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殇推理论坛

标题: 【第五届原创推理大赛】第一题《不在场证明》作者:鬼域 基德(... [打印本页]

作者: 有翼之暗    时间: 2018-2-9 08:06
标题: 【第五届原创推理大赛】第一题《不在场证明》作者:鬼域 基德(...
本题作答截止时间为2018年2月11日20:00,大家可以在此时间内的任意时间参与答题与提交答案,请勿超时,超时自动取消答案有效性。答案提交截止后,将同步发出本轮答案。可提前回复进行占楼,稍后慢慢进行修改完善。本次比赛无须报名,作答直接回复本帖即可,本帖已设置回复隐藏,仅作者本人可见。附上作答者网名及QQ,如有组队(至多三人)需附上全队各人的信息。比赛期间谜题及答案不可外泄,结束后转载需联系社团管理员,一经发现私自转载泄露,将进行追责。祝答题愉快。
[attach]724[/attach]


「所谓不在场证明,对平庸的人而言,不过是一种手法,但对侦探而言,实则是凶手心理的一种体现。」

1
我的目光呆呆地穿过他,哦,不,与其说穿过他,不如说刺透他的尸体。上一秒还在我面前生龙活虎的人,如今瘫倒在地上,毫无生气,他桐杏般大的眼睛直直盯着天花板,扭曲的脸使他看起来再没有了人样。
我伸出手摸一下他的脖子,没有脉搏,我又将手掌放在他的胸口上,没有心跳。他真的死了,是我杀死的。我是如何杀死他的?我不知道。此刻头脑中一片空白,顿失方才的记忆。
他丑恶的嘴脸,我已无心观看,转移到他身旁,转移到那粘有殷红血液的烟灰缸上。哦,我记起来了,我就是用这个结束他的生命的。我并不觉得有何罪恶感,他该死,该死!我能想象我此时比他更加狰狞的面孔,我感到脸部肌肉一阵抽搐,,心中一阵麻木,兴奋使我的手不断颤抖,刚拾起的烟灰缸又悄然滑落,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随之传来玻璃的破碎声。
我杀了他,我成功了!我内心除了兴奋还有孤傲,我杀了他,我可算杀了他!但目前,我不能高兴得太早,我不能被抓获,我不能给条子留下杀人的痕迹,我需要清理现场。心里这么想着,所以极力压抑住兴奋,聚精凝神地思考应处理哪些痕迹。
首先,我将进屋触碰的所有东西都擦干净,包括烟灰缸,不留下自己的指纹,这样就无法找到我来的证据。还有,我的鞋印,我穿的是运动鞋,必定会留下鞋印,我仔细一看,果然,能看到鞋印的痕迹。我很小心地将地板拖干净,直到确保无法在看见鞋印。接着,我该怎么做?对,我和他的QQ聊天记录里面,有约定见面,我不能让警察知道我来过。但是即使我删去,警察如果调查,未必不能查到删除的记录。干脆删掉好友吧,并且清除所有的记录,那也许就不会被发现了,我不得不佩服我的镇静和睿智,在如此兴奋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诡计的缜密。
等清除完毕所有我来过的痕迹,我便思考:我只能让警方知道我没有来过,但根据动机的调查依旧会查到我,那么,我需要不在场证明。我该怎么做?我再次陷入沉思。我将手伸进裤兜,摸到一张纸质物品,突然,我眼前一亮——那是回程的车票。

2
1215星期一
报告基德,鬼域城松陵站,36号别墅发生案件。烨凡通过电话向基德报告。

  “马上来。基德睁开惺忪的睡眼,懒洋洋地回一句后,挂断电话。等清醒了,才重复一遍地址,鬼域城36号,古缈正好住在那里。
基德开他的保时捷来到现场,穿过嘈杂的人群,跨过封锁带,看到已经到达现场的古缈。
古缈将基德带进别墅。
尸体在哪里?基德问道。
上面。古缈用手指着上方,他的意思是尸体在二楼。
顺着木质楼梯来到二楼,靠左边的房间外站着个熟悉的人——烨凡刑警。
基德好,古缈好。烨凡问好后,将手伸向屋内,是在请基德进入现场。现场是一个宽大的房间,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房间的上方有三根横梁,其中的一根绑了一根麻绳,麻绳吊着一具男性尸体,那大概就是死者了。
情况怎么样?基德问道。古缈拍拍烨凡的手,示意他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死者吴鑫,男26岁,身高182,体重70kg,血型A,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死因是颈部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的窒息,凶器大概就是这根麻绳。烨凡随之将目光移向死者脖子上绷紧的绳子。
是自杀吗?基德确认道。

  “死者的脖子上未发现明显的吉川线,但是不排除是服用安眠药,具体情况还得尸检结束。古缈说道。
没有其他外伤吗?基德问道。
头部有一处伤痕。古缈说道,但不是致命伤。
基德凝视着死者悬空的双脚下方,有一把踢倒的凳子和一个烟灰缸。
他是这家别墅的主人吗?基德确认道。
是的。
小职工还能这么有钱。基德摇摇头,初步得到的死亡时间是?
根据尸体的僵硬程度和尸斑可以推断昨晚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左右。但是根据死者座机的通话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死者在十二点前没有死亡。
座机?基德顺着古缈的手指,看向屋内书橱上的红色电话。古缈走上前,按下回放键:“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
这是谁和谁的通话?基德很不解,因为电话中,说话的人对另一人的称呼是赵胜,即是从别墅打出去的,应该是死者在家里打过去的才对,但是在地铁站的人对另一人的称呼竟不是死者的名字。
电话是由赵胜打出去的,打给在地铁站的死者。古缈见基德不解的样子,继续解释道,死者昨天约赵胜在家里见面,但是自己在到达后死者并不在家。便用死者别墅内的电话给死者打电话。如你所听到的,死者声称当时正在地铁站中,附近在午夜有车次的地铁站,大概只有辋川车站。
辋川车站距这里有60km,坐地铁需要30分钟。基德说道,那么通话时间是在11点半,因此死者至少应该是12点钟之后死亡的。
没错。古缈点点头。
第一发现者是谁?基德问道。
王畅德。烨凡回答道,他本想继续说下去,一位年轻的警官已经走进房间,报告道:
报告,嫌疑人已经排查完毕了。

3

审讯室:
王畅德先生,你说你在昨晚发现尸体,并向警方报案,是吗?古缈问道。
是的。王畅德的头低着,双手紧贴在大腿上,指尖流渗出细密的汗液,看上去十分紧张。他取下耳朵上夹的一根烟,点燃,猛嘬起来。
你是什么时候进入的房间?古缈的目光一直凝聚在王畅德颤抖的脸上。
“1点。王畅德回答。
为什么在一点拜访他?古缈有些不解。
为了杀他,为了杀他!”王畅德的眼球布满血丝,表情狰狞。古缈愣住了,他没想到有人会突然自首
那你又为何报案呢?
哦,不!警官,你错了!我是准备去杀他,但我看到他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了!”王畅德死瞪着眼,一副必须相信自己的样子。
请冷静一点。古缈尽量稳定住王畅德的情绪,递给他一杯水。
王畅德深吸一口气,坐下来,继续说道:12点钟前往他所住的别墅,天很黑,街上的路灯也已经关了。吴鑫家附近,我好像看到个人影,由于我是来杀人的,所以我故意遮住我的脸。进入别墅大门,我发现没有人招呼我,我以为是吴鑫喝醉了,就私自潜入,在我打开没有上锁的卧室门后,发现那具尸体。我离开逃出房门,让我害怕的是,方才出现的黑影仍在那里,良久才消失,我觉得,我很可能被发现。假如我就此离开,免不了被怀疑,我只能报案,即使我根本就不想他的尸体被发现。
虽然你承认了你本杀人的准备,但我还是想请问一下——”古缈停顿一下,你的动机?
我欠他钱,仅此而已。王畅德尽量表现出平静的语气。

赵胜先生,你昨晚拜访了吴鑫先生的家。烨凡确认道。
是的。赵胜一脸从容。

为什么在那么晚才见面?烨凡追问。
这个,你大概无权过问。赵胜舔舔嘴唇,眼神却仍是不变地从容。

你没有等到死者,于是在十一点半用别墅的座机给死者打个电话。
是的。赵胜的嘴角浮起一丝讽刺。

死者当时在辋川车站是吗?烨凡试探道。
没错。

  “你和死者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没有。

但我听说,你和他闹过一些不愉快,是吗?烨凡试探性问道。
……你听谁说的?赵胜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
你的同事们。烨凡其实根本没有问过员工,但赵胜的脸色变得铁青,嘴角抽动一下,不过终究,他还是什么都没说。

在离开别墅后,你确定没有再进去吗?
我确定没有。

张琴小姐,昨晚十一点到一点期间,你在哪里?基德睿智的眼神中,闪现不可抗拒的威严。
……在加班。张琴无精打采得垂下头。

有人证明?
不,当天加班的只有我一个。张琴答道。

  “你从几点开始加班的?基德问道。
十一点钟,一直到你们将我带过来。张琴一脸不愉快,看起来对已经发生的事没有兴趣。

  “你喜欢赵胜吧?基德一针见血。
啊?什么?张琴十分惊讶,一副这不关你的事的表情。

  “你喜欢赵胜,但吴鑫却喜欢你,他强迫你,强迫你与其结婚,没错吧?基德步步紧逼。
这是我的私人问题,你无权插手。张琴闭着眼睛。


4

  “三人的嫌疑都很大。基德看完三人拼合起来的资料,说道。
是这样。烨凡听罢,点点头。
死者家中有没有类似监控摄像头的东西?基德抱着得到肯定回答的心态问道。
有的。古缈的回答使基德惊一下。
录像呢?基德点点头,三人用基德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播放录像:

  11:01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
1:30 警察赶到

基德闭起眼睛,太多太多的疑问不断堆积。
我们发现王畅德的时候,他手中拿的麻袋只有一些刀具和绳索。古缈回想道。
说不定有人在死者死前目击到死者。基德思忖着。
你是说?古缈听懂基德的意思。
死者在回到别墅前,曾在与赵胜通话的辋川车站内被人所目击,那么他们就有可能目击到真正的凶手。基德判断道。


5

辋川车站
  “昨天晚上在这里。,你有看到过,这几个人吗?基德拿出死者和三位嫌疑人的照片,向几位工作人员请问道。
不,我对你说的几个人没有印象。工作人员摇摇头。基德问过无数工作人员,但都得到了类似的回答,也都在意料之中。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烨凡问道。
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玉祁站的WD116号地铁即将到站,请乘坐本次列车的旅客抓紧时间上车。烨凡话音刚落,地铁站顶的话筒传来广播。
  “对了……”基德沉吟一会儿,立刻走向咨询台,对一位年轻女士问道,可以请你告诉我昨天地铁的车次吗?
您是?年轻女士眯起眼睛,上上下下仔细打量基德。
警探。基德拿出警探证件。
请看。年轻女士从咨询台内的抽屉中,拿出一张图表。
有几班车的终点站相同。基德看了,有些奇怪。
是的,因为最近这几个地方去的人很多,所以这样安排车次。年轻女士微笑道。
有前天的车次表吗?基德想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不好意思,由于我们内部的失误,昨天和前天的车次表完全相同。年轻女士鞠了一躬,表示歉意。
哦,不用,我只是问问。基德的脸上却漾起笑容,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里每晚人都很少吗?
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这种人素质真低。年轻女子抱怨,哦,对了,昨天八点半的列车出故障了,没有出程。
基德闭上眼睛,一会儿,自言自语道,接下来还需要排除张琴的嫌疑。
赵胜,王畅德,张琴,死者皆为广济公司的员工。其中,赵胜是厂长,王畅德是技术部门的副部长,张琴是赵胜秘书,死者是稽查部的普通员工。

一行人来到广济公司,发现不过是一家私营公司罢了,规模很小,与其名字大为不符。保安将三人带到厂长办公室前。烨凡走上前去,敲了敲门。
哪位?门内传来清晰的声音。
我们是警察。烨凡说道。
进来。虽然传来这句话,但没有人开门,烨凡只能自己打开了门。
赵胜先生,您的秘书张琴小姐呢?基德问道。
啊?赵胜的脸色忽地铁青,不过身为厂长的他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很快就用平缓的语气说道,她今天请假,我还没有决定让谁来暂时代替她上班。
哦,是这样吗?基德轻蔑一笑,您还记得在审讯室的话吧?你和她之间,有什么事吗?
面对基德的步步紧逼,赵胜倒是面不改色,八成觉得自己刚才的反应太不正常了,想消除警察对自己的怀疑。
  “我喜欢她,这是事实。基德的眼睛闪着光,盯着目光同样冷峻的赵胜。
她,喜欢你吗?烨凡插话。
赵胜眼睛瞪得老大,然后突然又松弛起来,随意地躺在椅子上,说道:我,不知道。
那么关于王畅德这个人,你是否清楚呢?基德见赵胜不愿继续谈论下去,便转移话题。
你是指他和吴鑫的关系吗?基德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两人关系好像挺不错,最近突然就这样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次我看到他们两个在争什么东西,具体我就不清楚。赵胜见基德没有再针对自己,便用平静的语气回答道。
好的,打扰了。基德说着走出办公室,烨凡和古缈也跟着出来。
很多时候,小道消息也是很可靠的。古缈觉得不必问与此案相关的人,其他人也可能知道一些情况。
同意,我们可以咨询一下赵胜的员工。基德摸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你问张琴和赵胜的关系?别傻了,张琴怎么可能喜欢赵胜,还不是赵胜那个不要脸的一直缠着张琴不放。眼前这位脸部棱角分明的员工说道。
张琴喜欢的是谁?基德听员工的话有些意思,便继续追问道。
那能是谁?吴鑫啊!基德听罢,倒吸一口凉气。
  “我挺欣赏吴鑫这个人的,他很喜欢音乐,跟我一样,喜欢记录身边美好的东西。
  “那王畅德先生和吴鑫先生有什么过节吗?
王畅德那个家伙,挪用公款的事,厂里哪个人不知道?终于被吴鑫抓到了把柄,这几天跟在吴鑫屁股后面,别提多奉承了。员工的话中,满是对王畅德的不悦。这也难怪,眼前这位员工是技术部的,常常被王畅德欺负,会帮他说话才有鬼。几人正在王畅德办公室交谈,其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
谢谢你的协助,我们告辞了。基德微笑地点点头,准备离开。
哦,对了,你们如果对张琴这个女人感兴趣,其实,不瞒你说,她和我们隔壁公司的袁歃有那种关系,王畅德和袁歃关系也不好。员工站起身,贴着基德的耳朵偷偷说。
他人在哪里?基德的面色忽地严峻起来。


6

  12月16日,在袁歃家中找到其尸体,死因: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初步判定为他杀。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八点钟左右。其家离辋川车站很远。

吴鑫尸检: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

问:1:推出两个案子的不在场证明手法(5
2:杀死袁歃的凶手(2
3:杀死吴鑫的凶手(2
4:动机(1
(可依答案的细节作具体评分)

如下是地铁班次表格(地名,车次名均为虚构)

注:吴鑫的别墅只能从前门进入,无法翻窗,无法走后门。
文中嫌疑人与死者(除袁歃外,都住在松陵区)
尸体发现越晚,死亡时间的判定的时间跨度越大。
[attach]725[/attach]


作者: 未尽雨期    时间: 2018-2-9 09:04
本帖最后由 未尽雨期 于 2018-2-11 19:59 编辑

一、答案
1:推出两个案子的不在场证明手法
详见第二部分第二节、第六节
2:杀死袁歃的凶手:
张琴 过程见第二部分第五节
3:杀死吴鑫的凶手:
赵胜 过程见第二部分第四节
4:动机:
吴鑫案:本身存在矛盾,报复吴鑫发现自己挪用公款,另帮张琴报复,好自己和张琴在一起
袁某案:二人交谈中过于激动过失杀人,满足了自己摆脱情人关系的意愿。


二、证明过程

①关于第一章案件背景的论证
首先,第一章中一些信息是与后面相矛盾的。
下面的节选段落1~4是第一章中存在矛盾的段落,以及下文中与其矛盾的段落。
节选段落1-1
我的目光呆呆地穿过他,哦,不,与其说穿过他,不如说刺透他的尸体。上一秒还在我面前生龙活虎的人,如今瘫倒在地上,毫无生气,他桐杏般大的眼睛直直盯着天花板,扭曲的脸使他看起来再没有了人样。(选自原文第一章第一段)
节选段落1-2
烨凡随之将目光移向死者脖子上绷紧的绳子。(选自原文第二章)

分析:
段落1-1中,死者倒在地上。
段落1-2中,死者是吊在房梁上的。
推论:
原文第一章第一段中的背景,不是第二章中的吴鑫案。
结论:
原文第一章第一段的背景是袁某案。

节选段落2-1
他丑恶的嘴脸,我已无心观看,转移到他身旁,转移到那粘有殷红血液的烟灰缸上。哦,我记起来了,我就是用这个结束他的生命的。兴奋使我的手不断颤抖,刚拾起的烟灰缸又悄然滑落,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随之传来玻璃的破碎声。(选自原文第一章第二段)
节选段落2-2
现场是一个宽大的房间,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房间上方三根横梁中一根绑了麻绳,吊着一具男性尸体。(选自原文第二章)

分析:
段落2-1中,地面是坚硬的。
段落2-2中,地面是软绵绵的。
推论:
原文第一章第二段的背景,不是第二章的吴鑫案。
结论:
原文第一章第二段的背景是袁某案。

节选段落3-1
我杀了他,我可算杀了他!但我不能高兴得太早,我不能给条子留下痕迹,我需要清理现场。
首先,我将进屋触碰的所有东西都擦干净,包括烟灰缸,不留下自己的指纹,这样就无法找到我来的证据。还有,我的鞋印,我穿的是运动鞋,必定会留下鞋印,我很小心地将地板拖干净,直到确保无法再看见鞋印。接着,我该怎么做?对,我和他的QQ聊天记录里面,有约定见面,干脆删掉好友吧。(选自原文第一章第四段)
节选段落3-2
吴鑫尸检:
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非致命伤,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鲁米诺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选自原文第六章第二段)

