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有翼之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理大赛] 【第七届诡殇推理谜题大赛】第二题《真空密室之谜》作者:暗月 凌梦辰(红字勘误3处)

 关闭 [复制链接]

911

主题

1713

帖子

8681

积分

推理大神推理作者家族之瑰四周年纪念章诡殇元老猴年限定

诡币
503 枚
推币
6333 枚
推理积分
57 分
侦破案件
0 件
原创度
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9 19: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题作答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22日19:00,大家可以在此时间内参与答题与提交答案,请勿超时,超时自动取消答案有效性。作答直接回复本帖即可,附上作答成员名单。本帖已设置匿名回复和回复隐藏,仅作者本人可见。一经发现私自转载泄露,将进行追责,祝答题愉快。
真空密室之谜
/凌梦辰

前言

容笔者在此事先声明一下,这是一篇书评。
书评分为推荐类、解说类、吐槽类、解析类等等,笔者平时比较倾向于撰写前两类文章。由于近日偶然发现了一部颇有些趣味的推理小说,笔者便打算就此书的内容为大家细致讲解一番,同时保证绝不泄露其核心诡计的解答。
相信这便可以使大家在欣赏本作剧情的同时,又不会失去解谜的乐趣,请大家放心享用。
想来此书的作者应该非常喜欢倪匡倪老先生,无论是诡计创作,还是故事内容,在某种程度上都可视为对倪老先生的致敬,致敬的作品正如本书评之名——《真空密室之谜》,其作者为卫斯理,即倪匡老先生的笔名。
作者本人也曾在后记中表明,本作的诡计灵感来源,与卫斯理的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为了以此致敬倪匡老先生,致敬中国科幻的先驱。
……抱歉,笔者过于激动,词不达意之处还望见谅呵。
笔者颇为理解作者的用心:在得知倪匡老先生仙逝之际,笔者本人亦十分悲痛。或许今日的年轻人早已不识卫斯理,然而这个名字,在许多作者看来,过去可作为中国科幻的代名词。
有一点既需要,也不需要笔者刻意着重强调——倪老先生仙逝至今不过一月有余,而这部小说的发表就在不久之前。
也就是说,即使把构思、整理大纲、写成初稿、编辑修改的时间全部算在一起,也绝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当然,或许作者在更早之前便已有了这些构思也未可知。
至于这本小说的书名乃至作者名讳,容笔者暂时保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座的诸位一定都未曾看过,且容笔者细细道来。


开篇

言归正传,虽然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在文中并未交代,但观其环境描写、日常用具以及通讯设备均与现代无异,只是发生地区并非中国,而是在美国。
由国人写出的美式小说,往往只能仿其形貌,难以学其神采。哪怕双方对话确实美式也一样,就像是胡乱把黑咖和发胶搅和在一起,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味,即使是把当地的泥土洒在稿纸上,也不可能听得到西海岸拍来的浪声。很可惜的是,这位作者也未能避免。好在欧美作品笔者亦不常看,倒也还能接受。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位“插着直流电的科学家”为何要取这个名字?用中国话来讲,他们是带着一股“疯劲儿”的。
名字笔者暂且不提,也并不重要,反正大部分读者都记不住美国人名,特别是人物多了之后,就显得更加混乱。用代称倒是更为简便些,就像《石头记》一样,人们往往只知“河东狮”,不知夏金桂。
总之,这两位科学家,其中一位名为克莱·约翰逊,另一位则是德里克·汤普森,本书评暂且以K、D两字母来称呼他们。
在故事的开头,便是一场极为经典的追捕和逃亡——起因是两位科学狂徒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疯狂至极的实验,严重损害了联邦的利益。
“说真的,他们花费掉的钱可以买下半个佛罗里达州。”
新闻发言人捂着被炸秃的脑袋如是说道。
而且——不,关键是这些实验对联邦而言没有任何效益,甚至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当然,这并非两人被通缉的主要原因。被通缉的根本原因,对书中人物来说或许无足轻重,但对我们来说却需要高度重视:两人利用精彩而隐蔽的手法,盗走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实验素材——当然,在二人眼里,这本就该属于他们。
此处并非推理桥段,手法直接明了地摆在了诸位的面前。但说书的向来只会挑有意思的讲,比手法更精彩的是两人对于联邦体制的算计,若不看原文,仅凭一篇书评,诸位怕是难以领略其中精彩,因此这一处笔者不作剧透,在此略过。
万事诸因需讲清,这种来自地球以外的、带着生命波动的、奇异的矿物质,是一切故事发生的根源。也正是此物,将K、D那股疯狂勾引了出来,不惜盗走——不,拯救被困在牢笼中的可怜石头,也要继续实验。同时,二人的通缉单几乎洒满了太平洋,也是故事剧情能够持续推动的基础。
总之,二人手段迭出,一次又一次地戏耍了那些吃空饷的警察,在这两位高智商的科学家眼里,这一切就如同俄罗斯方块一样简单而井然有序。二人成功逃脱了追捕,并在准备好的绝妙之处藏匿了起来。
笔者的说法或许有失偏颇,这也无法完全怪罪于警察: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两人的身份,虽然做的实验让人看不到价值,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走得过于前瞻,不是吗?
两人在联邦里已经跻身到最尖端的学者行列了,他们的疯狂与顽固也吸引到了相当多的年轻粉丝,并宣称若是这两人中有任何一人受伤,都将是科学界难以挽回的损失(对联邦来说或许更多的是形象问题)。这个层次的科学家,在联邦里恐怕不到一手之数,甚至有一位已垂垂老矣。而某个研究“疯子的研究”的人,都拿上了诺贝尔奖。换个说法,这两人也正因为其大胆与疯狂,对科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能获得这等荣誉。
若非这次的研究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安全,他们也不会被联邦禁止参与这一项目——任何一个政府都是有底线的,哪怕是贪婪而不那么善良的那一个。
藏匿并非二人的目的,继续研究实验才是重点,否则他们也无需大费周章地将实验品窃走。当然,进行实验必须要有场地、设备,许多实验的进行都需要异常苛刻的条件,这是外界所难以提供的。
作者自然会给予书中人物必要的帮助,因此,第三个重要人物也随之登场:K、D同立于金字塔顶端的科学家——勒布朗·布莱恩特,在此便简称他为L吧。
此时的L虽被认为与K、D二人齐名,但在知名度上还是有所不及,当然,这并不是说L不如K、D二人。虽然名气上L确实不如这两个疯子,但他的智商、科研能力以及学术贡献都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是,他是个看上去很正常的人,也做着很正常的研究。
K和D早在行动前,便做足了准备,势必要将L拉入计划之中(明眼人从L的引用里就可以知道,他是二人的半个粉丝,只是友人对他们才华的赞叹藏在了那些刻薄的字词之下)。L的实验基地,便是他们接下来延续那股疯狂的地方。
由于身份原因,他们没办法光明正大的前往基地,更别提藏在那里。毕竟实验基地中不单单只有L一人,还有许多恼人的蚂蚁——那些领着微薄工资的内部实验员。
光是让两人在不被任何人发现的情况下潜入,L就需要努力筹划一番:首先是隐匿两人的身份,在大众眼里,这两个科学家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但在这个满是科研人员的地方,就和鹤立鸡群一样明显了。
L、D、K都不想使用一些“野蛮”的科技手段来改变自己的身形:一是L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可信的实验室来做这件事,二是K、D虽然身形各异,但在不久前的检测报告中刚刚告知他们二人的身体状况允许进入实验室,若是贸然进行一些激进的改造,很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差错。
于是L只能硬着头皮想办法。
面容能够用口罩遮挡,却只能够挡住下半脸;如果像明星一样戴着帽子和墨镜,倒是能够掩盖身份,但行走在科研所里面,又没有红毯给他们踩,特立独行,反而更容易遭人怀疑。
“我不要墨镜,会烧化在脸上。”约翰逊振振有词地说道。
“戴上人皮面具我的牙齿会矿化!”汤普森说出毫无根据的话,随后骄傲地解释道:“总有一天我会证明这一猜想!”
如何掩盖二人的身份,又不引人怀疑,这使L费尽了心思。
除了身份问题以外,还要挑一个人少的日子,人太多容易造成变数。但科研所是很没有周末这类休息日的,对他们来说,分得清一月和十二月就已经很棒了,特别是灵感迸发的时候,连感恩节的火鸡摆在油腻的盘子里都无人光顾,埋头三四个月一直做实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在美国,有一天显得尤为特殊——
纯白的圣诞节之于美国正如喜庆的春节之于中国,哪怕这一天半只脚踏进天堂,另外半只脚也要踩在家中温暖的红地毯上。
正如作者在原文中所写:
“德里克,圣诞节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可能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布莱恩特压低声音对着电话那头说道,“按往常一样,那天或许会留下两三个留学生在做实验,你知道的,那些勤奋又努力,但有些死脑筋的孩子。
但那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计划:我猜你不会忘了两年前你的学生认错导师的那一幕,除非你能在脖子上挂上你的大名,否则那些孩子们只会更关心别的事情,他们没空数你脸上的皱纹——你是谁?这根本不重要。”
汤普森闻言瞪圆了眼睛,唾沫横飞:“别提那个该死的家伙!你好像对他很有好感?狗屁,在你眼里甚至不如一只小鼠模型!勒布朗,圣诞节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也难保不会出现岔子,特别是那些容易坏事的——呃,我不想再被加上一条种族歧视的罪名。你只需要安排一个任务,让那群愚昧的家伙们全部外出,这样不是更安全吗?”
“该死的,你给我听着!德里克,这是仅有的机会!现在不是让你犯蠢的时候,没那么多条件供你选择!”
布莱恩特低声吼道,看起来有些歇斯底里:“而且那孩子哪有你说的那么糟?至少他的厨艺很不错。”
“当然,当然,勒布朗,我的好兄弟,我们当然知道!”
电话那端换了一个温和的语气,是约翰逊的声音,显然约翰逊不想看到两人为这一点小事破坏了团结:“……德里克也是为了安全起见,当然,圣诞节这个日子非常不错。在这天做坏事,我也会更加安心。”
“哼!克莱,你最好管住那个不带脑子的混蛋!”
布莱恩特显然余怒未消:“圣诞节那天我会安排好一切的,可别忘了我交代的事情,若有一丝疏漏,只要有导致泄密的可能,我绝不会让你们踏进基地一步!”
“该死,明明是你这混蛋才更容易出现疏漏,别以为我不知道!去年那个实验,那群蠢货还以为是设备的精确度不够才导致失败!其实是因为你……”汤普森的声音再次传来,话未说完便被约翰逊急匆匆打断,“好了,勒布朗,不要在意这家伙的胡言乱语,我们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这该死而又伟大的实验进行下去,这是我们大家都乐意看到的。
当然,我们是绝对相信你的,好兄弟。希望你能带来更好的消息,圣诞见。”
笔者极少引用原文,一部分原因便是文风实在过于繁琐,窥一斑可知全豹。但好在作者行文还算顺畅,倒也不至于读不下去。


