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17|回复: 2

[感悟书评] 暗月3月书评5篇汇总(部分剧透向,慎入)

[复制链接]

56

主题

429

帖子

10万

积分

每谜擂主四周年纪念章家族之瑰推理作者推理大神诡殇元老

诡币
152 枚
推币
99936 枚
推理积分
69 分
侦破案件
1 件
原创度
28 ℃
发表于 2021-5-3 11: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潇潇雨歇 于 2021-5-3 11:46 编辑

数学逻辑与《恋与禁忌的述语论理》剧透书评(内含《音乐教室》及《五个骑士》部分剧透)
白生
和心理学家专用的数字命理学一样,数学逻辑学同样是一个有魔力的数学分支。它虽然不同于数学基础研究这类数学的核心,但作为逻辑大拿对于逻辑的研究成果,它无疑是逻辑流推理小说中的核心。

或许是笔者孤陋寡闻,之前并未在阅读前听说过书尾作者所推荐的几本数学逻辑推理小说,但《恋与禁忌的述语论理》一书却是早就想看的。

从这本书的大致情节来说,和大多数的短篇集一样,作者表面上叙述数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案件,但始终有一条暗线贯穿全文。《恋与禁忌的述语论理》的明线是主人公在不同地点同小姨砚小姐讨论身边发生的案件被不同侦探的推理结果——这可能有些绕口,其实就是主人公身边发生了不同的案件,但皆被不同的侦探所破解,主人公“不相信”侦探的结果,于是找到砚小姐对侦探的推理做出检验——此为明线。

而在背后隐藏的却是主人公为了杀害某个对象,找砚小姐验证自己杀人方法的暗线。

对于剧情概括到此为止,关于文章的核心,请允许笔者浅谈一二。

正如上文所说,主人公找到砚小姐验证一个又一个侦探的推理,但砚小姐得到的结果却和侦探有天差地壤的区别。小说中的第一位侦探的推理,从动机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将“凶手做这件事情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凶手不会做这件事,推导出做这件事的不是凶手”这条伪逻辑当做核心,从而推导出错误的结论。

细来想之,不是有不少推理谜题采用如此逻辑吗?并非是笔者说所有此逻辑皆不成立,但在一些情况下,此逻辑依旧存在“伪”的可能性。

而对于伪逻辑的检验与真逻辑的推理——此为今天的核心话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笔者不是什么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也不是数学专业的火车头,对于作者列出的种种逻辑推理法只能取其万分之一的精华而进行整理。

整理内容如下:

1:⇒的思维检验法

p⇒q是数学推理四个基本符号中的一个。意为:如果p那么q。也有教科书翻译为若p则q。两种翻译大同小异,笔者认为第一个顺口,那便按照第一个来咯。

或许举例说明更为得当。

将“凶手做这件事情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凶手不会做这件事”改写成p⇒q,该如何去做呢。

如果凶手没有必要去做这件事,那么凶手不会做这件事。

在这里,没有必要只是侦探站在自己角度的思考,然而除非自己是凶手,其他人谁又有资格说凶手的行为是没有必要的呢?

⇒往往可以用在创作的检验过程,比如审稿,或者对自己推理进行验证。拿《音乐教室》举例,对于空调的诡计,用p⇒q来记述则为:

事件A:凶手开启中央空调

事件B:中央空调需要皮肤接触开启

A,B⇒凶手摘下手套开启空调⇒凶手不怕在此留下指纹⇒凶手是能够正大光明进出音乐教室的人。

⇒的思维验证法大抵如此,接下来要讨论的为一种简单又麻烦的推理方法。

2:二分法该从哪切

二分法是笔者对于此类推理方法的通俗称呼,具体的操作过程与人尽能详的“非黑即白”类似。

“如果X此时扎了领带,那么他一定不是此时没扎领带”