分析:
段落3-1中,第一人称擦去了烟灰缸上的指纹。
段落3-2中,烟灰缸上有指纹。
推论:
原文第一章第四段的背景,不是第六章第二段的吴鑫案。
结论:
原文第一章第四段的背景是袁某案。

节选段落4-1
等清除完毕所有我来过的痕迹,我便思考:我只能让警方知道我没有来过,根据动机的调查依旧会查到我,那么,我需要不在场证明。我再次陷入沉思。我将手伸进裤兜,摸到一张纸质物品,突然,我眼前一亮——那是回程的车票
节选段落4-2
古缈走向电话,按下回放键:“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同时传来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
节选段落4-3
“王畅德先生,你说你在昨晚发现尸体,并向警方报案,是吗?”
是的”王畅德看上去十分紧张。
节选段落4-4
“张琴小姐,昨晚十一点到一点期间,你在哪里?”
“我……在加班”张琴无精打采得垂下头。

分析:
段落4-1中,第一人称称要让警方认为他没有来过;在不在场证明上运用车票诡计。
段落4-2中,吴鑫案嫌疑人赵胜的不在场证明使用了车票诡计,且故意让警方知道他来过。
段落4-3中,吴鑫案嫌疑人王畅德的不在场证明没有使用车票诡计。
段落4-4中,吴鑫案嫌疑人张琴的不在场证明没有使用车票诡计。
推论:
吴鑫案中的嫌疑人都不是第一章第五段中的第一人称。
结论:
第一章第五段的案件背景是袁某案。

段落1~4集中推论:
推论:第一章中第一、二、四、五段的案件背景均为袁某案。第一章中第三段无利用价值。
结论:第一章的案件背景为袁某案。

②关于吴鑫案中不在场证明的论述
第二章中,吴鑫案嫌疑人赵胜不在场证明是与后面相矛盾的。
下面的节选段落5~节选附录1是吴鑫案嫌疑人赵胜不在场证明的矛盾段落,以及下文中与其矛盾的段落。

节选段落5-1
古缈走向电话,按下回放键:“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同时传来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
节选段落5-2
“坐地铁需要30分钟。那么通话时间是在11点半,因此死者至少应该是12点钟之后死亡的。”
节选段落5-3
“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

分析:
段落5-1中,赵胜的不在场证明录音中没有传来任何杂音。
段落5-2中,赵胜的不在场证明录音是十一点半录下的。
段落5-3中,地铁站工作人员称十一点左右有醉酒闹事。
推论:
  据段落5-2和段落5-3的分析,如果赵胜的不在场证明成立,那么电话中会有酒鬼闹事的杂音。与段落5-1的分析相悖。
结论:
  赵胜的不在场证明不成立。
节选附录1
21:30 从琮幸到松陵
23:00 从闽北到松陵
(选自原文附图车次表)

分析:
据附录1,案发当日有两趟地铁通往松陵。据上文结论,赵胜的不在场证明不成立。
结论:
可推断赵胜的不在场证明录音中,地铁的到站报道是在九点半所录下的。

段落5~附录1集中推论:
结论:
赵胜的不在场证明不成立,使用了在九点半所录下的地铁的到站报道,十一点进入别墅行凶后,在十一点半用座机拨打电话并播放录音,以达到伪造不在场证明的效果。



③关于吴鑫案现场的烟灰缸与王畅德办公室烟灰缸的疑点
  第二章中,吴鑫案现场的烟灰缸与其大体环境不符。第五章中,王畅德办公室烟灰缸与其大体环境不符。
下面的  是两地烟灰缸的疑点段落,以及下文中与其矛盾的段落。
节选段落6-1
吴鑫尸检:
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非致命伤,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鲁米诺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
节选段落6-2
几人的交谈是在王畅德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到处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

分析:
段落6-1中,吴鑫案现场有一个与其环境不符的脏烟灰缸,且其上有鲁米诺反应和王畅德指纹。
段落6-2中,王畅德办公室有一个与其环境不符的整洁烟灰缸。
推论:
吴鑫案现场的烟灰缸和王畅德办公室的烟灰缸被进行了调换。
结论:
凶手使用王畅德办公室的烟灰缸作案,以嫁祸王畅德。

④关于吴鑫案凶手
节选结论1
赵胜伪造不在场证明。
节选段落7-1
“为什么在一点拜访他?”
“为了杀他,为了杀他!”王畅德的眼球布满血丝,表情狰狞。
“那你又为何报案呢?”
“哦,不!警官,你错了!我是准备去杀他,但我看到他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了!”
节选段落7-2
11:01 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别墅
1:30 警察赶到
节选段落7-3
注:吴鑫的别墅只能从前门进入,无法翻窗,无法走后门。

分析:
  段落7-1说明王畅德承认有杀人预谋。
段落7-2说明案发时间范围内只有赵胜和王畅德从前门进入吴鑫别墅。
段落7-3说明吴鑫的别墅只能从前门进入。
推论:
  结论1说明赵胜参与了吴鑫案。
段落7-1可以排除王畅德的杀人嫌疑。假设王畅德是凶手,那么他不可能承认杀人预谋,因此王畅德不是凶手。
段落7-2指出,王畅德的作案时间不充分,可排除王畅德的嫌疑。
  段落7-2和段落7-3说明,有作案嫌疑的只有赵胜和王畅德。可排除张琴的嫌疑。
结论:
  吴鑫案的凶手是赵胜。


⑤关于袁某案凶手
结论2
第一章的案件背景是袁某案
结论3
袁某案中的凶手是临时起意杀人。
节选段落8-1
还有,我的鞋印,我穿的是运动鞋,必定会留下鞋印(选自第一章)
节选段落8-2
对,我和他的QQ聊天记录里面,有约定见面,干脆删掉好友吧。(选自第一章)
节选段落8-3
根据动机的调查依旧会查到我(选自第一章)
节选段落8-4
“赵胜先生,您的秘书张琴小姐呢?”基德问道。
“啊?”赵胜的脸色忽地铁青,不过身为厂长的他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很快就用平缓的语气说道,“她今天请假,我还没有决定让谁来暂时代替她上班。”
节选段落8-5
“不瞒你说,张琴和我们隔壁公司的袁歃有那种关系,王畅德和袁歃关系也不好”员工小声道。
节选段落8-6
12月16日,在袁歃家中找到其尸体,死因: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初步判定为他杀。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八点钟左右。其家离辋川车站很远。

分析:
由结论2可知,节选段落8-1~8-4的背景为袁某案,可作为本小节的论证。
由段落8-1可知,凶手穿的是运动鞋。
由段落8-2可知,凶手和死者事先约定见面。
由段落8-3可知,凶手是在警察所调查到的,与死者有牵连的人。
由段落8-4可知,张琴在袁某尸体被发现的前一天消失,赵胜知情且隐瞒实情。
由段落8-5可知,警察所调查到的,与死者有牵连的人是张琴和王畅德。其中,张琴和袁某是情人关系,王畅德和袁某有矛盾。
由段落8-6可知,袁某遇害后三天才被发现。
推论:
  由段落8-1分析可知,凶手和死者不是来谈正事的。
  由段落8-3和段落8-5分析可知,凶手在张琴和王畅德之间。
  由段落8-5和段落8-6分析可知,作为与死者有情人关系的张琴,在死者遇害后三天都没有发现死者遇害,或假装没有发现其遇害。
  由段落8-1、8-2、8-5分析和结论3可知,凶手与死者约好谈论非正事的内容,且事先有约。若凶手是王畅德,王畅德和死者有矛盾,不会为了非正事专门登门拜访。
结论:袁某案的凶手是赵琴。


⑥ 关于袁某案的不在场证明
节选段落9-1
“赵胜先生,您的秘书张琴小姐呢?”基德问道。
“啊?”赵胜的脸色忽地铁青,不过身为厂长的他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很快就用平缓的语气说道,“她今天请假,我还没有决定让谁来暂时代替她上班。”

分析:
赵胜表情异常。
推论:
按理他是无需慌张的。除非张琴的请假和吴鑫案或者袁歃案有关,而赵胜此时是知情的。因为吴鑫案前面已经论证结束,所以张琴的离去和袁歃案有关。
结论:
张琴回到了袁歃案的案发现场,趁警方还未到来之时处理现场好伪造自己的不在场证明。利用一些类似开空调之类的手法干扰了警方对袁歃死亡时间的判断,导致在相应误导的时间上,自己是存在不在场证明的。


三、细节佐证
1 “坐地铁需要30分钟。那么通话时间是在11点半,因此死者至少应该是12点钟之后死亡的。”(选自原文第二章)
分析:
此条结论是在赵胜不在场证明成立的前提下推出的,前文第二部分第二节已证明赵胜的不在场证明不成立,因此死者的死亡时间范围无法缩小。赵胜具有充足的作案时间。

2 -
“你的动机?”-“我欠他钱。”王畅德尽量表现出平静的语气
分析:
“尽量表现”说明王畅德的内心事实上并不平静,间接说明其与吴鑫间存在其他矛盾。

3 “死者当时在辋川车站是吗?”烨凡试探道。
没错。”
分析:
从电话录音看,死者并没有告诉赵胜他所在的车站。尽管常住居民可以通过日常知识推理出死者所在车站,但赵胜在基本没有反应时间的前提下,很快确认了是哪个车站,间接支持赵胜是凶手这一结论。

4   12月16日,在袁歃家中找到其尸体,死因: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初步判定为他杀。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八点钟左右。
分析:
根据第一章的凶手自诉,以及袁歃的死因分析,可确认袁某案中的凶器是烟灰缸。


四、人际关系
[attach]729[/attach]
由图可以清晰的看出,
:王畅德欠吴鑫钱,但因为王畅德已经排除作案嫌疑,就不具体分析。
二疑似凶手赵胜和死者吴鑫存在矛盾:吴鑫发现了赵胜贪污,并且好像弄得所有人都知道,另一方面反观吴鑫的家境,他只是一位普通职员,住别墅就算了,还铺高级的檀木地板,可见是非常有钱。那么利用自己职位(稽查部)便利掌握把柄之后勒索其他员工。而赵胜可能就是因为不配合导致吴鑫放出了他贪污公款的消息。
:唯一的女人张琴被其他三人爱慕,其中张琴和袁歃为恋人关系。
:吴鑫强迫张琴和自己在一起,说明吴鑫手中可能有张琴把柄,而杀死吴鑫的凶手是赵胜。
结论:赵胜杀害吴鑫目的是报复其曝光自己贪污公款,顺便帮张琴解除吴鑫对她的胁迫。
这么说的话,张琴很有可能厌倦了袁歃,打算和赵胜在一起。
那张琴和袁歃约定见面可能就是谈类似的事,却没想到不小心杀害了袁歃。

作答队伍:未尽雨期
队伍成员:未名 雨生 彦旬

作者: 旅の途中    时间: 2018-2-9 10:53
做题人:旅の途中
QQ:2314754774
首先杀死袁的凶手是吴鑫
杀死吴鑫的是赵胜
不在场证明:吴鑫利用自己喜欢录音记录事物的兴趣爱好和辋川车站离袁家比较远来制造不在场证明,在杀害了袁后,在袁家打电话给赵胜,然后播放录音,制造一个自己当时在辋川车站的假象。而赵胜发现了这一点,然后进入袁家清理,并将带有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留在了现场。在吴鑫回家后讲吴鑫杀害,然后用袁的死亡姿势用在了吴鑫身上,想让警方认为是同一凶手而为,借用了吴鑫之前用了制造不在场证明的录音给自己制造证明,而电话录音,中没有列车序是最好的证明。
动机:两个人都为情杀

作者: qq_默叶浮间_xhZ    时间: 2018-2-9 11:02
杀袁的是赵胜,杀吴鑫的是张琴动机一个是情杀,一个是张琴与赵胜在一起了,想摆脱吴鑫,失手杀了他。张琴与赵胜安排好了,找人假装在公司上班,这是张琴的不在场证明,赵胜一直在吴鑫屋里,张琴与吴鑫在车站见面,杀了他,并带回家,而赵胜就在这时打电话给吴鑫

作者: 谷玥颜-9    时间: 2018-2-9 12:17
不在场证明                              
1案一,座机的回放是前天赵胜和吴鑫的通话。因为车站2天班次表一致。案二吴鑫拿走了赵畅徳的烟灰缸,因为赵畅徳最近很奉承吴鑫。吴鑫用烟灰缸杀了袁歃后,烟灰缸上有血迹所以檫干净。而赵畅徳办公室有很多灰可见赵畅德很久没回办公室,少了烟灰缸他并不知道。烟灰缸上有赵畅徳的指纹就很正常了。
2.吴鑫杀了袁歃
3.赵胜杀了吴鑫
4.动机.吴鑫知道张琴和袁歃有私情
赵胜知道吴鑫贪污且他喜欢张琴,吴鑫死后他追求张琴更方便。开头说身为小职工的吴鑫住在别墅可见吴鑫的钱是哪来的。
作者: 丸子★    时间: 2018-2-9 13:10
1、开始的第一段,以我为主线的描写,应该就是袁歃一案。这里要说的是不在场证明的手法。
文中只提到了凶手有回程的车票。可见,凶手见死者的时候,他是预计见完之后坐回程的车离开,但是由于这次突发事故,他必须隐藏自己的行踪,也就是说,他要让自己这一段的时间出现在其他地方。
凶手可以在死者家的车站买从死者家到与自己家相反车站的车票。这样在案发的时间,他相当于在从自己家到更远处(中途经过死者家)的一趟车上。


因为这一问问的是凶手的不在场证明,所以还不能直接点明哪个是凶手,那就吴鑫一案凶手的不在场证明,我们逐个嫌疑人来看一下吧。
张琴:在单位加班,公司应该会有摄像头,或者离开公司主路上应该也会有监控,所以她的不在场证明很明确。

王畅德:因为死者别墅外有监控,清楚地记录了王是一点进去,然后出来再进去。

赵胜:他在死者的别墅呆了半个小时,之后监控也没有拍到死者回到别墅里。可以推断死者在赵来的时候已经在别墅里了。
赵胜之所以有不在现场的证明,是因为有一通他打给死者的电话,是23:30打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点开电话的回放,里面的人也就是死者,他说不好意思啊赵胜。即便是他的电话有来电显示,知道这个电话是从自己别墅打来的,那他怎么能肯定打电话的人就一定是赵胜呢?所以,死者这段电话留言,极有可能是赵胜之前录下了死者说的话。
我们再来看一下背景的音乐,是地铁报站的声音,特别强调了当时没有杂音,而在之后警察的采访当中,当天晚上那个时间车站正巧有一个醉汉在闹事,也就是说,不可能声音是完整清晰的,一定会有一些杂音,很嘈杂的那种声音。由此也可以得出背景的这段声音也是赵胜提前录好的。

赵胜完全可以事先在家里用软件把两段声音合成为一段声音。他在弄死死者之后,用死者家的座机打死者的手机,然后接通死者的手机,把自己事先录好的音,对着手机的话筒播放,这样固定电话就会把这段话录下来。
由此证明了,当时赵胜和死者并未处于同一空间,从而赵胜就有了不在现场的证明。


2 、杀死袁歃的凶手是张琴。据同事传言,张琴是和隔壁公司的死者之间关系暧昧。文中一开始的一部分描写的就是张琴杀死袁的情节。
为什么可以判断出当时的凶手是张琴而不是其他人呢?
其中有一些具体细节上的描写,例如当时凶手内心是很慌张的,认为死者该死,她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用一样东西砸到了死者的头。而且通过他们之间有QQ记录可见,应该是网友会面,或者是不方便通过手机联系的某种关系。
但是张琴可能没想到,死者要对自己意图不轨。从凶手最后摸到了自己的回程车票可见,当天凶手和死者应该是约定见面,然后是谈论一点事情,或者交换一些物品,然后凶手就是要坐回程车返回的,但是出了意外。
现场描写是,烟灰缸当时掉到地上,破碎了,而且凶手没有留下任何指纹,擦拭的很干净。这一现场描写和吴鑫死的时候发现烟灰缸的现场描写是不符的,所以可以推断文章开篇死的人是袁。

警察可以掌握她和死者之间死亡的动机,也就是说她和死者之间是有某种联系的。


3、杀死吴鑫的凶手就是赵胜。
首先我们看一下他的死因,是窒息而死。因为死者没有吉川线,是否服用了安眠药物暂时不得知,但是我们可以推断,从他头部的伤痕可以看到,赵胜来找死者,然后用一样随身带的硬物袭击了死者,将死者打晕,然后用绳子勒死,伪装成上吊。

之所以认为凶手打击死者的硬物是随身带来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对案发现场烟灰缸的描述。这个烟灰缸很脏,上面虽然没有血迹,但是会有血液反应。而且上面有王畅德的指纹。既然烟灰缸上没有血迹,证明血迹被擦掉了,那为什么擦掉了血迹而不擦掉指纹呢?可见凶手是故意要留下王的指纹。但是这个烟灰缸上为什么会有王的指纹呢?我们看一下下文对王办公室的描写。
办公室有很多灰尘,东西摆放的也不是很整齐。但是唯独有一个十分整洁的烟灰缸。凶手作为王的同事,可以自由出入王的办公室,然后偷偷拿走属于王的烟灰缸。王丢失了烟灰缸,很自然不会去想这样一个小物件是被谁拿走的,而是重新又买了一个烟灰缸。

4、张琴杀害袁的动机可能是有一下情感纠葛,本来是当面解决的,但见面后袁意图不轨。张琴防卫过程中失手造成了袁的死亡。
赵胜杀害吴鑫的动机是,因为赵胜很喜欢张琴,但是张琴又钟情于吴鑫。而且吴鑫可能又掌握了赵胜公司的一些秘密。