亮点

不知是第几次回归正题。总之三人商定好了日子,K、D二人便只有耐心等待L的消息,直到圣诞节那一天到来。
然而,麻烦却不仅限于时间问题。如前文所说,二人的身材以及样貌都是需要掩盖的,当笔者看到这里时,内心便有这样的疑问。
而此时,作者的严谨作风才开始体现。读到此段情节之前,笔者怕极了本书会用“易容”二字一笔带过,令人失语,与此同时,任何高科技在这里展示似乎都显得为之尚早。幸而作者写得极为详细,考虑甚是周全,窃以为这部分的内容乃是本书的亮点之一,必须展现在诸位眼前。
关于解决头部的相貌问题,L除了让K、D二人戴上印着潮流涂鸦的口罩以外,还戴了假发套,可以将原本的头发收在头套里面,只露出假发,外加一件自带兜帽的外套。
如此一来,即便有认识他们的科研人员,短时间内也无法辨认出来。
“这口罩上印着什么?”汤普森挑剔着说道。
“‘伟大而该死’,伟大的的汤普森先生。”约翰逊回答道。
“哦,我可太喜欢了!”汤普森马上大笑起来。
二人对新事物接受得很快,对这简直是量身定做的衣物很是满意。
“想必各位不知道,各位的头围颈围胸围腰围臀围都已经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了。”布莱恩特叹息道,他是在二人的粉丝网站上搜集到这些信息的。
但身材的问题便难以改变了,那些作弊的小玩意儿(诸如防水台和泡沫软垫)可以小幅度改变一个人的身高,却无法改变一个人的身体比例,一眼便能被看出来,有些人(比如K、D)甚至能够轻易判断出生活中见到的那些数字是不是“黄金”。
所以,尽管身材相似的人很多,但为了确保万一,这一点也绝不能忽视。
克莱·约翰逊,也就是K,身高1.67m,在联邦里这个身高实在不算是高大。他的身材也比较瘦弱,之前D曾嘲笑他像是托运来的模型哺乳动物。
既然要改变,在身高不变的情况下,便只能让他显得更宽一些,变瘦变高有难度,但变胖还是容易一些的。不仅仅是垫东西在腹部这么简单,还有胸部、手部、腿部,都要增加一层类似于充气的材料,来增加“厚重感”。因此,双手也必须戴上厚大的手套。
“换成横条纹能有更高的视觉加成。”
约翰逊马上又担心地说道:“我讨厌高饱和度,可是黑白排列会让我看起来更像一个犯人,还是一头长着两条腿的斑马?”
德里克·汤普森,即D,身高1.86m,比起克莱要高出了大半个头,健硕的身躯更是让人的视觉感受到暴力冲击。这是非常难以掩盖的身材,也是L一直头疼的事情——变高变胖都不用费力,变瘦却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高大强壮的身躯而言,变胖不仅没有什么意义,甚至会更加引人瞩目。
更关键的问题是:或许是由于智商超乎常人的缘故,D的头围也比常人大了整整一圈,而脖子却与常人无异
这样的身材不要说是在科研所,在国家州立动物园里都是极为罕见的,毕竟科学研究者,身高大都是K一样,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常弯着腰的,即便有D这般高的,也极少如此强壮。但与之相比,大头的特征仍D给人印象深刻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一旦他出现在科研所里,其身份暴露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最后,K给出了一个主意,原文是这样写的——
“德里克,收起你的脾气,我们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约翰逊的语气一如既往的温和,同时他沮丧地看着自己的双手:“我也并不乐意扮演成一个肢端肥大的病人。”
“克莱,没有办法的,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改变我这副该死的肉身!以及这个该死的大脑袋!”汤普森抱头吼道,当布莱恩特说他没有主意的时候,汤普森已经快要放弃了——此时距离圣诞节不到两天,若只是改变身材,他自己并非没有办法,但仅仅两天的时间,他实在想不出任何途径了。
如此一来,只能让约翰逊单人前去,而这正是汤普森沮丧的最大原因,甚至让他歇斯底里,开始嫉妒起约翰逊来。
“听着,德里克,或许你和勒布朗那家伙都陷入了误区。”
约翰逊双手摇晃着汤普森,汤普森抬起头来看着他。
约翰逊为难地盯着他那颗几乎比篮球还要大的脑袋:“我们是要掩盖你的身材特征,不一定要改变它,说真的,没必要。”
“什么意思?”汤普森一时间有些跟不上约翰逊的思路。
“德里克,好兄弟,你亲历过魔术表演吗?”约翰逊的眼中充满了兴奋。
“魔术?当然、当然没有,不过,我好像知道你要说什么了!”汤普森的眼神也慢慢发光。
“想要掩盖一种事物,只需要让另一样事物吸引到别人的注意力。注意力,印象,感觉,错觉,骗子——魔术。”
约翰逊说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他是科研领域最棒的诡辩手。
他的语气不复之前的温和,甚至刻意放低了声音:“我们只需要让别人对你的某个地方印象深刻,大家就自然会忽略你的身材和你天才的脑袋了。别再埋怨它了,亲爱的汤普森。”
“哦,我也想到了!能和你一同前往,实在太棒了!你知道吗?我甚至都想要打上两针病毒,以吞噬掉这些碍事的肌肉!你知道的,兄弟,我不能错过看到那家伙。我决定要把我纽约那套私人珍藏送给你,那个深埋地下的小反应堆——我的好兄弟!别拒绝!在这时候,你的主意值得这份礼物!”
汤普森非常激动,连忙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布莱恩特。
困扰L多时的问题,让K一个来源于魔术的灵感给解决了。话虽是出于K之口,但写出这段话的人是作者,可见作者对于魔术也拥有一定了解。这种类推理的魔术手法,让笔者眼前一亮,对后文产生了更多期待。
其实小说中还提到了K与魔术的渊源,但由于笔者本人急不可待,并未细看,也未曾记住多少,在这里便不细说。
而且,这部分虽然对后面的事件有些许影响,但书评终究很难囊括万物,看到后面诸位就会自然明了。
那么,K的这个计策是否行得通呢?
依笔者所见,这个方法理论上是行得通的。后文给出了具体的方案:在额中到鼻梁一侧,添上一道伤疤,人的注意力便会被这一道疤痕所吸引,以难注意这人本身的面貌;再加上有色镜片,稍微露出刺青的部位,人们脑中便会自动浮现出一个不好招惹的形象,而绝不会联想到是某位科学家。
当然了,刺青和疤痕都是特效化妆,无需去好莱坞请一位化妆师,K自己就能够极好地完成。
这样,无论在何处见到这样的人,人们心中都只会有一个想法——“别惹这个疯子”。
当然,作者也在书中借K之口解释,这些只不过是三人为了保险起见做的准备工作,即便无法掩盖身材,K也决定不会丢下D独自前往。
至于K这样做的原因,后文三人的行为便是一种解释。


