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52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理大赛] 【第八届诡殇推理谜题大赛】第四题《上元·天官赐福之夜》作者:凌梦辰(红字修改1处)

 关闭 [复制链接]

升级   63.1%

10

主题

92

帖子

1631

积分

家族之瑰

诡币
0 枚
推币
1502 枚
推理积分
2 分
侦破案件
0 件
原创度
7 ℃
楼主
发表于 2023-2-5 23: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sx、梦逝 于 2023-2-6 18:39 编辑

《上元·天官赐福之夜 作答》
                                                             作答者:潇潇说我是废物
一、概述

线索:1、此时再细细打量,管家身高比他高半个头,,一米八几
      2、那些随从和家丁除了服饰不同,没有多大区别,看来真是同个模板
      3、家丁的身材与自己相仿
      4、凌初看了一眼灯罩顶部,又看了看宸少矮了自己半个头的身高
      5、虽然因为身高原因,没办法将手肘伸入灯罩中,但火折子的长度加手掌长度已经足够将蜡烛点燃了
      6、道长身高最多一米六
      7、凌初依次走向四个烛台,费力地将双臂举至头顶,才将烛台的圆柱状布灯罩取下,吹灭烛火
      8、老子待会第一个拿他祭刀
      9、凌初搜了一阵,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分析:
    从上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凌初比管家矮上半个头,而宸少比凌初矮上半个头。因为管家身高为一米八几,而一个头的高度约在20—25厘米之间,故而可以推测出凌初身高约为一米七,而宸少约为一米六。从而可以进一步推测出,家丁与随从的身高也都在一米七左右
    凌初的身高差不多才勉强能将烛台的灯罩取下,吹灭烛火,故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推论:要想拿下灯罩吹灭烛火,身高至少得在一米七以上。显而易见,道长的身高是远远不够的。
    但由于宸少与道长身高相差不多,故而我们可以肯定,道长的身高虽然不足以拿下灯罩吹灭烛火,但足以点燃烛火
    同时,我们不难发现灭火一定需要拿下灯罩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宸少可以通过在不拿下灯罩的前提下点燃烛火,那么自然也可以在不拿下灯罩的前提下灭掉烛火。只是这个对身高的要求便会更高。凌初身高只能勉强取下烛台的灯罩,而将手伸入灯罩中灭掉烛火则需要大约加一个灯罩的高度,换言之,凌初这一类身高的人不满足在不拿下灯罩的前提下灭掉烛火这一条件
    从凌初的言语中,推测出他找的东西应该是自己的刀

二、祈福书被调换之谜

  线索:1、从凌初的位置,刚好看到祈福书的边缘与桌面边缘对齐,与香炉也是贴紧,这摆放,显然经过计算的啊
        2、这只木盒是“祭盒”,太微宫出品,用材乃山上自取,打造乃道长自制
        3、香灰也如凌初预料般砸落在香炉前
        4、看着香灰,凌初不知所措,一张折叠着的黄纸已经放了上去
        5、范修当然不会这么罢休,命家丁对在场所有人都搜身,并对大厅仔细搜索,接着命管家带别府剩余人手对全府进行大搜查
        6、过了不知多久,管家急匆匆地往大厅跑来,手上拿着一张黄表纸,交到范修手里,并在范修身旁耳语一番
        7、两张黄表纸,除开纸上所写的字不同,其余地方一模一样,凌初翻来翻去,不管是尺寸还是外观,肉眼上找不出一丝区别
        8、当然在他房间里啊,估计木桶还没收走呢
        9、可进府的时候,本官还曾打开过祈福书确认,不可能在进府之前就被掉包
       10、进府后得知道长尚未到来,本官便在此房中小憩片刻,两名随从守在门口
       11、本官进房后便将门锁上了,他们不可能进得来
       12、在道长接过祈福书到回房沐浴这段时间,祈福书一直都在道长身上,至于进房沐浴之后便不清楚了,因为道长是独自一人进去沐浴的,门被锁上,中途没有任何人能够进去
       13、他从沐浴后一直在‘九亿’的视野里,没时间将原来那封放入段奕的房间里
       14、凌初在房中将门闩挂上,宸少轻轻推动房门,由于门闩木质的软性以及门闩槽的空隙,随着房门被推动,中间出现了一条缝隙
       15、凌初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门闩中间有一条细微的刻痕
       16、那个道童玩家,一手抱着大碗,另一手拿着一支“仙草”,围着三张供桌的外围走,边走边用仙草往供桌上甩“仙水”,看着桌面边缘的水珠,凌初感觉像筑堤坝一样
       17、段大人,府中下人搜遍全府上下,最后在你房间的枕头下发现此物