作者: 多串君    时间: 2018-2-9 14:00
本帖最后由 银色草莓(孟阁) 于 2018-2-11 10:25 编辑

队伍名称:送分题小分队 队伍成员qq:740010085     2511698090    2825129979




下列答题红字为引用原文
一、不在场证明以及凶手分析  1、从第一段来看,烟灰缸掉地上,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随之传来玻璃的破碎声。而吴鑫的家中所描述现场是一个宽大的房间,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也就是说第一段是袁的案发现场描述
  2、吴鑫家中的烟灰缸有血迹反应但表面没有血迹,有灰尘,有王畅德的指纹。如果是烟灰缸杀人之后擦血迹的话,灰尘和指纹都会被擦掉。在根据题中王畅德办公室的描述其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说明王畅德的烟灰缸丢了,因此换了一个新的,倘若是王畅德杀人,又何必带自己的烟灰缸去杀人,并且当天王畅德是带着刀,冲着杀人去的,要真是王畅德杀人,应该是用刀才是。由此证明,现场的烟灰缸是由凶手偷去用来作案嫁祸给王畅德的,至于不留下自己指纹,以及不抹去王畅德指纹的手法,比如用一个袋子套住烟灰缸,然后砸死者,这样一来,烟灰缸只会有人眼看不到的微量血迹,并且灰尘和王畅德的指纹也保留了下来。因此排除王畅德作案,烟灰缸不过是凶手嫁祸的手段,至于那个女的,当天吴鑫的死亡时间段,都没有出现在摄影头中,没有进入过吴鑫家,自然不可能作案。

三、动机分析

作者: 诡殇 咔咔    时间: 2018-2-10 00:34
本帖最后由 诡殇 咔咔 于 2018-2-10 17:16 编辑

   三人组队         咔咔变变吃栗子队
  队员信息 蜕变1260069858,栗子2199343689,咔咔2511580082   
   首先要知道谜题第一部分的描写,是凶手杀死袁歃时发生的。从“我伸出手摸一下他的脖子,没有脉搏,我又将手掌放在他的胸口上,没有心跳。他真的死了,是我杀死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第一部分的死者是直接死于,烟灰缸对头部造成的砸伤。这也符合第六部分警察找到袁歃的时候时,发现死者是死于头部的砸伤。第二部分警察去现场发生的死者。是被砸伤后没有直接死亡,而是被砸晕后在被凶手吊在屋内。这也就是为什么死者没有吉川线也就是脖子的抓伤。还有点烟灰缸玻璃的线索也说说吧,就是第一部分凶手拿起烟灰缸时因手滑,烟灰缸掉落裂出一些玻璃碎片。而第二部分警察到现场并没有给出这个线索,这里可以推测烟灰缸是完好的。这也可以证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两个案子。还有一个线索(别怪我啰嗦)就是第一部分凶手瞬间失忆过,加上凶手情绪激动,异常兴奋,和一些现场的描写。可以断定第一次的案件凶手是在和死者谈判时,过于激烈结果在怒火的促使下,对死者进行了杀害,也就是过激杀人。
   然后再来说说手法:
   第二个案件的手法:电话的内容:死者的声音和汽车到站的播报音同时出现未免太过巧合。所以我推断第二个案件凶手是蓄意谋杀,凶手已经事先录好了列车到站的播报音或者伪造的录音。还录好了死者的语音,比如在死者平常坐车时故意给死者打电话或者发语音消息。让死者说出之前电话里面出现的那句话录下内容后,在把录音处理成只有现场出现的电话内容。或者让死者说出我在汽车站之类的语音。之后凶手把死者杀害,并用死者的座机给死者打电话,然后在接通死者电话时,同时播放两段录音,制造了这个不在场的证明。录音里除了死者的声音和汽车站播报的声音没有其他杂音。但是当天晚上11点左右有个喝醉的在闹事,而工作人员处理了很久很久才处理完。所以如果死者当时在车站不可能没有杂音。这是第二个案件的手法。
   第一个案件的手法,这里要说一下凶手,杀死袁歃的凶手就是王倡德,而案发地点就是王畅德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新的烟灰缸就是证据后面会具体说明)。凶手杀死死者后把死者的尸体运回死者的家中,用死者身上的钥匙打开门,将死者的尸体移动到死者的家中伪造第一案发现场。之后将自己进屋后碰到过的东西和地板全部擦干净,制造除了死者没人来过的假象。等尸体被发现时已经过去很长的时间,具体的死亡时间已经难以判断。警察判断袁的死亡时间是8点,而距离尸体被发现已经有三天的时间。尸体在经过三天后被发现的情况下,查出的死亡时间与具体的死亡时间是有一定误差的。像这种三天才被发现的尸体,查出的死亡时间和具体的死亡时间可能会有数个小时甚至一天的误差。王畅德在死者来到厂子时做的案,那么一定是王畅德上班的时间,也就是8点之前杀死的死者。王畅德买一张8点半回程的车票,用完后将撕下的票放到死者的口袋里,伪装死者这时还活着的假象。当然凶手全程会带手套不会留下指纹。第一部分凶手说过“这样只会让警察知道我没来过,但根据动机的调查依旧会查到我。”那么凶手就想到利用这个手法,让警察只会调查死者死亡时间8点半以上的情况。这样就能制造自己的不在场证明。凶手就是通过口袋里的车票想到了这个手法。
   案件还原:
   先说一下嫌疑人和死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嫌疑人之间的关系。
   赵胜喜欢张琴,张琴喜欢赵胜。王畅德(我推测后面有具体说明)喜欢张琴,吴昕威胁张琴让其和自己在一起,袁歃和张琴有那种关系(肉体关系)。
   这里我大胆推测赵胜和袁歃有生意上的合作,而袁歃答应合作的条件就是和张琴上床。张琴也喜欢赵胜为了赵胜的事业就牺牲了自己。而吴昕有喜欢音乐喜欢记录的习惯,吴昕用录音器偶然间录下了张琴和赵胜之间的秘密,并以此要挟赵胜和张琴。所以吴昕一个普通员工才会这么有钱能够住的起别墅。而王畅德在偶然间发现了这段录音,并和吴昕发生了争执,抢夺的东西就是这段录音。王畅德发现张琴和赵胜的秘密后,喜欢张琴的王畅德悲痛万分,在一次袁歃来厂子里时,王畅德找个理由把袁歃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询问情况(录音)是否属实。王畅德从袁歃的嘴里得到证实后,在怒气的促使下用烟灰缸失手杀死了袁歃。王畅德不但没有因此惊慌反而异常兴奋,用我说的那个手法处置了尸体,但是这些被赵胜发现了。然后在这个案件发生的几天后赵胜因为吴昕的威胁终于忍无可忍,去到吴昕的家中用我说的第二个案件的手法杀死了死者。赵胜用在王畅德办公室偷来的烟灰缸攻击死者的头部用来嫁祸给王畅德,第二个案件的烟灰缸上之所以在鲁米诺反应上查出王畅德的指纹,就是因为王畅德用烟灰缸杀死袁时,手指按在血迹上留下的。赵胜用烟灰缸攻击死者后,死者并没有死亡而是晕了过去,所以赵胜又把死者吊死在房间里。赵胜做完手法后,出门时看到了王畅德就躲起来观察。王畅德本来也是打算杀死死者,可进门后发现死者已经死亡,想起之前在别墅看到的人影,猜测这个人就是凶手后,就又跑到了门口查看。然后想到如果自己这么走的话,很有可能就会怀疑是我杀的,所以王畅德干脆选择了报警。躲起来的赵胜怕事情暴露又观察了一段时间,直到王畅德打算报警后才离开。
   手法已经写出。
   杀死袁歃的凶手是王畅德。
   杀死吴昕的凶手是赵胜。
   王畅德动机:暗恋张琴,袁歃对张琴做了那种事,王畅德愤怒之下失手杀人。
   赵胜动机:因忍不住吴昕的威胁,于是策划了这场谋杀。
   

   




作者: Destiny丶佐影S    时间: 2018-2-10 08:56
1.        不在场证明:首先是赵胜打给吴鑫的通话录音,有太多的矛盾之处。为何在没有班车的11点30会听到有地铁进站?其次明明11点有人在大闹,却没有听到嘈杂的声音?我认为那是因为吴鑫的话是一段录音。什么时候录得呢?应该是在14号那天21:30分到达松陵的地铁上录的,车次CTV4321。那么为何会有这样一段录音呢?我推理可能是吴鑫自己录的。因为他杀害了袁歃。所以本文第一个场景描写的就是吴鑫杀袁歃的画面。那么他如何用车票做不在场证明呢,我认为是用了列车进站的广播声音。文中给出13号与14号地铁班次完全相同,袁歃家里又与地铁站十分远,于是第一个事件的不在场证明:吴鑫杀害了袁歃,由于晚上8点左右杀的,甚至可能更晚,肯定来不及回车站了。于是在14号那一天,吴鑫约了赵胜在家见面,由于班次一样,在车次CTV4321上与赵胜通话进行了录音,这样警方盘问起来,吴鑫只要拿出当天的录音就能洗白。对录音的时间进行修改应该不难。再看第二个案件,明明有凶器在场,却还伪装成自杀,很不自然,所以第二个不在场:首先是整个录像期间,被害人吴鑫未进入房间,那么他可能早就在房间了。后来赵胜进入房间,在此期间用从王畅德办公室里拿来的烟灰缸敲晕吴鑫,并且发现并运用吴鑫的录音制造伪证。随后王畅德进来杀人,进来时被赵胜发现,于是便在外面观察,那个黑影应该是赵胜。王畅德发现了尸体旁的烟灰缸,认出是自己的,为了防止被怀疑,将本来只是昏迷的吴鑫吊死,弄成了自杀的画面。
2.        杀害袁歃:吴鑫
3.        杀害吴鑫:赵胜+王畅德
4.        动机:吴鑫杀袁歃可能因为他与张琴之间的关系。王畅德杀吴鑫为了防止公款事发,赵胜贼是对于吴鑫与张琴二人关系亲密不满。

作者: 潇潇雨歇    时间: 2018-2-10 09:38
《不在场证明》作答
队伍:浴血剑
夜神 潇潇雨歇   645596363
维梦 雪夜       1563750761
维梦 竜神の剣を喰らえ 3087603116

疑点罗列:1.他丑恶的嘴脸,我已无心观看,转移到他身旁,转移到那粘有殷红血液的烟灰缸上。哦,我记起来了,我就是用这个结束他的生命的。
2.刚拾起的烟灰缸又悄然滑落,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随之传来玻璃的破碎声。
由1.2可知,死者是被烟灰缸砸死的,且地板坚硬。
3.我将进屋触碰的所有东西都擦干净,包括烟灰缸,不留下自己的指纹,这样就无法找到我来的证据。
由3.可知,我擦干净了烟灰缸上的指纹。
4.现场是一个宽大的房间,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房间的上方有三根横梁,其中的一根绑了一根麻绳,麻绳吊着一具男性尸体,那大概就是死者了。
5.“死者吴鑫,男26岁,身高182,体重70kg,血型A,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死因是颈部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的窒息,凶器大概就是这根麻绳。”烨凡随之将目光移向死者脖子上绷紧的绳子。
由4.5.可知,死者家的地板“软绵绵”的,死者是被勒死的
6.古缈走上前,按下回放键:“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
暂不做注解,看下文
7.“辋川车站距这里有60km,坐地铁需要30分钟。”基德说道,“那么通话时间是在11点半,因此死者至少应该是12点钟之后死亡的。”
判断成立的前提是录音的真实性
8.王畅德深吸一口气,坐下来,继续说道:“我12点钟前往他所住的别墅,天很黑,街上的路灯也已经关了。在吴鑫家附近,我好像看到个人影,由于我是来杀人的,所以我故意遮住我的脸。进入别墅大门,我发现没有人招呼我,我以为是吴鑫喝醉了,就私自潜入,在我打开没有上锁的卧室门后,发现那具尸体。我离开逃出房门,让我害怕的是,方才出现的黑影仍在那里,良久才消失,我觉得,我很可能被发现。假如我就此离开,免不了被怀疑,我只能报案,即使我根本就不想他的尸体被发现。”
黑影是凶手吗?还是他编造出来的?
9.11:01 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
1:30 警察赶到
吴鑫居然没回家??
10.“有前天的车次表吗?”基德想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不好意思,由于我们内部的失误,昨天和前天的车次表完全相同。”年轻女士鞠了一躬,表示歉意。
前天和昨天车程一样
11.“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这种人素质真低。”年轻女子抱怨,“哦,对了,昨天八点半的列车出故障了,没有出程。”
11点有人闹事,但录音里很安静?
12.几人正在王畅德办公室交谈,其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
烟灰缸整洁。王畅德不会吸烟?显然不对。在审讯时,他都在吸烟。
13.12月16日,在袁歃家中找到其尸体,死因: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初步判定为他杀。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八点钟左右。其家离辋川车站很远。
12.13,是询问车次时的“前天”。车次和12.14一样。袁死于头部撞击。
14.吴鑫尸检: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 ,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
王畅德的指纹???上文说已经擦干净指纹了,为何还会有王畅德的指纹?
注:吴鑫的别墅只能从前门进入,无法翻窗,无法走后门。
文中嫌疑人与死者(除袁歃外,都住在松陵区)
以下,作答开始。
疑点分析
【1】:1.2.3.4.5.14.,矛盾。
1.2.3.中凶手杀人,是拿烟灰缸砸死的,地板质地硬。凶手犯案后擦干净了指纹。
4.5.14.中吴鑫死于勒死,家里地板柔软。烟灰缸上有王畅德指纹。
因此我们得出,此处为叙诡。1.2.描写的案子,不是吴鑫一案。再结合后文也就是说,开头描写的,其实是袁一案。
也就是说,开头所提到的不在场证明,是凶手为袁一案准备的!
但是,文中没有关于袁一案的不在场证明。这又是为何?
仅仅是作者没描写吗?我认为并不是。不在场证明,显然是本案的核心诡计。那么,它必然已经出现了。它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
没错,它同时,也是吴鑫一案的不在场证明!
文中出现的唯一不在场证明就是赵胜的。因为11点左右死者还在车站,再加上他进门一定会被监控拍到,我们得出结论:赵胜拥有不在场证明。按作者的意图来看,他就是利用了一开始死者杀袁使用的不在场证明。
那究竟是怎么样的东西,会被他利用呢?
我们再来分析下去。
【2】由9.得,吴鑫没出、回过家。那王畅德又是怎么在房子里发现他的尸体的呢?这里有两种可能
i)王畅德把死者在外面杀死之后放麻袋里带回来
ii)王畅德以及赵胜来之前,死者就已经在屋子里了
对i)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逻辑不通。王畅德杀人后没有特地运尸回来的必要,而且这么做的话,袋子里会留下痕迹。
烟灰缸上虽然有他的指纹,但也不能代表他干了这案子。如果他有时间擦拭血迹,为何会粗心到指纹都不擦?故这是凶手的嫁祸。而王畅德带麻袋的理由,估计是想杀人灭口,顺带洗劫死者的家并拿走自己贪污的证据。因此,王畅德不是凶手。再鉴于监控没有拍到张琴进出,凶手就只能是赵胜了。
综上,只有ii)一种情况了。案发当天是周日,死者显然没有非出门不可的理由。
那么,我们得出的结论就与6.7.矛盾。死者没出过家门,又是怎么在车站和赵胜通话的呢?
这里还有一点能佐证判断的证据,就是6.中打底色的部分。倘若死者当时真的在车站,那么根据11.,那时候的月台上有人闹事,应该会很吵,但通话的那边没有任何杂音。两处矛盾。
所以,这段录音是假的。那么问题来了,死者为什么会录下这一段声音呢?这真的是死者录的吗?
首先,我们明确地知道,这一段录音里能佐证的东西,就是广播。但是恰到好处的,录音卡在了有目的地,但没有车次的点上,这一点非常可疑!警方根据通话的时间判断,死者11点多还在车站,但倘若这是提前录好的,就不足为奇了。九点半同样也有目的地是松陵的车,所以完全可以那时候就录下来。
但是,就我们所知,赵胜虽然决定要杀死者,但他绝对没有如此料事如神,能估算到自己什么时候能杀死死者,并利用录音制造不在场证明。万一计划实施略迟,就会满盘皆输。所以,他并没有提前准备好这段录音。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段录音一开始就已经在现场了。也就是说,这是死者所准备的。
如【1】所说,这就是开头描述的,杀死袁歃时所要用的,证明自己当晚九点半在车站的,原本的不在场证明!(两天的车次完全一样,所以可以通用)
我且问你,为什么,这段录音能成为杀袁歃的不在场证明?答案很简单。
联系开头“摸摸口袋中回程的车票”以及结尾处“袁歃的家离辋川车站很远”,我们不难推出,吴鑫想达到的目的,就是证明袁歃死的时候自己正坐在回程的列车上。至于证据,就是口袋里自己已经赶不上了此车次的车票以及“九点半”自己在辋川车站的录音。
至于这段音频是什么时候录的,那自然是在当日的十一点。由于错过了回程车,吴鑫于十一点抵达辋川车站,并录下了这段录音,伪装成是九点半录下的样子。即使警方对他录音的目的表示怀疑,他也可以用“喜欢记录身边美好的事物”这一理由搪塞过去。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在袁歃的尸体被发现之前,自己苦心制造的不在场证明会被杀自己的赵胜反过来利用。
那么问题又来了?里面的话语是怎么回事?
这是赵胜灵机一动的创意之举。警方没有听过已故的吴鑫的声音。所以,他只要在通话并播放这段录音的同时,模仿吴鑫的声音说话,就能达到想要的目的。其实也不一定要模仿吴鑫说话,知天命要让声音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就好了。
【3】烟灰缸之谜
文中所描写到现场的烟灰缸上有王畅德的指纹。【1】中已推知,吴鑫这里的烟灰缸与杀王畅德时用的烟灰缸不是同一只。那么,这里的烟灰缸是怎么回事呢?
由12.得,办公室的烟灰缸很可疑。王畅德是个喜欢抽烟的人,他的烟灰缸显然不会如此干净。
因此,这里其实是嫁祸。吴鑫用烟灰缸杀了袁歃,然后洗净烟灰缸。但是正如luminol反应的原理是检验血液中的铁离子,即使稀释到几千分之一也会检测得出,所以,吴鑫进行了掉包。
他把王畅德办公室里的烟灰缸换成了杀袁歃时用的,达到了一旦警方发现袁歃死了,就及时转移他们注意力的效果。但是如果把王畅德的烟灰缸扔了,致其被警方发现,那么这误导就起了反效果,警方一定会明白是嫁祸。所以,他把这个烟灰缸带回了家里。后来赵胜为了在吴鑫无防备的情况下勒死他,就先用这个烟灰缸砸晕了吴鑫。
至此,所有疑点已解释完毕。
解答:question 1:推出两个案子的不在场证明手法(5)
answer:对于袁歃案,凶手杀死他后利用口袋里已经错过班次的车票和23点录下的、假装是21点半事录的辋川车站录音为自己制造了“案发时在列车上”的不在场证明(13日);而吴鑫案的凶手则是在翻看吴鑫手机的时候发现了这段录音,利用这个制造了“23点多吴鑫还活着”的伪证,再加上监控,排除了自己的嫌疑(14日)。
question 2:杀死袁歃的凶手(2)
answer:杀死袁歃的是吴鑫。可以从不在场证明这一点排除之后仍活着的其他嫌疑人。
question 3:杀死吴鑫的凶手(2)
answer:杀死吴鑫的凶手是赵胜。同样是通过监控、不在场证明以及烟灰缸上的指纹排除了其他嫌疑人。况且,如果凶手是王畅德,他一定会想办法延迟报警时间来掩饰自己的“杀人未遂”,这样的话死者的死亡时间预估就会变得更加模糊。而这也是他看到“黑影”的理由。赵胜留在现场,是为了确保有人尽早发现尸体,不然自己的不在场证明救无意义了。
question 4:动机(1)
answer:赵胜和袁歃都喜欢张琴,且对张琴心怀不轨。吴鑫知道之后,想杀了这两人,于是先挑袁歃下手了。此后,赵胜透过某种途径得知了袁歃的死,开始警戒吴鑫。我们不清楚赵胜当晚去吴鑫别墅的时候,到底是吴鑫预谋杀他,还是他预谋杀吴鑫,总之最后,他成功杀死了吴鑫。
答毕。