正题

时间来到了圣诞节,一切正L的预想:整个试验基地,除了监控室的安保人员,便只剩下L和他的两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L与K、D约好的时间是在下午,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临近圣诞夜,会让人感到更加放松,哪怕早上还有科研人员来实验基地,也很可能会在下午就离开。
第二个原因是,不同于晨时,下午是人体最疲惫的时间,特别是午饭之后,会让人陷入昏昏欲睡的状态。
所以在吃过午饭后,L便打算交代某位留学生去实验基地外面接人进来。
至于他为什么不自己去?作者在原文中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为什么,勒布朗?为什么不是你亲自来门口接,这样不是会更安全吗?为什么?”
汤普森的“why”让布莱恩特感到有些烦躁,他低声吼道:“我亲自去接?!这是我今年听到过的最好笑的笑话,感谢你,好兄弟,这不是愚人节!我亲自去接那不是更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吗?你能不能动动脑子好好思考!”
说完,布莱恩特便把电话挂断了。
正如L所说,全联邦值得他接待的人屈指可数。想借用实验室的人并不少,但压根不需要L亲自出面,一般都是直接交代给助理或者学生、干杂事的,大家都明白。
出于自身的观念和偏见,D和L对东方国家好感不足,反倒是约翰逊对东方那个神秘的国度非常好奇,那些千奇百怪的障眼法、魔术和古老传说的美妙结合让他感到魂不守舍。
因此,除了约翰逊外,二人几乎没有教授任何来自东方的留学生作为学生,特别是两年前D的某个新生认错了人,让他感到怒不可遏。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所在的实验基地里没有留学生,因为实验基地并不是完全属于他们的,哪怕他们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
基地里留学生并不罕见,东方人中常有些勤奋而上进的可怕的,只是L自己没怎么接触罢了。
虽然L不待见留学生,甚至对于今日留在基地的两位留学生毫无了解,但他还是很轻易地找到了二人的信息资料,并用通讯设备联系到了其中一位。
而小说到了这里,正好翻过篇章。
新的一章,忽然转换了视角,主角不再是三位科学家,而是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通常而言,圣诞节是中国留学生最无聊的一天。
一方面,美国人在圣诞节都过节去了,而他们无处可去,美国只允许天空中的雪和美国人的白色出现。他们要么虚度光阴,要么只能与往日一样,在实验室里坚持做着实验。
但空荡荡的实验室,往往会让本身感到被西方世界排斥的人更加孤单。另一方面,圣诞节的到来也意味着元旦将近,春节快要到了,对家人的思念让他们更加归心似箭。
程飞便是其中的一员。
他是今年刚进入这个实验基地的,能来到这里还得归功于他的导师是实验室里某个项目的负责人,且对他比较看重。
而他的好运似乎不止于此,在这个无聊的节日里,他居然收到了来自上头的信息。
勒布朗·布莱恩特。这个名字就是他所在专业领域的一个传奇,即便是在这里熬了几十年的老研究员,也未必能够收到这位上级的一封简讯。
“天呐,布莱恩特……是那个布莱恩特?”
虽然说早已见过布莱恩特的照片,但程飞还从未见过布莱恩特本人。打从进来之后,程飞便有过偶遇布莱恩特然后跪求签名的遐想,但却始终未能实现。
他仔细看了下简讯,布莱恩特在信息中短暂地客套了一下,然后让他去基地门口接两个人。
程飞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连忙应下,心想这或许是亲眼见到这位传奇的好机会。
笔者为何特意摘下这一段呢?因为此处是本书第一次出现国人,虽然行为逻辑有些奇怪甚至别扭,但想到如果换成自己有机会亲眼见到史蒂芬·库里,就算只是让自己帮忙买两听饮料,自己多半也会如此兴奋吧?笔者倒也能够理解。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程飞是如何拿到通行许可证,让进来的二人无需登记,又是如何迫不及待地站在基地门口等待二人出现暂可不管。
总之,程飞如愿接到了来客——两位打扮奇怪的来客。且看作者如何描述——
来者的打扮让程飞有些踌躇不定:二人面戴黑色口罩,其中一人稍矮,身穿黑色外套,戴着手套,让人感觉很是“壮实”。他头戴兜帽,略低着头,眼睛被兜帽所遮挡,让程飞无从看清全貌。
另一人则身穿正装,戴着墨镜,围着围巾,虎背熊腰,虽然只比自己高出一些,但架势却很威猛。这一点,那颗比寻常人大的脑袋功不可没。
最令程飞心惊肉跳的是,口罩和墨镜也无法完全遮挡那人脸上的刀疤,程飞心头冷汗直冒,偏过头去,没敢继续观察。
“这边请。”
核对过身份之后,程飞按照布莱恩特的要求,领着二人前往实验室。
一路上,二人一言不发,气氛有些沉闷。
程飞有心想要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平静,却不知如何开口,又思及身后那人脸上的刀疤,最后还是决定闭口不言。
是实验意外还是被人报复?程飞心有猜想却口不敢言。
出于实验的特殊性以及完全性的考虑,这间实验室设置在基地的最顶层,唯有坐电梯才能上去,且唯有这一部电梯。按下楼层按键与关门按键,程飞下意识后退了一步,让身体刚好处在阳光之下。
在这个时节,能够晒一晒太阳是极为舒服的一件事,哪怕只是在电梯里短短的一会儿。
在门即将关上时,自己的影子头部刚好在电梯门处,看起来像是头被门夹,程飞莫名觉得不大吉利,像是断头台一样,下意识后退了一步,却差点撞到站在他后面的一人,正是那个戴着兜帽的。那人吓了一跳,好在他也稍微后退了半步,程飞不由转身低头道歉,只见那人耸了耸肩,并未回话。
程飞只能低着头,把自己故土那些奇怪的传统憋了回去,看着地板上的影子。两人的影子都在门闭合处齐平,差点被一同夹到,他暗暗松了口气。
似乎是又怕程飞再往后撤,身旁的影子有些骚动,头部从与自己齐平的位置慢慢退到自己脚边,他借着熄屏的反射,发现那个戴着兜帽的人已经转身走到了最里面,面朝电梯外,正俯视着这座城市。
