,所以潇潇是凶手这个点可以排除。
再看住校生兰贝,学校对住校生设定的规矩是不到寒暑假无法出校门,而自白中的凶手却可以在周末出去遛当,正在校庆未放寒暑假的时段中,住校生兰贝不可能出去吧?所以也可以排除。
而苏南呢,她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在流血的杀人现场穿这样不太合理吧,所以..排除!
还有...还有就是凡秋,他坐车的吧,没有自行车!编不下去了,文中还有个奇妙的角色是那个“我”看脚的那个女孩,她的出现有点匪夷所思,修自行车时又碰到了“我”,但是她又没有人名,不符合提示1中的嫌疑人明确姓名这个条件,那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人物呢?所以我猜的话可能作者想塑造出“我”的一个变态形象,“我”就是凶手吧!
      苏:
额,其实这个角色只是个混淆的,就是为了扰乱你这种傻屌的思绪。
排除的分析呢?怎么了?细节摸的还可以啊,不继续排下去了?
知道吗,如果你答案用这种方式解,我只给你0.5的细节➕同情。
看你这样也是什么没想出来了。其实这题已经很强调了,逻辑推理啊,你管这种没头没尾的思考过程叫逻辑推理?
你的切入点就错了,凶手是谁,很重要吗?所有疑点还原了,凶手自然而然会出来。你忽略了关键的线索,只是在那里纠结凶手是谁。
给你开个头吧。记得吗?
1.骑自行车的“我”将雨披放在了未系上的塑料胶袋里。
2.当日下雨时到风向和停自行车的位置。
      唧:
风向...我记得体育课时突然暴雨,然后“我”跑向体育馆东门,风很大,逆着风....啊!西风!那是对着“我”的自行车的塑料袋!
题目写的停车位置,车棚在学校西边,门向东,“我”从车棚门进入后,把自行车车头向北停着了,挂在左侧手把上的塑料袋是对着西边的,且“我”去晚了,那个地方恰好没有车棚!最神奇的是五分钟的暴雨,没有淋进塑料袋里面,因为“我”回去发现雨披是干的,雨披跟塑料袋都是防水的,不太可能吸水之类的,那阵又刚下暴雨,也不是突然蒸发...
      苏:
不错,这就是第一个问题,雨披为什么会是干的?
试想想,如果“我”是凶手,雨披这个线索是连哪的?是谁用了雨披?你可以解释吗?
      唧:
那..凶手是谁先放下,我们先找到雨披的解释吧。
但是雨披的用途我也完全想不到,如果“我”不是使用的人,雨披是凶手用的,他会做什么呢?
emm,没想法。
      苏:
没用的东西,饭都喂你嘴前了,不会吃。
逻辑推理,你延伸线索去推理啊....
你也说了,雨披跟塑胶都是防水的,试想想,用他的人是在什么情形下拿走的,只拿走了雨披?还是怎么样?
      唧:
我不知道雨披什么用啊..难道是多穿一层保险点?
      苏:
退出网推吧。
我告诉你怎么找逻辑,虽然我们不知道雨披用去做什么了,但是有人拿走它的话必然有三个情况,一是只拿走了雨披,二是拿走了塑料袋包括雨披,三是拿走了自行车..
      唧:
然后呢?说这些什么用?
      苏:
这个是确定使用雨披的行动模拟,你至少可以看到他的路线,这种线索之后可以连很多东西的,你先不要打断我。
你前面也说了,雨披跟塑料袋是防水的对吧,使用者是不可能单独只拿走雨披的,因为塑料袋如果还在原位,也会有雨水进去,而雨披放回原位后,就不会是最后干的状态了。
所以说,这个模拟假设只有两个成立的场景,使用者拿走了塑料袋包括雨披,或者他把整辆车带走了,也可以说雨披和塑料袋必须是在一起状态下被拿走的,区别只是有没有包括那个自行车罢了。
      唧:
牛逼!但不知道什么用。
      苏:
我们假设这个动了塑胶袋的人为X。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自行车很碍眼,如果能找出X并不是使用自行车,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猜测。
比如如果X只是需要使用雨披,但他不可能只拿走雨披,他也拿走了塑胶袋,为啥要使用袋子呢?
      唧:
我有一个惊人的推理!
      苏:
开始你的表演!
      唧:
假设,我说假设,假设X没有用到自行车,像你说的,为什么要拿走塑胶袋而不是单独用雨披。
原因是——凶手需要用的是塑胶袋!
      苏:
塑胶袋什么作用?
      唧:
人啊,有一个惯性思维,你利用了一个盲点,像是这里的塑胶袋,袋子装雨披,我们总觉得那个拿走东西的人注重的是雨披,雨披才是关键,但是忽略了塑胶袋啊,
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既然X的拿走的是塑胶袋和雨披,我们怎么能忽视塑胶袋的价值呢?塑胶袋这种东西可以做什么,可以装东西。