作者: 潇潇雨歇    时间: 2018-2-10 09:41
本帖最后由 潇潇雨歇 于 2018-2-10 09:42 编辑

图片版1号





作者: 潇潇雨歇    时间: 2018-2-10 09:53
图片版2号



作者: 潇潇雨歇    时间: 2018-2-10 09:56
图片版3号


作者: 夜神L    时间: 2018-2-10 10:57
维梦 L
不在场证明手法:第一个案子,只要提前录音录下到达松陵的CTV4321次车的录音就可以了,背景没有杂音,但是地铁站里明明有人在闹事,留言录音肯定是假的。既然留言录音是假的,那么不在场证明就不存在了。一个要杀人的人闯进死者房间,十分钟之内杀完人清理完现场再淡定的叫来警察?再加上死者家里现成的烟灰缸不用特地从自己办公室拿来烟灰缸来杀人?这明显是不存在的,所以王畅德不是凶手。所以综上所述,第一个案件凶手是赵胜。
第二个案件的不在场证明?恕我愚钝,我实在没有看出来什么需要不在场证明的地方,找不到线索找不到提示,时间间隔又是文中的 大前天 ,所以我无法回答。如果硬要说的话,那只能说是:凶手自己跑步过去杀掉的袁某,然后回来。
杀死袁某(不好意思,这个字不认识)的凶手:两起案件的凶手应该是同一人,所以应该是赵胜。
杀死吴鑫的凶手:赵胜
动机:三角关系,感情纠葛,

作者: 基德    时间: 2018-2-10 13:21
作答:
队名:撒旦·复祭
队员:维梦 季缘QQ:3490611463
维梦 淡忘QQ:2606724984
鬼域 基德QQ:2679712808
作答:本题由本队鬼域 基德所写(并非来刷存在感,就是来回一下贴,怕漏算分)
给评分人员和参赛者送上最高的致意

作者: 汐寒    时间: 2018-2-10 14:20
队名:苏苏和她的小迷弟们
成员:漂泊(QQ:2574300779)   汐寒(QQ:3088799421)   苏眠(QQ:1843334387)


解答:(橙色字原文,红色结论)

一.时间线
12.13 晚八点左右,袁被杀(因为尸体发现越晚,死亡时间的判定的时间跨度越大,所以此处袁的死亡时间与实际上误差较大
12.13和12.14的车次表一样
12.14 11点到1点 吴死亡
12.14  11:00张琴开始加班
     11:01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
     1:30 警察赶到
12.14 ①有几班车的目的地相同②八点半的班次未发车③晚十一点左右,有人喝醉酒在车站月台搞事情,动静很大
12.15.警察调查
12.16发现袁尸体

二.人物关系
(1)赵胜,王畅德,张琴,死者皆为广济公司的员工。其中,赵胜是厂长,王畅德是技术部门的副部长,张琴是赵胜秘书,吴鑫是稽查部的普通员工。
(2)袁歃是隔壁公司的,和张琴有暧昧关系,王和袁关系不好。
(3)张琴喜欢吴鑫,赵胜和吴鑫喜欢张琴。
(4)王因为挪用公款和吴鑫发生矛盾
三.线索(和疑点分析)
(1)12月16日,在袁歃家中找到其尸体,死因: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初步判定为他杀。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八点钟左右。其家离辋川车站很远。
   疑点:现场没有发现凶器

(2)吴鑫尸检: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

(3)吴鑫死亡状况:死者的脖子上未发现明显的吉川线。头部有一处伤痕。但不是致命伤。死者悬空的双脚下方,有一把踢倒的凳子和一个烟灰缸。现场是一个宽大的房间,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根据尸体的僵硬程度和尸斑可以推断昨晚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左右。


(4)转移到那粘有殷红血液的烟灰缸上。哦,我记起来了,我就是用这个结束他的生命的。我并不觉得有何罪恶感,他该死,该死!……兴奋使我的手不断颤抖,刚拾起的烟灰缸又悄然滑落,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随之传来玻璃的破碎声。
结论:由凶器,坚硬的地面,玻璃破碎的声音结合(3)推出文中1.部分即杀死袁的凶手角度的心理描写。而且此处凶器烟灰缸掉地上摔着了。

(5)王畅德:“我12点钟前往他所住的别墅,天很黑,街上的路灯也已经关了。在吴鑫家附近,我好像看到个人影,由于我是来杀人的,所以我故意遮住我的脸。进入别墅大门,我发现没有人招呼我,我以为是吴鑫喝醉了,就私自潜入,在我打开没有上锁的卧室门后,发现那具尸体。我离开逃出房门,让我害怕的是,方才出现的黑影仍在那里……‘’
“王畅德那个家伙,挪用公款的事,厂里哪个人不知道?终于被吴鑫抓到了把柄,这几天跟在吴鑫屁股后面,别提多奉承了。”
  结论:王有动机,且案发时间附近去过死者家里
  疑点:黑影是谁?——根据后面的推测,这个黑影是赵胜。他一直在别墅外面守着是因为防止有人在十二点之前进入发现尸体。


(6)“有几班车的终点站相同。”基德看了,有些奇怪。
“是的,因为最近这几个地方去的人很多,所以这样安排车次。”年轻女士微笑道。
“有前天的车次表吗?”基德想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不好意思,由于我们内部的失误,昨天和前天的车次表完全相同。”年轻女士鞠了一躬,表示歉意。
“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这种人素质真低。”年轻女子抱怨,“哦,对了,昨天八点半的列车出故障了,没有出程。”

结论:12.13和12.14的车次表一样
    12.14 ①有几班车的目的地相同②八点半的班次未发车③晚十一点左右,有人喝醉酒在车站月台搞事情,动静很大

(7)几人正在王畅德办公室交谈,其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
  疑点:这个烟灰缸的存在很突兀,后面解释关于这个点。

(8)吴鑫死亡现场: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
   疑点:为什么烟灰缸上面没有血迹但是有鲁米诺反应?从很脏,有些灰尘可以看出烟灰缸没有被擦拭过,说明反映出来的血迹不是吴鑫的,而是之前就有的。
   解答:因为出现在吴鑫死亡现场的这个烟灰缸就是王畅德的烟灰缸,从线索(2)(4)(7)结合分析出来,吴鑫砸死袁歃并带走的烟灰缸出现在了王畅德的办公室桌子上,被后面准备杀掉吴鑫的赵胜用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换走,而现在这个曾经砸死袁歃沾有血迹被洗干净的烟灰缸又有了王畅德的指纹,用来砸晕吴鑫并且留在死亡现场,便可以陷害有动机而且同样准备杀吴鑫的王畅德。而吴鑫带走的烟灰缸为什么会在王畅德那里呢?由文中王畅德挪用公款被吴鑫发现,最近很奉承他,然后就买了一个新的烟灰缸送给吴鑫,把吴鑫这个有缺口的烟灰缸拿来自己放在办公室用,然后又被赵胜换了,用以嫁祸。



四.解答问题
问题2:杀死袁歃的凶手
凶手:吴鑫
动机:吴鑫喜欢张琴,张琴也是喜欢吴鑫,而张琴和袁歃有那种关系,据推测她是被袁强迫的。吴鑫因此对袁动了杀机。
不在场证明手法:等清除完毕所有我来过的痕迹,我便思考:我只能让警方知道我没有来过,但根据动机的调查依旧会查到我,那么,我需要不在场证明。我该怎么做?我再次陷入沉思。我将手伸进裤兜,摸到一张纸质物品,突然,我眼前一亮——那是回程的车票。
  12月16日,在袁歃家中找到其尸体,死因: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初步判定为他杀。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八点钟左右。其家离辋川车站很远。

   因为吴鑫手里的车票是回程的。于是他在袁歃家附近站台上录音“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他及时切断了播报的车次号,然后在十一点左右与赵胜通电话,播放了该段录音。因为袁歃家离辋川车站很远,而那个时间段地铁站中,附近在午夜有车次的地铁站,大概只有辋川车站。吴鑫就这样制造了他12.13晚上十一点还在离袁歃家很远的辋川站等车的假象,做了不在场证明。

问题3:杀死吴鑫的凶手
凶手:赵胜
动机:赵胜喜欢张琴,不要脸的一直缠着张琴不放,但是张琴喜欢吴鑫以及一些其他原因没有和他在一起,于是赵胜就想杀了吴鑫。
嫌疑人:a.张琴 14号十一点开始加班 据传言,喜欢赵胜,但吴鑫却喜欢她,他强迫她,强迫与其结婚
     摄像头并未拍摄到张琴进入吴鑫家的画面,即使有作案时间和没有不在场证明,再加上后面调查过程中吴鑫强迫张琴结婚不是真的,那么张琴也没有作案动机。排除。  
     b.王畅德:有动机——挪用公款被发现,而且1:00 王畅德带刀具和绳索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但是根据监控摄像和吴鑫的死亡时间可以排除。
     c.赵胜:动机如上,但是根据座机通话记录14号晚上十一点半死者吴鑫还在辋川车站,赵胜11:32已经离开别墅,吴鑫赶回来至少是十二点,因此没有作案时间,但是这里不能简单排除。因为这段通话记录是赵胜和死者两个人的对话,死者死了无法证明是真的,而作为嫌疑人的赵胜完全可以伪造这个消息,用来造成吴鑫至少十二点之前没死的假象。详细解释看下面分析。
     
不在场证明手法:根据尸体的僵硬程度和尸斑可以推断昨晚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左右。但是根据死者座机的通话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死者在十二点前没有死亡。”
    “座机?”基德顺着古缈的手指,看向屋内书橱上的红色电话。古缈走上前,按下回放键:“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      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
    “这是谁和谁的通话?”基德很不解,因为电话中,说话的人对另一人的称呼是赵胜,即是从别墅打出去的,应该是死者在家里打过去的才对,但是在地铁站的人对另一人的称呼     竟不是死者的名字。
   “电话是由赵胜打出去的,打给在地铁站的死者。”古缈见基德不解的样子,继续解释道,“死者昨天约赵胜在家里见面,但是自己在到达后死者并不在家。便用死者别墅内的电     话给死者打电话。如你所听到的,死者声称当时正在地铁站中,附近在午夜有车次的地铁站,大概只有辋川车站。”
   “辋川车站距这里有60km,坐地铁需要30分钟。”基德说道,“那么通话时间是在11点半,因此死者至少应该是12点钟之后死亡的。”
  
    赵胜在12.14晚上十一点到十一点半这个时间内杀了吴鑫,利用12.13和12.14的车次表一样,再利用13号晚上死者和他打电话的那段录音,用座机拨通吴鑫的电话并且播放这段录音,误导别人14号晚上十一点吴鑫还活着,并且在离家有半个小时车程的辋川站,等他回来已经至少十二点,那么吴鑫死在家里也只能是十二点之后。再因为监控摄像录下来赵胜十一点半就离开的画面,他便有了不在场证明。
  破绽:辋川站14号晚上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而吴鑫座机播放的那段在辋川站的十一点的通话记录却一点杂音也没有。

五.还原事件:
  因为吴鑫喜欢张琴,而袁强迫张琴这件事,吴鑫在QQ上和袁约好见面。12.13晚上八点前后(时间范围比较大,大致以这个点为准),吴鑫坐车去袁歃家。交谈过程中,两人发生争执,吴鑫一激动,用烟灰缸作为凶器砸死了他,然后清理了现场留下的指纹,由于烟灰缸掉地上被砸出了一个缺口,但是吴鑫是一个喜欢记录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人,于是他把砸死袁歃的凶器烟灰缸带走了,所以后面袁的死亡现场也没有发现凶器。接着他利用车票和录音做不在场证明。
  而赵胜因为喜欢张琴而张琴喜欢吴鑫的关系对吴鑫一直怀恨在心,听到吴鑫13号晚上十一点这个电话的时候就将其录音,制定了计划。他于12.14晚上十一点约好和吴鑫谈张琴这件事,再加上他知道王畅德和吴鑫也有矛盾,于是偷偷地用一个新的烟灰缸换了王畅德办公室那个脏兮兮的带有他指纹的烟灰缸,并用这个烟灰缸先砸晕(事先做好准备戴了手套)吴鑫,然后吊死他。早有预谋杀掉吴鑫的赵胜有利用前一天晚上那段录音,反过来制造了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作者: 贝露菲格露    时间: 2018-2-10 18:07
电话是录音,第一个人是赵胜杀的。买车票可以不去坐

作者: 乱凌音    时间: 2018-2-10 18:14
《不在场证明》
作答队伍:【PRIUSE】
QQ:乱凌音(2978570074)、水母(3120892716)、官人(1450332669)。
「所谓不在场证明,对平庸的人而言,不过是一种手法,但对侦探而言,实则是凶手心理的一种体现。」
推理部分:……】
谜题原文:黑体字
部分总结:………
1
我的目光呆呆地穿过他,哦,不,与其说穿过他,不如说刺透他的尸体。上一秒还在我面前生龙活虎【啥?,,,】的人,如今瘫倒在地上,毫无生气,他桐杏般大的眼睛直直盯着天花板【死不瞑目啊!可能是仇人所杀,不服气。】,扭曲的脸使他看起来再没有了人样【是愤怒,还是恨。】。
我伸出手摸一下他的脖子,没有脉搏,我又将手掌放在他的胸口上,没有心跳【这凶手是强迫症?嗯?】。他真的死了,是我杀死的。我是如何杀死他的?我不知道。此刻头脑中一片空白,顿失方才的记忆【紧张至极,正常体现。】。
他丑恶的嘴脸,我已无心观看,转移到他身旁,转移到那粘有殷红血液的烟灰缸上【烟灰缸,结合前面文章那个“生龙活虎”,我不禁想到两性之间的事。正当防卫?好吧。】。哦,我记起来了,我就是用这个结束他的生命的。我并不觉得有何罪恶感,他该死,该死!【我是因为什么杀了他也就是,我绝对有动机杀人。】我能想象我此时比他更加狰狞的面孔,我感到脸部肌肉一阵抽搐,,心中一阵麻木,兴奋使我的手不断颤抖,刚拾起的烟灰缸又悄然滑落,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地面是坚硬的。】,随之传来玻璃的破碎声【注意!烟灰缸碎了。】。
我杀了他,我成功了!我内心除了兴奋还有孤傲,我杀了他,我可算杀了他!但目前,我不能高兴得太早,我不能被抓获,我不能给条子【这种叫法在黑社会里有,不过普通人也有这样叫的,我在猜测这位凶手的身份。】留下杀人的痕迹,我需要清理现场。心里这么想着,所以极力压抑住兴奋,聚精凝神地思考应处理哪些痕迹。
首先,我将进屋触碰的所有东西都擦干净,包括烟灰缸【很麻烦吧,它已经碎了,若是划破了手导致流血可就不好办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纹,这样就无法找到我来的证据【“我来”,嗯,死亡地点可以确定了。就是死者的家。】。还有,我的鞋印,我穿的是运动鞋,必定会留下鞋印,我仔细一看,果然,能看到鞋印的痕迹【痕迹是从哪里来的?还是说在外面没怎么处理鞋子就进来了?还说根本没在意,进来就是为了杀人?亦或是去过什么地方,脚下带的?】。我很小心地将地板拖干净,直到确保无法在看见鞋印。接着,我该怎么做?对,我和他的QQ聊天记录里面,有约定见面【剧情渐渐完整了,死者可能是一个女人,男人不会那么缜密,无可奈何用烟灰缸杀人。所以说暂时猜想:死者(男)约凶手(女)见面,可能干了什么男女不正当的事,然后女方失手杀人。如她杀人之后不知所措的表现吻合。】,我不能让警察知道我来过。但是即使我删去,警察如果调查,未必不能查到删除的记录。干脆删掉好友吧,并且清除所有的记录,那也许就不会被发现了,我不得不佩服我的镇静和睿智,在如此兴奋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诡计的缜密【唔,很明显的原来的感性思维转变为理性杀人,是个女性。证实以上结论。】。
等清除完毕所有我来过的痕迹,我便思考:我只能让警方知道我没有来过,但根据动机的调查依旧会查到我【很清楚自己与死者的关系嘛。】,那么,我需要不在场证明。我该怎么做?我再次陷入沉思。我将手伸进裤兜,摸到一张纸质物品,突然,我眼前一亮——那是回程的车票【这可能是假作不在场的道具,也可能灵感启发。谜题标题与不在场有关,所以,这个车票以及嫌疑人的不在场就是本案关键。嗯,,不在场排除嫌疑人的方法破案不太可能了。】。
这一部分是对某一人杀人的描写,凶手应了死者的邀请,来到死者的家。然后不知做了什么凶手用烟灰缸敲死了死者。
凶手的感性思维导致了她的杀人,而其理性思维,让他冷静地处理现场。所以,这人很可能是一个女性。
其中有细节:烟灰缸碎了。后文也同样出现了烟灰缸,但不是碎得,所以此处应该用了小小的叙诡。
如果凶手和死者异性,那么她杀人的事也可以解释了:凶手企图与死者发生不正当关系,凶手正当防卫敲死了死者,但她却很高兴,处理了现场,使其成为一场真正的杀人案。
2
12月15日星期一
“报告基德,鬼域城松陵站,36号别墅发生案件。”烨凡通过电话向基德报告。

