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71|回复: 2

[感悟书评] 暗月5月书评30篇汇总(部分剧透向,慎入)

[复制链接]

56

主题

429

帖子

10万

积分

每谜擂主四周年纪念章家族之瑰推理作者推理大神诡殇元老

诡币
152 枚
推币
99938 枚
推理积分
69 分
侦破案件
1 件
原创度
28 ℃
发表于 2021-6-11 16: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潇潇雨歇 于 2021-6-11 16:48 编辑




《联愁杀》书评
昙初

很简单的谜面,埋下的线索不少,但是实际用的字数并不多,很快就作家们就开始了推理。前半部分会有点昏昏欲睡,因为与其说是推理,不如说是大开的脑洞,无责任的瞎猜罢了。但是随着讨论进程中线索的增多,能够进行讨论的点增多,案件不但没有越来越清晰,反而越来越大开大合的反转,每一种可能性都很有道理,看的很过瘾。而最没有想到的是谜底的反转。其实在开篇的确有怀疑过是这个人,但是无论如何想不到手法,更想不到动机,我自己无论如何也圆不上的凶手动机和手法,作者很完美地搞定了。看完觉得这个结局我可以一辈子印象深刻。四星中的一星扣在公平性和警察的不作为上,当然,我明白这是情节和反转次数上的需要,也更贴近真实的讨论过程,但是依然会觉得很遗憾,在这里提下《无人逝去》每一个答案之间的反转加的线索真的很少。但是最喜欢的是里面的脑洞,每一种可能性的脑洞,天马行空,兼具了逻辑推理和社会属性,同时它提供了是一个普通案子真实世界的可能性分析方法。可能不能算是顶尖的作品,但是绝对值得一看。


《螺旋之底》书评
昙初
故事不算很长,从丈夫和妻子的角度双线叙事,作者大大的文笔很棒,叙事的悬疑感十足,把双方各自的心事思绪刻画的超级好,故事中有欺瞒,有寻找,有变态的嗜好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读起来欲罢不能,但是却在我最期待的时候戛然而止,愣了半秒明白过来。

大梗是一个老梗,严格来说,作者有点不太公平,虽然能够接受,但是过于完美的衔接会有“这怎么可能”的感觉,需要再读一遍进行确认。不过必须得承认作者把这个梗用的真好,明明很熟悉,明明在某几个词出现的不搭调的时候有过怀疑,但是还是中了圈套,我怎么就那么不长记性呢?不过这样不长记性的我在阅读的时候倒是会有着更好的阅读体验呢。看了下豆瓣的短评,剧透的不少,所以真的打算看的话,别去豆瓣看短评。

小的诡计其实有两个,一个在行文中不知不觉提到的,也是其中一条线的解答。另一个小的诡计则是终点,虽然我很怀疑可实施性。从原则来讲,实施起来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由于时间比较长,对能否保障衣服头发不乱我仍然报怀疑态度。

解答部分跟前文的连续性没有那么强(怒吼一声太不走心了),基本上是一股脑全塞进去的,解答了好几个前文埋的伏笔,包括前面说的那几个不太搭调的词。这里的文笔要是能像前文一样细致入微就好了。最后的遗言还留下了一个小扣子,有点摸不到头脑,等有时间需要再读一遍。


不太一样的悬疑推理小说
——《头等舱的贼》书评
小萌

事先声明:这是笔者第一次读商战类小说,若有大惊小怪之嫌,望大家海涵。
在本书到手之前,朋友便一直强调,阅读此书前,必先读永城的《国贸三十八层》和《秘密调查师》等系列作,却也不解释缘由,只说是有惊喜。
于是,笔者读此书,便有了以下两种体验:未读系列作,读了系列作。

未读系列作之体验——
作者的叙事风格,真真是与众不同,全文以一个小骗子宋桔(读jie,非ju)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通过宋桔与其他人的接触,进行一种另类的多线叙事,与笔者所看过的其他推理小说的多线叙事完全不同。(也可能是笔者看的太少)
在本书中,主角是宋桔,然而真正的核心人物却并非宋桔,或者说,并不止宋桔一个。而正是核心人物的行为,各成一线,相互交织联系,才形成了如此之大的商业骗局。
这本书是否是推理小说?看完之后,笔者扪心自问。
是。深思熟虑后,笔者回答是肯定的。本书并非循规蹈矩的解谜推理或是突然推理,而是书中人物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排除筛选从而决定自己下一步行动,甚至开始有针对性的谋划布局,最后从中获利。这是就是一种商业类的谋略推理。
而在布局一层一层揭开之时,那种惊喜和爽快,与笔者看到谜题解答篇时的感觉如出一辙。
未读前面的系列作,便令人感到如此痛快,笔者更好奇读了系列作之后,再读是什么体验了。
读了系列作之体验——
永城的系列作颇多,由于时间原因,笔者只匆匆读了《国贸三十八层》与《秘密调查师•黄雀》两本,对于《头等舱的贼》中所写的steve、郝依依、辉姐、Max王等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书中提及的关于这几人的爱恨情仇,几个人物更加立体。
但是,笔者仍未看到所谓的惊喜,直到今天重新阅读此书……
(警告!以下严重剧透!)
原来本书有大叙诡!
未读系列作之前,笔者对于steve的认识,全凭借书中对steve的描述。但读了秘密调查师之后,才发现,书中这个人物的形象与前面系列作的形象,完全对不上。
不止steve,还有郝依依的表现以及Max王有了未婚妻这件事(国贸中,Max是同性恋)。
于是,本书谋划布局的线索痕迹,通通浮现。而最后的结尾,便是布局的落幕,也是叙诡的最终解答。
永城这一手,实在令笔者惊叹不已,9分,有多无少。


这世界上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
——《medium 灵媒侦探城塚翡翠》剧透向书评
潇潇雨歇
早有听闻《灵媒侦探》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杰作,但百闻不如一见,直到亲自读完这部作品之前,笔者都完全不敢相信结局竟然是如此地令人震撼。
书评的标题引用了京极夏彦的一句名言:“这世界上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笔者认为这句话就是对这本书最好的概括。当读者沉浸在所谓“灵媒”的设定中,准备将这部由三个平平无奇的案件组成的小说与《尸人庄谜案》之流对标时,作者用结尾的大反转狠狠打了所有读者的脸。所谓的“灵媒”其实不过是欺诈之术,而小说中的主角与小说外的读者,其实也不过就是拥有强大逻辑能力的城塚翡翠股掌之中的玩物罢了。
这本书在我看来绝对是10分的存在,其中前三个案子加起来最多就值3分,而最后的反转才是书中的点睛之笔。上一本这样在结尾狠狠打脸我的小说还是秋吉理香子的《圣母》,但二者比起来还是有不小区别的。《圣母》的最后二十页的确颠覆了我对前面书中所有内容的看法,但这仅限于剧情上的颠覆,比之《灵媒侦探》还是差了一个档次;《灵媒侦探》的颠覆更像是世界观的颠覆,最后的一百页让前面为大家所深信不疑的作品世界观、设定悉数崩塌,最终留给读者的只有无比的惊愕与震撼。打个不知道是否恰当的比方,就像是你一直深信1+1=2,但突然某天却有一个人跳出来告诉你,其实你从小就被灌输了错误的思想,实际上1+1的结果是3。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啊!
言归正传,我们谈谈《灵媒侦探》的亮眼之处。它结尾的反转,说白了就是:对前面所有的不可能犯罪提出第二种解答的方式,并且是一开始就给齐了线索的公平解答。当读者自认为线索不足、跟着蠢逼侦探一起去搜证抓凶手的时候,殊不知此时作者实际上已经把所有的线索都摆在读者面前了。虽然这听起来仿佛像是对读者赤裸裸的挑衅,但不得不说,对作者来说写作难度未免也太大了;光是能写出这样的布局,就已经足够这篇作品成为封神之作。
当然,这本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狠狠地打了设定流作品的脸。想玩设定是吧?行,我也来玩玩,但我可以在结尾用纯逻辑让前面所有的设定全部崩塌。去设定化、将作品回归到最原始的逻辑层面;这,大概就是相泽沙呼最了不起的一点。那些高呼本格已死的朋友们或许已经可以揭开棺材板站起来了;看完《灵媒侦探》后你会发现,所谓花里胡哨的“灵媒”设定,它们真就除花里胡哨外再没其他的用处了——

因为这世界上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


《甜蜜之家》书评
小萌
《甜蜜之家》,篇幅并不长,阅读时长大概是两个小时。这是一部有点奇奇怪怪的小说,奇怪之处笔者也说不上来,只是读的过程中,心情复杂,读完后,心情更复杂。
言归正传,本书以汪楚瞳的视角展开,为读者描述出一家四口与一个被囚禁的“杀人犯”共同生活的场景。通过每个人的行为与对话,拉开了这个家背后的真相。
本书巧妙的地方在于,不断地从许多细节中出现矛盾,而后又开始反转。
——书名的初反转——
书名叫《甜蜜之家》,然而,通过汪楚瞳的心理描写以及这个家中每个人的“奇怪”行为,读者们开始感觉,这个家似乎矛盾重重,每个人心里都住着魔鬼,甜蜜这个词似乎是一种反讽。
大量的细节都在揭示着这个家的“甜蜜”只是假象,姐姐与弟弟关系不好,父亲对家人非常“苛刻”,母亲一直想逃离这个家,弟弟仇视着家庭的每个人,姐姐想带着“杀人犯”逃出囚笼。
——剧情的再反转——
原来,一家四口之间,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妈妈,是死于五年前那场车祸的路路的妈妈;弟弟,是以前经常被自己弟弟欺负的同学,碰巧于车祸中被司机也就是“杀人犯”于困樵救下来;姐姐,不过是爸爸的爱人与妈妈生下来的女儿;爸爸,一直都没爱过女人。
而前面为反转所铺垫的伏笔,更是巧妙,无论是姐姐与弟弟之间的对话和行为,或是妈妈对姐弟的感情,又或是姐姐卧室的多处细节描写,都让反转显得自然。特别是关于车祸的大反转——真正的弟弟咎由自取、真正的妈妈遭受报应、路路妈妈和假弟弟陈小祺和于困樵之间的渊源,隐藏在这个家背后真正的真相,让笔者背后一凉。
——感情的终反转——
这一家,最后还是甜蜜的。在这五年之间,父亲终于还是原谅了于困樵,当这个虚假的家庭破裂后反而获得了新生;于困樵在这个家中获得了新生,摆脱了以前那个浑浑噩噩频频被学生欺负被家长投诉的司机身份;弟弟和姐姐也拥有了姐弟之情,弟弟不再仇视,不再怨恨,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姐姐摆脱了噩梦,摆脱了虚假家庭的束缚,开始正视自己的过去,在少管所里重获新生。
于故事本身来说,甜蜜之家是虚假的。但从最终的感情来看,虽然家庭破碎了,但家中的几个人却得到了治愈,使甜蜜之家名副其实。
这个算推理吗?对此笔者不作评论。若诸位觉得这不算推理,那便不算吧,故事精彩,情感丰富,悬念,反转自然,即便不是推理小说那又如何?
对于本书,笔者也有许多疑惑未曾解开,但随着故事结束,这些疑惑也已经不重要了,作者想要表达的都已经在书里写明。
此书,7分的文笔,8分的故事,9分的伏笔。
题外话: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一直将汪楚瞳当成唐探一中的思诺,两人的气质实在是太像了!看完书,第一件事便是去搜《秘密访客》。虽然我听闻汪楚瞳的演员是张子枫,但并不知道张子枫是哪位。一搜,果然是扮演思诺的演员!(一股小小的满足感)