程飞想起自己第一次进来的时候,也曾经偷偷这样做过。
立于高空之上的实验室,时刻渴望着触摸天的高度。
这是隐藏在程飞心里小小的骄傲。
他刚转过身想过去给他介绍,电梯便停下了,那人也因此转过身来,程飞只能悻悻地继续给二人领路。
“少给自己惹麻烦。”他用国语小声地嘟囔着。
实验室距离电梯并不遥远,三人走出电梯,便能看见实验室的门大开着。
为了保证气密性,这间实验室的门、墙和窗都是用特殊材料制成,很少能看到实验室大门敞开的样子。
不同于常规实验室的门,这里的门无论进出都需要使用实验室门禁卡。
程飞领他们来到门前,停下了脚步。
这间实验室非常特殊,没有布莱恩特的允许,科研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当然,程飞知道身后二人是经过允许的,因为那份通行许可证上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但程飞知道自己并没有获得明确认可,而且自己一个没入门的新手也不具备这样的资格。
犹豫再三,程飞还是没有进去,毕竟这个基地纪律森严,可能开除都是轻的,只怕看上两眼都有被以企图盗窃机密的罪名给抓进去,岂不是得不偿失。
布莱恩特人就在这里,迟早都能见到,也不急于这一时。
他心里这样想着,在目送二人进去之后,他便转身离开。
但走到一半,总还是感觉心有不甘,便又进入到身前的休息室,一直注视着走廊,密切关注着实验室里的动静。
“布莱恩特迟早会出来的,就见一面,和这位传奇见一面就好。”
捧着一次性杯子,看着饮水机里的水缓慢地充填着容积,程飞这么想着。
反正今天导师也不在,索性一直在这里待着,在心中默默幻想一段不可能开始的对话。
好一阵子后,没等来布莱恩特的另眼相待,倒是先传出了玻璃摔碎的声音,正是实验室那个方向。
程飞连忙起身走到门外,却又犹豫要不要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这时,布莱恩特出现在他视线内,正朝实验室门口走出来,出门时还转身朝里面破口大骂,只留半个身子在门外:“该死的混蛋,你们这两个看不到自己失败的蠢货,祝你们大获成功!”
骂完之后,布莱恩特便用门禁卡将门关上了。
由于跳过了前面的部分情节,忘了给诸位说明——这次实验所需的条件是处于真空地带。且由于实验品本身具备生命波动,实验人员必须与实验品一同待在真空环境中,在真空里操纵仪器。
因此,这间实验室便是所谓的“真空实验室”,非常特殊。
关于这个实验室门窗墙所用的特殊材料,现实中是否有具体的应用,笔者并不清楚,但其特性倒是有些像是“鲁珀特之泪”。
当实验室完全真空时,门窗墙壁都会开始受力,面积越大则越容易出现意外,所以需要一种极为坚固的材料,而书中所采用的,便是这样的特殊材料。
作者是这么写的:
由于真空时,要保证气密性,又要保证承压力,不得不采用非常特殊的材料。而联邦恰好有这么一种材料,当将其制作为球状或椭圆状时,其表面的承压能力就会非常强,如果像篮球一样大小,甚至可以挡下子弹。
但它也有其弱点,就是内表面非常脆弱,几近一碰就碎。而且内表面遭受破坏时,因为材料中粒子的关联性,相对位置的外表面也会立马崩塌。
这种材料与玻璃极为相似,因此也被誉为布莱恩特之钻,其发现者正是布莱恩特本人,是在研究玻璃这一物质时偶然发现的。
程飞本人也正是从事的这一专业,所以对于这种材料研究的非常透彻。
由于材料的这种弱点,实验室的门、窗、墙除了使用这种材料之外,内侧还铺了一层防弹材料,虽无法完全密封,但却能保护内侧不被破坏。
除了这个实验室的结构,还有一样东西也用到了这种材料,那就是航天服。球状的头盔,几乎是这种材料的最佳用途,质量不大,又有几近防弹的坚固程度,大大增加了航天员的安全性。
当然,考虑到航天服头盔的内部才是气压大的一侧,所以又有一层气密性极强的特殊玻璃,将布莱恩特之的内侧与气体完全隔绝,这一设计正如同这间真空实验室。
而同样获利的还有这个著名的真空实验室,实验开始并转为真空时,进入实验室的相关人员都必须身穿特殊服装,类似于航天服,只是设备存在相应的替换。
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
一个是考虑到航天服里的人是处于真空状态,航天服内的压力环境既要保证人体能够适应,又要保证不让航天服遭受太大的压力,增大无谓的损耗,导致使用寿命减少,所以会通过某个装置来调节航天服里的压力,大致到大气压的0.5倍
另一点则是氧气问题。常规航天服所需要的氧气量巨大,其氧气瓶也非常重,但在真空实验室中,虽然所需的氧气量并不算低,但若将氧气采用适度浓缩,则可降低容量,加上改换氧气储器材料,减少所需的瓶重。
值得一提的是,调节压力装置与供氧换气装置,其实是同一个装置,航天服中的压力正是通过气体交换来调节的。而发明者结合实际情况,将供氧装置放置于航天服头盔与衣服的连接处稍下侧,位于人体的正右边,根据反复多次的实验,包括对志愿者招募后反复调整,发现在这个地方,即对人体损害能降到最小,又能让氧气的利用率达到最高——正面于人体,若装置的控制阀门失调,会对人体躯干侧造成冲击,导致使用者有性命之危,而如果放置于身后又或者位置太低,又容易让氧气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
看到这一种材料时,笔者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但又感觉这个材料的特性有些似曾相识,所以去查了查,正是之前提到的“鲁珀特之泪”。
细一寻思,作者可能是直接照搬“鲁珀特之泪”的特性来写作,但笔者仍以布莱恩特之钻为绝对的重心,短暂地忘掉了现实中确实存在的“鲁珀特之泪”。笔者本想再提供一些文献当做参考,又嫌冗余,若有需要,烦请各位自行稍作了解。
回到主题,在这一章,作者改用了写法,以中国留学生的视角和华语小说的行文写出了这一章。当然,作者行文仍显生涩,所以这方面不是很明显,不过起码读起来比前面舒服一些。
其次,小说看到这里,科技的设定也渐渐增加,开始有了代入感,笔者这时才真正进入了状态,感到作者的故事渐入佳境。
到这里,这一章并未结束,后面仍然是程飞的视角,只不过其心理活动过多,所以笔者只能选择性地跳过,只为诸君挑出一部分相对“有用”的情节。如果说前面一众铺垫都是开胃菜,那正餐便即将开始。