  “马上来。”基德睁开惺忪的睡眼,懒洋洋地回一句后,挂断电话。等清醒了,才重复一遍地址,“鬼域城36号,古缈正好住在那里。”
基德开他的保时捷来到现场,穿过嘈杂的人群,跨过封锁带,看到已经到达现场的古缈。
古缈将基德带进别墅。
“尸体在哪里?”基德问道。
“上面。”古缈用手指着上方,他的意思是尸体在二楼。
顺着木质楼梯来到二楼,靠左边的房间外站着个熟悉的人——烨凡刑警。
“基德好,古缈好。”烨凡问好后,将手伸向屋内,是在请基德进入现场。现场是一个宽大的房间,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鄙人家贫,没买过没见过更没在上面走过,听感觉软绵绵的,烟灰缸摔不破吧。初步猜想这个案子不是上文第一人称叙述的那个。】,房间的上方有三根横梁,其中的一根绑了一根麻绳,麻绳吊着一具男性尸体,那大概就是死者了【是吊死的,加重了上面的猜测。】。
“情况怎么样?”基德问道。古缈拍拍烨凡的手,示意他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死者吴鑫,男26岁,身高182,体重70kg,血型A,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死因是颈部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的窒息,凶器大概就是这根麻绳。”烨凡随之将目光移向死者脖子上绷紧的绳子【以绳子作为作案工具,并布置现场。有备而来。说明基德参与的吴案,与文开头叙述的案子并不是同一件。也就是说文章运用叙诡喽。】。
“是自杀吗?”基德确认道。

  “死者的脖子上未发现明显的吉川线,但是不排除是服用安眠药,具体情况还得尸检结束。”古缈说道。
“没有其他外伤吗?”基德问道。
“头部有一处伤痕。”古缈说道,“但不是致命伤。”
基德凝视着死者悬空的双脚下方,有一把踢倒的凳子和一个烟灰缸【没说明烟灰缸是否完整,根据实际来说,这里的烟灰缸应该是完整的,那么再次证实这是两个独立的案件。或许有联系。】。
“他是这家别墅的主人吗?”基德确认道。
“是的。”
“小职工还能这么有钱。【可能是祖传,也可能有不正当收入。我认为没必要考虑,如果不关于动机的话。】”基德摇摇头,“初步得到的死亡时间是?”
“根据尸体的僵硬程度和尸斑可以推断昨晚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左右。但是根据死者座机的通话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死者在十二点前没有死亡。【唔,,,座机。】”
“座机?”基德顺着古缈的手指,看向屋内书橱上的红色电话。古缈走上前,按下回放键:“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这是留言?不记得座机还有回放上次通话的功能。】”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这就是死者死亡时间的判断了,还不知这和嫌疑人不在场证据有什么关系。】
“这是谁和谁的通话?”基德很不解,因为电话中,说话的人对另一人的称呼是赵胜,即是从别墅打出去的,应该是死者在家里打过去的才对,但是在地铁站的人对另一人的称呼竟不是死者的名字。
“电话是由赵胜打出去的,打给在地铁站的死者。”古缈见基德不解的样子,继续解释道,“死者昨天约赵胜在家里见面,但是自己在到达后死者并不在家。便用死者别墅内的电话给死者打电话。如你所听到的,死者声称当时正在地铁站中,附近在午夜有车次的地铁站,大概只有辋川车站。”
“辋川车站距这里有60km,坐地铁需要30分钟。”基德说道,“那么通话时间是在11点半,因此死者至少应该是12点钟之后死亡的。【那么说上面的十二点以后死亡时间是由此推出来的。嗯,座机的录音功能可以录下来最近通话或者手动录音的,可以是对讲对方,也可以两方皆可,这里应该是前者。这个死亡时间可能是凶手假造的,因为十二点之后这个结论是推出来的。下文中有两天班车行程相同,那么死者可能在前一天就在车站,凶手完全可以在前一天就做好这个工作,可以开外响用自己的手机也录下来,当然就是指以上这段死者的电话录音。然后第二天在死亡时间之外出现杀人,之后自己就有了不在场证据。暂时只是猜想。】”
“没错。”古缈点点头。
“第一发现者是谁?”基德问道。
“王畅德。”烨凡回答道,他本想继续说下去,一位年轻的警官已经走进房间,报告道:
“报告,嫌疑人已经排查完毕了。”
3

审讯室:
“王畅德先生,你说你在昨晚发现尸体,并向警方报案,是吗?”古缈问道。
“是的。”王畅德的头低着,双手紧贴在大腿上,指尖流渗出细密的汗液,看上去十分紧张。他取下耳朵上夹的一根烟,点燃,猛嘬起来。
“你是什么时候进入的房间?”古缈的目光一直凝聚在王畅德颤抖的脸上。
“1点。”王畅德回答。
“为什么在一点拜访他?”古缈有些不解。
“为了杀他,为了杀他!”王畅德的眼球布满血丝,表情狰狞。古缈愣住了,他没想到有人会突然自首
“那你又为何报案呢?”
“哦,不!警官,你错了!我是准备去杀他,但我看到他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了!”王畅德死瞪着眼,一副必须相信自己的样子。【不像是假的。】
“请冷静一点。”古缈尽量稳定住王畅德的情绪,递给他一杯水。
王畅德深吸一口气,坐下来,继续说道:“我12点钟前往他所住的别墅,天很黑,街上的路灯也已经关了。在吴鑫家附近,我好像看到个人影,由于我是来杀人的,所以我故意遮住我的脸。进入别墅大门,我发现没有人招呼我,我以为是吴鑫喝醉了【喝醉了,死者可能喜好喝酒,而且是在外面,因为门窗都没锁,在家喝酒完全可以锁门关窗户喝,所以他只可能是在外面喝的酒。】,就私自潜入,在我打开没有上锁的卧室门后,发现那具尸体。我离开逃出房门,让我害怕的是,方才出现的黑影仍在那里,良久才消失,我觉得,我很可能被发现。假如我就此离开,免不了被怀疑,我只能报案,即使我根本就不想他的尸体被发现。”【那黑影是谁。】
“虽然你承认了你本杀人的准备,但我还是想请问一下——”古缈停顿一下,“你的动机?”
“我欠他钱,仅此而已。”王畅德尽量表现出平静的语气。

“赵胜先生,你昨晚拜访了吴鑫先生的家。”烨凡确认道。
“是的。”赵胜一脸从容。【明显准备好了的。】

“为什么在那么晚才见面?”烨凡追问。
“这个,你大概无权过问。”赵胜舔舔嘴唇,眼神却仍是不变地从容。【这种从容,让我不免得更加怀疑他。】

“你没有等到死者,于是在十一点半用别墅的座机给死者打个电话。”
“是的。”赵胜的嘴角浮起一丝讽刺。【自己的计谋?】

“死者当时在辋川车站是吗?”烨凡试探道。
“没错。”

  “你和死者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没有。”

“但我听说,你和他闹过一些不愉快,是吗?”烨凡试探性问道。
“这……你听谁说的?”赵胜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动机怀疑就有这么多情绪,看样子他是凶手的可能性很大。】
“你的同事们。”烨凡其实根本没有问过员工,但赵胜的脸色变得铁青,嘴角抽动一下,不过终究,他还是什么都没说。

“在离开别墅后,你确定没有再进去吗?”
“我确定没有。”

“张琴小姐,昨晚十一点到一点期间,你在哪里?”基德睿智的眼神中,闪现不可抗拒的威严。
“我……在加班。”张琴无精打采得垂下头。【可能真的在加班。因为她明显没有什么精力。】

“有人证明?”
“不,当天加班的只有我一个。”张琴答道。【没有不在场证明。】

  “你从几点开始加班的?”基德问道。
“十一点钟,一直到你们将我带过来。”张琴一脸不愉快,看起来对已经发生的事没有兴趣。

  “你喜欢赵胜吧?”基德一针见血。
“啊?什么?”张琴十分惊讶,一副这不关你的事的表情。

  “你喜欢赵胜,但吴鑫却喜欢你,他强迫你,强迫你与其结婚,没错吧?”基德步步紧逼。【倒塌的金字塔关系。】
“这是我的私人问题,你无权插手。”张琴闭着眼睛。
由文可知,此处死者吴的死亡时间是推断出来的。并不准确,而且是根据那个座机录音,这个完全可以仿造。唯一有点不在场证据支持的是赵胜,也是因为他打电话留下的录音得知死者的大约死亡时间是十二点之后,他是首要嫌疑人,他的不在场证明可以不成立。而且,死者好喝酒,对下面的推理可能会有帮助。


4

  “三人的嫌疑都很大。”基德看完三人拼合起来的资料,说道。
“是这样。”烨凡听罢,点点头。
“死者家中有没有类似监控摄像头的东西?”基德抱着得到肯定回答的心态问道。
“有的。”古缈的回答使基德惊一下。
“录像呢?”基德点点头,三人用基德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播放录像:

  11:01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他打完电话就离开了。】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这时他看到了黑影,这是谁?他也看到了尸体。】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还有那个黑影。是谁呢?黑影在外面,嗯。很可能就是张胜。】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然后才准备报警,嗯。】
1:30 警察赶到
这之间根本就没有死者吴的出现,我们没有猜想:死者吴根本没有坐车回家或者他一直在家里。】
基德闭起眼睛,太多太多的疑问不断堆积。
“我们发现王畅德的时候,他手中拿的麻袋只有一些刀具和绳索。”古缈回想道。【绳索是个引人注目的话题,不怎么相信王畅得会杀人,这只是我的猜测,也没有什么关键证据。】
“说不定有人在死者死前目击到死者。”基德思忖着。
“你是说?”古缈听懂基德的意思。
“死者在回到别墅前,曾在与赵胜通话的辋川车站内被人所目击,那么他们就有可能目击到真正的凶手。”基德判断道。【意思是放弃对张胜的嫌疑了?】
这一段中有监控的内容,其中死者吴根本没有出现,我们完全可以猜想:死者吴当晚,并没有在车站,当然也不会有那段电话录音。那么凶手可以确定了:嫌疑人赵。
5

辋川车站
  “昨天晚上在这里。,你有看到过,这几个人吗?”基德拿出死者和三位嫌疑人的照片,向几位工作人员请问道。
“不,我对你说的几个人没有印象。”工作人员摇摇头【张胜昨晚不在辋川车站!】。基德问过无数工作人员,但都得到了类似的回答,也都在意料之中。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烨凡问道。
“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玉祁站的WD116号地铁即将到站,请乘坐本次列车的旅客抓紧时间上车。”烨凡话音刚落,地铁站顶的话筒传来广播。
  “对了……”基德沉吟一会儿,立刻走向咨询台,对一位年轻女士问道,“可以请你告诉我昨天地铁的车次吗?”
“您是?”年轻女士眯起眼睛,上上下下仔细打量基德。
“警探。”基德拿出警探证件。
“请看。”年轻女士从咨询台内的抽屉中,拿出一张图表。
“有几班车的终点站相同。”基德看了,有些奇怪。
“是的,因为最近这几个地方去的人很多,所以这样安排车次。【车次很多,】”年轻女士微笑道。
“有前天的车次表吗?”基德想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不好意思,由于我们内部的失误,昨天和前天的车次表完全相同。【嗯,这就是条件了。】”年轻女士鞠了一躬,表示歉意。
“哦,不用,我只是问问。”基德的脸上却漾起笑容,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里每晚人都很少吗?”
“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这种人素质真低。【这人是谁?】”年轻女子抱怨,“哦,对了,昨天八点半的列车出故障了,没有出程。【看样子没什么异常。】”
基德闭上眼睛,一会儿,自言自语道,“接下来还需要排除张琴的嫌疑。”【就是说张琴不是凶手了。】
赵胜,王畅德,张琴,死者皆为广济公司的员工。其中,赵胜是厂长,王畅德是技术部门的副部长,张琴是赵胜秘书,死者是稽查部的普通员工。

一行人来到广济公司,发现不过是一家私营公司罢了,规模很小,与其名字大为不符。保安将三人带到厂长办公室前。烨凡走上前去,敲了敲门。
“哪位?”门内传来清晰的声音。
“我们是警察。”烨凡说道。
“进来。”虽然传来这句话,但没有人开门,烨凡只能自己打开了门。
“赵胜先生,您的秘书张琴小姐呢?”基德问道。
“啊?”赵胜的脸色忽地铁青,不过身为厂长的他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很快就用平缓的语气说道,“她今天请假,我还没有决定让谁来暂时代替她上班。”【张琴不在,他去干嘛了?】
“哦,是这样吗?”基德轻蔑一笑,“您还记得在审讯室的话吧?你和她之间,有什么事吗?”
面对基德的步步紧逼,赵胜倒是面不改色,八成觉得自己刚才的反应太不正常了,想消除警察对自己的怀疑。
  “我喜欢她,这是事实。”基德的眼睛闪着光,盯着目光同样冷峻的赵胜。
“她,喜欢你吗?”烨凡插话。【三者关系。】
赵胜眼睛瞪得老大,然后突然又松弛起来,随意地躺在椅子上,说道:“我,不知道。”
“那么关于王畅德这个人,你是否清楚呢?”基德见赵胜不愿继续谈论下去,便转移话题。
“你是指他和吴鑫的关系吗?”基德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两人关系好像挺不错,最近突然就这样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次我看到他们两个在争什么东西,具体我就不清楚。”赵胜见基德没有再针对自己,便用平静的语气回答道。
“好的,打扰了。”基德说着走出办公室,烨凡和古缈也跟着出来。
“很多时候,小道消息也是很可靠的。”古缈觉得不必问与此案相关的人,其他人也可能知道一些情况。
“同意,我们可以咨询一下赵胜的员工。”基德摸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你问张琴和赵胜的关系?别傻了,张琴怎么可能喜欢赵胜,还不是赵胜那个不要脸的一直缠着张琴不放。”眼前这位脸部棱角分明的员工说道。【赵胜喜欢张琴,而张琴不喜欢赵胜。】
“张琴喜欢的是谁?”基德听员工的话有些意思,便继续追问道。
“那能是谁?吴鑫啊!”基德听罢,倒吸一口凉气。【张琴喜欢的是死者。】
  “我挺欣赏吴鑫这个人的,他很喜欢音乐,跟我一样,喜欢记录身边美好的东西。”
  “那王畅德先生和吴鑫先生有什么过节吗?”
“王畅德那个家伙,挪用公款的事,厂里哪个人不知道?终于被吴鑫抓到了把柄,这几天跟在吴鑫屁股后面,别提多奉承了。”员工的话中,满是对王畅德的不悦。这也难怪,眼前这位员工是技术部的,常常被王畅德欺负,会帮他说话才有鬼。几人正在王畅德办公室交谈,其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与周围环境明显不符,这是他的吗?】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下面死者吴旁边的烟灰缸,才是他的吧。】
“谢谢你的协助,我们告辞了。”基德微笑地点点头,准备离开。
“哦,对了,你们如果对张琴这个女人感兴趣,其实,不瞒你说,她和我们隔壁公司的袁歃有那种关系,王畅德和袁歃关系也不好。”员工站起身,贴着基德的耳朵偷偷说。【就是说,杀死者袁【后文出现】的嫌疑人包括张琴,王畅得。】
“他人在哪里?”基德的面色忽地严峻起来。
几位人物的关系:
赵胜喜欢张琴,但只是一厢情愿。张琴喜欢死者吴。张琴与死者袁有情人关系。当晚,服务员并没有见到过死者吴以及嫌疑人,那么更加证实了了上面的猜想,可以进一步质证赵胜就是凶手。然后,车站有喝醉酒的人,死者吴的习性就应该是喝酒的吧,所以这人应该是赵胜派来的,想要掩人耳目:死者吴当时在车站。不过破绽太多,时间也对不上。

6

  12月16日,在袁歃家中找到其尸体,死因: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就是被敲死的】,初步判定为他杀。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八点钟左右【下面有提示说这一天和14号的车次是一样的。】。其家离辋川车站很远。【啧,八点多钟出现了。】

吴鑫尸检: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王畅得的很干净,但是房间到处有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死者吴确实被打过,有什么关系呢?或者说,这烟灰缸是用来敲谁的?】,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王畅得?他来干什么?有种猜测:这伤痕是王畅得补刀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他是否死亡。另一种可能:凶手为了拜托自己嫌疑,嫁祸给王畅得。】。
死者袁的案子,嗯,就是开头叙述的那个。一些细节完全吻合:烟灰缸杀人。

问:1:推出两个案子的不在场证明手法(5)
2:杀死袁歃的凶手(2)
3:杀死吴鑫的凶手(2)
4:动机(1)

如下是地铁班次表格(地名,车次名均为虚构)