时间上的重赴轮回,精神上的孤岛杀人
——《爱的轮回式》书评
小萌
因为没看过《倒带人生》,笔者之前只注意到了书腰上写的《无人生还》,完全没意识到,这是一篇设定推理小说……
于是,这篇书评又名为《第二次读设定推理小说有感》。(第一次是看无人逝去哈哈哈)
这次我就直接在开头剧透了!(没错,设定这个元素本身就是一次剧透,没想到吧!)在笔者发现这篇小说的类型是设定推理之前,还一直跟着主角对开头的“预言”进行推理,想揭开“穿越”的假象……没想到穿越这个设定居然是真的!!!
关于设定:在十月三十号的某个时间点,到达海上的某个地方,会看见极光,而极光能将这些人“带回”一月十三号的晚上十一点多。时间轴的两段是固定的,而所谓的穿越,就是这些看见极光的人,他们的意识会被带回到时间轴的起点。穿越到以前,类似于去到另一个平行宇宙,这个平行宇宙的起点就是这段时间轴的起点,在此之前并没有变化,而后面所发生的变化将演化成各个平行宇宙,这里的设定与广义相对论中的平行宇宙论是相同的。
注:十月三十号的时间点相当于一个选择,若是错过了这个时间点,那意味着没办法回到时间轴的起点,只能在现处的平行宇宙继续生活。
设定介绍完毕,接下来讲讲故事。故事大意是,主角毛利圭介在九月一号接到一通奇怪的电话,电话里的人神秘地预言了下午的地震,时间地点方位,完全无误。而主角后面通过这个神秘人的预约,认识了其他八位同样接到神秘电话的人物。神秘人叫风间,自称能够穿越回到一月份,想带领大家一起去重赴。
而就在十人进行重赴前,毛利与其他人分别接触,收集大量信息,并进行推理,试图找出“穿越”的破绽。虽然提出了许多假设,但假设的可行性太低,偶然性太高,巧合太多,难以成立。
直到笔者看着十人真正地回到了一月,忽然懵了…这是科幻小说?…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通过作者借人物表达的一大堆解释以及书中的描写,笔者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科幻设定,不存在诡计,也不存在幻觉,实实在在的穿越、重赴。
故事的后面便是无人生还模式了,重赴的十人,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有意外的,有被杀的,有自杀的…似乎这重赴的十个人都被针对了,设下了一个圈套,然而不管是动机上还是逻辑上,都找不到符合条件的凶手。
重赴的事情,只有这十个人知道,他们不可能透露出去,而这些人也没有可能杀人。这便犹如精神上的孤岛模式,本来都是有迹可循的犯罪,但在重赴者看来,却是一桩桩不可能犯罪。
在这个过程中,毛利甚至犯下了两次杀人之罪——动手杀害前女友、间接杀害未婚妻一家。
!!!以下是严重剧透!!!
故事的反转非常出人意料,十分精彩!嗯,笔者就不说了,总之很精彩就对了!
作者这个设定,有点偏向科幻,差点让笔者暴毙。(难以接受科幻)
不管是推理、伏笔或者最后展现出来的诡计,都让笔者眼前一亮!精彩绝伦的故事!耳目一新的设定推理!之所以精彩,在于它给笔者的感觉:“原来设定还能这么用!”“对喔,设定还能这么用!”
最后的结尾也符合了无人生还模式,所有重赴者都一一死去,哪怕是活着穿越到另一个平行宇宙的毛利,最后也死于车祸的意外。

十个人之中,没有一个无辜的,无人生还,或许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九英里的步行》书评
晴雨
  一篇不足四千字的短篇神作,放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来看,亦是不朽神作。
  一位检察官与其好友尼克·威尔特进行了一场挑战:由不超过12个单词的短句建立一系列的逻辑链,而且是提出句子的人没有想象到的逻辑。
  检察官提出的句子是:“步行九英里不是易事,尤其在雨中。”(A nine - mile walk is no joke, especially in the rain.)
  威尔特则对这句话层层剖析,还原出了一起与二人毫无关系的杀人事件的真相。
  
  这篇短篇毫无疑问是逻辑流作品,当中的侦探人物威尔特毫无疑问是“安乐椅侦探”。(甚至二人事先都不知道案件的存在)作者近乎变态完美的逻辑与人物塑造以及特殊的叙事方式使其成功入围1947年由《奎因推理杂志》举办的短篇小说大赛的决赛圈。要知道此时作者哈利·凯莫曼还是一名高中老师,这次入围也让其走上了作家之路。
  尽管这种特殊的推理写作方式让凯莫曼一举成名,但据后世作品来看这种推理写作方式还是更适合日常推理的创作。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冰菓》其中的一个案件,(看的时间长了,记不清具体是哪一本,但故事大概就是折木与千反田讨论一个广播,好像是和假钞有关?)米泽穗信借此致敬了一下这位老前辈。
  除此之外,还有青崎有吾的短篇集《敲响密室之门》中的《十元硬币太少了》等。


真实案例讽教育,易学少年论风水
——《别人家的孩子》书评
小萌
这是一部推理小说,也是纪实文学。从行文便可看出来,作者通篇都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叙述,不同于常规的第三人称视角,而更类似于电影的旁白,这也让人产生了一种自己在观看纪录片的感觉。
这个故事的推理实际上并不算精彩,从“受害者”的口供上寻找漏洞,从而推理出真正的真相——受害者即是策划者。后面便剩下审讯、调查、取证、抓捕等刑侦的常规流程了,无需赘述。
为什么这部小说会让人感到恐惧?因为动机。伪装成受害者的策划者,伙同四个毒贩,杀害了自己的父母。然而,身为死者的女儿,为何对父母有这么大的恨意?
通过故事的展开,隐藏于凶杀案背后的家庭矛盾逐渐浮现。策划者珍妮弗,即死者夫妇的女儿,迫于家庭的期望与压力,无奈撒谎,伪造自己读过大学,而谎言终有一日会被拆穿。当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变成了迫害,那所谓的家庭温情便成了人间深渊,珍妮弗对父母怀恨在心而策划了一起凶杀案。
不得不说,这个动机不由得令人想起如今的教育,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来自同龄人的压力、来自父母的压力、来自学校的压力等等,当父母无法教会他们如何抗压,那等待他们的,要么是破而后立,要么是永世沉沦。
关于本书的内容,大致如此,接下来,笔者又要用开启一些书外的探讨——关于风水之说。(以下可忽略不看)
与动机相呼应的,便是人性,而在人性的背后,又关联着什么呢?笔者妄言一句:在本书里,与人性关联的是风水!
没错,就是堪舆的那种风水。众所周知,风水分阴宅阳宅,却不知,风水不仅仅体现于此。所谓阳宅阴宅,不过影响着一家一户,或是一个宗族,此乃狭义风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亦是风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出人类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身材外貌,这是广义上的风水。
谈谈广义风水,在这部小说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地区——多伦多市郊中产社区、莱克斯区。显而易见,生活在莱克斯区的人,落后、贫瘠、不得安生,那是一个黑帮横行的地区。而生活在多伦多市郊的人,安稳、平静、安居乐业。
或许会有人说,这与风水无关,有钱才能去郊区,没钱只能在莱克斯区,当然不同。然而,仑弗德便是一个极佳的例子,一个本性纯朴的少年,在前往莱克斯区之后,变成了瘾君子、毒贩、罪犯,谁又能说这不是风水分问题?
再谈谈狭义的风水,关于潘家。事实上,潘宅风水有问题,其实早可预见。夫妻经常争吵,甚至分居而睡,这都足以证明这个家庭的不正常。而对孩子发脾气,哪怕孩子取的好成绩也未曾收获父母的鼓励,更是让人奇怪。
若用风水解释,那便是潘宅的风水,影响了潘汉辉,从而影响了整个家庭。为何不是母亲?第一,在出事之时,母亲第一反应是保全女儿,至少她疼爱自己的女儿,与父亲对女儿的反应截然不同。其次,根据线索,母亲是居住于地下室,若风水影响了妻子导致夫妻双方吵架而分居,那挑起战火的一方绝不会弱势地居住于地下室。
影响了潘汉辉之后,又是如何影响他的家庭的呢?根据心理学来说,父母对孩子产生期望的心理,是源自于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或未能成功,从而想让自己的下一代成功,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在这个之中,风水影响了潘汉辉的情绪,让他变得暴躁、不易满足。而他与妻子争吵,更令他内心产生烦躁。人在烦躁的情绪下,难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未能取得好成绩的珍妮弗被父亲暴打或者辱骂,总之,这是迫使珍妮弗依靠谎言来支撑自己在家庭中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本文动机的产生的关键。
最后一个问题,风水如何影响潘汉辉呢?且看下面的图。
(这里感谢一下作者提供极其详细的图片!)
诸位可以看到,关于二楼的过道,不说多窄,但至少说不上宽阔,而灯就安装在楼梯的上方,根据高度可以大概估算,灯只比人高十几公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头上悬物的体验,楼梯、床头等位置,安装一盏灯,悬挂于人的正上方,你便会时时刻刻体验到这种不安感,心生烦躁。而灯在身边时,也会因为正向照射眼睛而引起不适感。(水平方向的光与垂直下来的光,给人眼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不止以上一点,且看这大厅(这是一楼,暂且称为大厅),除了一架钢琴、一张餐桌,别无他物。虽然留了一大块空地,却少了家庭中最重要的部分——聊家常之地,或许国外居住之地皆如此,但我相信正常家庭绝不会将电视机、沙发等大厅常用物置放于不见天日的地下室。这等于将一个家庭分割成几部分——本能制造活力与生气的电视剧等用品在地下室,而本应是大厅的一楼却只有一架钢琴与一张餐桌,连楼上的卧室都是隔开独立居住。这样的家庭,谈何融洽?而身为一家之主的潘汉辉,在这样的家庭中,自然有着强烈不安感——他体会不到正常家庭的生活气息!
一切细节,将事情推到无法挽回的境地。



关于玄学推理的未来
——《medium 心灵侦探城塚翡翠》书评
小萌
关于此书的故事、文笔、设定、逻辑、伏线、反转、布局,前人之述备矣,无需笔者赘述。只说一句,相泽沙呼牛逼!!!!

开个玩笑,这次不讲本书的故事,讲其他方面的吧,聊一聊书中的玄学推理。
(下面严重剧透,未阅读者请勿享用)
本书的玄学设定大致是这样:城塚翡翠具有一种灵媒异能,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灵物(开天眼),能感受到灵魂的气味(人的磁场各不相同),死者死亡之后灵魂将会停滞在死亡前的状态(亡魂滞留),能在案发现场与死者灵魂产生共振(死者灵魂附体)
如有遗漏可以提醒。
关于玄学与推理的结合,类似于以前笔者曾提过的“志怪推理”中的志怪与推理的结合,或是将志怪元素限定为逻辑推理的条件之一,即志怪确实存在,或是将志怪元素限定为谜题的一部分,即志怪并不存在,需要解开志怪之谜。
此书前面几章就是类似于前者,玄学成为逻辑推理的条件之一,根据玄学获得的信息来寻找凶手以及锁定凶手的逻辑或是证据。
这也是玄学推理的一个发展方向,玄学的设定——包括招魂、算命、看相、占卜等玄学手段——将成为侦探进行逻辑推理的线索,而这些手段本身是无法用于法庭上定罪的,侦探必须根据这些手段去获得线索或证据来锁定凶手,让凶手伏法。然而,这种设计使得推理小说失去了原有的趣味性,相信大家在阅读本书时也能体验到了,提前知道了凶手,提前知道了杀人手法,偏要硬着头皮去寻找锁定凶手的逻辑。凶杀类推理小说本身携带的悬疑性无疑下降了许多,所以这条路很难走通,玄学推理只能另谋出路。
此书的最后一章,极限反转,揭穿“灵媒”骗局,将所有伏线收回,这是本书备受好评的重要因素。而否定玄学,即上面所讲的第二类,玄学本身是虚假的,作者在解开谜题时,需要将玄学的秘密一同揭开。
这是玄学推理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在前文塑造出玄学确实存在的假象,在最后用逻辑否定玄学的存在,并揭穿玄学的真面目。这种写法需要非常厉害的布局以及伏线设计,对作者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且要让玄学的存在本身具备逻辑自洽,而后又能用另一个逻辑证明。这种写法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首先是写法的不可复制性,当谜底揭晓,逻辑揭穿了玄学的真相之后,作者还能再写系列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其次,读者看到第一次玄学上的“叙诡”,若是以后再遇到同样有着玄学设定的小说,还会轻易上当吗?显然也是否定的。既然如此,即意味着这种写法只能用一次,而后若再写玄学推理,要么如刚刚所讲,被读者识破,阅读体验下降,还会被嫌弃“吃老本”“老套路”,要么只能回到第一种写法,仍是阅读体验下降。
这样看来,玄学推理似乎走投无路了。
实则不然,“灵媒”不过是其中玄学中的一种手段,诸如此类的,还有笔者上面所提到的算命、招魂之流,而创作者也无需如相泽沙呼一样,让施展玄学手段的“法师”(暂且这么称呼)自己揭穿自己。若要让玄学无法证实亦无法证伪,最好的手段就是在“法师”不在场的情况下让侦探破解“法师”的玄学手段。而这样一来,那种神秘玄学手段在读者看来可以人为办到,自然也就达到了第二种写法的效果。但于实际上,侦探并不能真正否认玄学的存在,若是有了第二部的系列作,作者则又能让“法师”再次出场,施展第二种玄学手段。
以此类推,玄学推理成系列创作亦不是不可能,而道家的玄学手段,诸如招魂、撞鬼、风水、占卜、看相、算命,甚至是奇门遁甲等等,如此之多。甚至,将作品的背景放至民国时代、封建时代、部落时代、甚至是上古时代,那又有何不可?
如此一来,玄学推理又岂会没有出路呢?