谜题

接下来是重戏登场!想必也是诸君翘首以盼的好戏——不可能犯罪。
说到这里,笔者发现自己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有必要提前与诸位说一下,前面的介绍里,除了真空密室的结构材料之外,空间布置也有给出,但只是一张图,笔者没注意看,便不小心略过了,实在是太不应该,毕竟在推理小说里,空间布置往往隐藏着诡计的手法:
真空实验室位置示意图

这章的主角视角是另外一名留学生,名为闫木,在这天负责为真空实验室制造真空环境。
L和闫木打开实验室大门进去之后,只看到实验室的地板上有一具身穿航天服的尸体,以及一套脱下的航天服,上面的手套上还有只手枪。
试验台上除了仪器之外,还有一样东西,虽然作者没细说,但想来就是K、D二人偷出来的实验品。
“倒成了这家伙的墓碑。”布莱恩特转过身说道。
哪怕闫木立于门口,也能清晰地看见尸体额头上的弹孔。在L的视角里,弹孔冒出的血液将眉心画的刀疤染得模糊,没错,这具尸体就是那位D,德里克·汤普森。
而另一位K,克莱·约翰逊则不知所踪,仿佛凭空在密室里消失了。
此刻,闫木非常果断,他守在门口处当场报警,反倒是L显得有些怪异,有些漠然,有些惊奇,最后归于沉默。闫木一边盯着L,警惕着四周,确保警察到来之前没有异常,一边观察着实验室里的布置。
留学生冷静下来,仔细地回想比对。
衣柜被打开了,里面放着两件外套,以及一条围巾。在后续的调查过程中,程飞确认这两件正是两个外来者所带来的。
在衣柜旁边,放着口罩、带有头罩的假发,程飞都确定亦是这两位不速之客的所属物。
随着凶案发生,一切暴露,L也无法继续隐瞒,只能将事情和盘托出,而衣柜旁边那一堆有点像充气物的物体,也正是K伪装身材所用到的东西。
后面的调查过程中,警察发现了非常奇怪的事情,与约翰逊在密室中消失同样奇怪,原文如下——
“太不可思议了,我的伙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警探道,“这他妈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了,卡梅隆,我能帮忙吗?”闫木上前问道,他曾与这名警探卡梅隆·戴维斯有过交集,倒不算陌生。
“当然!啊,等等,我需要申请一下——哎哟,我忘了,我就是这的老大。如果可以的话,实在是太感谢了!”戴维斯道。
闫木笑着:“不需要申请一些手续吗?我也是涉案人员。”
戴维斯摇摇头:“低调些就行了。毕竟这涉及敏感人物,还是得小心一些。”
“正如你所看到的,死者身穿航天服,戴着头盔,额头中弹瞬间死亡,但头盔却安然无损。
按理说,只能是他死后头盔再被戴上。但经过我们调查之后,头盔根本不可能由其他人戴上,那一处该死的卡扣的按钮,是在航天服内部,而且按钮按下的方向是朝外,外人根本无法从外面按上。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使用过这间实验室的人的确认。”
“等等,卡梅隆,且等一下。”
闫木捋了捋思路:“您的意思是,汤普森身穿的航天服,头盔里面那个卡扣扣上了?”
对于这种真空实验室专用的航天服,闫木也有所了解,那一处设计的卡扣是一个对使用者进行保护的装置,在装戴头盔的时候,是从外面用装置将头盔与航天服固定在一块,但如果有人不怀好意,偷偷打开这个装置,使用者会立马处于危险的境地。
而内部这一卡扣的按钮一按下,正好会将航天服领口位置往外撑出,如此一来,即便外部装置打开,头盔也仍然固定在航天服上不会脱离,是很好的保险装置。
“正是如此。”
戴维斯毫不避讳地拿出拍摄的尸体照片给他看,案发时由于闫木一直守在门口盯着布莱恩特,根本没有时间去注意尸体,此时通过照片,才了解到具体情况。
死者正面朝天,头部完全呈现在航天服中,下巴更是高高仰起,由于照片的视角,脖子处刚好被航天服遮住,无法看到。
这个形象虽有些狼狈,但姿态倒是符合这家伙的面目,闫木心想。
再看另一张侧面拍的照片,航天服的正左侧,正是那个卡扣按钮的位置,卡扣位于连接处,而按钮则是在卡扣的正下方。这一点其实与常规的航天服设计无异,显然是照搬用上的。
闫木看着照片时,戴维斯继续说道:“我检查过整套航天服,外面没有任何异常。当然,同时检查的还有这套航天服的设计者——保罗·乔治先生。因为头盔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请专业人士前来确认——他也确定航天服外部没有问题。”
“外部没有问题?”闫木眉毛一挑,抓住了他话里的重点。
“小伙子们正在专家的指导下拆解航天服,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在这一团乱的现场寻找根本不存在的线索,但什么都没发现,该死!”戴维斯烦躁地抓挠着头发,这时,戴维斯的电话响了起来。
“嘿,真的吗?”戴维斯兴奋地应道,挂了电话后,脸色一换,严肃地走向布莱恩特:“布莱恩特教授,现在您涉嫌谋杀未遂,请您与我回联邦警局配合调查。”
“谋杀未遂?这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不等布莱恩特作出反应,闫木抢先开口问道。
“经过强力拆解之后,我们发现航天服内部气压非常高,氧气浓度很大。”戴维斯说道,“在仔细检查之后,发现供氧装置的阀门被破坏了,当供氧装置打开时,高浓度氧气不受控制,直接溢满在头盔里。而这件航天服正是布莱恩特教授为死者穿上的,他是最大的嫌疑人。”
看到布莱恩特阴沉的脸色,戴维斯缓和了一下语气:“这只是常规步骤,如果教授是清白的,那我们也会放您出来的——您放心,保证对您的名誉不会造成一点损伤。”
布莱恩特沉思了一会,点头跟另外一名警探出去,同时给自己的律师朋友拨打了电话。
戴维斯则留在现场继续勘察——谋杀未遂终究是没成功的谋杀,但死者是真的被杀害了,真正的凶手仍在逍遥法外,现在有了一丝进展,必须乘胜追击!
“卡梅隆,我觉得,一个举国闻名的教授不会用这么低端又明显的手段,杀一个人,还不带任何掩饰。”
闫木认真道,语气看似在为布莱恩特脱罪,但感觉更像是在把凶手的身份往布莱恩特身上推:“你知道的,他明明有很多别的方法。”
戴维斯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摇了摇头:“我们现在确定额头的弹孔是该尸体的致命伤,因此将死亡时间锁定在布莱恩特关门到完全变成真空之前。”
“为什么?”闫木有些疑惑。
“人处于高浓度氧气状况下,会导致氧中毒,加上航天服内部气压很大,完全有可能致死。
根据专家的计算,这个时间范围是半个小时,而打开供氧装置进行气压调节,是在抽真空开始的五分钟后,抽真空的时间也是半个小时。因此我们将死亡时间锁定在这段时间里。”戴维斯解释道。
“哦,这个我理解,戴维斯。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不把布莱恩特离开之前的时间也算进去呢?”
“枪声,我的伙计。”戴维斯笑了笑,“当时你的那位同学,正在附近的休息室,直到离开时都没有听到枪声。”
“枪声?直接用消声器不可以吗?”闫木问道,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重要的。
“伙计,看来我需要先给你科普枪声的知识了。”
戴维斯咧嘴一笑,“开枪的枪声来源于三个地方。
第一个是扣动扳机时,撞针击发子弹底火的声音,这个声音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是子弹射出后,速度超过了声速产生音爆,那个只有突破音障时的一瞬间,但不过30-40分贝,所以也不影响。
而枪声的最大来源,其实是子弹的火药燃气,在子弹出膛时对枪管以及枪管外侧造成冲击,瞬间的膨胀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因此才会有巨大响声。
消声器的作用,是保护枪管外侧所受的冲击,延缓燃气的冲击波到空气的时间,由于冲击波只有那一瞬间的,在经过影响后,能传出的声音已经减弱许多了。即便如此,装了消声器的枪声仍能达到80-100分贝,消声器更多是用在远程射击里,毕竟这个声音只有短短的一瞬,两百米开外是很难听到的,但你们距离如此之近,会听不到吗?”
戴维斯的话让闫木皱起眉头,但他仍不死心:“若是无声枪呢?”
无声枪是联邦的一种特殊枪,只用于暗杀,射程短,威力小,因此相对产生的枪声也小,其枪管口处的制作模仿了消声器结构,使得枪声近乎于无。
“伙计,你的想法与事实恰恰相反,死者额头的弹孔找到了射入子弹,型号与另外一套航天服上的手枪一致,这种手枪威力极大,冲击波极强,而且持续时间非常短,这便导致一瞬间发出的声音极大。
另外,由于冲击波太大,消声器根本无法达到效果,而枪械领域至今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戴维斯不知闫木和布莱恩特什么仇什么怨,一个劲地把他当凶手去假设。
闫木紧抿双唇,消声器不可行,不仅意味着死者是在真空密室形成之后被杀,也意味着布莱恩特没有机会杀人。
紧接着,他又从戴维斯那里获得一个信息:死者身上的弹孔里,发现了材料性质与航天服头盔类似的物质。
一时间闫木也不知道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好消息——子弹不是真的无视头盔穿了过去,毕竟留下了类似的材质,坏消息——头盔只能是使用者自己戴上的,外人根本无法戴上,而头盔确实是完好无损的,也不存在开枪后再修补的可能。
更让他头疼的是,约翰逊是如何在密室里消失的。
现如今,FBI的调查员和联邦警局的戴维斯已经将整栋大楼搜了一遍,没有任何发现,而没有通行许可证的情况下,没有外人能够出去。
加上今天是特殊节日,几乎没什么人在,下午除了程飞带人进来之后,就没人出去过。
闫木又仔细回顾了一遍,从抽真空开始到结束,到实验室开门,再到发现尸体,整个实验室就是一个密室。至于进行真空实验的过程开门,则完全不可能,且不说门禁卡开关门后会留下记录,光是实验室处于真空时,开门瞬间的内外侧压差,就足以产生气爆,这么大的动静是掩盖不住的。
若是闫木能够听到之前约翰逊与汤普森的对话,就会发现,这一幕与多年前约翰逊的一场魔术非常相似。若是他能知道约翰逊曾经的魔术师身份,也就不会如此奇怪了。
后面一段的情节,是指前面讲约翰逊与魔术的渊源那里。笔者可以保证,那里也只是出现了一个类似的谜面,并没有直接给出解答,两个相类似的谜题不需要同时存在。(绝对不是因为笔者懒得写!)
关于谜题,到此为止,若是再往下说,只怕就要泄底的干干净净。推理小说的书评,最怕过犹不及。看到后面,相信部分书友也知道笔者一开始所说的致敬是怎么回事了吧?正如此谜,同样是两个人,同样在一个真空环境密室,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这部《真空密室之谜》,卫斯理先生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答,只留下两个似对非对的答案。
话说回来,子弹穿过头盔、真空密室消失,想必在各位心中已有答案,可是否又与真相重合呢?