【时间与座机里的对不上,因为凶手疏忽了。两天的车次因为意外是一样的。】

注:吴鑫的别墅只能从前门进入,无法翻窗,无法走后门。
文中嫌疑人与死者(除袁歃外,都住在松陵区)
以下皆为由以上推理得知。
——时间线:
13号晚八点左右,死者袁死亡。】
14号晚十二点之后,即15号凌晨,死者吴死亡并很快被发现。】
16号死者袁尸体被发现。】
——案件人物关系:
张琴:赵胜秘书,喜欢死者吴,和死者袁有情人关系。
赵胜:喜欢张琴,公司老板。
王畅得:与死者吴不和。
——案件线索/疑点:
A.死者吴案:
a.死者在死亡当天根本没有进出别墅的录像。
b.死亡时间被推断是十二点以后,那么其中两个人:王畅得、张琴没有不在场证明。但不排除假冒。
c.当天根本没有晚上十二点到达松陵的车次。
d.烟灰缸上有王畅得指纹,而且很脏有灰,很显然没有处理过。这是王畅得的。上面的血迹反应也许是之前的就有的血迹,因为我们不知道这血是谁的。
e.死者头上确实有伤口,不过,为什么凶手还要在上面敲一下,都勒毙了。
f.从王畅得的话,死者有夜间喝酒的习惯。
B.死者袁案:
a,文章第一部分叙述的就是这个案件。
b.这个凶手是女性。
c.死者确实是被烟灰缸敲死的。
d.凶手以当天的车票作为灵感来源,制造不在场证明。
so,
……………PRIUSE作答篇……………
  “凶手就是你吧!是你杀死了死者吴!”突然,一阵“白气”出现,随之而来的乱凌音的叫声,乱凌音看透了人间罪恶,决心下凡破案。
  乱凌音用手一直指着坐在办公室的赵胜。
  “你是谁?你怎么进来的?啊?快走,再不走我叫警察了!”
  “去你的杀人犯,还警察。让我揭穿你的阴谋吧。”说着一施法,把赵胜的嘴封住,他大张双臂飘在空中。在他的背后出现了十字架。
  “死者吴一案破案的关键,就是你精心设计的不在场证明了!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辋川站的车次,然后利用座机录音制造死者在十一点半之前还没死的假象,我们根到这里需要半小时得知,死者是在十二点之后死亡的,而你十一点进来别墅,十一点半多一点就出去了,所以你的不在场看起来非常完整,是吧?而且,你应该派人假扮死者王,并让其出现在车站。你也注意到了今晚前来杀人的嫌疑人王,或许你是不知道他要来杀人,或许你是知道的,但不管怎样,这似乎更让你似乎摆脱了嫌疑,是吧?因为嫌疑人王就是你的嫁祸对象。
  “你可知是哪里出破绽的?嫌疑人王办公室里全是灰,只有一个干干净净的是烟灰缸,这太假了。很显然这烟灰缸不是他的。为什么呢?真相是这样的:你是这个公司的老板,有进出各个办公室的权利,所以你在杀人之前进入了王的办公室,把他的烟灰缸拿走了,你没有做任何工作,只是带走了而已。之后到了死者家,他应该没有出门,你进去就有绳索勒毙了他,或许在这之前你把之前做好的录音,就是座机里那段,做好那些警察听到的假象,判断死亡时间。简言之,你知道这一天的车次,为了给自己做不在场证明,你早就用其他设备录下来了死者吴说的那几句话,并且后面有个庞大的背景:大喇叭广播。然后你用座机打死者的电话,当然,这时很可能你正拿着俩手机一座机三个机器呢,之后怎么干就很简单了。你用死者的烟灰缸敲死者,然后擦干净它,准备的是要把这个烟灰缸带走,放到嫌疑人王办公室,然后把嫌疑人王的烟灰缸留下来,这上面有他的指纹,也有血迹反应。这上面为什么会有血迹反应?可能是你伪造的,也可能是这上面本来就有的,嫌疑人王有胆来杀人谁知道他以前用这烟灰缸干过什么?然后你就可以大胆离开,看到前来杀人的嫌疑人王,你也在那里站了一会儿,是吧。你回去放完烟灰缸就没有什么事了,是吧?老滑头。还有你安排那几个人,他们是根据当天也就是前一天的车次来得,时间完全都对不上,你这个笨蛋,没想到吧,车站的疏忽意外就是你诡计大破的钥匙,呦呵,想说话,说呗!
  说着赵胜又可以说话了。
  “你!你特么是怎么知道的?!”
  “呵呵!你的破绽太多了!首先,你不知道吧,案发那天的车次和前一天是相同的!不是原来的那套,疏忽了吧!其次,那天死者也根本不在车站,录像里根本没有出现死者归家!再者,你把嫌疑撇的太远了,嫌疑人三个就你一个不在场证据成立,不很奇怪吗?这足以证明,你就是凶手!而且,就你刚刚那话的态度,切,承认了吧!”乱凌音说着向他吐了一口唾沫。
  赵胜猛然睁开眼!唔,是梦啊。诶?这是什么地方?
  “你醒了?”基德看到赵胜醒了,问他。
  “你听我们说到一半就晕过去了,嗯。招供吧。”基德犀利的目光刺透赵胜的身体。
  “好,和乱凌音说的没错。”
  “乱凌音是谁?”
  “神啊!”
  外边,剩下的警察们也在讨论。“何必呢,哎,这赵胜。为了得到张琴杀掉自己喜欢的人所喜欢的人,他以为这样就能得到张琴吗?还要嫁祸给别人,切——”
  另一面——某警官——
  “喂,张琴。你在哪儿呢?干什么去了?昂!说,是不是你杀了死者袁!
  【就是你杀了死者袁,而且你都没有交代你的不在场证明!?我怎么破!难道还能帮你想一个来?想多了吧。动机:张应邀来到死者袁家,死者袁就生龙活虎的想要占张琴便宜,张琴正当防卫失手杀人,不过后来走向不归路,没有报警,倒是一做到底,真的成为了杀人犯。】
   ……………PRIUSE作答篇……………
  令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说 两个案子 的不在场证明?死者袁案明明没交代什么,可以从文章里知道的只有两个嫌疑人:张琴和王畅德。其他的啥也没有,为什么说还有不在场证据的手法?
  如果这样说,就是问张琴在死者袁案的不在场证明了。她的灵感是车票,或者说工具就可能是车票。
  然后别无想法,就酱。


作者: 御手洗北风    时间: 2018-2-10 20:03
本帖最后由 惨碎世界 于 2018-2-10 20:23 编辑

(注:以下人物用简称代替为了简便)杀死吴鑫的是赵胜,杀死袁的是王顺德,动机分别是得不到张,于是将愤怒迁到了吴上去,认为是吴让自己无法得到张,而王的动机是摞用公款被袁发现,袁威胁他于是便杀了袁。那么案件就是如此了,王杀了袁的消息被吴知道,于是吴威胁王给他钱并且拿走了王那个旧的烟灰缸,以此来威胁王,于是就解释了吴一个小职员如何能住别墅,因为那是王挪用公款的钱以及王的钱,王忍无可忍于是便想去杀吴并且拿回烟灰缸,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王会紧张,因为他去杀吴并不是欠钱这么简单,而他却去晚了,吴早就被赵杀了,那么开头的那部分就是王杀袁的过程。不在场证明:赵其实在11点就杀了吴,并且利用早已经录好了昨天的车站与吴的对话来制造不在场证明,因为昨天的表与前天的完全一样,完全可以前一天就做好,而且前天是7点以后就没有了人,但死者死那天车站很吵,车站人员说有人闹事那么赵与死者的对话应该是很吵的,但相反那里很安静。王的不在场证明:利用了回程的车票,因为前天和昨天的表一样,他只需要拿着车票,改变一下日期,让警察以为他在那天在做车,可以在后天录上车站的提示音交给警察告诉他们当时王自己在坐车就可。旧血迹也就是王杀了袁留下的血迹。作答者:北风(2303106002) 雨泣 (3225858219)  落雨(206235397)队伍名:北雨落星辰
作者: 遥丶无名    时间: 2018-2-10 21:39
不在场证明
                                               作者:鬼域 基德

队名:奇想天动
队员:King,QQ:2094714737
服部少轶,QQ:445439803
遥,QQ:1029181116

「所谓不在场证明,对平庸的人而言,不过是一种手法,但对侦探而言,实则是凶手心理的一种体现。」

1
我的目光呆呆地穿过他,哦,不,与其说穿过他,不如说刺透他的尸体。上一秒还在我面前生龙活虎的人,如今瘫倒在地上,毫无生气,他桐杏般大的眼睛直直盯着天花板,扭曲的脸使他看起来再没有了人样。
我伸出手摸一下他的脖子,没有脉搏,我又将手掌放在他的胸口上,没有心跳。他真的死了,是我杀死的。我是如何杀死他的?我不知道。此刻头脑中一片空白,顿失方才的记忆。
他丑恶的嘴脸,我已无心观看,转移到他身旁,转移到那粘有殷红血液的烟灰缸上。哦,我记起来了,我就是用这个结束他的生命的。我并不觉得有何罪恶感,他该死,该死!我能想象我此时比他更加狰狞的面孔,我感到脸部肌肉一阵抽搐,,心中一阵麻木,兴奋使我的手不断颤抖,刚拾起的烟灰缸又悄然滑落,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随之传来玻璃的破碎声。(此处烟灰缸破碎)
我杀了他,我成功了!我内心除了兴奋还有孤傲,我杀了他,我可算杀了他!但目前,我不能高兴得太早,我不能被抓获,我不能给条子留下杀人的痕迹,我需要清理现场。心里这么想着,所以极力压抑住兴奋,聚精凝神地思考应处理哪些痕迹。
首先,我将进屋触碰的所有东西都擦干净,包括烟灰缸,不留下自己的指纹,这样就无法找到我来的证据。还有,我的鞋印,我穿的是运动鞋,必定会留下鞋印,我仔细一看,果然,能看到鞋印的痕迹。我很小心地将地板拖干净,直到确保无法在看见鞋印。接着,我该怎么做?对,我和他的QQ聊天记录里面,有约定见面,我不能让警察知道我来过。但是即使我删去,警察如果调查,未必不能查到删除的记录。干脆删掉好友吧,并且清除所有的记录,那也许就不会被发现了,我不得不佩服我的镇静和睿智,在如此兴奋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诡计的缜密。
等清除完毕所有我来过的痕迹,我便思考:我只能让警方知道我没有来过,但根据动机的调查依旧会查到我,那么,我需要不在场证明。我该怎么做?我再次陷入沉思。我将手伸进裤兜,摸到一张纸质物品,突然,我眼前一亮——那是回程的车票。(首段描写根据致死原因不同,可以得知为杀袁时场景)


2
12月15日 星期一
“报告基德,鬼域城松陵站,36号别墅发生案件。”烨凡通过电话向基德报告。

  “马上来。”基德睁开惺忪的睡眼,懒洋洋地回一句后,挂断电话。等清醒了,才重复一遍地址,“鬼域城36号,古缈正好住在那里。”
基德开他的保时捷来到现场,穿过嘈杂的人群,跨过封锁带,看到已经到达现场的古缈。
古缈将基德带进别墅。
“尸体在哪里?”基德问道。
“上面。”古缈用手指着上方,他的意思是尸体在二楼。
顺着木质楼梯来到二楼,靠左边的房间外站着个熟悉的人——烨凡刑警。
“基德好,古缈好。”烨凡问好后,将手伸向屋内,是在请基德进入现场。现场是一个宽大的房间,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软绵绵的地板,和第一段描述不一致),房间的上方有三根横梁,其中的一根绑了一根麻绳,麻绳吊着一具男性尸体,那大概就是死者了。
“情况怎么样?”基德问道。古缈拍拍烨凡的手,示意他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死者吴鑫,男26岁,身高182,体重70kg,血型A,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死因是颈部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的窒息,凶器大概就是这根麻绳。”烨凡随之将目光移向死者脖子上绷紧的绳子。
“是自杀吗?”基德确认道。

  “死者的脖子上未发现明显的吉川线,但是不排除是服用安眠药,具体情况还得尸检结束。”古缈说道。
“没有其他外伤吗?”基德问道。
“头部有一处伤痕。”古缈说道,“但不是致命伤。”
基德凝视着死者悬空的双脚下方,有一把踢倒的凳子和一个烟灰缸。
“他是这家别墅的主人吗?”基德确认道。
“是的。”
“小职工还能这么有钱。”基德摇摇头,“初步得到的死亡时间是?”
“根据尸体的僵硬程度和尸斑可以推断昨晚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左右。但是根据死者座机的通话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死者在十二点前没有死亡。”
“座机?”基德顺着古缈的手指,看向屋内书橱上的红色电话。古缈走上前,按下回放键:“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根据下午列车员所说的14日晚有醉汉打闹声,而此处没有,故为伪证)
“这是谁和谁的通话?”基德很不解,因为电话中,说话的人对另一人的称呼是赵胜,即是从别墅打出去的,应该是死者在家里打过去的才对,但是在地铁站的人对另一人的称呼竟不是死者的名字。
“电话是由赵胜打出去的,打给在地铁站的死者。”古缈见基德不解的样子,继续解释道,“死者昨天约赵胜在家里见面,但是自己在到达后死者并不在家。便用死者别墅内的电话给死者打电话。如你所听到的,死者声称当时正在地铁站中,附近在午夜有车次的地铁站,大概只有辋川车站。”
“辋川车站距这里有60km,坐地铁需要30分钟。”基德说道,“那么通话时间是在11点半,因此死者至少应该是12点钟之后死亡的。”
“没错。”古缈点点头。
“第一发现者是谁?”基德问道。
“王畅德。”烨凡回答道,他本想继续说下去,一位年轻的警官已经走进房间,报告道:
“报告,嫌疑人已经排查完毕了。”


3

审讯室:
“王畅德先生,你说你在昨晚发现尸体,并向警方报案,是吗?”古缈问道。
“是的。”王畅德的头低着,双手紧贴在大腿上,指尖流渗出细密的汗液,看上去十分紧张。他取下耳朵上夹的一根烟,点燃,猛嘬起来。(此处可以看出王的烟瘾极重,而在吴屋里待了十分钟,看见吴尸体时紧张,抽烟,于是吴家中烟灰缸留下了王的指纹)
“你是什么时候进入的房间?”古缈的目光一直凝聚在王畅德颤抖的脸上。
“1点。”王畅德回答。
“为什么在一点拜访他?”古缈有些不解。
“为了杀他,为了杀他!”王畅德的眼球布满血丝,表情狰狞。古缈愣住了,他没想到有人会突然自首
“那你又为何报案呢?”
“哦,不!警官,你错了!我是准备去杀他,但我看到他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了!”王畅德死瞪着眼,一副必须相信自己的样子。
“请冷静一点。”古缈尽量稳定住王畅德的情绪,递给他一杯水。
王畅德深吸一口气,坐下来,继续说道:“我12点钟前往他所住的别墅,天很黑,街上的路灯也已经关了。在吴鑫家附近,我好像看到个人影,由于我是来杀人的,所以我故意遮住我的脸。进入别墅大门,我发现没有人招呼我,我以为是吴鑫喝醉了,就私自潜入,在我打开没有上锁的卧室门后,发现那具尸体。我离开逃出房门,让我害怕的是,方才出现的黑影仍在那里,良久才消失,我觉得,我很可能被发现。假如我就此离开,免不了被怀疑,我只能报案,即使我根本就不想他的尸体被发现。”(良久才消失的黑影,说明王的行踪被发现,故后面王办公室里的烟灰缸是凶手放置的,目的是嫁祸)
“虽然你承认了你本杀人的准备,但我还是想请问一下——”古缈停顿一下,“你的动机?”
“我欠他钱,仅此而已。”王畅德尽量表现出平静的语气。(王挪用公款被吴发现,吴以此为威胁勒索王,导致王准备行凶)

“赵胜先生,你昨晚拜访了吴鑫先生的家。”烨凡确认道。
“是的。”赵胜一脸从容。

“为什么在那么晚才见面?”烨凡追问。
“这个,你大概无权过问。”赵胜舔舔嘴唇,眼神却仍是不变地从容。

“你没有等到死者,于是在十一点半用别墅的座机给死者打个电话。”
“是的。”赵胜的嘴角浮起一丝讽刺。

“死者当时在辋川车站是吗?”烨凡试探道。
“没错。”(结合上下文得知,可以排除王和张,赵在撒谎,杀死吴的凶手是赵,动机是为了占有张)

  “你和死者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没有。”


“但我听说,你和他闹过一些不愉快,是吗?”烨凡试探性问道。
“这……你听谁说的?”赵胜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
“你的同事们。”烨凡其实根本没有问过员工,但赵胜的脸色变得铁青,嘴角抽动一下,不过终究,他还是什么都没说。

“在离开别墅后,你确定没有再进去吗?”
“我确定没有。”

“张琴小姐,昨晚十一点到一点期间,你在哪里?”基德睿智的眼神中,闪现不可抗拒的威严。
“我……在加班。”张琴无精打采得垂下头。
  
“有人证明?”
“不,当天加班的只有我一个。”张琴答道。(张是赵的秘书,应该是赵安排张加班,目的是为了使张没有不在场证据)

  “你从几点开始加班的?”基德问道。
“十一点钟,一直到你们将我带过来。”张琴一脸不愉快,看起来对已经发生的事没有兴趣。

  “你喜欢赵胜吧?”基德一针见血。
“啊?什么?”张琴十分惊讶,一副这不关你的事的表情。

  “你喜欢赵胜,但吴鑫却喜欢你,他强迫你,强迫你与其结婚,没错吧?”基德步步紧逼。
“这是我的私人问题,你无权插手。”张琴闭着眼睛。


4

  “三人的嫌疑都很大。”基德看完三人拼合起来的资料,说道。
“是这样。”烨凡听罢,点点头。
“死者家中有没有类似监控摄像头的东西?”基德抱着得到肯定回答的心态问道。
“有的。”古缈的回答使基德惊一下。
“录像呢?”基德点点头,三人用基德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播放录像:

  11:01 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
1:30 警察赶到(此处可以排除张的嫌疑,十分钟,够一杆烟了)