市川忧人 不会三部曲书评
黑猫

水母不会冻结
这一本是本系列的第一作,可以明显看出作者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霸。理论完善的设定,以及非常经典的暴风雪无人生还模式。虽然是一个推理小说中被用过很多次的情况,但是作者却跳脱出了以往的思维。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推理。可以说是旧瓶装新酒里非常出色的一种类型了。这一部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风格的尝试,作为出道作不仅致敬经典,还能写出很多非常不一样的东西这一部作品虽然算不上惊艳,但依旧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蓝玫瑰不会安眠
这一部就是本系列的第二部了。比较前作这一次作者在故事和设定上下了更大的功夫。依旧是详细的带有专业性讲解的设定。但是这一次的故事更为精彩。说实话抛开推理部分不谈。整个故事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喜欢的而推理部分也是是非常精彩。最后的大反转。以及凶手所用的不在场证明诡计及密室诡计都让我感到出乎意料。整个作品的个人风格非常强烈,感觉很多点都是非常新颖的。比较第一部作者做出了不少的突破。个人觉得就整体(推理加情节)而言这一本是三部里我打分最高的。

玻璃鸟不会归来
看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好像在往一个越来越大胆的方向尝试。一开始还会采用无人生还模式,到了后面就开始按自己的想法写。到了这一部各种脑洞就全出来了,越写越野。但是说实话这一本的故事我是可以给满分的。我自己来说是非常喜欢的。(我可能只是单纯被玻璃鸟吸引到了)但是后面的推理部分感觉有点没写好。因为作者一直都是多线叙述。案发人物一个故事线 警察一个故事线。这样做的好处我感觉就是看故事的时候看着很爽。解谜篇也逻辑清楚。但是有些地方警察不清楚当事人的情感包括很多细节。依然能还原出案发时的各种情况。有点念剧本的感觉。不过能把这个故事做成这样很不错了。个人觉得逻辑垮掉的就一小部分。除去这个其他也有很多精彩的推理。
故事是越写越好了。诡计也越来越大胆。包括布局也越来越大。因此有些地方没有注意好也情有可原吧。包括文中还有一些比较超前的设定。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其实很早就有这方面的研究新闻。以及相关资料。并不是完全的无中生有。

哎别的废话也不想多说了。总之的总之,大家去看就对了!你想要的这三本书里总有一本适合你的。


《魔眼之匣》书评
黑猫
尸人庄的续作,据说第三部七月就要出了。
刚读完的感受是真的太太太太好看了!!!!
这一次是非常大胆的设定系,但是!作者完全没有玩脱,而是利用这个设定写出了非常有意思的逻辑推理。真的就是极致精彩。
包括最后的升华,动机的升华,背后真正的凶手。已经侦探的独白。
真的绝了!就是作者老写死我喜欢的角色。但是这本书作者对人物情感和行为的刻画真的达到了一个巅峰,每一个人出于自己的理念做出了什么样的事导致什么后果。最后一一分析。
真的太喜欢了。就是老是写死我喜欢的角色。
在看之前看了无人逝去以及宸少和昙初的聊天之后对设定系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那就是,设定要穷尽所有可能的解,然后找出真相。无人逝去和魔眼之匣我认为是做到了这一点。当侦探指出“凶手可以用预言画反过来杀人或者嫁祸或者试图证明预言的时候”我确确实实被惊讶到了。因为预言这个技能即使是在有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对谜题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变量和bug,用的好就神,不好的话,情况就好像读者对设定的情况想的比作者还多,那么这就会成为一个漏洞百出的作品了。包括无人逝去的设定。多重解答也是很好的证明了各种可能性。魔眼之匣我觉得作为设定系也是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个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回到尸人庄,他也是一篇设定文,但是他的设定其实只有僵尸和尸变这个部分。本身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就不大,相比魔眼预言的能力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这样来看宸少那个灵媒的设定其实还是比较详细有意思的。不过可能就是过于型化了“一开始就把他按自己诡计的那个方向设置。不让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这样做虽然保险不容易出bug但是同时把设定系的特征磨灭了些许。写多重解答的时候应该可以避免这点。之前看他们讨论的时候说前面两重解答完全不读也没有关系,并不会起到一个循序渐进引导读者的作用。
然后总结一下经验:写设定推的话分为两种。一种是尸人庄这种满足故事情节的小设定。另外一种是魔眼和灵媒这种不好掌握的大设定。我觉得我目前先从简单的设定掌握起吧。大的等我逻辑伏线什么的整体水平更强了再考虑。然后写大设定的时候也要考虑清楚所有的可能性。不可以漏bug。另外就是明白了。即使是设定系不精求写出宸少那种很厉害的诡计,好好发挥设定和逻辑,配合一些精密小诡计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魔眼里那个时钟诡计。子弹同时打了分针和秒针然后推理出凶手。


《有翼之暗》书评
黑猫
前面的剧情拖拖拉拉看完。最后解谜篇一口气看的是真的爽。不得不说这个局布的真的太大了。除了主角和读者不会有任何人会知道真正的凶手。虽然这一点来说对侦探感觉有点不公平。因为直到解谜篇以前还有不被读者所知道的信息。
还有就是推理部分。貌似都是反推。单纯就阅读体验来说整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这本作品主要针对的就是后期奎因问题。每次发现了新线索就会把之前的结论推翻。可以说是好好的给我上了一课,关于真神的这个问题听潇潇讲解的也很开心。什么是真神呢?作为主导角色推动剧情发展并指出凶手的角色就是所谓的真神。那么在作者给出的神之后会不会出现另外一座神推翻最开始的神的推理?从最开始的木更津到麦卡到木更津到主角自己。再这之后会不会还有可以更高的存在。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
看完就感觉长见识了。推荐大家去看吧。虽然崩坏写法但是依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另外其实比起新信息爆炸的第四重解答,我更喜欢第三重。如果没有那个点,没有那一个反转,不存在第四重解的话,我想我也会很满意这部作品。可以说惊艳至极 但是作者“真神”的概念把这本书拉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至于第四重解答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medium 心灵侦探城塚翡翠》书评
黑猫
这本书算是赶上推理的热潮蹭到的,群里大佬最近都在推这个。
说一下实际感受吧,刚开始看的时候,设定很迷,推理很迷,故事很迷,角色很迷。感觉像是一个花里胡哨的瓶子,最后里面放的只是白开水这样的感觉。不过在朋友一直说要看到最后,会有大反转的时候。我当时想的是,这几个案子都没什么关联。怎么反起来?然后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唯一的关联。总之读到最后章的时候给我吓了一跳,太任性的推理小说了。
精彩绝伦,群友还说如果去掉这最后一章豆瓣评分直接掉两分(巨佬表示“自信点 五分”)
哈哈不过前面几章是真的有点劝退。但是大家如果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最近看的几本书感受都不错。
而且从这本书里我看见了设定系的全新用法,反设定,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诡计。说实话这样的小说出来了之后我想到一个更好玩儿的。类似于这种反诡计的推理。侦探用华丽的诡计解决案子。最后却被指出诡计过于夸张,不合理。然后用平平无奇的逻辑流打败他。如果是大赛里出现这种题会怎么样呢?谜题部分就把所有伪解都给出来,给予极大的误导效果。就恶趣味来说可以忽悠到极大的一部分人吧。但是这也是建立在基本功扎实的情况下。总之也是很推荐大家去读一读,非常有意思。


冰菓六本书评
黑猫
说实话要是掌握这种写法是非常厉害的在我看来。虽然全是日常篇。米泽写的最多的也是日常篇。但是日常篇的点在于。他不像绝大多数的推理。想到推理就是杀人。就是手法动机不正常证明。他有无限可能性。比如东西为什么丢了。或者谁谁谁为什么生气。这种特别细小疑问。难写的点在于过于开放了。很难严谨。但是米泽这一部分把握的很好。他的逻辑链还有伏笔写的都很严谨.最重要的是这些点一般人很难发现出来。如果是比赛题用这种,感觉会很有意思。比起毕竟本格推理已经发展了那么多年。很多旧瓶装新酒的诡计。但是日常推理的局限性就非常小了。线索都藏在你平时完全没有注意的地方。如果让我来做这种题我大概一点思路也没有。
不得不说,推理逻辑链切入的角度都非常巧妙。十分有意思。有很多地方可以值得学习借鉴的。不仅如此从里面也可以窥探到向往的高中生活。比起书本本身的内容精彩与否。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总结之后收获和学习到的经验,以及书中人物成长的故事吧。还需要一段时间慢慢消化。都是非常有意思的短篇。不过我个人这三本中最喜欢的还是愚者这一篇,最后的几重伪解非常有趣。剧情来说最喜欢事到如今才叫我飞翔。单纯当轻小说去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诡计博物馆》书评
黑猫
本书讲述的是主角因职责疏忽从警视厅一科被掉到一个罪证博物馆(好像是叫这个)的地方。这里用来收录一些二十五年以前,时效已经过期的证物。主角的上司是一个很厉害的冰雪美女。
全篇一共有五个小故事。主角和他的美女上司靠着一件件物证侦破二十几年前的悬案。每一个案子的手法和诡计都让人拍案叫绝,故事情节也很精彩。美中不足的是逻辑部分看上去就没有那么的严谨了。比较这一点也是我自己经常会犯的问题,过于华丽的诡计却没有精密的逻辑来支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过我想这大概与文章设定有关,从二十五年前的证物中去调查当时的悬案,本身就是一件及其困难的事,再者本书皆为短篇集。有限的字数内能做到如此程度也很了不起了。
即便如此本书中依然有许多值得一读的地方。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复仇日记那一篇。诡计非常有趣,也是之前没有见过的类型,并且故事非常感人。作为短篇来说确实做的很不错了。
总之这本书还是比较推荐的。里面的一些诡计说不定对你会有一些新的启发和影响。大概打个七分吧。