作者回信
尊敬的凌梦辰先生,
久闻先生大名!得知先生特意为拙著写了一篇万字长评,在下实在受宠若惊。读完长评,不得不感叹先生点出弊端之精准,寻找线索之强悍。更令人诧异的是,先生竟将一部小说,浓缩为一篇书评的同时,也能作为一篇谜题,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既然先生笃定除尔外无人看过此拙著,烦请先生替在下立下战帖,便以此评为一道请帖,挑战有缘人。在下敢担保,所有线索均在书评中出现,无一缺漏!
再次多谢先生点评,
祝先生秋安!

三闲谨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审核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1

主题

1713

帖子

8681

积分

推理大神推理作者家族之瑰四周年纪念章诡殇元老猴年限定

诡币
503 枚
推币
6333 枚
推理积分
57 分
侦破案件
0 件
原创度
0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8-22 19: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唧唧 发表于2022-8-19 19:35  只看该作者              1#
就这?这种谜题也好意思下战书?不是有手就行?人的消失太简单了,中间十分钟时间都没什么人,足以让那个什么K溜出来了。

凡秋 回复 唧唧 发表于2022-8-19 19:36  只看该作者              2#
愚蠢的思维千篇一律,狂妄的姿态像个傻逼。

潇潇雨歇 回复 唧唧 发表于2022-8-19 19:38  只看该作者              3#
题目里,程飞就在休息室,一直关注着那边的动静,要离开只能通过电梯,K怎么跑出来?何况根本没人出去这栋大楼,里面又没搜到,不管如何,这也是密室消失。
话说,你是不是来捣乱的?那个子弹穿过头盔才是真正的谜题好吧?

凡秋 发表于2022-8-19 19:42  只看该作者              4#
没有听到枪声,题目给出了明确的时间限制,实验室门关上到实验室变成真空这段时间,但这个前提条件未必准确,我们或许应该考虑其他消声形式的问题。有点双面诡计的感觉了,解决密室消失,必须破解出消声的诡计,解决消声问题,必须破解密室消失。

梦逝 发表于2022-8-19 19:44  只看该作者              5#
只有我关心为什么凶手要在死者戴上头盔的时候动手吗?而且他为什么一定要在实验室变成真空之前动手呢?真空里没有声音传出,不是更加保险吗?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难道和密室消失的魔术有关?

唧唧 回复 潇潇雨歇 发表于2022-8-19 19:44  只看该作者              6#
那个什么飞也就待了一会儿,后面就离开了。一层楼不会就这间实验室和操控室这两个地方吧?K找别的地方躲一躲就行了。至于离开,他本身就是打扮过的,脱掉外套和里面的伪装,谁能认出来他。这种情况,几乎可以断定K和L合谋,K出来,换上了保安服,就能躲过巡查了。什么密室消失,说的神乎其神,其实没什么东西。
子弹穿过头盔的诡计我需要再想想,但这种小诡计,肯定也非常简单。这有什么难的,只要不是建筑诡计,我随便乱杀!

凡秋 回复 梦逝 发表于2022-8-19 19:50  只看该作者              7#
不止如此,如果死者被枪杀的时候,真的是戴着头盔,凶手为什么不直接射穿航天服呢?当时的环境即便不是完全真空,也是氧气稀薄的时候了,死者根本无法坚持多长时间。射穿航天服远比射中额头容易,为什么凶手要这么大费周章?有一点我同意,我怀疑这些问题和K的消失魔术息息相关,只要解开了这些问题,密室消失的谜题也就解开了。

潇潇雨歇 回复 凡秋 发表于2022-8-19 20:05  只看该作者              8#
有没有可能,这个枪必须命中额头?

亦 回复 潇潇雨歇 发表于2022-8-19 20:11  只看该作者              9#
原来如此!我懂了!凶手射杀死者时,如果不射额头,让死者一枪毙命,死者会发出喊声,虽然这时大楼里不会有太多人,但操作室还有人在,以防万一,凶手绝对不能让死者出声。另外,如果死者死的时候没戴着头盔,那就会暴露他死的时候并非处于真空状态这一条件,凶手也就暴露了马脚。因此他才要弄出死者戴着头盔被枪杀的诡计。

凡秋 回复 亦 发表于2022-8-19 20:12  只看该作者              10#
    肥亦牛逼!!!(破音)

梦逝 回复 亦 发表于2022-8-19 20:12  只看该作者              11#
    肥亦牛逼!!!(破音)

唧唧 回复 亦 发表于2022-8-19 20:13  只看该作者              12#
不太合理,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头盔射爆呢?这样不是更能伪装吗?

潇潇雨歇 回复 亦 发表于2022-8-19 20:14  只看该作者              13#
    原来如此!这样的行为逻辑倒是合理,但我们还是面临凡秋提到的困境,消声或者是密室消失,两者必择其一,你刚刚推理的行为逻辑,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死者死于实验室关门之前吧?那我们就要面对消声诡计了。

凡秋 回复 唧唧 发表于2022-8-19 20:17  只看该作者              14#
一看你就没仔细看题!天天吹牛逼!首先,头盔本身有“几乎防弹”的性质,正面开枪肯定打不死人,更别提在对方有所警惕的情况下一枪命中射中额头,这样会更加虚假。其次,如果死者被枪杀时处于真空状态下,那他的细胞在尚有活性的状态下接触真空,表现肯定和细胞失去活性后接触不同。这种风险更大,更容易暴露凶手的意图,反倒是这样,虽然把时间锁定在实验室完全变真空之前,但我们更加难以确定凶手到底是什么时候动的手。

梦逝 发表于2022-8-19 20:19  只看该作者              15#
我刚刚想到了一个手法,可以破解头盔诡计,只需要一根简单的钓鱼线。钓鱼线用针头穿过航天服,另一端绑上卡扣按钮,题目里说按钮要外撑,所以人无法从外面扣上,而钓鱼线可以往外,显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潇潇雨歇 回复 梦逝 发表于2022-8-19 20:21  只看该作者              16#
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放多响的屁,看到钓鱼线我就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很可惜,这时无法完成的。先说气压问题,在经过长时间的真空环境下,针线穿过了航天服,气密性已经被破坏了,航天服里面的气压还会高吗?其次,连设计航天服的专家都确保航天服外部没有问题,说明肯定不是在外面动的手脚。

乙醚大大聪明 回复 潇潇雨歇 发表于2022-8-19 20:23  只看该作者              17#
如果不是在外部动手脚,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能在航天服内部动手脚!

潇潇雨歇 回复 乙醚大大聪明 发表于2022-8-19 20:25  只看该作者              18#
等等!我好像知道了!

亦 回复 乙醚大大聪明 发表于2022-8-19 20:25  只看该作者              19#
我懂了!玄机藏在航天服里面!高压!冲击!按钮!原来如此!

凡秋 回复 亦 发表于2022-8-19 20:27  只看该作者              20#
原来如此!真是精彩的设计!利用高压氧气冲击按钮,这样就能直接把按钮扣上了!

梦逝 回复 亦 发表于2022-8-19 20:30  只看该作者              21#
刚刚看了下题目,供氧装置和纽扣刚好一个在右侧一个在左侧,这个设计应该是可行的。

潇潇雨歇 回复 凡秋 发表于2022-8-19 20:30  只看该作者              22#
有一点不太明白,死者的脖子不会挡住气流冲击的反向吗?最起码会造成偏差吧?而且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高压气体,真不会在脖子处留下淤痕吗?我觉得这个设计不太合理,有待商榷,如果作者真的采用这种手法,说明不够严谨。

乙醚大大聪明 回复 潇潇雨歇 发表于2022-8-19 20:32  只看该作者              23#
起码我们现在有一个备选方案,来解决消声的问题吧!

唧唧 回复 乙醚大大聪明 发表于2022-8-19 20:35  只看该作者              24#
实不相瞒,在下刚刚想出了一个消声的好诡计。既然常规的消声器不行,那就特制一种就好了,反正像这种科学家,做消声器肯定没问题。

凡秋 回复 唧唧 发表于2022-8-19 20:36  只看该作者              25#
身为一个枪械爱好者,我必须纠正你一点,消声器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特制的!也不是什么科学家就能做出一款消声器!