  基德闭起眼睛,太多太多的疑问不断堆积。
“我们发现王畅德的时候,他手中拿的麻袋只有一些刀具和绳索。”古缈回想道。(王带了刀具和绳索,没必要用烟灰缸砸)
“说不定有人在死者死前目击到死者。”基德思忖着。
“你是说?”古缈听懂基德的意思。
“死者在回到别墅前,曾在与赵胜通话的辋川车站内被人所目击,那么他们就有可能目击到真正的凶手。”基德判断道。


5

辋川车站
  “昨天晚上在这里。,你有看到过,这几个人吗?”基德拿出死者和三位嫌疑人的照片,向几位工作人员请问道。
“不,我对你说的几个人没有印象。”工作人员摇摇头。基德问过无数工作人员,但都得到了类似的回答,也都在意料之中。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烨凡问道。
“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玉祁站的WD116号地铁即将到站,请乘坐本次列车的旅客抓紧时间上车。”烨凡话音刚落,地铁站顶的话筒传来广播。
  “对了……”基德沉吟一会儿,立刻走向咨询台,对一位年轻女士问道,“可以请你告诉我昨天地铁的车次吗?”
“您是?”年轻女士眯起眼睛,上上下下仔细打量基德。
“警探。”基德拿出警探证件。
“请看。”年轻女士从咨询台内的抽屉中,拿出一张图表。
“有几班车的终点站相同。”基德看了,有些奇怪。
“是的,因为最近这几个地方去的人很多,所以这样安排车次。”年轻女士微笑道。
“有前天的车次表吗?”基德想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不好意思,由于我们内部的失误,昨天和前天的车次表完全相同。”年轻女士鞠了一躬,表示歉意。
“哦,不用,我只是问问。”基德的脸上却漾起笑容,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里每晚人都很少吗?”
“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这种人素质真低。”年轻女子抱怨,“哦,对了,昨天八点半的列车出故障了,没有出程。”(14日晚11:00左右有醉鬼闹事,而上文座机电话里没有这段声音,说明电话声是伪造的)
基德闭上眼睛,一会儿,自言自语道,“接下来还需要排除张琴的嫌疑。”
赵胜,王畅德,张琴,死者皆为广济公司的员工。其中,赵胜是厂长,王畅德是技术部门的副部长,张琴是赵胜秘书,死者是稽查部的普通员工。

  一行人来到广济公司,发现不过是一家私营公司罢了,规模很小,与其名字大为不符。保安将三人带到厂长办公室前。烨凡走上前去,敲了敲门。
“哪位?”门内传来清晰的声音。
“我们是警察。”烨凡说道。
“进来。”虽然传来这句话,但没有人开门,烨凡只能自己打开了门。
“赵胜先生,您的秘书张琴小姐呢?”基德问道。
“啊?”赵胜的脸色忽地铁青,不过身为厂长的他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很快就用平缓的语气说道,“她今天请假,我还没有决定让谁来暂时代替她上班。”(14日晚上还在加班,15号却不在,是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加重张的嫌疑)
“哦,是这样吗?”基德轻蔑一笑,“您还记得在审讯室的话吧?你和她之间,有什么事吗?”
面对基德的步步紧逼,赵胜倒是面不改色,八成觉得自己刚才的反应太不正常了,想消除警察对自己的怀疑。
  “我喜欢她,这是事实。”基德的眼睛闪着光,盯着目光同样冷峻的赵胜。
“她,喜欢你吗?”烨凡插话。
赵胜眼睛瞪得老大,然后突然又松弛起来,随意地躺在椅子上,说道:“我,不知道。”
“那么关于王畅德这个人,你是否清楚呢?”基德见赵胜不愿继续谈论下去,便转移话题。
“你是指他和吴鑫的关系吗?”基德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两人关系好像挺不错,最近突然就这样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次我看到他们两个在争什么东西,具体我就不清楚。”(争什么东西,烟灰缸还是挪用的公款)赵胜见基德没有再针对自己,便用平静的语气回答道。
“好的,打扰了。”基德说着走出办公室,烨凡和古缈也跟着出来。
“很多时候,小道消息也是很可靠的。”古缈觉得不必问与此案相关的人,其他人也可能知道一些情况。
“同意,我们可以咨询一下赵胜的员工。”基德摸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你问张琴和赵胜的关系?别傻了,张琴怎么可能喜欢赵胜,还不是赵胜那个不要脸的一直缠着张琴不放。”眼前这位脸部棱角分明的员工说道。
“张琴喜欢的是谁?”基德听员工的话有些意思,便继续追问道。
“那能是谁?吴鑫啊!”基德听罢,倒吸一口凉气。
  “我挺欣赏吴鑫这个人的,他很喜欢音乐,跟我一样,喜欢记录身边美好的东西。”(喜欢记录美好的东西,可以猜测出座机电话录音是吴自己记录的)
  “那王畅德先生和吴鑫先生有什么过节吗?”
“王畅德那个家伙,挪用公款的事,厂里哪个人不知道?终于被吴鑫抓到了把柄,这几天跟在吴鑫屁股后面,别提多奉承了。”(王杀吴的动机,吴借此勒索王,解释了吴家里经济来源不明)员工的话中,满是对王畅德的不悦。这也难怪,眼前这位员工是技术部的,常常被王畅德欺负,会帮他说话才有鬼。几人正在王畅德办公室交谈,其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赵杀了吴后,发现了有人潜入吴屋里,于是在附近徘徊,发现是王,于是把新的烟灰缸放在王办公室里,目的是加重王的嫌疑)
“谢谢你的协助,我们告辞了。”基德微笑地点点头,准备离开。
“哦,对了,你们如果对张琴这个女人感兴趣,其实,不瞒你说,她和我们隔壁公司的袁歃有那种关系,王畅德和袁歃关系也不好。”员工站起身,贴着基德的耳朵偷偷说。(王和袁关系不好,张和袁有染,故杀袁的吴,王和赵都有动机)
“他人在哪里?”基德的面色忽地严峻起来。


6
  
  12月16日,在袁歃家中找到其尸体,死因: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初步判定为他杀。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八点钟左右。其家离辋川车站很远。

吴鑫尸检: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 ,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luminol反应,说明烟灰缸之前粘过血迹,王的指纹可能是在吴屋里为了冷静一下,吸烟时留下的,而不是杀袁时留下的,按照第一段的描写来看,杀袁的应该是一个冷静的人,不应该留下如此明显的罪证)

问:1:推出两个案子的不在场证明手法(5)
袁案件:吴有着录下美好事情的习惯。那么就不难解释吴为什么会有列车进站的录音。于是利用播放录音片段时给赵打电话,从而制自己在车站的假象。
吴案件:利用吴打给自己打电话,录音来制造不在场证明。遗憾的是案发当晚有醉汉出现。

2:杀死袁歃的凶手(2)
凶手是吴。吴得知张与袁有染,于是痛下杀手,之后在第二天给赵打电话,证明自己八点在车站的。结果反而被赵录音后利用。
3:杀死吴鑫的凶手(2)
凶手是赵,动机是赵认为张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有吴的存在。赵去吴屋里用烟灰缸击昏吴,然后吊死。赵看见王来了后买了新的烟灰缸放在王的办公室,为了嫁祸王。
4:动机(1)
动机:吴杀袁是因为得知张与袁有染后愤怒不已,杀了袁。  赵杀吴是因为赵认为张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有吴的存在。
细节:1:由第一段所描绘的可以得知烟灰缸砸死人也不会破碎,所以吴死亡时破碎的烟灰缸是吴杀死袁拿回来的。
2:由第一段可知,杀袁的人很冷静,而下文烟灰缸上却留下了王的指纹,以及王在警察局里面的表现可以得知,杀袁的人不是王。
3:吴有记录美好事物的习惯,那么就解释了那段录音的来由,是吴自己之前录的,目的是为了制造自己杀袁时的不在场证据。

(可依答案的细节作具体评分)

  如下是地铁班次表格(地名,车次名均为虚构)
注:吴鑫的别墅只能从前门进入,无法翻窗,无法走后门。
文中嫌疑人与死者(除袁歃外,都住在松陵区)
尸体发现越晚,死亡时间的判定的时间跨度越大。

作者: 飞过海‘一样    时间: 2018-2-10 21:39
解答队伍:admu诸葛
QQ:mu(奎因お苜):1070898318
    诸葛(凡尘世子):2915270260
    ad(飞过海‘一样):654170577
  论述:先从吴鑫看起吧,吴鑫被伪造死亡,其凶手应该是使用那个烟灰缸重击他头部导致其昏迷,然后人为帮助他上吊。造成脖颈没有吉川线。而如此死亡,对警方确定死亡时间造成了很大阻碍。
      而根据正常情况,死者此时应该在车站。。。那么那个上吊的情况就很难发生在这里,两者必有一假。
明显,车站的录音是凶手搞事情弄的。证据就是车站的车次。之前列举了车次上的矛盾问题,那么,还有就是录音问题了,有一个闹事的家伙,这家伙如果认为就是死者的话,未免有失偏颇,因为死者今晚还要和赵胜见面,而且死者在和赵胜那段录音里面声音并无异常。且没有一旁工作人员的声音。
所以这个录音是伪造的。
伪造这个录音能造成的效果可就是赵胜获得不在场证明吗?再想到如果赵胜有一张回程票(正好,预备了自己回程所用),且现场留有王畅德的烟灰缸,显然烟灰缸是赵胜栽赃王畅德的用具。咱先不论王畅德自己现有的那个烟灰缸是新买的还是谁给的,反正赵胜拿走或借走了王畅德的烟灰缸,唯一的问题在于王畅德竟然没认出那个烟灰缸。这不可能,所以这又解释了王畅德反常举动。因为他不能承认自己是因为现场有个自己的烟灰缸才害怕到报警的。而不是因为有个黑影。。。。。。但这也不合常理,所以此点留到下文总结时进行研究。
总结:所以赵胜就是凶手了。那么王畅德所说,那个黑影就是赵胜了。而王畅德的所有举动。。。应该说就是他在做贼心虚了。。。。。。
再分析后一起案子。12138点死亡,之前提到了一点,不知道那8点的列车干啥用的,现在就清楚了。
列车没有出程,那就是说不能搭乘这班列车了。那么如果凶手在这三人之中,必然死亡时间有毛病。因为要从松陵区到袁歃家,不搭车会很慢。然而这个站,只有这一班到(应该吧。。。。。。这里没有足够的证据,因为没说袁歃在哪也没有更详细的路线图,纯猜),15号发现的吴鑫,则吴鑫是14号歇菜的。那么这个13号,说明这群嫌疑人都有嫌疑(可以连续犯案)
而王畅德那里又多了一个烟灰缸,还很干净,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如果这个是个新买的,就是说以前那个没得用了,但是时间来说,以前那个拿不回来是因为被凶手用了不能拿,这种情况下才要拿新的。但这很明显和吴鑫这个无关。
那么王畅德为何要无故再弄一个烟灰缸呢?显然,就是为了把凶器带过来自己这边。因为8点半那趟车次已经停止了。所以认为松陵区的人都不能到那边。
但是要注意一个事实,死者被发现的时间可不在当天,而是在后天15号的时候,要知道被发现的时间越晚,法医鉴定越不精准。(对于死亡时间的鉴定怎么可能只给一个8点了事?应该给出一个范围因为即使是法医,详细检验了尸体,过去这么久的时间怎么可能给一个确定值)
也就是说,凶手要么杀人当天就没回去,要么早就搞完了事情,结果8点的车次不来刚好做了不在场证明。
实际上从动机来说,也是王畅德和张琴这两个有动机,那么按理说,应该是王畅德杀了袁歃以后把凶器带回了自己家。
但,王畅德真的看不出自己烟灰缸带回来是多此一举吗?不应该,所以实际情况反而有可能是张琴为了杀害袁歃而嫁祸王畅德,所以去用袁歃自己的烟灰缸杀了袁歃,之后找机会把烟灰缸放在王畅德这边。
这个论断也可以有动机支撑的。因为赵胜喜欢张琴这是确定的,而张琴对赵胜则关系暧昧,但两人一旦提到这个,反应都是极大,这说明这个关系是敏感关系,毕竟有什么能够比把自己卷进去的命案更重要呢?两人的感情如果是暗中的,双方都不知道的,那张琴又干什么遮遮掩掩?
所以说,赵胜是想到这个,说到自己对张琴的感情是坦诚,才能减少注意
而张琴并没有这个觉悟,张琴应该否认自己对赵胜的感情,这样有员工证词相助(没说那个员工是帮凶。。。。。。虽然也有一丢丢可能啦),想必张琴对赵胜是真爱。
所以这是两个人共同的谋划。
张琴在一天先行到袁歃家搞定袁歃。以她的身份进去之类的也是没问题的。所以才是说袁歃是恶魔。这种不在场证明也是体现了张琴对这个事件的恐慌与彷徨。张琴和赵胜合谋在一起的第一步就成了。
接下来是赵胜进行的第二步。之前说的那个不合理(没发现烟灰缸)也有更详实的解释了。除了王畅德本人看到尸体后的惊慌失措(对他不先看地上的行为表示不爽)还有王畅德这家伙没发现自己烟灰缸被换的尴尬……看那个办公室必然是很久没打理的样子(王畅德作为一个技术吃饭的,对干净程度应该不会不在意到这个程度吧。。。。。。另外别说王这家伙技术好到能破坏车次运行啊。。。。。。)王畅德大概不常用办公室,所以这对情侣就能替换烟灰缸,实施上述谋杀。
具体的自然就是一开始分析的了,这个不在场证明也体现了赵胜的心理(话说。。。。。。如果没打错字的话。。。。。。之前那个凶手独白应该解释为两个人的独白更正确吧?第一个是杀死袁歃的。要不然怎么说打了他的头他就死了?明明有勒痕?没有勒痕警方应该轻易看出,就必须作为条件写上去的,毕竟吉川线这么细致的东西都写了,不能不注意到勒沟啊,所以在清除记录那段之后的第一部分最后一段,是赵胜犯案的独白,而之前的是张琴的。)