那样的告别,到底是不是爱情?
——《爱的告别式》书评
昙初
乾胡桃的LOVE系列已经期待很久了,《爱的成人式》、《爱的告别式》和《爱的轮回式》三本虽然是一个系列,却并不是必须连续阅读的作品,每本各有其优势。
《爱的告别式》和《爱的成人式》一样,读起来更像是言情小说,更确切来说没有言情小说那么美好,而是加了很多现实在里面的有些遗憾的爱情故事。但是最棒的却是到最后一页时,惊雷般的反转,让你重新去读,于是原来你看到的故事就在瞬间变成了另一个故事。
其实这种惊雷感在《爱的成人式》中体现的更多一些,毕竟是一个大雷。而《爱的告别式》是三个需要你体会和细想一下才能了解的小雷,于是冲击感相较《爱的成人式》弱了一些,但是相对来说没那么怕剧透,因为三个谜题总有一个能够骗到你。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简单的解答,很多地方没有明说,只写给真正热爱的那些人,写给愿意去回头看,愿意去思考细节,愿意去探讨的那些人,而没有详细地说明。匆匆看完的可能会有“这是在说啥”的感觉,但是如果在阅读中去仔细去寻找每处不合理的地方并思考的每个细节的话更容易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以下严重剧透请慎重阅读===
===以下严重剧透请慎重阅读===
三个谜题都是“叙述诡计”,一个是女主设置的,也是最大的一个诡计,属于常见诡计,但是过于任性,这个诡计的具体原因其实不明。一个是开篇就设置的,一种错觉,首尾呼应。另一个则是里面的一句话,需要结合开篇的故事,并把整个故事变成了一个鬼故事。
我想讨论的是“女主”到底是谁。其实,在故事的开头男主提出了一个问题,“春香——没错,你到底是谁呢?真的是‘内田春香’吗?”这个问题在故事结束之后其实也是很令人困惑的。虽然从女主的叙述来看“春香”就是“春香”,但是被骗多了的我们还是会考虑一下这段话的真实性,毕竟“春香”去冒充“美奈子”的动机不明,反而“美奈子”拥有更大的理由去冒充“春香”,会有更多的理由去选择那个人,而最后的“春香”的语气和样子也和一直以来的人设不符。
如果是“美奈子”因为金钱、因为学历、因为家庭去选择结婚的对象、去选择那个工作、去选择灭口、去选择冒充会更容易接受。唯一支持“春香”是“春香”的原因在于“美奈子”受伤后的那段时间的行动,如果受伤的是“春香”,她那么在意自己的容貌,在意到要去放弃生命的话,那她应该选择回到“春香”的家里,那里有更好的治疗条件,而非以“美奈子”的身份治疗和放弃生命。
但如果“春香”就是“春香”,也就留下了新的疑问,她所作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因为“恋爱中的人脑子都不正常”?不过不管原因为何,这本书都是值得一看的。


《白泽先生志怪谭》江苏案·修罗鬼的屠戮
昙初
一本在无意中捡到的志怪书籍,却隐隐透露出没有人了解的凶案真相,夜归的匠人被吸食了魂魄,一对母子惨死在刀下,与世隔绝的深山寺庙连僧人带香客无一生还……将这些奇异的故事连在一起的是一个奇怪的名字——修罗鬼。修罗鬼真的是鬼吗?若不是鬼怎么能吸干人的魂魄让尸体几无血色?若是鬼那记录下这一切的人又是谁?重重灵异的谜团包裹的却并非鬼故事,而是本格推理。
这本《白泽先生志怪谭》是最近读的书里相当喜欢的一本,“志怪”感很浓厚,每一个故事都是那种看似不可能的灵异事件,读起来会有“这就是一个编出来的鬼故事吧?现实中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呢?”这样的感觉。但是读到谜底就会发现这真的是纯本格,也并非设定系的推理。
其中有大量的佛教和南京当地的民俗知识扩充,虽是扩充却和这本书的故事文章结合的相当紧密,并非凑字数或是渲染气氛,而是在推理部分实际地有所应用,答案也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并且书中用了一章从民俗宗教角度对推理进行了解释,完全不懂这方面的我只觉得“好厉害”,但这并非是解答的完结,作者在这之后抛开这民俗宗教部分,从一般的谜题角度进行了解释,逻辑推理都很不错。
这本书之前在某网站有过连载,当时有看过部分故事,得知这本书出书之后又重新回去看了一遍原稿,和成书稿还是有一定的不同的。原稿的故事以“志怪”为主,模式则是“安乐椅侦探”,所有“书中书”以外的故事均为笔者调查后的总结记录,而书中进行扩充的内容主要是宗教内容为主。行文略青涩但节奏紧凑,故事重点放在谜题之上对外界的人物描写不多。
而成书稿内容进行了一定量的调整,从“安乐椅”模式变为了“半安乐椅模式”,加上了“走访询问”少了一些特色,但是相对的加强了主角人物的刻画,为他安排了更加真实的人物性格,比如相互之间的互动,调节了灵异故事之中的气氛,有张有弛;比如加上了爱好美食,那种吃到撑歇一歇的感觉很真实,那句要烂也要烂在肚子里让人捧腹而印象深刻。
正因如此,书中扩充的就不止和“志怪”相关的宗教内容,也增加了许多南京的美食,金陵牙、金陵草、金陵鲜……让人忍不住神往的同时,加强了“中国的文化特色”,这一点必须好评支持。同时也可以和这本书的小标题《人间修罗案》联系在一起,原稿叫做《江苏案·修罗鬼的屠戮》,可见作者并不准备止步于这一本书,期待下后续的系列作品。


照耀七海之星,亦是奇迹连接之星
——《照耀七海之星》书评
晴雨
(ps:照例会有大量剧透,但没有泄底)
  非常非常中规中矩但是又可以直击灵魂深处的作品。故事发生在名为七海学院的儿童保护设施(注:一定要区别于孤儿院)内的几位孩子身上。大部分日常之谜都是发生在学校里,亦或者职场等场合。而本作出乎意料的把故事舞台设定在这样一个颇有些微妙的地方(没有其他的意思)。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呼之欲出,凭借这点我个人就可以给三星了。
  加之作者细腻无比的文笔以及对文中人物性格描写的精准把握、故事节奏无可挑剔的紧凑(毕竟七河迦南本人自称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虽说性别不明就是了,但我个人更倾向于女性的假说),整个作品所带来的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足以抛开推理部分为其打上四星。
  当然,读这本小说自然是冲着“日常推理”去的。何为日常推理?这里不展开讨论。
  
  故事讲述了六则校园不可思议之事:
  恶劣少女竟然喜欢星座?女孩真的能起死而复生?
  废宅里的女孩传说是真是假?多出来的钱又从何而来?
  凭空出现的竹笺出自谁手?疼爱女儿的父亲为何性情大变?
  十年前牵动少年的心的女孩是否存在,莫非真的在消防楼梯上化身为鸟?
  “不开之门”内封印着浮姬的传说与小情侣分手之间有何联系?
  不能六位少女结伴通行隧道的奇异传闻真相是什么?黑暗中的天使又是谁?
 
  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问题在主人公北泽春菜、野中佳音以及海王先生的交流下都有了看似正确、科学的解释。
  当然只是看似,其实以上提到的六起“事件”都有不容忽视的遗漏点,也就是事实上每个问题都只解决了一半,即前六章内容全是伪解。
  在故事七海学院的孩子们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过“七大不可思议”,而其中六个就是前面提到的六起事件。而通过每一章的标题我们可以得知,每一章都对应着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作为解决篇的第七章的内容是什么呢?
  下面借用一下书中原文:
  “‘第七个不可思议’到底是什么,是无人知晓的谜呢。有人说所谓不可思议本身就该是隐藏的,也有人说一无所知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可思议,虽然有很多说法,但都不明不白,这样反倒让人觉得好恐怖呐。”
  如果你去看了原文就会发现前六个不可思议都有一个共同点(虽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bug,但不影响什么,而作者高明之处就在于埋伏线),第七章就是解决篇,本章一开始作者就通过北泽春菜之口回收了两个再明显不过的伏笔。当你觉得“啊?就这?”的时候又突然把最深的伏笔直接拉出,然后不容你喘息似的把一切全盘托出。
  正如前面所说,这本书之所以会让我爱不释手,一个是因为作者强大的文笔(还有译者强大的日语水平),二是作者的选材(中国也有类似的孤儿院这种组织,但仔细一想我们对这些组织了解程度有多少呢?)三是作者在这样一本本格日常推理小说中展现出来的丝毫不亚于闻名于世的文学著作的内涵。
  “照耀七海之星”代表了什么?
  要弄清楚这个,首先必须先弄清楚“七海之星”是什么。当然,七海指的是地名以及故事的舞台七海学院。
  《照耀七海之星》文库版的解说 宇田川拓也 说,本书是“闪耀的希望推理”。他把书中七海学院的孩子们比做星星。(原文如下)“就像是指着夜空,一个个地讲述着关于小星星的故事,突然指尖一闪!像是瞬间星星被用线连接成为星座,一个意料之外的大故事浮现,给出漂亮的一击。”(同是原文)“虽然《照亮七海的星》有这么多不同寻常的优点,但其中最引人注目重要的点在于“希望的理想状态”。在想传达给某人、希望成为某人的光芒中,成就的并不仅仅是“希望” 。在取得成就之前,有时会在不经意中照亮别人,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小小的奇迹。(七河)用谜和逻辑的方式生动地描绘这样的真理,写出日本推理史上闪耀的“希望的推理”。 ”
  原谅我嘴笨,讲不出这样的话,引用了一下原文。
  我也十分认同这种解释。
  在第一章中,故事的主人公叶子对北泽讲了这样一句话:“真不敢相信那颗星星已经不在了呢,明明它是那么耀眼啊……”
  作者更是在书中写了格林童话《星星硬币》,想必这就是他创作的灵感之一吧。
  相必这也是书名《照耀七海之星》的含义所在吧。
  啊,突然想起,本书还是鮎川哲也赏受赏作。
  以及书中的“回文”才是谜题关键所在。(这应该不算泄底,回文是什么请自行百度)
  (以下摘自书中本人最最最喜欢的一段回文供君赏析)
  “归人望静女,闻钟响,徨仿内园,幽思往日,惘思幽园内,仿徨响钟闻,女静望人归。”
  【遠く日々願う。戸惑うとも御園にて。娘、澄む手に望み持とうと。待とう、鐘響く音(とおくひびねがうとまどうともみそのにてむすめすむてにのぞみもとうとまとうかねひびくおと)】
  最后,祝愿我的朋友、挚爱,都能在各自人生旅途中遇到“奇迹”、传播“希望”。

(这是关于phhh老师的点评。在看之前,还是希望没读过他作品的各位先去读原作。豆瓣上有民翻,再来看笔者的书评。因为会有微剧透。)

如果要在新生代里选出一位叙诡方面的优秀作家,那笔者大概率会投给浦贺和宏老师。
这位于去年离世的作者,绝对是笔者自入圈以来见到过的最有病同时也是最富有才华的推理作者之一。(不得不说这是天妒英才啊~)
目前笔者看过的phhh老师的作品,共有三本。按顺序排列分别是——《Delta的悲剧》《if的悲剧》《浦贺和宏杀人事件》。
下面请容本人略微占用诸位一点时间,浅谈一下这位笔者心中t1级别的作者。


