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有翼之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理大赛] 【第八届诡殇推理谜题大赛】第四题《上元·天官赐福之夜》作者:凌梦辰(红字修改1处)

 关闭 [复制链接]

升级   52.43%

0

主题

48

帖子

667

积分

诡币
0 枚
推币
616 枚
推理积分
0 分
侦破案件
0 件
原创度
0 ℃
地板
发表于 2023-2-4 00:5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玺 于 2023-2-6 19:00 编辑

队名:队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审核注册

x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29.33%

0

主题

5

帖子

88

积分

诡币
0 枚
推币
83 枚
推理积分
0 分
侦破案件
0 件
原创度
0 ℃
板凳
发表于 2023-2-3 23:45:52 | 只看该作者
故事背景是唐朝嗣圣元年,幸好有百度在,不然对理科生实在不友好。

百度百科词条:
嗣圣(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是唐中宗第一次在位时所改的唯一的年号,该年号才使用1个月又6天。由于该年号使用期间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掌握实际大权,所以有些史书把它作为武则天的年号,不过大部分史书还是把它作为唐中宗的年号。
684年2月26日(嗣圣元年二月初六),唐中宗因一句戏言被武则天废黜,第二天唐睿宗继位,改元文明。9月6日因哈雷彗星出现而改元光宅。
这就是谜题中为何突然出现 武后罪状书 的原因了吧。
祈福书的受益者为皇帝,即唐中宗。既然如此,武后罪状书是要治罪武则天,这未尝不是唐中宗的利益所在。
退一步讲,假如自始至终没出现过“调换祈福书”这个任务,就算看了祈福书武后罪状书的内容,也不会产生“这不是祈福书”的想法。
“祈福”和“诅咒”实际上没什么差别。历史上的唐中宗只在龙椅上坐了一个多月就被武则天废了,这么看待,武后罪状书对唐中宗来说,确实是“祈福书”,以诅咒的方式祈福。

这篇谜题的祈福书是礼部准备的,礼部自然能得知其内容,恐怕上面的内容并非皇帝想看的内容。既然被调换后的“祈福书”也就是武后罪状书利益所指为皇帝,那恐怕,调换祈福书的犯人,要么是皇帝的忠臣自发调换,要么是听从皇帝的指使所为的忠臣才调换。那么嫌疑指向只有两个,一个道长,一个范修。

礼部的人在这里是被充当为被害人了,而且文本中也经过了一次排除,自然不能算在嫌疑之中。

调换祈福书自然不能被人发现,范修直到最后关头才碰到祈福书一次,自然是没有机会调换,嫌疑人只剩一个,道长。

不过问题在于,玄阳道长除了在沐浴期间,一直在道童玩家的视野里,没有机会掉包。沐浴时锁上门,其余人不可能掉包,如果是道长掉包,他又没机会将祈福书放至段奕房间。

不如把这起事件分一分,任务是解开祈福书的掉包之谜,但是这个谜题又得分成了两部分:第一,将罪状书当成祈福书进行仪式;第二,将祈福书送到礼部段奕的房间。道长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这两步的,那么只能是合谋了。

道长身上自始至终都带着罪状书,他确实拿到了祈福书,但他没把祈福书拿去举行仪式,他拿到祈福书之后进屋洗澡,然后锁上门,把祈福书藏在了一个地方,然后带着罪状书前去举办仪式。而另一人在道长离开后,前去道长房间,取到祈福书,然后把祈福书送到了段奕房间。

这样,就算祈福书被人拆穿,嫌疑最大的还是当属段奕,整起事件就变成了段奕上交假祈福书举办仪式。

帮凶的嫌疑最大的肯定是范修和管家了。或者说,帮凶极有可能就是这俩,只不过下达命令的是范修,执行的是管家。

知情者道长被杀了,恐怕是为了封口。

捂嘴抹脖子这种事说明凶手的个子比较高,在场的所有人中,凌初算是比较高的,其余人最高的也就和他差不多,但是管家比他高半头,显然管家的杀人嫌疑最大。而道长身高一米六,