上面的命题无疑是一句废话,但依旧是良好的推理开端。

正如大多数推理小说一样,这句话放在谜面里变成了一句矛盾的话。X在此刻变成了既带领带又没带领带的矛盾的统一体。而造成矛盾的原因,笔者分为如下几类: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当然,最后是谓语的主语上被做了文章,具体推理过程笔者不多赘述,因为笔者还想讲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那是2020年大赛中的第一题的一个片段。

白祭坛(我们队名)被《五个骑士》完全成立的密室搞得焦头烂额,还记得那个晚上,我们讨论了各种走狗杀人,走狗和黑暗骑士联合杀人,走狗制作走狗杀人等等。无一例外,均以失败告终。

但是,在我们的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个观点,具体言论早已忘记,但可以归结成一句话。

如果走狗没有办法在杀人时间(1:30~2:00)内进入现场杀人,那么走狗是在杀人时间外杀人。

杀人时间外的杀人是一个明晃晃的矛盾点。此矛盾出现的原因,则在之前的前提之中。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人物走狗,时间1:30~2:00,地点案发现场。

人物和进入案发现场都不存在问题,所以出现问题的只可能是时间。

但不得不说,即使发现了时间的问题,但我们依旧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答案。

好了,对于以上对于二分法的分析,我认为至少已经说出了我的心得。今天的书评也几乎说出了我的所有感悟,余下二三并未提及的原因也是笔者写题所需。

小结:《恋与禁忌的述语论理》是一本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推理小说,如果不是对于数学逻辑充满好奇,建议留作饭后甜点,切勿当做正餐。




《风之丘五十元硬币之谜》书评

冷辰
本书是氢气笔下里染天马的第四部作品,本书共有六篇小故事,而这六篇故事的时间线则分插在前三部作品《体育馆之谜》、《水族馆之谜》、《图书馆之谜》个人觉得该作品可以看作这个系列的番外。


六篇故事分别为
1.《可以任选两种配菜的双拼饭》
2.《风之丘五十元硬币之谜》
3.《针宫理惠子的三次冲击》
4.《天使们的残夏问候》
5.《请小心花瓶》
6.《世上最难受的桑拿》
该书主打日常推理,你可以在这里跟随着“文学少女”袴田柚乃,看到围绕着里染天马这个谜般的少年身边而展开的一系列的故事。
是谁在食堂外将没吃完的双拼饭丢下?竟然有一半都是猪排!!!太浪费了!!!更何况还被食堂大妈看见了!!!以后要是只能留在食堂吃饭的话,那该多麻烦啊!“里染同学,你能找出是谁放的盘子在这里吗?”“不要,关我什么事。”“难道是仅凭一个盘子找到凶手对你来说太难了?”“激将法对我没用。”“听说找到真凶可以领到20张免费餐券哦~”“可以……不,请务必交给我了。”
风之丘的祭典真是热闹呢!陪着哥哥送东西而跟来的少女,决定在这里好好感受下节日的气氛。买了章鱼烧被找四个五十元硬币的少女,偶遇了买刨冰找零六个硬币的无用之人。“为什么你会在这?”香织,镜华等熟识的人也接连出现,“镜华这孩子一如既往的古怪呢”闲聊后,办完公事回来的哥哥,给了少女一盒烤串。“真是奇怪呢”哥哥说道“这里的同事们说他们买这盒烤串被找了10个五十元硬币。”“诶诶诶?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把你的烤串分我一半,就为你解答你的疑惑吧!”
除以上两篇外,针宫理惠子为何留起短发?几年前戏剧社前辈留下的故事背后真相为何?镜华又能否找到打碎花瓶的凶手?以及里染与他的父亲“温馨”的桑拿房对话,尽在本书中为您展现。
本书在我个人看来,特别适合想要学习写日常推理的朋友借鉴,青崎有吾缜密的逻辑以及大胆的脑洞一定会给你带来别样的感受。同时,青崎有吾的写作风格别树一帜,他那充满二次元气息的写作风格也一定会给你带来别样的体验。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推荐,如果以上能让您对这本书产生兴趣,那一定是本人的荣幸。