与你的对决——R.I.P.浦贺和宏
夜行空
0.叙诡
想必各位都听过这样一句介绍——如果说本格推理是侦探与凶手之间的较量,那么叙诡作品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较量。因为作者会用尽浑身解数在行文中加入各种非常规的叙述手法,将读者在不知不觉间掉进作者事先挖好的大坑里面。其一般种类包括而不限于视角转换,人称变换,认知误导,时间偏差等。
一开始作者们大多是为最后的反转服务,作为大梗来炸读者一手;也有作者把叙诡当成调味料,与逻辑推理并列融合在作品中。
而我们这位浦贺和宏老师则是喜欢大梗套大梗,或者一个大梗接连爆炸。就算你可以猜到第一重,你也猜不到第二重;就算你猜到第二层,还有第三层等着你;就算你看到这里说“就这”,没事,浦贺老师还安排了一手炸在结尾等你。
没错,上述总结最完美的呈现就是《Delta的悲剧》一文。
1.新时代叙诡的一座巅峰——《Delta的悲剧》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一本告诉你这是叙诡你也没办法完全看透的推理小说。
浦贺和宏老师在本书中将文字叙述的技法运用到了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这本书的故事性被完全抛弃了。同时,这本书也因此成为了“只有看第二遍才能理解作者强大”的那一批推理小说之中。
与《杀戮之病》《圣母》这种一句话颠覆全文的震撼感,笔者在看到结束的时候完全陷入了疑惑之中,直至看到最后的解说才总算理解了作者安排的各种伏笔与手法。
笔者的好友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曾激动万分地跟我讲:“故事性什么的根本没必要了,这本书也是完完全全公平公正地把所有的线索全都呈现给你,让你接受来自作者的挑战不是么?”
细想之下,确实如此。
只是,在本作中,浦贺和宏老师一如既往地玩弄自己的笔名和姓名,并在引出作中作时直白地将其定为(书中的)浦贺和宏的遗作,而自己则在成书后不久也去世了。
实乃一桩遗憾之事。
2.AB线的故事——《if的悲剧》
本书没有引进,也没有民翻(话说浦贺和宏老师的书也是引进不能的那一批啊……)。笔者出于机缘巧合拿到了本作的日文版,然后就硬生生靠着机翻读完了。
相较于上本提到的集大成之作,本书在诡计方面明显弱了点,但故事性好歹是起来了。(还是很拉。)同样当属近年来令人眼前一亮的水准之作。用了平行世界的设定架构出了整个故事,看到最后也是足以让人大呼精彩。(只要你还没读过上面那本。)
不过缺点来了,笔者还是觉得这个框架下的人物有些行动完全是不符合逻辑,很浓厚地为了诡计而诡计的感觉。整个叙述过程还是很累的,不知道是不是机翻的缘故,甚至中间曾一度让笔者怀疑作者到底想怎么写,想写些什么,最后要怎么圆回来才行,他是不是要烂尾?
好在最后phhh还是成功地写完了(依旧是靠着场外解说的模式。)
瑕瑜互见,四星是有的。
3.他终于疯了——《浦贺和宏杀人事件》
这本书里有密室哦,有密室杀人哦,而且是很浦贺和宏的密室哦。
好吧,我坦白,我炸了!(没办法,电波对上了啊。不愧是梅赏出来的作者,这脑电波就是强啊。)
总之,让笔者给你们讲一下,因为笔者看的是民翻,是电子书。所以……
浦贺和宏老师把我骂了一顿。
对,他骂了我。什么本格推理?什么密室?什么讲谈社?什么梅赏?什么作家前辈?什么法月纶太郎、二阶堂黎人、绫辻行人?(都给我乖乖站好,一个不落地挨我批!)
浦贺和宏老师在整本书中充满了怒气,开篇就是在骂人,把我们这些写书评、白嫖电子书的读者都给骂了一顿。(注意,这里有叙诡。)
他还吐槽密室推理——密室算啥?(好家伙,浦贺老师冷静!别这样别这样!)
然后里面真的出现了一个密室推理。谜面如下:一个房间里有两个人,一个叫A,一个叫B。好了,现在A杀了B。一段时间后,A出来了。另一个人赶忙进去一看,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尸体。
怎么样?本格不?密室不?
好的,保证解答让你无法反驳,无从吐槽!
所以,这就是推理!!!!
4.写在最后
其实,叙诡方面的杰作不止浦贺和宏老师一家。在笔者看来,足以与《Delta的悲剧》分庭抗礼的还有中西智明的《消失!》一作。
但下一个像浦贺和宏老师这样的作者出现会在什么时候,笔者也不知道。其实说到底,笔者对浦贺老师的了解不过只有三本书而已,遑论跟别人进行深入的探讨。
不过,在作为推理小说中一重特别的分支——叙诡的创作中,这位作者一定占有一席之地。
在此仅做追悼,为这位作者的逝去表达自己的遗憾。


《废墟中的少女侦探》1、2书评
昙初
废墟中的少女侦探1
这是个推理故事?原谅我看完只记得那长长白白的大腿……我真的认真看了,可是看完啥也想不起来,只记得大腿。趁着还算有印象勉强回忆下剧情,其实我不太喜欢女王和忠犬的这种配置(大约是因为老了?),但是有的篇目看完还是有点感动的。基本是女王的日常命令和奇怪的事件组合构成的生活推理,解答不算很细致,虽然我对答案的唯一性并不肯定,但是从上下文来讲比较合理……
《逃走的原始人》是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篇,多年前在学校奔跑的原始人,不知如何带入校园的花束,把校园怪谈和一件小事结合在一起,还原了怪谈的真相,带出的思考也很有意义。
《幽灵的望远镜》也是校园怪谈,被侵犯并被挖去眼睛的女孩死亡的山上召开的试胆大会,消失的纸片、不在举办者安排内的少女哭泣之声、独眼的女孩子……当怪谈和现实融为一体,碰撞出了一个奇怪的悲剧故事。
《恶作剧的衣装》同样是从校园怪谈开始,不过故事其实和怪谈本身的蟑螂男没什么关系,是另一个案件,第一个谜题是消失的戏服,第二个谜题是消失的少女。两个谜题的推理部分都很合理,动机其实也很合理,但是动机只能说是猜测而非推理出来的。另:这篇的女王感十足,我都觉得我快变成抖m了。
《永别了,忧郁》的谜题部分是埋藏在前几篇文章中的,合理地串起相册中的照片被挖掉的原因,回应了忠犬的故事,作为文章的结束篇其实很棒。
《现代魔女的职业》是译者的译后记,科普性很强,值得一读。
废墟中的少女侦探2
第二本的印象依然只有大腿侦探,和第一本的风格并不太相同,魔女出现的少了,但是尺度大了,作为女孩子读起来还是会有一点不适的感觉,忠犬开始有了一点自己的社交,和第一本的衔接有点奇怪。
《劣等的落花》是校园怪谈,新学期会出现的幽灵女孩,没出现在班级的合影之中,上楼的女生消失之谜,还算有趣的故事。
《心灵神探》密室之中的胶卷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被曝光,消失的影像之谜。这个的推理部分比较简单,毕竟可能性也没有很多。
《看不见的坠落》这个的谜面很有意思,到底是看不见的幽灵还是忽然消失的人?说出幽灵的少女隐藏的秘密又是什么?故事整体不错。
《告别孤单》和第一本的最后一案相同,也是一个故事串起了整本书,前面几个故事中的幽灵女孩“松本梨香子”成为了主角,和魔女奇妙的融合在了一起,用一句话引出了一个谜题,不算很难但是误导性还比较强,很用心回应了一部分魔女的故事。
这两本中都加入了很多校园怪谈,第一本的怪谈和故事结合的比较好,第二本基本只是一个怪谈,差距感还是很大的。看到有友邻已经看完了这系列的第三本,从大家的评论来看还是值得期待的……


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受害者游戏》书评
小萌
《受害者游戏》,用时两个小时。这是笔者阅读用时最短的小说,有些意犹未尽,感觉一眨眼故事就结束了。
看了《圣母》之后,身为“推理爱好者”(可能是假的)的笔者对作者敬佩不已!不由得对作者的其他作品有所期待,因此买了其他的书籍,而最近出版的《受害者游戏》,自然而然成为笔者的不二之选。
本书的故事并不复杂,川崎咲花子的丈夫忠时坠楼身亡,疑似被谋杀,而怀疑的对象则是与忠时合伙的一名医生,久保河内英雄。(对于这个名字笔者有些摸不着头脑,久保河内是姓吗?)
总之,因证据和动机不充分,久保河内无罪释放了。而川崎咲花子在丧失了丈夫后,失去生活动力,从而想到了自杀。因为对生活失去希望,想要自杀,咲花子在网上认识了同样想要自杀的佐藤绘里,两人约定一同赴死。打算以一氧化碳自杀的两人,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因为意外,导致咲花子活了下来。
因为自杀计划失败,咲花子想到了复仇,于是整容成绘里的模样接近久保河内,试图找出证据,为忠时的案子翻案。
推理?确实是推理,却不是本格推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女主也就是咲花子对于久保河内的态度的转变以及反转。
作者描绘心理,或者说女性心理这一方面,实在是细致入微,从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上,慢慢地让咲花子完成了心态上的改变,慢慢爱上了久保河内。而在她已经接受自己前夫忠时是意外坠楼身亡时,却又忽然发现关键线索——所谓的投资诈骗的策划来自于久保河内。
这不吝于一颗核弹,直接将前面的心态摧毁,就在她自以为“看穿”久保河内的真面目时,故事的氛围变得十分诡异,所有看似正常的举动,都变成了欲置自己于死地的铺垫。
然而,故事还没结束,反转仍在继续,首先是久保河内的妹妹亚希子这个人设的反转,身患重病性格可爱的亚希子忽然换上了一副为哥哥掩护罪行的恶魔面目,拿出咲花子之前用来护身的冰锥,想杀了咲花子灭口。
而久保河内人设再次反转,挺身而出为咲花子挡了致命一击,受伤身亡。关于人设的反转已然结束,然而故事的反转仍未完结。
原来,忠时真的是意外坠楼身亡,虽然和久保河内有一点联系,但实质上确实是意外。原来,导致咲花子父亲死亡的肇事司机是久保河内,当时他为了救病重命危的妹妹而逃逸。原来,一直以来久保河内都在暗中照顾着咲花子,甚至因此连带着照顾忠时。
故事实在令人着迷,心理上、人设上、故事上的几重反转也非常精彩,前面的伏线尽收回来,将几件不相关的事情(亚希子的先天病、咲花子父亲的车祸案、前夫忠时的坠楼案、投资的诈骗案)在最后全部串到一起,互成因果。
有些可惜,故事的反转固然精彩,推理性却弱了一些,七分有余。若能加强故事本身的推理性,比如从咲花子观察丈夫的行为随后推理,或者妹妹亚希子通过推理得知咲花子的行为而非通过突如其来的高科技手段,那故事必然更加精彩!


星咏师的记忆,永远的记忆
——《星咏师的记忆》书评
晴雨
(ps:会有大量剧透,但不涉及核诡)
设定推理佳作(神作)。
在书中的世界观下,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只要拿到特定地点产出的水晶就可以在冥想状态下在水晶上记录下未来会发生的事,也就是能预知未来,并且把看到的影像记录在紫水晶上。
名为石神赤司的人在少年时曾收到一块父亲送的紫水晶,并在之后某一天看到了紫水晶里映出的景象:平日里和蔼可亲的父亲竟把他按在水里想要杀了他……
后来赤司和哥哥青砥渐渐懂得这是预知未来的力量,平日里照顾他们的叔叔紫香乐一成则看到了这其中的潜力。
三人一起成立了专门研究这项能力的组织,并逐渐找到了拥有相同能力的人,最终组织颇具规模,被命名“星咏会”。作为最早的三人组中唯一拥有能力的石神赤司成为了“大星咏师”。(但其实常人也可以通过后天手段获得预知未来的能力)
直到某天,赤司被人杀死在了“大星咏师之间”,尸体旁边发现了一块记录过的紫水晶,众人通过影响分析确认了凶手是赤司的儿子——石神真维那。而因为执行任务时枪杀了犯人而被停职的警察狮堂由继夫则担任了侦探的角色。