潇潇雨歇 回复 唧唧 发表于2022-8-19 20:37  只看该作者              26#
你说消声器,大家都知道,问题是题目里面没有给出什么信息啊!这样的谜题要怎么做!

亦 回复 潇潇雨歇 发表于2022-8-19 20:38  只看该作者              27#
该不会,作者真的直接用特制的消声器来解决吧?

凡秋 回复 亦 发表于2022-8-19 20:40  只看该作者              28#
不会的,枪声这一块,作者在原文给出了非常详细的信息,消声部分虽然提及不多,但肯定会有线索的,我们可能忽略了什么。

乙醚大大聪明 发表于2022-8-19 20:42  只看该作者              29#
我刚刚在想,如果解决了手枪消声的问题,那就只剩下密室消失的问题。我看前面有人提到,整栋大厦也是一座密室,除了伪装保安之外,会不会K根本就没进来过?在闫木出场之前,他一直都没出场。呃,我的意思是,他的戏份好像就是等到死人了才出场的。
而且他一出场,K就消失了,这未免也太巧了吧?我的想法是,闫木扮演了K,来到了大厦里面,程飞进入休息室后,闫木就回到了操作室。

潇潇雨歇 回复 乙醚大大聪明 发表于2022-8-19 20:44  只看该作者              30#
卧槽!茅塞顿开!太强了!

唧唧 回复 乙醚大大聪明 发表于2022-8-19 20:44  只看该作者              31#
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是这么想的,某人还反驳我呢。

亦 回复 乙醚大大聪明 发表于2022-8-19 20:44  只看该作者              32#
合情合理的猜测,大概就是这样!现在就剩下消声问题了!加油!

梦逝 发表于2022-8-19 20:47  只看该作者              33#
    消声问题,我突然想到一个物理知识——真空不会传导声音的,这又是一间真空实验室,做一个可抽真空的消声装置是不是就可以了?

潇潇雨歇 回复 梦逝 发表于2022-8-19 20:49  只看该作者              34#
说的轻巧,和特制消声器有什么区别?不过思路倒是好的。


肥斑马 发表于2022-8-19 20:50  只看该作者              35#
死者D是被L枪杀的,K是闫木假扮的。
消声器应该与真空装置有关,毕竟题目里一直在说真空。L利用真空装置给手枪消音,杀了D,然后嫁祸给K,进来的K是闫木假扮的,在那十分钟的时间里,闫木将外套、头套以及手套留在了现场,然后前往操作室,这也是程飞为什么没看到有人经过的缘故。
航天服和头盔链接的按钮,是靠高压氧气的冲击关上的,这也是L破坏供氧装置的动机。至于为什么不靠破坏供氧装置杀人,可能是担心自己的嫌疑太大,不容易洗清。

凡秋 回复 肥斑马 发表于2022-8-19 20:52  只看该作者              36#
斑马叔牛逼!!!(破音)太强了!!!

唧唧 回复 肥斑马 发表于2022-8-19 20:43  只看该作者              37#
斑马叔牛逼!!!(破音)太强了!!!

潇潇雨歇 回复 肥斑马 发表于2022-8-19 20:53  只看该作者              38#
斑马叔牛逼!!!(破音)太强了!!!

亦 回复 肥斑马 发表于2022-8-19 20:53  只看该作者              39#
斑马叔牛逼!!!(破音)太强了!!!

楼主 发表于2022-8-22 18:45  只看该作者              40#
大佬还真不少啊!
可是,真的这么简单吗?










诡计,也是需要逻辑的
——《真空密室之谜》解谜篇
文/凌梦辰

诡计,也需要线索与逻辑支撑,而非臆测或是幻想,否则便如同气泡中的幻影般一戳即破。
——题记

第一遍看这部小说的解答时,笔者内心倒不见得十分满意,不是因为作者暴力解题,而是作者的推论在笔者眼中并不唯一,就像是在水一般的混沌中,偶然踩中了一块浮木。
作者并未运用逻辑的方式来破解谜题,而是采用了多年后凶手的自白。
这是纯诡计常采用的解答写法之一,因为没有太多的逻辑推理,也就没有决定性的证据,只能让凶手自白。
且看原文是如何表述的——
“当年的凶手确实是我,年轻人。”
闫木没有想到,在十五年后,垂垂老矣的布莱恩特居然会在自己面前自白。
但这个人选是自己,也并不意外。
闫木在环顾四周后,排除了自己将被灭口的可能,手心却仍然不由自主地沁出冷汗。
布莱恩特并未理会闫木心中的想法,只是继续说道:“事到如今,瞒着你们也没有意义——已经超出了诉讼时效,就算如今真相公布于世,也已经无济于事。
约翰逊不是我杀的,是汤普森那坏小子。然后我伪装成他,和汤普森约好一起进入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我知道汤普森也计划在实验结束后处置掉我这个碍手的老东西。所以我先下手为强,顺便把罪名安在了约翰逊身上。”
“他为什么要杀死你和约翰逊?”闫木问道。
布莱恩特之后的话并未出乎闫木的意料,当年他就已经大略猜到了,只是苦于没有证据而已:也是害怕惹上麻烦。
反倒约翰逊是被汤普森杀了,让闫木有些将信将疑,毕竟死人是不会开口反驳的。
但布莱恩特都已经承认杀人事实了,也没必要在这一点上再做欺瞒。
布莱恩特摇摇头,没有开口,也不知是不想说,还是本人确实不知情。
闫木换了个问题:“汤普森的头盔,您是怎么从里面扣上按钮的?”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他甚至在背地里做了多次实验,包括使用针线之类的道具和一些小手段模拟当时的场景,但从未成功过。
“你们一心关注着我放氧气毒杀他的事情,当然就会忽略另外一件事。”布莱恩特有些慈祥地笑了。能欺瞒世人自然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无论是什么事。
“气压?”闫木不太确定地问。
“准确来说,是高压冲击。”
布莱恩特纠正道:“高压瓶里的氧气,在释放出来时,本身带着巨大的动量,而失去了限制它的阀门,这股力量会直接冲出,这样将卡扣按钮推下,头盔自然就锁上了。
拿着装置的所有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你知道,结果总是很可靠的,总是能够证明你的猜想。”
原来如此,闫木终于解开了一个心结,在心下自叹不如。
他又问道:“如此一来,您杀害汤普森只能是在离开实验室之前,但为什么程飞——那个留学生,没有听到枪声呢,您把程飞也收买了吗?不对,我就在操作室,距离实验室很近,如果您当时开枪了,我肯定能听到的。”
布莱恩特仍然保持着一成不变地微笑:“年轻人,给手枪消声而已,在我的地盘上——我可以,也被允许做任何事情。”
“消声器?”闫木迫切地想知道。
布莱恩特耐心地回答道,一如很久之前他在课堂上给闫木讲解那些令人发笑的问题。
“真空消声。实验室和我的招牌,最不缺的就是真空装置,直接杜绝枪管与空气并非什么难事,做一个能套住枪的真空装置就行了。”
闫木若有所思地点头,自己的思维还是被局限了。
哪怕已经过了这么多年,案件很多细节也忘记了,但他仍记得那把手枪,以及警探戴维斯说的话。
消声器是利用真空消声。
这种装置真的很难做吗?只要利用特殊材料制做一个真空瓶,让手枪枪管及枪口都处于瓶中,密封后开始抽真空,只需要一会儿就能制作完成。
这时候再开枪,由于没有空气,燃气的冲击波只会对枪管与真空装置进行冲击,而没能对空气造成冲击。
等真空瓶碎开时,余波已经难以与空气产生巨大的音爆,真空瓶碎裂及掉落在地上的声音正好能掩盖住。
闫木叹了口气,这种程度的装置,在这个实验室中制作并不算难,但就是没想到那一步——
他在期待些什么?毕竟真空在他们眼里,一直都意味着极为苛刻的条件,作用多而特殊,或许换了外人来,一下子便能想到吧。
他也无法验证布莱恩特的话是否正确。
“你终究还是个学生。”
布莱恩特对他最满意的学生这样说道。

解谜部分就是如此简单,说不上精妙,甚至称不得严谨,让人大失所望。笔者看完之后便写下了几句肺腑之言:

这解答根本称不上是唯一,也能当作本格推理?
首先,实验室并非是真的密室,约翰逊和汤普森进去之后,程飞就转身离开进入休息室,这个时候约翰逊完全可以离开实验室。
所以根本不存在真空密室消失之谜,因为在形成密室之前,人就已经走了。他可以伪装成保安,也可以是闫木假扮,不一定要布莱恩特自己假扮。
这一处可以说完全没有线索,全靠作者一时头脑发热得出的结论,压根没有逻辑支撑。
其次,这个“真空消声器”的出现过于突然,未免也太过暴力解题了吧?总不能题目提到有真空和消声器,就能算作“真空消声器”的线索吧?这样的话,我还能说约翰逊是因为真空与矿物质产生反应,导致人进入了时空隧道呢!
紧接着便是高压氧气冲击卡扣按钮,虽然明显能看出这两者的位置刚好相对,但死者的脖子不会挡住吗?感觉就像是用了一把高压水枪一样,可行性也存疑。
最重要是,高浓度氧气不就可以杀人了吗?弄这么复杂又是为了什么?
作者抛出一个本身就不够严谨的谜面,然后又强行暴力解题,直接给出了答案。这种作品恕我不能接受!
以上。

可是,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按道理,遇到这样的烂作,笔者是不会再翻开的。
可当时鬼使神差,笔者忽然发现,全文竟然没有一个人说出“约翰逊在密室形成之前就离开实验室”的可能。
在笔者印象中,程飞确确实实是进入了休息室,这时候密室应该还未形成,这就是一大漏洞。
思来想去,笔者又一次翻开本书,找出了那段描写——
“这样想着,在目送二人进去后,他便转身离去。
但走到一半,他还是觉得心有不甘,便进入到身前的休息室,一直注视着走廊,密切关注着实验室里的动静。”
这里并无问题,因为要去电梯,必然经过这个休息室,他注视着走廊等待布莱恩特过来,并没有什么不对。
“一阵子后,忽然传出了玻璃摔碎的声音,正是从实验室那个方向传来的。
程飞连忙起身走到门外,却又犹豫要不要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这时,布莱恩特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这里也没有问题,走出走廊之后,面朝实验室那边,自然能看到布莱恩特走出来。
“看到对方心情不好,程飞自然也不敢上去触霉头,他知道自己的偶像待会将进入操作室,便悻悻地离开了。”
等等,程飞知道自己的偶像会进入操作室,而操作室的方向与电梯的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说,程飞在休息室里面,就已经知道布莱恩特不会从休息室路过了,那他为什么还在这里看着走廊?等等!
“但走到一半,还是感觉心有不甘,便进入身前的休息室,”
笔者恍然大悟,他在休息室就能够看到是否有人出来,所以才会在那里等待布莱恩特走出来!也就是说,密室其实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一开始是视线密室,后面变为真空密室。
如果从这里开始就是密室,那约翰逊的的确确是在实验室里面直接消失,并未离开过。因此,第一个槽点便不成立了,如果真的系伪装假扮,那么就只能为布莱恩特一人!
但是,真的能确认是替换吗?笔者又不禁想到,会不会仍有隐藏的线索呢?
想到这里,笔者再一次寻找起书中关于他们的一切身份特征方面的描写。
“两人的影子都在门闭合处齐平,差点被一同夹到。”
功夫不负有心人,笔者终于一丝线索,兜帽人的影子与程飞齐平,当然,这并不算什么。但若是结合其他的线索,便可看出端倪,比如——
“程飞莫名觉得不大吉利,像是断头台一样,下意识后退了一步,却差点撞到站在他后面的一人,正是那个戴着兜帽的。那人吓了一跳,好在他也稍微后退了半步。”
兜帽人站在程飞身后半步的位置,影子却与程飞齐平,可见其身高甚至比程飞更高一些。程飞的身高多高呢?原文有这么一段描写——
“另一人则身穿正装,戴着墨镜,围着围巾,虎背熊腰,虽然只比自己高出一些,但架势却很威猛。”
虎背熊腰之人,正是汤普森,而汤普森只比程飞高出一些。
以汤普森1.87m的身高来看,很显然,程飞不可能比1.67m的约翰逊更矮,因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兜帽人绝非约翰逊。
是否存在约翰逊改变身高的可能呢?比如说增高鞋之类的,但增高十几厘米二十厘米显然是非常不靠谱的,而且从上文中我们得知,约翰逊消失之谜的最佳解答,本身是人被替换,因此,这一处作为佐证,逻辑上便不成问题了。
笔者默默将原评论中的第一处槽点删去,看着第二处槽点,内心又有些犹豫:会不会有对应的线索?
与这相关的线索可不好找,原文提及真空的情节非常多,不知道哪些忽然就成为了重点,直到笔者突然意识某一点:
“但法医发现,死者额头的弹孔里,除了子弹以外,居然还有其他特殊物质,经鉴定,和头盔是同一性质的。”
在解答出来之前,笔者以为这个是作者设置的红鲱鱼,企图误导读者“死者是穿戴着头盔被杀害的”,但解答出来之后,我们可以得知死者不是戴着头盔被杀,那这个物质又是来自哪里呢?
原文中提及,航天头盔所用的材料,正是“加强版”的鲁伯特之泪,即布莱恩特之钻,联系到其用途以及形状,笔者忽然发现,作者早已在文中给出了线索。
布莱恩特之钻是书中制造真空的最佳材质,而这种物质又刚好出现在弹孔里,显然是被子弹带进去的。然而这种几近防弹的物体,在被子弹射穿之后,居然还被打进人体额头,只能说明,子弹是从布莱恩特之泪的脆弱面打出的,而脆弱面是在凹形面,子弹为何会在这一面呢?
笔者忽然意识到,这不正是“真空实验室”的一个小模型吗?
一个类似的模型在笔者的脑海中形成,正如闫木内心活动所形容的那样,将枪管包在里面,子弹射出,燃气膨胀冲击枪管,然而此时并没有空气。当子弹射穿布莱恩特之泪时,空气涌入,但枪管的震动已经结束,由于脆弱面并不坚固,子弹威力不减,射入了死者的额头。
第二个槽点亦不复存在。
回过头再看第三个槽点,笔者有些不自信,这一处可说是谜题的核心诡计。翻书的过程中,笔者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约翰逊为难地盯着他那颗几乎比篮球还要大的脑袋”——汤普森的脑袋比常人大,甚至比篮球还大,而且他的脖子只是像常人一样。
常规的设计中,头盔因为要让头通过,下面一圈会设计的比脑袋的最大直径更大一些,其直径一般会是脖子的两倍左右。而死者的头围大,导致头盔与航天服连接处的直径超过了脖子的两倍。加上死者面部朝天躺在地上,下巴仰起,所以脖子是低于这一圈的中心点的。因此,当高压氧气喷出时,不会受到死者脖子的阻碍,而是直接朝纽扣发起冲击。
但如何保证其可行性呢?笔者不经意间翻到了原文的一处——
“正面于人体,若是装置的控制阀门失调,会对人体躯干侧造成冲击,导致使用者有性命之危。”
冲击躯干,及中枢心脏所在之处导致性命垂危,可见冲击力度之强,只怕比高压水枪还厉害,再考虑到航天服的气压远低于一个大气压,高压氧气这个冲击速度,并不会因为空气阻力问题导致偏航太多,因此可行性也是有的。
作者未曾在小说中将逻辑推理书写出来,只给了谜面与最终的答案,但仔细研究后仍可发现内在的逻辑,以及对应的线索,由此可见,诡计并不一定要先于逻辑,诡计也可以是由逻辑推理出来的结果。
——说到底,若是不存在逻辑,又哪里来的诡计呢?

评分标准:
给出凶手是布莱恩特的结论(1分)
给出约翰逊被布莱恩特替换的结论(1分)
推理出真空消音装置(1分)
推理出身高差异(2分)
推理出视线密室(2分)
推理出头盔密室(2分)
推理出脖子不会挡住高压氧气冲击(1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审核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诡殇推理论坛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辽ICP备16015914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反馈

投诉举报 意见反馈 用户协议 论坛规则

反馈须知: 切勿滥用举报,任何与举报相关的信息必须属实!

网站资源

  • 客户端
  • 微信
  • 微博

帮助|小黑屋|诡殇推理论坛  

|辽ICP备16015914号

诡殇推理论坛

GMT+8, 2024-5-3 13:54 , Processed in 0.391942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