《死亡邮递》书评
昙初
托运人变成了箱子里的尸体?更值得去看的是其背后的社会属性
这本《死亡邮递》是兼具社会性和推理性的佳作。我打分的时候在四星和五星之间徘徊了好久,觉得应该是四星半最为合适,主要是因为如果给了这本五星就无法表达我对《强蚁》一书的惊艳和喜爱。
先说这本书的推理属性。书中虽然是一个故事,但是有一个多年前的案中案,是多年前的一起贪污案件。案件的主角叫做冈濑正平,他贪污公款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却又在工作中装出老实人的样子,败露之后案情是明了的,唯一的问题是还有一大笔钱去向不明。这笔去向不明的巨款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也引出了后续的案件。钱款的藏匿就是第一个谜题,比较少见的是,这个谜题松本大大给出了一个伪解答。和现在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多重伪解答不同,这个伪解答在一开始就被抛了出来,很有说服力,而反驳和后面的真解答也很有力。
第二个推理点谜面很是有趣,在起点的时候有人托运了一个箱子,箱子上了火车而托运人离开,可是到了终点托运人则已经变成箱子里的尸体。这本书的封面很好地把这个谜面体现了出来,外封一只沾着鲜血的手从箱子里面伸了出来,用血填写着邮递单,而寄件人和邮递物品是相同的,内封则是用凹凸的纹路和金属的色泽营造出了一种快递箱的感觉。这个谜题是松本大大比较常见的列车时刻表诡计,虽然很精彩,但是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当年列车时刻表,没有办法亲身经历那种解谜的快感,十分遗憾。
再说说我最喜欢的社会属性。我个人觉得,书中的社会属性比推理属性更令人着迷,这是我最喜欢松本清张大大的原因。书中围绕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字就是“钱”,钱是起因,是经过,也是结果。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里面的人们对于“钱”的态度。
比如冈濑正平,他一边低调的上班一边挪用公款去奢侈地享受,他知法么,当然,但是他拒绝不了金钱的诱惑,甚至已经预感到自己可能会事发,再这样的情况下依然留了后手想要在出狱后有钱享受。而讽刺的是,对于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事情,社会不是唾弃,不是不屑,而是“羡慕”,因为“他实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是“哪怕一次,谁都想在这一生中过上那梦幻般的生活!”。
比如关注冈濑正平出狱后行踪的报社,总编山崎治郎对冈濑正平关注的理由不是这样的人造成了什么样不好的社会效应,不是损失谁来承担,不是警醒世人,而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想要去捞一笔。平时那么严肃又较真的总编,为了安抚做监视工作的员工,不但免了其日常工作,表示多用点采访经费也没关系,而且还会因为在电话里发了脾气特地买了威士忌去哄,用温柔的语言无与伦比的耐心去安慰和劝导,那种嘴脸让人叹为观止。
比如出租车的司机,一位因为多拿了小费提速追车不顾交规,另一位一边推让着钱一边却“冷淡的表情立刻消失了”,随后便讲出了客人的隐私。而咖啡馆的服务员也是如此,她有底线,也拒绝了因为钱透露消息,但是面对诱惑也是有所妥协,很迅速地帮忙办了事情,所以才轻易被钻了空子。这些人是坏人吗?我们没办法说他们就是坏人,他们也是有自己的原则的,但是即使如此他们依然为钱做出了退让。我没办法批判他们,因为我不确定如果是相同的情况我能不能比他们更好地守住原则。
松本大大讲故事、刻画人物的笔力都十分精彩,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忍不住的回味,而引起的对于金钱的思考、对权利和社会现状的思考,对官僚主义的思考更是精彩无比,不愧是我最喜欢的社会派大师!