先说推理部分,过去案件的推理是整本书推理方面的关键所在,但引入的时间未免有些太靠后,而现在的案件明明两句话就能讲清楚却硬生生占了书中很大一部分,但好就好在相隔三十年左右的两起案件被作者巧妙的用设定给联系在了一起,把设定给用到了极致。
文笔方面,阿津川的文笔如何到底是个迷……开头部分对香岛的描写让我一度以为这是BL爽文……但是到了关键部分又表现的十分给力。
整体的缺点是:节奏有些慢,而且废话有点多,两百多页能说完的故事硬生生写了三百多页。关键线索也给的很迷,很多有关核诡的内容都是到了文章最后才给出,属于那种你一不小心多翻了一页就直接看到谜底了的程度。也不知是作者想写的东西太多自己驾驭不住,还是自己整体节奏没有把握住,总感觉有些杂乱。
优点是:设定运用的非常一流,新旧案子的联系超越我的想象。如果能忍受住作者这忽明忽暗的故事推进、不是很有说服力的动机、捉摸不透的人物设定、不知道是用来讽刺还是致敬的老梗,那这篇绝对是可以封神的作品。再怎么说,这也绝对算是设定系佳作。(至少很符合我的预期)
考虑到这是作者阿津川辰海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也是设定系),还是18年best10的第三位,其含金量就可想而知了。这本星咏师还有另一本红莲馆据说都有了引进计划,希望这辈子有机会看到阿津川的简中版。
(虽然看评论他的后续作品叙事方面还有人物塑造方面也还是老样子罢了,但诡计方面依旧不弱,而且年年都有上榜,但除了红莲馆好像都没有夺过冠?)
还有就是貌似整部作品都可以看成是对某部超经典作品的致敬(或者是讽刺?)。(估计那位的粉丝一眼就能看出来了吧)
(ps:这篇依旧是由豆瓣民翻大佬T佬翻译的,这位大佬也翻译了其他超级好看的小说,真的是位人又好肝又强的大佬)


《谋杀喜剧之13人》书评
昙初
这本书看的有点纠结,原本抱得期待是比较高的,但是实际看的时候感觉达不到预期,在看这本书的相关评论的时候,反而被种草了《吸血之家》。
故事的谜面要说起来其实还是挺有趣的,大密度地谋杀,每个谜面看起来都挺有趣的。只是感觉故事性不强,所有人都是工具人。基本啥也没干就死了,而且很多地方的过度不太自然。
如果想享受解谜的乐趣的话读的时候需要做笔记,因为信息量实在是很大,加上证言不知真假,解谜需要更多的耐心。
在凶手的确定部分,看上去是逻辑推理,实际是猜测更多,并非不合理,只是说服力不强,不具备唯一性。
在各个案件的手法部分,前两个案件的“手法”我真的是无力吐槽,很耍赖的感觉,后面的部分也并非全无漏洞,比如各个钥匙,交代的并不足,怎么得到,怎么进入依然经不住琢磨。
最喜欢的部分是其中的机械密室,比较有趣。其他的都不太能说服我。
还原后的故事很值得仔细思考,但是整体阅读体验真的挺糟糕的。过多的诡计有种凌乱的感觉,还有太多的巧合和BX,并不会觉得是公平的推理游戏,加上缺少阅读故事的乐趣,还是有点失望。


关于文言文推理小说该如何发展
——《刘半农侦探小说集》书评
小萌
《刘半农侦探小说集》,仅仅两百零五页,用时六个小时。(并非笔者偷懒!)
这大概是笔者阅读推理小说过程中,读的最艰难的一次了。并非作品读不进去,而是文言文作品,需要逐句分析,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甚至某些言辞晦涩难懂,还需要去查一查。(实属无奈)
关于文言文推理…啊,后面再讲,先为诸位介绍一下这部小说集的内容!
首先,开篇便是一个短篇白话文——《假发》,大意是新剧社的假发丢了,主角被人当成嫌疑人怀疑污蔑。按笔者所想,后面必然是通过推理得出小偷是何人。作者却不这么来,关于寻找小偷并未花费多少笔墨,那作者的笔墨用于何处呢?请诸君自行阅读体验其中之乐趣~
从第二篇开始,便引出了本部小说真正的侦探——老王,而叙事也开始使用文言文的方式。
这篇《匕首》描述了一桩盗窃杀人案,悬疑性,尚缺,推理性,不足。但故事本身却很有意思,文言文的方式以及那个时代独有的东西,更让故事多了一丝韵味。
第三篇《淡娥》,比第二篇强一些。其中有着大量的日常推理,并且以时代独有的特点为线索,着实精彩!
接下来这一篇便是作者的恶趣味了,《福尔摩斯大失败》,五篇关于恶搞福尔摩斯的小故事,且时间上连串起来,非常有趣!其中,不管是福尔摩斯的行为还是演绎法的推理方式,都十分还原福尔摩斯人物本身,作者又用以民国时代独有的时代特点,一一反驳福尔摩斯的推理,
《福尔摩斯大失败》中,作者写作行文仍是文言文,中西方原有的反差,在作者的笔下竟无丝毫的违和感!
附录中,第一篇便是半农先生对于《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为题,后面的为跋)
在笔者看来,此篇浓缩了推理小说之精华,推理爱好者必不能错过!
再往后一篇,亦是最后一篇,是关于华斯比先生为此书所作之后记,是关于刘半农先生与此书中的侦探故事的一些解说,并带有一些书评性质。
谈完了本书的内容,接下来进入正题,关于文言文推理——
笔者曾听闻这么一种说法:在国内,最早的侦探推理小说应该是明清时期的公案小说,如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等等。
然而,细论而言,公案小说本身又似乎不属于侦探小说。因为公案小说的破案多靠屈打成招或是直接证据,并没有如现在这样的逻辑推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时代特点)
于是,又出现了另一种说法:清末民初的侦探小说,正是公案小说转变为现代侦探小说的过渡。(本书后记中,华斯比先生也是如此认为的。)
而文言文推理应出现的地方,正是公案小说中那种时代与背景。然而,在那种时代背景下,正确的破案手段便是审问、用刑,只有屈打成招,谈何逻辑推理?
其二,笔者一开始读此文时,应阅读速度下降而心生烦躁,想必也有一些人如我一般。既然阅读如此困难,写出来是否还会有人认真对待?文言文推理小说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其三,文言文本身的特点,用篇幅极少的文字传达出大量的信息。便如此书一般,其中前三个短篇的页数所占不过三分之二,内容却已超出了一本正常推理小说所包含的内容。换而言之,原本的十一二万字小说,若用文言文的方式,可能只需要六七万字左右,甚至可能达不到出版的要求。
那么,关于文言文推理小说该如何发展……


失败侦探,却在失败中不断进取,从不退缩
——《胡闲探案》书评
小萌
《胡闲探案》,用时四个小时,笔者几乎全程在笑,此书不愧“幽默推理”之名。
正如附录第一篇《鲁平的胜利》作者自序中所写——
曰胡闲:他是被称为”失败的侦探“,十桩案子倒有九桩是遭到失败的!可是,他虽常遭失败,绝不灰心,是不必说了;且还有上一个必要的条件,那是须失败得有理由,须失败得有价值,常能保持着”虽败犹荣“的程度。
其实,别说是失败的侦探这类型的小说,就连平日所见的纪实文学、小说,甚至是网络小说,都会以成功为主,有谁会特意书写失败呢?偏偏作者不这么想,还不止他一个人,当时还有”糊涂侦探“、”饭桶侦探“等等其他诸如此类的作品,可谓”幽默推理“的盛行之时。
然而,要将此类作品写好,却是不易。失败之巧合、失败之价值、失败之不败,乃此类作品的三大重点。下面将会以本书的内容来一一解释这三大重点——
第一篇——《囊中物》
事实上,这篇实在是没有可说之处,只能说用了一个小小的巧合,来塑造出”失败侦探“之形象。然而,这个故事却是后面故事的开始,也算为读者介绍了”失败侦探“的由来。
第二篇——《塌下人》
故事本身并非精彩,构思亦不算巧妙,然而,故事中,用事实驳倒经典的侦探小说桥段,用事实推翻侦探对于谋杀案的惯性思维逻辑,令人耳目一新。在此篇中,设计侦探推理失败之巧合,既要顾及事实之逻辑无漏,又要确保侦探推理之逻辑自洽,颇为不易,若以常见侦探小说的方式书写,怕是难有如此精彩的效果。
第三篇——《谁是霍桑》
这是笔者觉得最为轻松有趣的一篇,故事大概意思是:某个人为了查一个案子,请了著名侦探霍桑,而霍桑又是神出鬼没,难寻其踪影。故此人于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请霍桑前来见他,不成想来了四个霍桑,于是又请了侦探胡闲,调查四个霍桑的真假,寻得真霍桑。
真真假假什么的暂且不论,光是这人的行为便让笔者捧腹大笑。而后面胡闲真去调查这四人,并一一排除。后面仍是失败,只因霍桑是程小青虚构之人,呃,感觉被作者摆了一道,笔者还以为书里真会与霍桑共同破案呢!话说回来,第一篇便听过霍桑之名,难道是指侦探小说中的霍桑?而非书中世界存在之霍桑?若是如此,倒算的上一次叙诡。
此次仍为失败之巧合,四个霍桑,四种巧合,从不同的身份分别与“侦探”挂钩,又与“霍桑”挂钩,最后“包朗”之设计,非常巧妙。虽委托人自言地址是随意给的,笔者却不信,一次巧合两次巧合或许能成,四次巧合便非巧合了。更何况此人本就是来试探胡闲,如何可信?
第四篇——《新年中之胡闲》
一改前面做派,这次胡闲不再是“失败侦探”。胡闲走了大运,接了四个委托却破了五个案子。不仅无一错漏,还额外破了一个案件。这一篇初显作者的布局能力,几次巧合并非纯巧合,均有迹可循,而胡闲倒也算得上侦探,并未错过巧合捕捉到的线索,正确推理出结果。而在最后,又成功引出“华生”此人。
第五篇——《胡闲探案》
此篇故事,笔者自觉有些鸡肋。若论用处,大抵是为了“华生”的出场更加名正言顺,同时承上启下,将胡闲走运而预知之事连接到下一部,使得剧情连贯而有趣。
第六篇——《狭窄的世界》
这一篇,若只看开篇, 笔者还以为胡闲成了算命侦探,委托人上门尚未叙述自身所求,胡闲便直接答出真相,如有神助。当然,有了前几篇的铺垫,大家自然可以预见,这位“失败侦探”又是撞了大运,巧合提前得知了真相。在这篇故事中,胡闲也失败过一两次,却是有价值的,此为开篇所谓失败之不败也。虽然失败,却也得出正确结论,抓住真凶,此为不败也。
第七篇——《鲁平的胜利》
不知算长篇还是中篇,但故事是十分有趣的。这一篇的故事大意是,某制药厂的厂长夫人无故失踪,而胡闲接受厂长的委托调查,最后却被侠盗鲁平截胡。这一文中,既有诡计、亦有逻辑,既有成功的推理、亦有失败的推理。从委托之始,胡闲便落入了凶手之诡计,先入为主以为厂长真不知沈夫人所踪。其推理虽正确且逻辑缜密,然而方向却错的一塌糊涂。若非侠盗鲁平挺身而出,或许能否查出真相也未可知。此篇中,并无失败之巧合,却有失败之价值,因其失败,反倒让厂长自己于报纸上刊登寻人/尸启事,为后文顺利破案埋下了铺垫。
第八篇——《少女的恶魔》
连环杀人案,如英国之开膛手杰克。此篇胡闲大显神通,不仅看破凶手意图,同时也看破了事情的真相,随后捕获凶手。此篇中胡闲之失败,在于其判断失误,又令一无辜少女被杀,其次,因对真相推理的失误,令共犯孙长倩(此人是否真为共犯,有待商榷)被杀。然而,失败虽有代价,亦有价值。因第一次失败,胡闲推理出凶手的身份,第二次失败,胡闲推理出全部的真相。(虽然可能没什么用,毕竟人命大于天)
然而胡闲对于推理的进步,却是读者明眼可见。从一开始的次次失败,到后面偶然成功,再到后面能凭借自己的判断成功,到最后,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寻得真正的凶手。失败侦探,却在失败中不断进取,从不退缩。
这一部“失败侦探”,非常有趣。既有幽默诙谐,又不失正能量,实乃佳作!