更何况,这种事也只能管家做,范修毕竟是大官。

而杀掉道童的原因想必是因为道童多嘴。

正因为是道童最早提出的祈福书被调换了,这才招致了三个道士的杀身之祸。让范修和管家以为道长说漏了嘴,既然如此,只能把这三人全部抹杀。

道长被抹杀掉时位置大概位于门前,如果是半夜暗杀的话,总不能撬开门点燃灯,然后就等死者自己走到门边然后再杀的吧,这显然不合理。而且发生了这种事,我不认为死者这一晚还能睡得着,恐怕是死者自己给凶手开的门。

然后就被杀了。

血液喷射,想必凶手弄得一身都是血,肯定得想办法处理这件衣服,恐怕凌某在柴房找到的就是这个。

至于凌某的身份问题,管家的那句“莫非您已原谅老爷了”恐怕不是真心发问的,只是个试探,想让凌某自己露出马脚。

就很烦,跟宫斗一样。

嘛,编不下去了,复习高数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38%

0

主题

23

帖子

566

积分

诡币
0 枚
推币
505 枚
推理积分
38 分
侦破案件
0 件
原创度
0 ℃
沙发
发表于 2023-2-3 22:3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肥斑马 于 2023-2-6 16:30 编辑

做答队伍:马放南山

一、祈福书的数量
1、仪式时,[那个道童玩家,一手抱着大碗,另一手拿着一支“仙草”,围着三张供桌的外围走,边走边用仙草往供桌上甩“仙水”,看着桌面边缘的水珠,凌初感觉像筑堤坝一样]。而凌初是最后一个上香的,当时香灰掉在下来。桌上不仅有香灰,还有玩家道童撒的水,此时老道将手里的黄表纸放了上去,[祈福书的边缘与桌面边缘对齐,与香炉也是贴紧],桌面有水,加上香灰。一定会沾到黄纸上的。再把黄表纸放回盒子,盒子里也必然应该留有香灰。
但之后徐潇打开盒子的时候,拿出黄表纸的时候「木盒里面什么也没有,干净如初。」,两者显然矛盾。说明拿出的这份不是老道放进去的那份。
这个盒子「用材乃山上自取,打造乃道长自制。」所以合理的解释是,这个盒子有暗格,开启的法子只有老道知道(比如按住某个花纹),所以老道把黄表纸放进的是暗格,而徐潇打开的是明格,并不是一个格子。
2、段奕房间枕头下搜出来的那份和徐潇拿出来的那份[肉眼上找不出一丝区别],显然也不会是沾了香灰和水的。
由此可知,祈福书一共有三份,段奕房间搜出来的那份有礼部大印为真,还有两份是伪造的,徐潇搜出来的那份是武则天的罪书(伪A),暗格里的不明(伪B)

二、调包
1、进府的时候,段奕还曾打开过祈福书确认,不可能在进府之前就被掉包。
2、段奕进府后在房中小憩片刻,两名随从守在门口。外人不可能进入。即使两名随从同谋,悄悄挑开门闩进来,他们无法调换段奕随身携带的东西不惊动他。
3、根据道童玩家的信息,在道长接过祈福书到回房沐浴这段时间,祈福书一直都在道长身上,不可能被人调包
4、老道洗完澡就来到了大厅,其他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也没有调换祈福书的机会。
5、仪式开始之后也不可能有人掉包祈福书。
所以能够调包的机会只有老道声称在房间洗澡的时候,祈愿书用的又是道家常用的黄表纸,他有时间有条件在这段时间伪造出假的祈愿书。
老道一直阻扰打开盒子,也证明了他知道自己放进去的是假的。