    分析:
    我们先盘一下关于祈福书的时间线。段奕在进府前曾确认过祈福书,由于段奕不可能是调换祈福书的人,故此时祈福书一定没有被调换的可能性段奕进府后,由于道长还没有到便进入房间小憩,而两个随从守在门口。此时有无被调换的可能性?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从宸少和凌初的实验中可以看出,客房的锁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从门外打开的,不过会在门上留下一定痕迹。而段奕住的地方由于偏僻异常,除了凌初外都没进去过,更别说仔细搜查。这就是说,即使犯人确实在门上留下了痕迹,凌初等人第一时间也无法意识到这点而等段奕醒了后,他亲手将祈福书交给了道长,而后道长便进屋锁门沐浴。因为锁门这点毫无意义,那沐浴这个时间段有无调换祈福书的可能性呢?我想答案不是肯定的,也不是否定的,而是需要分类讨论的。首先,我们假设犯人以这种方式进入了道长的屋子,屋子并不大且开门会有光线的变化以及一定声响,还有就是,道长沐浴的具体位置犯人无法提前预料到,很可能他一开门就撞上了道长,那么他不但没被发现还找到了祈福书的可能性有多低?不谈概率,下面我们再用逻辑证明,已知犯人以特殊方法开锁的话,必然会在门上留下痕迹。那么也就是说,犯人若在道长沐浴时以特殊方式开锁进入的话,道长屋子的门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可事实是,凌初与宸少在道长屋子里进行仔细排查时,并未发现这类痕迹,故而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但上述一切推论的先决条件是,调换祈福书的这个人不是道长本人。若是道长本人调换祈福书,锁门沐浴这一时间恰好是最合适的时间段之后是道长拿着祈福书去了大厅,而在道长沐浴后由于一直被道童玩家盯着,故而祈福书在这期间不可能被调换等道长到了大厅后,祈福书是在众人眼皮底下的且若是祈福书在此之前都没有被人调换的话,那么此时道长参加仪式时拿着的一定是真祈福书。即使在场有人能够当着众人的面偷换祈福书,他也一定没有时间离开大厅去段奕的房间。故而,我们可以肯定真的祈福书在道长进入大厅时就已经被人调换了。而现在,通过我们严谨细致的分析可以肯定只有两个时间段有机会调换祈福书,而这两个时间段下也恰恰只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段奕进屋小憩时,他的两个随从串通调换了祈福书另一个是道长本人趁着锁门沐浴的时间,调换了祈福书,之后串通他人诬陷段奕。此时,两种可能性即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故而,我们要将视角从时间线上移开,转向祈福书本身上。我们从上述线索中可以看出,祈福书的边缘与桌面边缘对齐,也与香炉贴紧。而在仪式开始时,道长双手合十,将祈福书放在手心,道童玩家开始围着三张供桌甩“仙水”。这里我们无法知道“仙水”大致被甩在哪里。但从凌初的视角中,我们得知了“仙水”是被道童玩家甩在供桌边缘上的。换而言之,一会儿道长放置祈福书的位置可能被道童玩家甩上了“仙水”。而道长在放置祈福书前又发生了什么呢?没错,凌初亲眼看着香灰落在了供桌上,或者说落在了祈福书放置的位置上。此时此刻,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落下的香灰沾上了道童玩家甩的水滴另一是恰好那里没有水滴。但不论是这两种可能性的哪一种,我们都可以肯定一点,如果道长将祈福书放下去,那么祈福书上一定会或多或少地沾上香灰。换言之,在道长将祈福书装入木盒前,这个祈福书已经沾上了香灰
    可是当管家将拿来的祈福书与徐潇从木盒里取出的祈福书进行对比时,除了字不一样外,外观或是尺寸上居然没有一丝区别。一个沾染了香灰的祈福书跟没有沾上香灰的祈福书,怎么可能从肉眼上居然分辨不出区别?由于上面已经论证,在仪式开始时,真祈福书必然早已被调换,换而言之,真祈福书是没有沾上香灰的。因此,唯一的可能性便是,此时此刻徐潇从木盒里也是没有沾上香灰的。或者说,道长放入木盒的祈福书跟徐潇取出来的祈福书不是同一个,且二者都不是真祈福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自然只有道长暗地里动手脚的可能性,或者说木盒里面暗藏玄机,原先就装有一个祈福书也就是那封武后罪状书
    至此,我们便肯定了道长本人趁着沐浴锁门的时间调换祈福书的这种可能性。可是同时,我们依旧无法否定段奕的两个随从调换祈福书的可能性。因为存在一种可能性是,段奕给道长时,祈福书就是假的,而道长没有想到有人跟他有着相同的想法,先入为主地以为祈福书一定是真的,便没有打开祈福书查看上面的内容,从而自己也偷偷调换了一遍祈福书
    然而,我想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因为管家是在段奕的枕头下面发现的真祈福书,而段奕当时在屋子里小憩。如果随从趁着段奕小憩时偷偷调换祈福书的话,是不可能将黄表纸塞入枕头下面的。因为黄表纸质地很软,是无法在人睡觉时强行塞入枕头下面的。而等到段奕醒了后,他们又要跟着段奕四处跑,也是没有时间犯案的
    综上所述,祈福书的调换必然是道长与某人串通。木桶的消失也证实了,在道长洗完澡后,曾有人去过道长的屋子里。至于这个人是谁,我们且往下分析。