《阴摩罗鬼之瑕》书评(含泄底)
周子佩
之前多次听大家提起过京极夏彦作为妖怪流推理当代名家,对他的作品期待许久,终于读完了《阴摩罗鬼之瑕》。
第一次读京极夏彦的书,真的有一种惊艳的感觉,首先真的被京极夏彦老师的广阔的知识量折服,作为一位日本人,却对中国文化,孔子,儒道等十分清楚,哪怕是一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也有所了解,所以在读书时时常在想京极夏彦老师是不是是中国人,开个玩笑,言归正传。
在读书时,感觉作者并不是单纯的喜欢一些怪谈,妖怪或者说神鬼之类,他似乎更热衷于妖怪,怪谈的诞生过程以及在传承过程中的演变和发展到最终成型。在大量的史料之中解剖这个妖怪的身世这似乎才是他在书中所做的事情。
京极夏彦老师的风格也和一般推理小说不同,相对于较为经典的发生案件,侦探调查取证,得出结论找到真凶,转变为发生事件,侦探介入,妖怪还原,已经最后的京极堂驱除妖怪(找到真相),正是这样的写作风格,让本来很简单的,几千字就可以结束的事件也变长了,同时读者在读时,最后的真相似乎都已经成为次要内容,更重要的是享受妖怪所带来的乐趣。
本书案件并不复杂,仅仅是认识偏差导致的惨案,伯爵所处在自己的世界中,以自己所了解到的准则形式,犯下了五起案件,而死者是他前后五任妻子,他只是想让妻子想那鸟城中的鸟一样留在自己身边,对死亡的概念是“消失不见”。文中给了大量关于死亡的暗示,以至于在读时在看到解答篇之前便猜到真相,即便如此,仍然不会失去它的可读性,再次不做过多赘述。
最后,还是忍不住想说,这本书我看了四次,每次从书架上拿下但又很快放下,因为实在是太长了,根本耐不住性子读完,前面的内容根本找不到共鸣,甚至好多人都没记住,因此多次放弃,但后面故事足够精彩,诸君请亲自去享受。


《字母表谜案》书评
小萌
《字母表谜案》,大山诚一郎老师2004年的作品,即便放在如今亦能脱颖而出。
这部小说,包含了三部短篇推理小说以及一部中篇推理小说,据说其中P、F、Y是2004年便有的,而C是后来收录的。(笔者并未确切考证,诸君自行判断)
前面两篇,即P、F这两篇,给笔者的感觉,更像是脑洞推理,脑洞猜测一个符合所有事实的解释,并无确切的线索,更没有严谨的逻辑,只是逻辑自洽,且结局出人意料。
第三篇,C的遗言。这篇有些逻辑流的味道,但其实并不算逻辑流吧。(说不太清,就算吧)可惜其逻辑的严谨性有些欠缺,但有一个东西是没变的,逻辑所推理的结果仍然出乎意料。
第四篇,Y的绑架。这是一篇中篇,包含了作中作、逻辑、行为动机,两个伪解。以一封手记为案件,一封书信为解答,中间则穿插了调查的过程与人物行为,我相信这种形式在当时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一篇的逻辑较之前面三篇,好了许多,可惜故事反转未能出乎多数人意料,倒是行为动机让人意想不到。
关于作品的介绍大致就这些,若是要详细讨论起来,怕是不够写(笑)。然而这次笔者想说的,并非关于此书的感悟,而在于读此书时,笔者所接触的一些同样在读此书的人带来的感受,因而有了些感悟——关于本格推理的逻辑问题。
在接触本格推理之时,笔者自忖,应是热爱甚至痴迷于本格推理的,那种缜密的逻辑推理所带来的快感,便如同于炎炎夏日吃进一口刨冰,爽到心里。
但渐渐地,我又开始迷惑,本格推理的逻辑是否真的没有漏洞?埃勒里奎因便是笔者所闻中逻辑最强的作者,其挑战读者之风格更是让后世众多读者模仿,其作品逻辑之严谨是在推理圈中出了名的,但即便这样,也被许多人挑出了多多少少的漏洞。
于是,笔者又开始查询欧美、日系甚至国产的推理小说,看一些相关的评论。如笔者所料,任何一部作品,都会被人挑出或多或少的逻辑漏洞。
这使笔者想起某些友邻(不止一个),印象中便是以挑逻辑漏洞为乐。笔者查阅了关于他们的评论,但凡牵涉本格推理小说,不谈作品之优秀处,只挑出漏洞或给出一种其他的解释,并乐此不疲。
热爱本格推理,为追求逻辑之严谨,打着为作者好之名号,大肆呵斥作者之逻辑,似乎没什么问题。只是,这样所形成的乐趣,热爱的还是本格推理吗?真的是为了作者好吗?
因此,笔者又开始自省,自己热爱的是否仅仅是推理,而非以逻辑严谨、类谜题式的本格推理。带着这个疑惑,再次探寻“推理”,推理分成五个派系,本格派、社会派、法庭派、悬疑派和冷酷派,其中冷酷派又与欧美的硬汉派有些相似。看了相关的介绍,笔者觉得自己还是热爱本格推理的,因其最的大特点便是高度的逻辑性,这便是笔者所追求的。
思索了四五日,笔者仍未能寻到症结所在,追寻逻辑之绝对严谨,是对是错?
虽然上面之问未曾找到答案,但对于逻辑笔者却有了新的想法。人总有一些局限性,既然如此,逻辑便只追寻其大概率合理而非其偶然性之合理。而对于推理小说之逻辑,若非过于离谱且能自洽,便以欣赏之心阅之、评之,此为阅读之乐也。


山川异域,妖怪同天?
《金魅杀人魔术》——日据台湾下的人心博弈
御手洗奎因
说起妖怪与民俗推理,绕不过两个人,京极夏彦和三津田信三。
京极夏彦偏向纯粹的妖怪理论与现实案件的结合,大量华丽的辩证,作品往往透出“妖怪即人心”的道理。三津田信三更擅长妖怪、民俗与诡异的氛围搭配,再融入推理之中。在笔者看来,这两人虽有不少共同点,但差异也很明显,属于各自领域的“宗师”级别的人物,影响了一批又一批读者。同时也为后辈写手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有的作者就会试图融合这两人的特点,写出别具一格的作品,中国台湾省作家——潇湘神的《金魅杀人魔术》(以下简称“《金魅》”)便是一次尝试。
笔者在读一本书前喜欢研究一下作者,潇湘神,专职东方哲学的研究,最擅长儒学,对台湾民俗研究颇深,喜欢的推理作家便是京极夏彦和三津田信三。这位作家的作品并不多,《金魅》便是他的长篇代表作。这是一部厚重的作品,也是一部优缺点都很明显的作品,笔者三言两语难以说清,待一一拆解开来。
剧情梗概(无泄底)
故事发生在公元1900年的台北,即《马关条约》签订的五年后。此时的台湾已被日本殖民统治,大量东洋势力涌入,同台湾岛上的原住民以及经营了很久的西方势力发生激烈碰撞。故事从一个洋商的离奇自杀事件开始,一群各怀目的的吊唁者进入洋商所在的神秘大宅,随后发生了一系列奇怪的事件。
为使未读过此作的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笔者在这里便不以书中人物的名字来体现,均用化名。
不列颠商人老高莫名自杀,怀疑与台湾本地一种叫“金魅”的妖怪有关,何谓金魅?祭祀者可使金魅为其工作,但要满足金魅“至少一年吃一人”的要求。如此妖怪为何会与老高的自杀有关呢?因为在老高自杀前,大宅内发生了三起离奇消失事件,每次有人消失之后现场都会留下割断的头发和脱下的衣服,这恰恰与金魅吃人的习惯符合,金魅吃人连血水和骨头都不剩,但不食头发和衣服。加之这三人均不属于老高家的血缘亲属,所以“老高家祭祀金魅”的言论在当地传开,这使得高家的威望在当地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老高似乎是不堪压力而自杀,
在此背景下,故事双线展开,其一,妈祖娘娘托梦给铁柱,赋予铁柱能看到妖气的能力,让铁柱和妈祖娘娘的化身——小美,一同前往高宅寻找金魅,小美拥有顺风耳的能力,可以听到别人的悄悄话,这对铁柱以及整个事件的解决帮助很大。妈祖娘娘要感化并使金魅归顺,而另一位神灵——大道公是要除掉金魅的,故铁柱和小美还要与大道公派去的使者竞争。
铁柱和小美通过自己的超能力在妖气弥漫的高宅搜集关于“金魅”的情报,还不忘撒糖秀恩爱,他们将搜集到的情报与共同的友人小刚分享,而小刚则是另一条线的主要角色,在本书中属于侦探之一。
如果说铁柱和小美代表着“神力”介入事件,那小刚就属于严谨科学的逻辑论证了。小刚地位低贱,凭他一人是不可能进入高宅的,但聪慧的小刚深得一人的欣赏,那就是日本的华族——大壮子爵,小刚和大壮便是双线叙事的另一条线。
大壮是个有特权的人,他与自杀的老高关系甚好,此番带着小刚进入高宅,表面上是吊唁,其实是为了查清老高自杀的真相,故须查清高宅“金魅吃人”的真相。三起消失事件皆是在密室中发生,大壮还未看清全貌时,在吊唁的现场,又有一人离奇消失,现场留下了头发、衣服,真的是金魅在作祟吗?
除了离奇的事件,还有各种势力的介入,比如和高家有竞争关系的日本某商会,会长大明扮演了很关键的角色,他的两个部下小红和小强更不是省油的灯。更有神秘的老者老王,他与小红和小强竟是……
大壮子爵巧妙平衡各方势力,且经过缜密细致的调查而做出结论,不料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了之前消失三人的尸体。
乍一看,本作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本格,然后披上妖怪的外衣,最终,侦探会找到真相,并指出一切都是人为的诡计。但本作有些特别,它可以归类为时下很流行的、号称“本格救世主”的一个类别:设定系推理。
拆解一:设定系推理
设定系推理的定义就不再阐述,笔者想着重说说本作的设定。在本作中,妖怪是存在的,妖怪真的是妖怪,而不是人类的诡计,更不是人类的心理,它是实实在在的妖怪。相应的,应对妖怪的超能力也是真实存在的,如铁柱能看到妖气(妖怪真身)、小美是妈祖娘娘的化身,且有顺风耳的能力。
在了解此设定的基础上阅读,读者便会觉得书中出现的一切都很合理,但作者还是抛出悬念,金魅做为全书的核心妖怪,它究竟是否存在呢?如果不存在,那凶手又是如何模仿“金魅作祟”呢?
在设定的基础上抛出设定内的谜团,这不失为一个设置悬念的好方法。
拆解二:诡计
本作的诡计可谓十分老套,会让喜欢诡计流的读者们失望,几个核心的密室及消失手法就是在应付差事。但读完整本书后能感觉到作者无心在诡计上下功夫,所谓的诡计完全就是在为剧情服务,在为整部作品的布局服务,这点很靠近京极夏彦。
拆解三:逻辑推演
虽然作者是三三的粉丝,但本作中没有出现三三那样的逻辑推演,更不要说精彩纷呈的“奎因流”推理了,与同为写设定系推理的白井智之相比,更是逊色太多。喜欢逻辑流的读者们肯定会吐槽,这也叫推理吗?但笔者认为本作的推理是极其正常的推理方式,它可能不是很精彩,但的确是唯一的解答方式,笔者姑且认定作者的重头戏也不是放在逻辑推演上。
拆解四:炫学
说起炫学,首先想到的是京极夏彦,从《姑获鸟之夏》到《邪魅之雫》,从《百鬼夜行-阴》到《百鬼夜行-阳》,再有后来的“书楼”系列及“今昔百鬼拾遗”,京极前辈无一不在“掉书袋”。这便是所谓的“炫学”,将大量庞杂的纯理论知识通过主角之口如“滔滔江海”般地讲出,然后突然收线,与剧情结合,让听众们在洗脑的过程中突然醒脑,啊!原来是这么回事,主角你太阴险了。
对于这样的写作方式,有很多人喜欢,更有很多人厌烦。喜欢的人会反复琢磨,一遍又一遍地回顾洗脑经过,厌烦的则直接弃书,发誓再也不看京极夏彦的任何作品。在笔者看来,作者将自己的学识与作品结合再正常不过,这样能吸引一批读者,而有的读者感到厌烦也很正常,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作者卖弄的那些知识。所以,很多写手会采取中和的策略,让炫学的量不再那么多、那么晦涩,《金魅》可谓是尝试之一。
在本作中,有一章专门论述“妖怪之气”与“妖怪之理”的关系,具体内容还需看客们自行阅读,笔者若讲出可能会影响诸位的阅读体验,更何况笔者根本讲不明白。(哈哈~)众人皆吹本作的动机设置,但在笔者看来,这部分炫学才是最应该吹的。凡是这类的作品,炫学再炫也要和剧情关联,(大陆的《白泽先生志怪谈》很好的做到了这点)京极夏彦开创了好的先例,但京极夏彦毕竟是在构建现实世界与人心的冲突,所以炫学最后也回归到现实中可合理解释的一面来。但本作不同,它先天构造是“设定系推理”,于是便出现了设定系推理与炫学的结合。《金魅》这章的炫学是为了大的设定而服务,而所有剧情都是在设定的基础上展开的,这就使得炫学与剧情结合的更加完美,更为和谐。
拆解五:动机
说本作是“动机流推理”也不为过,作者在文末缓缓揭露各种动机时也把先前的伏笔揭开,什么诡计、什么逻辑推演、什么设定,一切都是在为动机服务,最后的动机推演可谓全书的重中之重。既然是重中之重,笔者就不再多说,看客们还是从头至尾,细细阅读一番最好。
总结:温水煮青蛙
本作的剧情较为平淡,几个悬念也仅仅是让人偶然提起精神,但很快又会沉寂下去,直到读到最后,笔者依然是波澜不惊,没有一丝畅快感。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反而让笔者印象深刻,以至于读完后还会回味一番,这是连《首无·作祟之物》和《魍魉之匣》都没有做到的。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想了很久,这就和“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一般,笔者在读的过程中就像一只青蛙,跳进这平淡无奇的常温水之中,直到想离开时发现这仍是一锅白开水,但它的温度变了,笔者感受到了水温的上升,却再难逃出这口大锅,以至于出现了“即使剧情平淡,也想继续读完”、“读完这平淡的剧情,还要回味一番”这样的情况。要把这个现象上升到理论,笔者做不到,还是各位有能力的看客去提炼吧!
结语:妖怪虽然存在,但仍逃不出“妖怪即人心”的限定,人化妖、妖化人,不过是一场场心理上的博弈。