装什么?
记得么,题目明确说明了,凶手犯下了一个错误,我给你点提示,
1.亦可踩碎了潇潇的眼镜,而这段描述是眼镜掉落时发出了清脆的声响,试问人受到这种警醒后还会盲目的狠踩眼镜吗,何况这眼镜是比较厚的。
2.自白中的凶手是有带眼镜的
      苏:
你想说袋子是用来装眼镜碎片的是么,凶手犯下的错误是自己眼镜碎在了现场,之后和潇潇发现尸体时故意踩碎的他的眼镜,混淆警方。
但是啊鸡鸡,你这种只能算合理猜测,我要的是推理,比如你的假设,就是根据一些有可能的线索做的一个主观假设罢了。
      唧:
其实我是可以排除凶手使用自行车的。
记得么,“我”自行车的停车位置,之前那里带出了西风的逻辑线,但是啊,它还可以有一个逻辑线,这是上届兰亭序教会我的。
【自行车车身露出了一半】【笔直进去后,在两排车中央骑到底】
自行车的位置属于第二排最里面,而那个视角啊左侧的袋子是被遮住的,也就是说,进车棚的人,是无法第一时间看到那辆车上的塑胶袋的。
      苏:
什么意思?看不到视角?
      唧:
比如说如果你停在第一排最里面,和第二排最里面是不一样的,虽然塑胶袋都是左侧,下面一排袋子的遮蔽角度是近乎直线,而第一排是类似斜线,
这么长的的车棚,刚进去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就选中“我”的车呢?
      苏:
看似有点道理,你说选中“我”的车,为什么一定要选“我”的?
      唧:
这就是关键了,“我”的自行车,并不是特别的,同班上有不少和我一样将钥匙放在笔袋里,又不是找不到钥匙,为什么一定要偷“我”的呢?原因啊,
是因为X看中的并不是自行车,而是上面的塑胶袋!而且这个塑胶袋的位置是很难从外面直接看到的,除非说啊,凶手一开始就知道塑胶袋在那个位置。
为什么一开始就知道?因为啊,凶手看到“我”停车了。
这种情况只有那个嘲笑我的肥亦知道。
      苏:
恩,有理有据,挺精彩的脑嗨啊!
      唧:
答案不是这个?傻逼题不做了。
      苏:
你别急嘛,一点挫折,走了弯路是可以矫正的,当然,通过推理。
下面我反驳你几点,
1.首先你说肥亦踩碎眼镜有问题,请问有什么问题呢,听到声音就会被警醒然后注意到眼镜?这只是你的乐观想象,只是你希望的结果,因为这样,你的逻辑才能通顺,但事实是,受到惊吓或者听到声音和不小心踩碎了眼镜并不冲突,这里无法作为一个逻辑什么的。
2.你说的视角推理,你想啊站在两行车前,什么因素决定你的视野范围,你的高度、车的距离、车的密度、你是否近视,题目有给你这些条件吗?
你就一股脑的瞎想。
3.你最核心的逻辑是说为什么X会看中“我”的车吧,知道吗,谁说塑胶袋只有你有了...题也说了,雨棚里很多其他人放雨衣,他们就都没有袋子?从现实考虑一下啊喂,
而且选择车这个事,也可能只是你们认识比较熟,对熟人下手心理上也比较安全吧,这些因素都是不确定的。
      唧:
....那我找不到线索了。
      苏:
你只是懒得想了,因为自己辛苦的结论都被反驳了,其实我说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你,不要猜,推理题一定会给你线索的,用好点好吗?
我们回到起点,X到底是图什么?塑料袋?雨披?还是自行车?
既然你注意到凶手自白中说自己杀人遇到了意料外的事,这个事是什么呢。
      唧:
眼镜?
      苏:
还尼玛眼镜呢,你是不是看不到警方检测时发现雨衣有破洞?
这种直接告诉你凶手失误的线索,你想都不想?
      唧:
破洞怎么了..不是最后检查时没发现有人衣服上有血迹么..
啊!如果这线索就是对着自白中的意外,是凶手意外衣服沾上了血迹,那么最后没有血迹是因为,
凶手换了衣服?这样就用到自行车了!
      苏:
恩,这才是用到了线索的推理。
      唧:
所以说,凶手得出去一趟,用了“我”的自行车,而拿到自行车,必须去教室。
这样就有意思了,我知道凶手是谁了。
      苏:
开始你的第二次推理!
      唧:
这题确实是用排除法,只是我在一开始没发现关键线索,排的不够好。
我们列出所有嫌疑人,分别是潇潇、肥亦、梅鸡鸡、粪球、闫三木、兰贝、张柯、苏南。
1.首先我们确定,凶手呢在作案中呢,发生了一个意外,就是雨衣袖口破了一个洞,而这个洞导致凶手的衣物沾有血迹,
在这种情况下凶手选择骑车回家,所以偷了“我”的车,
而且啊,教室是有监控的,乱翻东西后会被保安室的人汇报给班主任,而早上班主任也没有请假,我想这里就是题目最后问的“警方是否能抓到凶手的回答吧”,
答案是会的,因为监控拍下了凶手进教室的原来的衣服,而那几个嫌疑人都是一一被其他监控排除下去,然后找出的,凶手原来的衣服也一定会被对比出来吧。