梦幻灵媒和逻辑推理的结合
暗月 言尘
(可能会涉及到灵媒侦探城塚翡翠以及宸少谜题灵媒之馆的泄底,未读者慎入!)
近些日来,看完了民翻版的《medium 灵媒侦探城塚翡翠》。毕竟是民翻版的,有些语句读起来还是有点奇怪,不过并没有阻挡这本书的厉害之处。
在此书中对灵媒师有着以下的设定:
1 需要在死者死去的地方进行灵媒,灵魂降临,附体,传说中的招魂吧;
2 能够感受到死者死前的精神感受,会对自身有一定的副作用;
3 可以感受在自己身旁的人的精神状态,比如有这强烈的欲望啥的;(这个就有点像我之前看的一本国产《响弦文字》,主角可以看到人们由精神世界产生的描述性文字。)
4 如果读者看到了最后,就会发现,我刚刚在上面描述的三点都是幌子,现实中的灵媒师拥有着强大的欺诈术。
相比于宸少的《灵媒之馆》,宸少的灵媒更倾向于玄幻,他的灵媒是传统中流传的那样:
凭借死者生前的物品可以召唤死者灵魂;灵媒师会伴随有死者的生理状况等。
而这本书真的思路很清奇,就像相泽老师自己吐槽自己那样:恐怕真没几个男作家会去研究女生的领带扎法吧?
用三个故事,埋伏一个大故事。我当时看的感觉就是一个猥琐老大叔在试图勾引一个混血清纯萌妹子,最后发现却是欺诈宗师反将杀人狂一棋。
第一个故事“哭泣女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水镜庄之谜”
第三个故事“女子高中生杀人连环事件”
还有一个用插曲引出的四年前就开始的连续杀人事件。
第一个利用玻璃碎片掩盖自己的眼镜框碎片,还有冰咖啡制作操作,带出凶手小麻;(不算很复杂,相泽老师的开胃菜吧)
第二个,这个开始渐渐牛逼了。首先是新书的数量,镜子上的指纹,电脑自动关闭带的密码锁,一步一步的锁定别介,排除另外两人。不得不说,新由实在是漂亮,衣服紧贴身上,勾勒线条,用这个来排除她带走新书,我还以为是为了表现香月好色。
第三个,老经典了,老牛逼了,很适合我这个业余业余业余业余摄影爱好者增长知识(狗头),晚自习下课的时候拿着我抽屉里的两个相机,一个数码一个单反,琢磨了好久。也许是我没有挂着镜头盖的习惯或者是不经常换镜头(穷孩子买不起其他镜头),没有意识到那个划痕的产生。但也算是联想到了照相馆,嘿嘿。女生领带这个是真的,不得不说,相泽老师想法很清奇,有时候带着领结谁会去想那么多--当别人要扯下领结或者领带时,居然是那么困难!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到最后一个故事了,唔,或者说,主线故事吧。
翡翠调戏香月玩得还挺happy的。
常规性的挑战读者,看似跟其他小说一样正常,但总觉得翡翠到了结尾是不是变牛逼了?各种魔术,跟踪器,网络技术啥的,全都冒了出来,就差来一句:没想到吧香月老师,你以为是你在下套,其实你才是套子里的人吧!
解释翡翠是如何知道指纹一事的时候,有点敷衍了事,也可能是翻译的人累了……
如果说相泽老师的灵媒侦探是基于推理上的欺骗性灵媒,那么宸少的灵媒之馆就是基于灵媒上的设定性推理。把他放到这里一起说,是因为其关联点在于灵媒。
母女三人共用两具身体,当有一人出现的时候,必定不能再有另一人。于是再利用这个去进行犯案,实在是妙哉。(再多的不想码了,睡觉。)
小小感悟,无关推理:如果灵媒真的存在于这世间,或许生与死就不会成为沟壑,生离死别也就不会再是这么痛苦。可天界,人间,地狱这三方毕竟还是需要可以维持平稳的存在,如果因为灵媒这一媒介打破了这个稳态,或许,宇宙也会不复存在吧。所以,好好珍惜当下,珍惜身边每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关爱自己的人,别让自己后悔了啊,