支离破碎的是蔷薇,不朽的是善良
——《支离破碎的蔷薇》书评
晴雨
  ps:照例会有一定程度的剧透,但不涉及核诡。
  设定系小说.
  主角(男性,被诅咒变成了狗)等人通过名为“瓶”的VR设备,通过一系列的甄选就能加入到SKB(魔法少女偶像组合)还可以获得“任何一件想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能力”。(二次元气息扑面而来,而且很合我的口味)
  就在闭幕式开始之前,参与者之一“星罗·福勇”被发现死在了房间内,头也被割掉了。而主办方决定借此举办延时赛,若其余玩家没有在三小时内找到真凶,则所有人出局,凶手获胜。
  既然是设定系推理,能拿来推荐要么是设定新奇巧妙,要么是设定运用的很好,亦或者二者皆有。这篇就属于二者皆有。不管是“能过滤,性、自杀、暴力、毒品的R18滤镜”、很有噱头的能力、“虚拟世界中获得的东西现实中会失去,在虚拟世界中失去的东西会在现实中复得”这些吸引人的设定,还是完全结合这些设定做出的推理,比如由于发现的头发与头皮毛囊数目不符合由此做出的一系列推理,都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新人怕不是某个大佬开的小号。
  但这样一来 不知各位发现没有?我所列出的设定和文中的一个细节相悖。
  讲个恐怖故事,这篇短篇只有18000多字!难以置信,这篇我看了一个小时,本以为五万字起步了……
  仔细想想,这篇确实是一句废话都没有。
  文中对第一场比赛中描述了有关参与者年龄的推理,看完实在怀疑是“八嘎推理”,但其实它是为后面推翻伪解埋的伏笔,使用的诡计估计一般人也想不到。
  发生在虚拟世界的杀人案、诡异的无头尸、多重伪解答、两处插叙、人物塑造的升华。这些塞在一起竟然才1W8,完全符合维度大赛题的标准,直呼牛逼!
  城户由喜,《暗黑惨剧监狱》获得第23届推理文学大奖新人奖并成功出道,本作《支离破碎的蔷薇》为其第一篇短篇。其风格在《暗黑惨剧监狱》里可见一般,正如题目一样“暗黑,残酷”。(豆瓣上有民翻,目前连载中)
  这一篇短篇看题目与内容貌似与“暗黑,残酷”无缘了?大错特错,题目中无头尸的残破不堪的头部在尸体肚子里、头发则在鞋里,再搭配上死者是魔法少女偶像候选人之一,还有为了检查排除嫌疑用手摸阴部……但是结尾竟然还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只能说,这味太对了!!!
  如果你喜欢白井那样的风格,但有觉得过于恶心的话,城户由喜是你不容错过的作家。
  (当然,具体如何还需自己看过后才能知道。而且感觉他上岸的概率远大于白井。)


《希腊棺材之谜》书评
诸伏逝
P.S.:涉及大量剧透,慎入
《希腊棺材之谜》作为逻辑流一大杰作想必诸位早已耳熟能详,其作者颇负盛名的埃勒里·奎因自然也无需过多介绍。故笔者在此不多说废话,直入正题。
这本小说以古董商卡基斯遗书不翼而飞开篇,继而引出诸多与此相关的刑事案件,环环相扣。诚然,遗书并不是本书的重点,作者也并未在遗书上浪费过多笔墨。没错,在笔者陷入遗书丢失的案件中时,作者笔锋一转,一起杀人案件呼之欲出,而促成这一切的便是我们文中颇为自负的且独创有“十分牛逼”(笔者至此词穷,望诸位海涵)的演绎法的侦探——埃勒里·奎因。他原本是运用缜密的逻辑推理出遗书必然的所在之处,却不料遗书仍未找到,警方却发现了刚出狱不久的盗贼格里姆肖的尸体,他被人残忍地杀害并抛尸于卡基斯的棺材中!实乃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读到这儿,想必大多人跟笔者一样已是一头雾水,但案件并未真正开始。直到百万富翁诺克斯的出现,案件才算是正式拉开帷幕,这时候奎因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解谜——仅凭茶杯和几句看似平淡无奇的口供。不可否认,他的推理已堪称无懈可击,但卡基斯秘书琼的拜访以及诺克斯的口供却让这位侦探脸上无光。当然,并不是说他的逻辑推理出现了漏洞,而是一些新的线索直到这时才公布于众,但奎因仍是备受打击,也是这时候他下定决心——在未完全看透案件的情况下,将对案子闭口不谈。没错,读过国名系列其他著作的读者这时都很清楚,他的这一决心日后没少祸害自己的老父亲。
当奎因得知一切案件的源头都是因为达芬奇一部真迹时便展开了新的探索,他现在已经受不起任何挫败!
可犯人在这时却落网了!卡基斯收藏品总库的经理斯隆死了且被警方断定为畏罪自杀!
这时候,我们的主角奎因自然不乐意了,自己还没怎么大展身手案子怎么就能结束?于是乎,他便费劲心思,总算察觉到一丝疏漏,成功推翻了斯隆自杀这一社会各界已然公认了的“事实”。同时,他在推翻斯隆自杀这一案件的过程中还有其他收获。原来卡基斯的美女秘书——琼,居然是英国博物馆派来的侦探,主要是为了寻回丢失了的达芬奇真迹。
至此,奎因便多了一个盟友。虽说她在整起案件的逻辑推理之中并未起到太大作用,但在细节方面也算帮了奎因不少。
斯隆自杀被奎因推翻后,他的老爹跟检察官桑普森自然十分不乐,但总比误判让真凶逍遥法外要好的多。
之后,奎因一行人便又忙活起来。这次奎因便主要是与那位形迹可疑的百万富翁诺克斯打交道,期望从他身上获取重要线索。看到这儿,想必各位已经察觉到了一丝异样。没错,如你所想,诺克斯确实出事了,他被早已被杀害的格里姆肖的同党勒索。至此,解谜篇告一段落,我们熟悉的挑战书再次送达——Garde à vous,去伤伤脑筋吧!
而解谜篇更出人意料的是,奎因最后居然指认诺克斯为凶手!这次他的逻辑推理可没那么尽善尽美了,反而是漏洞百出。笔者看到这一幕,内心不禁有些失望。虽早已听闻本书有四重假设推理,而这只是第三重而已,但为何第三重的推理写得如此不堪?事出反常必有妖!是的,这是奎因与诺克斯串通起来的计谋,目的则是逼出真凶!他早已意识到自己被真凶玩弄于鼓掌之中,于是乎在诺克斯一案中反将一军,他也确实成功了,真凶总算被揭开面纱露出真容。遗憾的是,他没有被捕,因为在逮时已被射杀身亡。为何被射杀?自然是他给我们的大侦探奎因,探长最宝贵的少爷儿子来了一枪子儿。幸运的是,奎因只受了些许擦伤。
在真凶落网后,便是本书的最终解答。整起案件实可谓,一波三折。
至此,笔者总算概述完小说的大致内容。
这算概述?别质疑,要怪就怪小说剧情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而且全文没怎么出现有关诡计的描述已经能看出笔者的煞费苦心,所以相信我,这就是概述!
话不赘述,这篇小说自然不仅是剧情以及逻辑推理让人心旷神怡。笔者曾对欧美的文章总有那么一丝强烈的排斥感,导致阅读体验总是没有日本新本格那么好。但在这篇中,昔日的排斥感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如痴如醉的沉迷。当然了,也可能并不是这篇独具一格,或许是笔者自身能力的提升也说不定。毕竟再怎么说,这玩意儿总比笔者目前整日面对的文言文读起来要舒服得多。
让我们回到正题,本书对人物性格行为的刻画亦是细致入微,不仅可以看出埃勒里·奎因的自负以及自信,还可以读出奎因探长对儿子深沉的父爱,甚至连其他角色都刻画得活灵活现。由此可见,作者是在构思好书中每个人物的主要特点后,才展开写作。因此即使篇幅较为冗长(不管,反正二十多万字的欧美小说就是冗长),小说中也并未出现人物性格或是行为等突然反常的让读者十分头疼的情节。故而,读完小说后,笔者仍能对小说中的人物或多或少地娓娓道来。笔者甚至没有刻意去熟记与案件相关人物的名字,它们便已然在阅读过程中深深地烙印在笔者脑海里。
同时这篇小说还穿插了不少有趣的情节,比如琼·布莱特这位美女秘书在被审问之时,搔首弄姿地挑逗警长。
因笔者能力有限,在文末便不做升华主题或是总结上文这种考查实力的事情了。
最后,祝愿各位能在本书中获得不错的阅读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便是那千分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审核注册

x
不忘初心,坚定向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1%

0

主题

5

帖子

93

积分

诡币
0 枚
推币
86 枚
推理积分
2 分
侦破案件
0 件
原创度
0 ℃
发表于 2021-6-12 17: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E4%BC%91%E3%81%B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审核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诡殇推理论坛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辽ICP备16015914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反馈

投诉举报 意见反馈 用户协议 论坛规则

反馈须知: 切勿滥用举报,任何与举报相关的信息必须属实!

网站资源

  • 客户端
  • 微信
  • 微博

帮助|小黑屋|诡殇推理论坛  

|辽ICP备16015914号

诡殇推理论坛

GMT+8, 2024-4-19 07:50 , Processed in 0.452612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