三、帮凶
老道沐浴后一直在道童玩家的视野里,没时间将真的放入段奕的房间,也不可能有机会把真的交给别人去放,事后身上又没搜到,可见真的祈福书留在了老道的房间,事后由帮凶把祈愿书放回段奕的房间。这个人是谁呢?
玩家是多人共同解谜,不存在目的不同的情况,可以排除。
段奕如果是老道同谋,完全没有必要把真的祈福书放在自己房间里,可以排除。
道童npc在老道洗澡出来以后也一直没有离开过,没机会去段奕房间,也可以排除。
太常寺丞丁泽、国子监丞沈秋等官员除了出场介绍外就没有下文了,似乎什么也没做,没有任何存在感,显然也不会有证据指向。在做题的角度这样的人不可能是犯人。
同理,模型都差不多的家丁也不可能是犯人。
范修在老道来大厅之前就在大厅等着了,一直到发现真的祈福书为止都在大厅,他也没机会去。
管家是唯一有时间的人。他可以以搜查为名去老道房间拿到真的,再放到段奕房间。但管家是忠于范修的,那么就不会以个人身份和老道合谋,和老道同谋的是范修,前往老道房间拿真祈愿书放到段奕房间的人是管家,他可能是奉范修之命而行动,也可能是觉得老道那里搜出真的会对范修不利自行而为。

四、仪式过程还原
这个祈福书和一般的法事不同,在游戏里,他被设定为「在这个剧本里面,天官赐福默认是一种信仰,祈福能生效。」可以理解为向神龙许愿,必然成功的那种
光烧掉祈愿书,不进行仪式是不行的。可以理解为必须通过仪式加上buff。最后,要在“吉时”把祈愿书烧了,才会有效果。
两份假书,一份是徐潇搜出来的武则天罪书(伪书A),事先放在木盒的抽屉里。另一份内容不明(伪书B),仪式后藏在暗格里。
制造伪书A显然是范修和老道同谋希望通过祈祷让武则天罪状大白天下,但并不需要伪书B存在,而且范修在听见道童玩家说破后只是[转过身,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又看着玄阳道长,不知是否继续进行],如果他知道拿出的会是自己参与的伪书A,完全可以继续进行,毁灭证据,这样的表现说明他并不知道明格里是伪书A,以为是真的,所以也不紧张。推测老道发现利用这个机会能达到私人目的,就准备了伪书B(猜测是老道的私人目的,比如长生不老,或者道观香火兴旺之类),沐浴时调包了真的,再把真的放在自己房间,本来准备的伪书A则放入盒中。仪式时他[当面唤范修上前,递上木盒,并低声在范修耳边轻声嘱咐了几句]。老道嘱咐范修的可能是: 假的我放在暗格里,真的在抽屉里。烧的时候注意。
如果没被叫破,那么范修会从暗格取出伪书B(他以为是A)烧掉,完成仪式。没想到道童玩家一下子就叫破了假书,事发后,范修知道老道骗了自己,但自己和老道同谋的事又不能败露,只得在明明有两个嫌疑人的情况下只下令关押礼部郎中,老道就没提。管家会意,搜查的时候从老道房中搜到真的,就借机嫁祸了段奕。

五、杀死老道和道童的凶手:
题目里割喉以后,血迹喷洒是向上的,但斜度不大。这个可以推断出犯人身高比老道高,但又不会比老道高太多
这个游戏里关于身高的描述是:老道160,管家185,凌初比管家矮半个头,约莫着170左右。其他人并未提供确切身高,只说那些官员都偏矮,最高也就170。
关于蜡烛,原文描写凌初拿下灯罩熄灭蜡烛相当费力了,170是如此,160应该无法完成取下灯罩。
老道身高不够,没法拆下灯罩,所以是点着蜡烛睡觉。隔壁两个道童虽未说身高,但一般情况下年轻童子身高不至于高过成年人(不然游戏里应该会给出提示或者描述),所以也应该无法熄灭蜡烛。
然而现场的蜡烛是熄灭的。可见凶手杀完人,血迹洒在窗户上,怕被门外的人发现有异才吹灭了蜡烛。(因此直到天亮才发现尸体)
段奕被关着,有人看管,显然不可能出来杀人。
其他官员和家丁等排除理由同上面和老道合谋。
管家身高太高,显然不符合凶手的条件。
范修也不是凶手,他官职最高,又是在自己家,有绝对的权力。完全可以吩咐管家或者其他人动手,不需要自己出手。再者此事非同小可,杀死嫌疑人之一的老道很容易被联想到杀人灭口,对自己没好处,还洗白了不可能杀人的段奕。
所以谁杀的人呢,这里就存在一个盲点。