若是孤独,不妨留意身边的爱
——《孤独实验室》书评
小萌
在我印象中,这几年的国产推理小说少有令笔者赞不绝口的作品,更别谈一口气从头到尾读完的,那是少之又少(似乎只有几年前看《乱神馆记》时如此)。
本书究竟有什么魔力,令人如此着迷?看完本书后,笔者仔细回想一下,做了一点总结。
首先,是这本书的悬疑性。悬疑推理小说之所以如此迷人,正是它具备的悬疑性,把握着读者的求知欲,让读者追求谜题背后的真相而欲罢不能。但是,能在开头就抛出悬疑点的小说,似乎不多,更多的是谜题出现前的剧情铺垫。这本小说,从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疑点重重,让读者不自觉就产生一种代入感,探寻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而在解决了一个疑问之后,又会再冒出几个疑问,可以说,作者完全把控着读者的节奏,让读者陷入其中,难以挣脱。
其次,关于本书的推理性。说实话,这部小说不能算是本格推理,因为它并非传统的本格推理小说,而是用那种循序渐进的形式,更贴合实际。一边对当前的案件进行推理,根据推理找线索,然后继续进行推理。当时,哪怕如此,其中的推理性也是非常强的,从十三年前的旧案,引出新案子——朱冬被杀案,随后在警方侦破这个朱冬案时,又查到另一个新案件——安亭被杀案。其中,警方根据死者的人际关系以及嫌疑人的动机,对案发现场的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而发现新线索时,结合前面埋下的伏笔,又将上一个结论完全推翻,得出另一个结论。往复如此,剧情一直反转,一重又一重的推理,直到方遇(警察,在书中属于侦探设定)发现案发现场分析的漏洞,推理出安亭案的第二个死者,这个案子的真相才水落石出。不得不说,这种多重推理的形式是非常令人愉悦的(虽然并非如白井智之一样的伏线流),或许会有人觉得反转太多会令人产生疲倦,影响阅读体验,但笔者完全没有这种感受,甚至因多重推理的逻辑而感到兴奋。总之,直到结尾,故事的推理性并未下降,虽说有起有落,但推理性确实十足。
接着,便要谈谈这部小说的布局了。它的结构设计之巧、整体布局之妙,笔者怕是难以用文字去精确表达,若以下表述不当,望各位多多包涵。论结构设计,本书以孤独实验室对自闭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为开端,引出一桩陈年旧案,随后又以旧案的人物为线,引出了新的案件。而对新案件进行分析推理时,警察方遇与主角佟遥慢慢揭开陈年旧案的真相,根据旧案真相他们解开新案件的真相,最后又回到旧案上,揭开更深一层的真相。论整体布局,本文采用多线叙事,从不同人物视角,展现出每个人物各自的心理,而这些私心导致的行为,互相交叉影响,形成一张大网,让案件本身变得扑朔迷离。警方通过蛛丝马迹对新旧案件抽丝剥茧,而新旧案件中,各自的线索与结论相互影响,形成一重又一重的推理,新案件看似一个死者,实则两个死者,旧案看似只有一个案件,背后却蕴含另一个案件,其中复杂交错的诡计,缜密严谨的逻辑,都令人赞叹不已。
此外,提一下作者的涉猎之广,对心理学颇有研究。(好吧,其实笔者并不太懂,但看作者写的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最后,则是这部小说的文笔。作者笔力深厚,令笔者自叹不如。第一,极其娴熟的人物刻画,不管是内心活动、神态表情或言行举止,都让人物具有立体感,而人物间的动作、对话,更是像画面一样,浮现于读者眼前。第二,那种如影视中的镜头一样的写法,各种转场,让笔者感觉像是看影视作品一样,很突然,但并不突兀,且丝毫不影响阅读。第三,悬疑点之间的布置,其中的节奏恰到好处,既不会因为疑问过多而令读者迷失方向,又不会因为疑点过少导致故事的悬疑性中断。第四,巧妙的伏笔,本书从一开始就埋有伏笔,第一个伏笔揭开时,你或许会觉得不过如此,但这仅仅只是开端,直到本书结尾,一直都会有伏笔揭开,其中或许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伏笔,令你不由惊叹,如笔者一般。第五,紧扣主题。孤独实验室,表面是乔安亭工作室的名字,实际上是她内心的独白,儿女去世,家庭破裂,只剩一个人孤单地在城市找凶手。同时又带着深层的含义,为了丈夫,乔安亭不得不隐瞒深层的真相,独自承受那个令人悲伤的秘密,无法与人诉说。