三、道长道童被杀之谜

  线索:1、来到段奕的房间,果然“重兵把守”,四个家丁守在门口,凌初深吸一口气,直接大步走过去,被家丁拦下
        2、等吹灭最后一根蜡烛,房间陷入一片漆黑,明亮的月光也难以透过隔扇的窗桕
        3、当然在他房间里啊,估计木桶还没收走呢
        4、凌初小心翼翼躲着脚下的一大滩不规则血迹,死者死在房门附近,血液流到了房门口内侧,几乎将进出口“堵住”了
        5、因为喷溅的缘故,几条血线连接着灯罩与烛台座
        6、足以证明当时死者非常靠近灯台位置
        7、发现尸体的时候,蜡烛全是灭的
        8、门后的宸少位于暗处,可这火光却只能照亮距离最近宸少的脸庞,还显得有些昏暗,用来照明是不可能的,看来也只能用来点火了
        9、宸少说道,指了指房门,糊了纸的窗桕里侧溅到了血迹
       10、除了管家,我们都不准随身携带火折子
       11、即便窗桕有些微光透进,房内仍然很昏暗,有些迷糊的凌初,靠着极其微弱的光线以及听声辨位,才摸索到房门前,将门打开
       12、除了桌椅外,就是放置于屋内四角的四盏烛灯

    分析:
    从上述线索中,我们不难发现,倘若将屋内的所有蜡烛熄灭,那么屋子便会变得很黑,人几乎无法做出正确判断。有了这个条件后,我们便可以对道长的死进行细致分析了。
    首先,我们做出如下假设,一是从道长进屋起,屋内的灯便一直是灭的二是道长进屋时,屋内的灯全是亮的,事后被凶手吹灭三是其他情况
    我们先对假设一进行分析,从窗桕上的血迹我们可以判断出,凶手行凶时一定是关着屋门的,并没有借助屋外的微光进行照明。那么在凶手整个行凶过程中屋内的灯都是灭的,他将无法对屋内的情况做出判断,不仅很难做到准确一剑封喉,在离开道长屋子时还必然会踩到门口的血液,留下痕迹。故而,假设一不成立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假设二。如果凶手行凶时,屋内的灯全是亮的,那么凶手自然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凶杀,而离死者最近的那一盏灯,凶手只能以不取下灯罩的方式,将手伸进灯罩内。也就是说,凶手的身高一定高于凌初的身高,那么凶手只能是管家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其他情况。因为死者靠近的那盏灯无外乎两种可能性,一直就是灭的或者原先就是亮的,但凶手通过将手伸进灯罩内熄灭烛火。由于假设一里我们已经否定了所有灯都是灭的这一可能性,而那盏灯是亮着的话,凶手就一定是管家。所以只需要讨论,那盏灯是灭着而其他三盏灯随机亮或者灭的情况。在我看来,房屋内之所以需要给四角摆上四台烛灯的根本原因是,烛灯的照明范围十分有限,并不是随机亮着几盏就能将整个屋子照亮起来。所以说,如果死者靠近的那盏烛灯在凶手行凶时是灭着的话,几乎无异于凶手失去了烛灯附近的大范围面积的视野。换而言之,同假设一所分析,凶手的行凶过程根本没有那么流利,也不可能完美地避开地上堵住门口的所有血迹。故而,唯一的可能性只有,在凶手行凶时,死者靠近的那盏灯是亮着的
    综上所述,凶手只能是管家范建
    凶手行凶后,熄灭烛火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死者被杀后,在烛火的照明下,外面的人很容易察觉到屋内的异常。
    至此,我想与道长合作调换祈福书的人当是管家范建了。由于整个别府里的家丁除了管家外,都不许随身携带火折子。换而言之,所有家丁去搜查整座别府实际上也是受着范建的限制的。在没有烛灯的地方,他们只能跟着范建搜查,而自己根本看不清任何东西。
    那么范建杀害道长的动机自然也呼之欲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在道长失去利用价值后,他便狠心杀害了道长,以免道长出卖了自己。至于两个道童的死,我想应当是可能暴露出有关道长和范建两人之间的些许联系。

    至此,推理完毕。
梦断魂飞烟波远,伤心不奈春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审核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诡殇推理论坛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辽ICP备16015914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反馈

投诉举报 意见反馈 用户协议 论坛规则

反馈须知: 切勿滥用举报,任何与举报相关的信息必须属实!

网站资源

  • 客户端
  • 微信
  • 微博

帮助|小黑屋|诡殇推理论坛  

|辽ICP备16015914号

诡殇推理论坛

GMT+8, 2024-6-15 16:21 , Processed in 0.317938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