六、盲点
这个盲点就是凌初。凌初跟其它玩家有点不一样,凌初刚上线,仪式就要开始了。别的玩家(比如道童玩家)就经历了现场交接祈福书和道长去洗澡的时间段,显然凌初上线比别人晚,也不知道自己扮演的这个角色之前干了什么事。
凌初的任务也很奇怪(不要被义父发现)。从管家的对话里,我们可以得知凌闲之和义父因为某个事情闹了矛盾且未和好,凌闲之并未原谅范修。两人在家里也以官职相称。但不管怎么说父子两人显然是认识的,不要被发现什么呢?
凌初不但缺少信息,还缺少道具。宸少有的火折子,他就没有。也缺兵器,就算在家没必要带刀,但宸少的随从都可以带进来匕首,说明这个游戏里带武器进来是很容易的,他连把匕首都没有就说不过去。
能解释这个矛盾的事实只有一个。
两个道童里有NPC,也有玩家,说明游戏扮演角色和NPC并不是完全错开的。有一个细节,主角给自己设定的昵称是在登录游戏的时候临时取的(本来要用凌梦辰,被占用了才临时取了个新的),但是副本里那个捕快角色的字就叫“闲之”,显然不是巧合,而是系统根据玩家的昵称给固定的角色更改姓名。合理推测,副本可容纳的玩家是一个变动值,当玩家较少时也可以游戏,当玩家增加的时候,系统会把一些非关键性NPC角色分配给玩家来体验游戏。
凌初作为1级玩家,是最后一个登录游戏的。即使没这个玩家临时加入,游戏也能顺利开展。那样捕快凌闲之就是个NPC。[洛阳第一捕快,身体素质比玩家还不如] ,也间接证明这个角色本来就在游戏设定里经历了什么。而凌初临时加入游戏,替换掉了本该是NPC的角色。就是凌闲之这个角色并非单独由玩家扮演的。
如果考虑到这个盲点,那思路就打开了。
当凌初上线的时候,NPC玩家就下线了。晚上的时候也是这样。凌初是玩家,玩游戏的时候角色睡觉,玩家也失去了意识,那就是系统让NPC行动的时候。所以就算这个NPC做了什么事,玩家也确实没参与。
因为这个原因凌初才会缺失好多情报,因为系统刻意没给他上线前的信息。也因此系统才提示不要被范修发现(你要演好戏,不要被他发现你不是原来的NPC凌闲之)。
NPC凌闲之是有动机的。从管家的话可知NPC凌闲之和范修有不小的矛盾,且显然没有原谅范修,可以推理出范修做了比较过分的事情。他杀死老道和道童,一方面是可以洗白段奕,被关着的人不可能跑出来杀人。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原谅范修而采取的报复行为。

七、案发过程还原:
凌初睡着,NPC凌凌闲之苏醒,先去柴房取回自己藏着的匕首,前往老道房间。参考他几句话就让段奕对他放下戒心,所以只要说自己是捕头想要帮他洗脱嫌疑,老道对他没有什么提防了。然后乘他不备一刀割喉,血洒在了灯罩上。为防止外面的人看见就灭掉了蜡烛。之后到隔壁,用宸少所说方法,用匕首从房门外挑开门闩,杀死道童后,又把匕首藏回柴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审核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诡殇推理论坛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辽ICP备16015914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反馈

投诉举报 意见反馈 用户协议 论坛规则

反馈须知: 切勿滥用举报,任何与举报相关的信息必须属实!

网站资源

  • 客户端
  • 微信
  • 微博

帮助|小黑屋|诡殇推理论坛  

|辽ICP备16015914号

诡殇推理论坛

GMT+8, 2024-6-16 14:22 , Processed in 0.408539 second(s), 3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