而凶手衣服的变化,会客观的暴露在监控下,这就是答案是吧。
而且呢这也可以排除苏南呢,毕竟有车的人不会再去课室偷钥匙留下证据。尤其看过很多推理小说、影视的凶手,这种低级错误不会犯,对吧。
2.潇潇也可以排除,开始就说了,自白中的凶手能看到漆黑远处的狗,这绝对不是个近视1000读的瞎子能做到的。
3.兰贝是住校生,根本就出不去,所以排除。
4.张柯呢,没有给太多描述,但是啊,他跟文中的“我”并不熟对吗,“我”是在全班下去后把钥匙放进的笔盒,能知晓这一条件的,只有熟悉“我”的周围座位的同学,离“我”最远的张柯自然不可能找到钥匙了。
5.梅鸡鸡也不行,因为自白中的凶手绝对不是什么高个子啊。注意到原文【我站在一辆平淡无奇的小汽车前,直视着车窗里似是狰狞的面孔微微一笑,它也回馈给我最真挚的笑容。而后我后退了两三步,弯下腰将鞋带重新系紧。】,平淡无奇说明了不是什么特殊高度的汽车,而普通的小汽车呢,车窗高度不会是个正常成年人的高度,而凶手的站位是紧贴着车门的(后退系鞋带说明了这点),所以说能直视车窗的凶手,高度也是贴合小汽车的,一米九的鸡鸡,恐怕不行吧?
6.凡秋呢,也不是凶手哦。   可惜天公不作美,体育课刚上半小时便突然起风了,紧接着便是几声沉闷的响雷,而后是一瞬闪电,大雨便哗哗齐下,洗刷着地上的一切】
体育课加了一小时,但是已经上了半小时了,算上杀人时间,凡秋回去的路程开车都要20分钟,来回早就超过了这个时间。
什么?你说不一定是回家?学校周围确实有商店啊,那为什么要拿走自行车呢凶手,当然是不考虑在周围随便买了。况且身上都是血迹,你在外面买衣服换么..
      苏:
等一下,你答的不错,差不多对了。
但是呢,我希望你以后别从题设找嫌疑人列出来,或者是扣字眼什么明确出场姓名,像是那个“我”看的美腿女孩,她没姓名就不是凶手了?
      唧:
啊,你是问我她可以排除么,现在我也知道了,有一处细节是,最后修车的“我”在自行车修理厂遇见了那个女孩是吧,说明她也有自行车,前面说了,凶手在学校并没有自行车哦,所以才要偷车。
恩?你说自白中凶手不是有自行车么,谁知道那是不是借的呢哈哈,也许,“我”昨晚借出去的自行车就是给凶手的啊!!
嫌疑人还差谁啊,肥亦和闫三木。
肥亦呢,其实也不符合凶手哦,虽然身高矮,但是你想,一个要骑车的人,为什么要挑一辆不适合自己的自行车呢?自行车的座位高度啊,是和人的腿长有关的,肥亦可是我矮半个头的短腿啊。
“我”的自行车车座比较高,早上也和肥亦说过了啊,她应该知道,而车座坏了还要去骑,又不是什么高等性能昂贵的自行车。
“我”座位周围也不少人把钥匙放在笔盒里啊..
剩下的人就是凶手了吧—— 闫三木,这名字是你故意设计恶心我这文盲的么,让我悄悄忽视他,虽然他出场只有一句话,但所有人中就剩他一个了啊!
      苏:
能不能分析下动机呢,虽然题目没有给足够线索。
      唧:
那就是也有线索吧,可以试一试。
首先闫三木是个男的对吧,在凡秋打篮球时与梅唧唧发生矛盾,还是三木制止的呢,
要知道凡秋是因为在女生前丢了面子才闹的,说明凡秋是单身男性啊,三木不可能是她女朋友什么的,在篮球场上贴着这种直男身边的,只有男人了吧。而这个起因,因为“女生”而闹矛盾,我觉得也可能和动机有关,三木为什么仇恨黑猫,自白中的表述看这人是很有计划性和理性的,为情?为朋友?都不太符合。
而凶手自白中呢,说是为了“复仇”才杀的黑猫,那么什么仇呢,如果题目有故事的线索,我们发现,凶手自白中,家里好像没有父母(路由器开启家里没人、包括只和爷爷奶奶交代后事)
,我想凶手所谓的报仇,很可能指的是父母的消失。
而这一点与黑猫这个人设连起来,黑猫喜欢乱搞关系。
凶手的爸爸很可能之前是学校的老师,而他家庭的破裂,可能是黑猫引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审核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诡殇推理论坛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辽ICP备16015914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反馈

投诉举报 意见反馈 用户协议 论坛规则

反馈须知: 切勿滥用举报,任何与举报相关的信息必须属实!

网站资源

  • 客户端
  • 微信
  • 微博

帮助|小黑屋|诡殇推理论坛  

|辽ICP备16015914号

诡殇推理论坛

GMT+8, 2024-5-4 12:39 , Processed in 0.411295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