除此以外,孤独实验室,似乎又是在说书中的每个人,案发后患有自闭症的朱冬、被自己父亲杀害含冤而死的宋及春、与亲子不得相认的宋洋、失去双亲变成植物人的叶时晴、被自己老婆篡改记忆而又惨遭离婚的叶升、妻儿身亡且爱而不得的方遇、自知自己是替代品的佟遥,对他们来说,人生是那么孤独,而他们所处的空间与所经历的事件,不正是孤独实验室吗?
然而,作者表达的不只有负能量,更将自己对人性的光辉寄托在故事中。孤独的乔安亭,拥有着佟遥、方遇、叶升对她的爱;孤独的佟遥,也有着方遇、叶升、乔安亭对她的爱;孤独的叶升,有着佟遥、乔安亭对他的爱;孤独的方遇,拥有着佟遥、乔安亭对他的爱;孤独的朱冬,有着他母亲对他的爱;孤独的叶时晴,有着父母对她的爱;孤独的宋洋,有着他亲生儿子宋天赐对他的爱。
当你感受到孤独,不妨看看你身边之人对你的各种爱,或是爱情,或是友情,或是亲情,但只要有这份爱,你便不再孤独。
我读这本书开始,看完第一章,预测会打9分以上(满分十分)。而读到三分之二时,我重新预测我会给9.5分以上。读完之后,一言难尽,心情很是复杂,最终还是给了9分。
当我写完这篇书评时,我又发现本书的几处逻辑漏洞,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回想一下。
漏洞:
1、 P210,叶升表明他和乔安亭是八点多到的回廊坊。
2、 P210,叶升进屋没到半分钟就被打晕了,而乔安亭也是同时间被乙醚迷晕。
3、 P214,叶升当晚是开车前往的。
4、 P90,乔安亭死亡时间,凌晨3~5点。
5、 P140,乔安亭死前三四个小时吸入的乙醚。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知,乔安亭是在八点多吸入的乙醚,而法医断定,却是在死亡前的三四个小时,而乔安亭的死亡时间是凌晨3~5点,往回推算,至少也是十一点吸入乙醚,而非晚上八点多。
其次,根据后文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确实是宋及春拿了乔安亭的包去杀朱冬的。乔安亭八点昏迷,朱冬的死亡时间是凌晨一点,从八点到一点,期间四个小时的时间,难道宋及春就坐在屋中?当然,也有可能是宋及春等朱冬家人睡着才动手。但还有另一个疑点,既然打算嫁祸乔安亭,他为什么要杀害乔安亭呢?其次,既然是要嫁祸,要么伪造成自杀,要么让她消失匿迹,为什么要等到凌晨四点才动手杀人呢?中间三个小时是玩游戏去了还是上厕所去了?

不忘初心,坚定向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53.1%

25

主题

549

帖子

3593

积分

诡殇元老

诡币
0 枚
推币
2918 枚
推理积分
56 分
侦破案件
1 件
原创度
13 ℃
发表于 2021-5-3 13: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学习,为时不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审核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诡殇推理论坛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辽ICP备16015914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反馈

投诉举报 意见反馈 用户协议 论坛规则

反馈须知: 切勿滥用举报,任何与举报相关的信息必须属实!

网站资源

  • 客户端
  • 微信
  • 微博

帮助|小黑屋|诡殇推理论坛  

|辽ICP备16015914号

诡殇推理论坛

GMT+8, 2024-3-29 01:10 , Processed in 0.368104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