作者: 你你你    时间: 2018-2-10 21:44
赵胜杀死吴鑫,动机情杀

作者: 狼仔Nono    时间: 2018-2-11 03:15
第一题答案:
杀死袁歃的凶手是吴鑫。
首先分析第一节中对犯罪现场和凶手的描写,死者死于钝器击打头部造成的颅内外出血,符合袁歃的死因颅内出血,而另一死者吴鑫的死因是机械性窒息,与第一段犯罪现场不符;其次文中对此案发现场环境的描写是坚硬的地面,后文吴鑫家别墅则是檀木地板踩上去软绵绵的两者描述相悖;而且第一节末尾提到了回程的车票,除袁歃外都住在松陵区,如果死者是描写的吴鑫,没有回程车票一说,故第一节中案发现场是死者袁歃的死亡现场。
因此分析有理由杀害袁歃的人有吴鑫,张琴和王畅德,根据第一节当中一些细节描写,如凶手是穿的运动鞋,如果是张琴会见袁歃,张琴作为当代年轻女性出门穿运动鞋会面的几率很小,而且从后文审讯环节的描述,张琴不符合这个心理及其稳重的性格,并且她作为女性要徒手杀死一名男性是非常困难的,故排除张琴的嫌疑。然后后文小道消息的确提到王畅德和死者袁歃不和,但是根据全文利益关系分析,现在对王畅德个人利益威胁最大的是吴鑫,他如果想杀人首要杀人目标就是吴鑫,而第一节心理活动描写又是类似预谋杀人的想法,况且这名凶手如此小心地处理案发现场,不会有后文审讯中那种失控,犯罪心理与凶手不符,故排除。而吴鑫恰好符合这些条件,他也的确制造了不在场证明,综上所述,杀死袁歃的凶手是吴鑫,其动机就是他,张琴,袁歃之间的情感纠葛。
他的犯罪心理导致他选择制造不在场证明为其脱罪,袁歃的死亡时间是十三日晚上八点左右,由于尸体发现时间过晚,死亡时间的判断跨度可能会比较大,所以真实死亡时间应该范围更大。吴鑫选择利用列车的广播来制造不在场证明,因为十四日和十三日的列车时刻表相同,可知电话中广播提到的开往松陵站的列车有两班,在袁歃死亡时间的八九点左右的那班CTV4321发车或者说途中正是吴鑫杀人和处理犯罪现场的时候,而背景音中的那班列车则应该是晚上十一点由闽北发往松陵那一班列车,被吴鑫录下用来当作不在场证明,因为袁歃其家离辋川车站很远,如果有八点多在辋川车站的证明,就证明吴鑫没有杀人时间了,这是吴鑫不在场证明的设计。
杀死吴鑫的凶手是赵胜。
其中突破口在于吴鑫家门口的监控录像,监控显示从十四号当天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半警察到现场处理尸体外都没有吴鑫的身影,且已经注明吴鑫家只能从前门进入,无法翻窗无法走后门,所以如果十一点多的时候吴鑫真的在地铁站,那之后他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都没办法进入别墅的案发现场,因此推断,当天晚上其实吴鑫并没有在地铁站,而是一直在家里,因此,赵胜前去拜访而主人不在的叙述就是在说谎。
而且,现场留下的烟灰缸附有王畅德的指纹,并且有积灰和烟灰,应该是使用过的,如果凶手是王畅德,第一他没必要选择这个如此能代表他个人的物品作案,而且他也带了准备作案的工具,第二,如果他杀的人,他有充足的时间处理现场和凶器之一烟灰缸,不会留下这个线索,故排除。嫌疑人张琴在案发时间段在加班,可认为是凶手赵胜为了帮她洗脱嫌疑特地让她在案发时间段加班的,可能也是为了平衡,所以才让第二天正常上班的时间段让张琴休假了。就算张琴的不在场证明因为没有人证明而不成立,张琴喜欢吴鑫也没有杀害他的动机,并且她一个女子怎么可能做到杀害一个一米八几的青年男性,还把他吊起来,故排除张琴的嫌疑。综上所述,杀死吴鑫的凶手是赵胜,其动机是他喜欢的张琴,喜欢的却是吴鑫,几人间的情感矛盾造成的杀机。
文中的线索还有,当天晚上十一点左右辋川车站有醉酒闹事的人,工作人员都去处理了好久,如果真的是那个时候打电话的话,电话内容肯定会有大量杂音,而通话记录中的电话却没有杂音,足以证明这个并不是当天晚上十一点录的。赵胜应该确实是吴鑫约见了来完成他的不在场证明的支持的,却被赵胜预谋杀人,赵胜在座机留言中发现了录下的音频,决定以此来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录下其音频再假装是自己在家拨打然后死者在地铁站接通的时间,因为赵胜足足在死者家里呆了半个小时有余,实在非常不合理,应该就是处理尸体和设计现场的时间。
赵胜应该是先用王畅德的烟灰缸砸晕了死者吴鑫,然后勒死死者然后伪造上吊的场景,以此嫁祸给王畅德并且自己拥有不在场证明,证据是王畅德明明有烟瘾,他办公室中的烟灰缸却是崭新没有灰尘的,他其他物品都有灰尘,崭新的烟灰缸完全不合理,应该是后来被赵胜替换的,现场留下的那个脏兮兮的烟灰缸才是原本那个。
本来这个计划既巧合又合理,却被监控录像拆穿了。
作者: 潇颍    时间: 2018-2-11 11:49
1.烟灰缸上重新出现的指纹和王畅德办公室中出现的干净烟灰缸
如题,第一部分中已经写明在用烟灰缸砸死者吴鑫后,擦干了所有指纹,同时也擦掉了所有血迹,同时最后一部分的“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那么,王畅德的指纹为什么会出现在烟灰缸上呢?从题目中可以了解到,王畅德办公室的一切都布满灰尘,而唯独一个烟灰缸是干净的,明显不是属于这里的。而在案发现场的烟灰缸则布满灰尘,则有一个假设,这个现场的烟灰缸是王畅德办公室的,而王畅德办公室的烟灰缸则是凶手擦干净后放回去的。
2.张琴
这个人物可能是最难理解的一个人物,与两个死者和其他两个嫌疑人之间都有感情纠葛。
首先提出实在第一次审问时,当被询问和吴鑫以及赵胜关系时,拒绝回答。
第二次是在询问赵胜时,赵胜表明自己喜欢张琴,而对对方的态度并不了解。
第三次在询问员工时,员工说出张琴喜欢吴鑫
和袁歃也有关系。
虽然不能判断任何关系,但可以看出,三个男人因为张琴的感情会有一定的矛盾。
3.黑影
由题目知,大门是进入吴鑫别墅的唯一方法,没有办法通过其他方法进入。
也就是说在王畅德进入别墅时,赵胜已经离开,而且没有进来的方法,所以屋子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王畅德,一个是吴鑫。
答:
(1)首先分析吴鑫案,突破口是在两辆开往松陵的地铁,分别是在21:30和23:00,通过通话中零星的声音可以得知,在赵胜和吴鑫通话时,一列开往松陵火车正要出发。
在第五部分咨询员的话中,可以很明显看出,再案发晚上十一点的时候,出现了一位醉酒的乘客闹腾,而在分析通话的同时有这样一段描述“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所以很显然说明,通话中的这趟火车不是23:00那辆,而是21:30的那辆,至此,赵胜的不在场证明推翻。
(2)赵胜
分析袁歃案,可能是提示缘故,首先注意到的是题目的最后一句话“尸体发现越晚,死亡时间的判定的时间跨度越大。”也就是说,死亡时间在8点的这一跨度内。
(3)王畅德
如前面分析可以看出,赵胜用烟灰缸砸死者,而并没有导致真正的死亡,后面的上吊显然也是多此一举。显然是因为死者没有真正死亡,而第二个人才补上一刀,而后到过现场的只有王畅德一人,所以显然,王畅德才是致吴鑫于死地的凶手。
(4)赵胜的原因是因为张琴,从同事的话里可知,张琴和死者二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他出于对喜爱之人得不到的妒忌,所以杀掉二人。
而王畅德的原因,则是因为挪用公款。
维梦 潇颍(1453892426)

作者: 镜像之翼    时间: 2018-2-11 12:42
队名:三花喵吃咸鱼被咸死但是还是坚持答题大队
队员:
喵咪毛(1344497460)
镜像翼/圣灵花(1798814177)
一、搜集信息

(一)从第一部分某凶手的自述中可以得到以下一些信息:
1.地面是坚硬的;
2.凶器是烟灰缸,凶手用烟灰缸砸了死者,直接致死;
3.凶手有一张“回程”的车票,也就是说案发现场对于凶手而言是外地;
4.凶手的叙述中有“但根据动机的调查依旧会查到我”,也就是说死者和凶手有纠纷。

(二)从第二段和吴鑫死亡现场得到的信息:
1.走在地板上面软绵绵的;
2.死因是颈部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的窒息;
3.头部有钝器击打的痕迹,击打的凶器可能是现场积满灰尘的烟灰缸,烟灰缸上有王畅德的指纹。

(三)从第三段和第五段得到的一些可能存在的关于动机的信息:
1.王畅德
(1)王畅德欠吴鑫钱;
(2)王畅德挪用公款,被吴鑫抓到把柄;
(3)王畅德和袁歃关系也不好。
2.赵胜
(1)赵胜喜欢张琴,张琴喜欢吴鑫还和袁歃有染;
(2)没人认为张琴喜欢赵胜;
(3)张琴喜欢赵胜,但吴鑫强迫张琴与自己结婚。
3.吴鑫
(1)认为袁歃是自己的情敌;
(2)他不知道张琴喜欢赵胜。
总结:吴鑫有动机杀死袁歃;王畅德有动机杀死吴鑫或者袁歃;赵胜有动机杀死吴鑫或者袁歃;张琴有动机杀死吴鑫。
其他信息:赵胜,王畅德,张琴,死者皆为广济公司的员工,袁歃不是。

(四)询问车站人员得到的信息:
(1)14号和13号的车次表完全相同;
(2)14号晚间11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但这个人不是赵胜,王畅德,张琴,吴鑫;
(3)工作人员没有在十四号当天晚上见过赵胜,王畅德,张琴,吴鑫中任意一个人;
(4)14号晚间8点半的列车出故障了。

(五)关于袁歃死亡现场的信息:
(1)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
(2)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晚间8点钟左右。

(六)其他信息:
(1)王畅德的办公室满是灰尘,唯独烟灰缸漂亮整洁。
(2)发现王畅德时,他手中拿的麻袋里有一些刀具和绳索;
(3)吴鑫家的座机在14号晚间11点半有吴鑫在距这里有半小时车程的辋川车站打给赵胜的通话记录,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


二、推理部分
(一)袁歃案件
1.犯人锁定:
(1)题目第一部分描写的场景是“地板坚硬”,死者的死因是烟灰缸直接致死,与接下来吴鑫的死亡现场“柔软的地板”以及“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的窒息”的死因不符,因此第一部分的死亡场景并不是吴鑫这起案子,而是袁歃的。
(2)袁歃案子中,没有说明明确嫌疑人,姑且当做依然是前面案子中涉及到的人物来处理,其中每个人都没有提供13号八点左右的不在场证明,也就是说没有明显的不在场证明手法,那我只好结合之前的线索凭着自己去想象了。跟袁歃有直接矛盾的就是赵胜和吴鑫两个人,但根据公司员工的说法,张琴喜欢的明显是吴鑫,所以赵胜一直认为他真正的情敌是吴鑫。而吴鑫认为张琴不喜欢赵胜,所以他的情敌是袁歃。至于王畅德,关于他的实施杀人的线索实在不多。所以我无耻的从动机入手,将嫌疑人锁定为吴鑫。
2.案发过程
吴鑫用袁歃家里的烟灰缸砸死了袁歃,清理痕迹后,约赵胜在家中(或者其他地方),然后在8点后给赵胜打电话,想证明当时自己在辋川车站。袁歃家距离辋川车站很远,而吴鑫借助8点半的回程车票假意证明自己此时不在袁歃家,而是正在距离他家很远的辋川车站,自己就有了不在场证明。这是一场情杀,吴鑫喜欢张琴,张琴却和袁歃有关系,所以他一时激动,杀了袁歃。


(二)吴鑫案件
1.犯人锁定:
(1)吴鑫与赵胜的通话中,通过背景音的分析,“通往松陵站... ...”,无论这个通话发生的时间为何时,有这个通话在(暂且认为录音中的声音为说话者原声,且已经经人辨认过,并且不存在模仿与后期合成)就说明吴鑫确实从另一个地方返回过松陵站,那个地方会是哪里?
(2)工作人员在14日完全没有见过吴鑫,如果不是他们忘记的话,吴鑫是不可能在那里的;
(3)之前线索中提到过,有个醉鬼是在14号的11点半去闹事,吴鑫和赵胜的通话记录也是在14日的11点半,但是通话记录没有杂音,因此这段通话的记录是不可能发生在14日的11点半的,那么这段对话只可能是录音了,如此一来剩下的可以录的时间段就剩下14日的8点半,13日的8点半和13日的8点半,再加上14日的8点半那班车停了,所以只可能是13日的两个时间段,不管是哪个时间段,我想,凭借这两线索就足够推翻赵胜的不在场证明了。
2.案发过程
赵胜是蓄谋已久的,赵胜喜欢张琴,但他认为张琴喜欢吴鑫,或者他也知道张琴喜欢他,但吴鑫从中阻拦,无论如何,他决定除掉吴鑫这个障碍。
他先是给自己找好了替罪羊,(王畅德的办公室满是灰尘,唯独烟灰缸漂亮整洁,吴鑫死亡现场烟灰缸满是灰尘,现场的烟灰缸上还有王畅德的指纹,在此处可以做出一个推断——王畅德的烟灰缸被掉包了,案发现场的烟灰缸是原来王畅德办公室的那一个,王畅德办公室烟灰缸是凶手新买的。凶手偷偷用这个新的换了本来的烟灰缸,然后拿着有着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去现场作案,目的是嫁祸给王畅德。)偷偷地把王畅德的烟灰缸换掉,拿着这个有着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去作案,为了事后嫁祸给王畅德。吴鑫自己送上门来一个录音,赵胜刚好巧加利用。他于14号晚来到吴鑫家,先是用烟灰缸砸了吴鑫,但没有将他砸死,趁着他昏迷或者重伤之际,用绳索将其勒死,随后布置成现场那个样子。他用吴鑫家中座机给吴鑫的手机打了个电话,然后用吴鑫手机接起,放车站那段的录音,以此制造了一个两人通过话的假意的证据,为自己做了一个不在场证明。

作者: 破晓-未知    时间: 2018-2-11 13:37
  队名:暮色
  队员:维梦 曙光
              维梦 星辰
《不在场证明》(解谜篇)
  袁歃案的不在场证明手法:首先,由于袁歃的尸体发现的晚,次日的晚上八点半左右,也就是地铁故障的那天,凶手正是利用这一点为自己创造的不在场证明
吴鑫案的不在场证明手法:首先,侦探先前所说的关于张琴的信息并不一定真实,只是侦探的一种试探,而之后从员工得知的张琴的信息就更加可靠,从员工口中得知张琴喜欢吴鑫,没有杀他的动机故排出张琴作案的可能。而王畅德虽然想杀吴鑫,但结合吴鑫的死因与王畅德所带来的工具不符故排除其作案可能。最后只剩下赵胜了,那么赵胜的不在场证明又是如何伪造的呢?其实只需一段录音即可办到,赵胜将自己提前在地铁上录下的这段录音放出同时又用死者手机给死者座机打电话并模仿死者的口吻说出了这段通话记录。
杀死袁歃的凶手和杀死吴鑫的凶手一样,都是赵胜。
推理过程: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杀死吴鑫,所用的凶器中有一个没有血迹但又有鲁米诺反应的烟灰缸,而吴鑫的死因中并未有出血的现象,再结合袁歃的死因可以看出这个烟灰缸其实也是杀死袁歃的凶器,故凶手为同一人,那就是赵胜了。
动机:因为凶手喜欢张琴而张琴却喜欢吴鑫,还和袁歃有关系,一愤之下谋划了两起案件,将两个一一杀害。
本案疑点:1.侦探是如何破解凶手赵胜的不在场证明的
2.既然凶手是赵胜,那为何吴鑫现场的烟灰缸上有王畅德的指纹?
3.为什么王畅德办公室中的烟灰缸没有灰尘?
破解谜题:其实赵胜的不在场证明还是存在许多破绽的,首先在死者被害的那一晚,十一点左右,地铁站中有人闹事,工作人员也处理了很久,而赵胜与死者的通话记录中没有杂声。其次,赵胜与死者在十一点半通话并称死者当时在车站中,而死者被害那晚的行车表中最晚也只有十一点钟,再加上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前天的行车表与昨天相同,由此推断这段录音至少是昨天录下的,也就是12月14日晚,这与袁歃被害的死亡时间相吻合,两个案子间有必然联系。至于烟灰缸上有王畅德的指纹,原因是赵胜来了个偷梁换柱,将原先王畅德办公室中的烟灰缸调包走了,这也就可以解释现在王畅德办公室中的烟灰缸为什么没有灰尘了。

作者: 破晓-未知    时间: 2018-2-11 14:03
还原故事真相:占有欲极强的赵胜策划了这两起案件,赵胜先将王畅德办公室中的烟灰缸调包,在12月14日晚上八点半用这个烟灰缸将袁歃杀害后利用口袋中的回程车票为自己创造不在场证明(地铁故障应该与赵胜有关),将现场清理后赵胜全身而退,在回程过程中赵胜将地铁站的提示音录下,准备利用这段录音为自己杀害吴鑫创造不在场证明,12.15日晚十一点左右,赵胜利用杀死袁歃的烟灰缸将其打晕随后用绳索将其杀害。事后又故意将烟灰缸留在现场,借此嫁祸给王畅德,最后赵胜的诡计被基德识破,案件就此结束。

作者: Vision.植物の怒    时间: 2018-2-11 14:08

            队伍:福如东野sea blue,兽比南陕植物怒
            队员:
1656415997————Inspector ナツ
                  1131838595————东野十三郎
                  
1215403411————Vision.植物の怒

第五届原创推理大赛第一题答案
(答案在文末,前面1到20条是推理过程和细节)(每条的结论用了蓝色加粗,所引用的原题内容加了下划线,所引用原题内容的关键部分用了橘色背景)


    1,按时间线。第一个被杀的是袁歃,第二个是吴鑫。这里的佐证有两点,姑且先说第一点:袁歃死在13号,吴鑫死在14号,无论死亡时间推算多么离谱,也不会有1整天的误差。
    2,第一段的人(姑且称做无名),他删掉了QQ好友,就可以逃避警察的追问,说明此人与死者的关系不是特别熟悉。
    3,第一段死掉的是谁呢?根据题目描述和2,因为吴鑫和其他嫌疑人都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应该是袁歃。而且,根据题目“兴奋使我的手不断颤抖,刚拾起的烟灰缸又悄然滑落,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随之传来玻璃的破碎声。”和“现场是一个宽大的房间,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房间的上方有三根横梁,”  可以推得,这个不是吴鑫家,所以,第一段死亡的是袁歃。
    4,现在判断谁杀了袁歃谁杀了吴鑫很难。而且吴鑫被害案件的不在场证明又是那么的“牢不可破”,但是根据题目的“古缈走上前,按下回放键:“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和“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十四日)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这种人素质真低。”综合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地方,以及“不好意思,由于我们内部的失误,昨天(十四日)和前天(十三日)的车次表完全相同。”可以看出来,赵胜的这一段是假证明,而且应该是十三日所做的。
    5,如此一来,第二件命案看似牢不可破的不在场证明就攻破了。而且,这里还有一个证明:就是监控只拍到了赵胜的来去,王畅德的来去,并没有拍到吴鑫自己的进出。而且赵胜走后王畅德的确发现了尸体,那么如果吴鑫真的在车站,应该也会拍到他回自己家才对。所以,这也是赵胜做假证的一个论据。
    6,为何赵胜要做假证呢,想必就是他自己杀了吴鑫。因为,5所说的,吴鑫没有外出,只能是一直在家,而赵胜在他家待了半个多小时还没报警。凡此种种,都说明赵胜和吴鑫的死有关
    7,好的,曙光已经到来。如果赵胜杀了吴鑫,那么那个不在场证明如何成立的呢。换句话说,为什么赵胜可以做成这个假证?而且还是在十三号就做好了。很奇怪。另外,如果十三号就做好证明的话,如何预见到十四日的列车时刻表没变呢?
    8,说到列车时刻表,因为题目“文中嫌疑人与死者(除袁歃外,都住在松陵区)”而且时刻表上,有两辆列车都到松陵,一个21:30,一个23:00,这有何意义? 再根据第一段“那么,我需要不在场证明。我该怎么做?我再次陷入沉思。我将手伸进裤兜,摸到一张纸质物品,突然,我眼前一亮——那是回程的车票。”可以看出来,无名杀了袁歃以后,需要返回松陵,而且回程的车票将被用作不在场证明。
    9,将7,8进行串联,容易得到无名杀了袁歃,本来买的是TRK0823(23:00)这班车,然而却故意造假,弄成坐CTV4321(21:30)这趟车,为的是制造自己在21:30点左右的不在场证明。因为题目说“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八点钟左右。其家离辋川车站很远。”又因为,发现的比较晚,所以死亡推定时间的区间可能会变大,所以推理无名在21:30左右杀害袁歃是完全合理的。
    10,无名是谁呢?根据9,可以知道,无名需要一个假证,这个假证,恰恰就是赵胜所做。所以,证明的双方——赵胜和吴鑫——都有嫌疑。
    11,但是再考虑一点,既然两人都有嫌疑,那么能够在21:30左右杀害袁歃而又在23:30到达辋川车站的是谁呢?毫无疑问,就是打电话回到自己家的吴鑫。也就是说,13日晚上,吴鑫用烟灰缸杀掉袁歃,而后坐23:00的班车返回辋川车站,打电话回家,和赵胜做出假证。这样,既然是吴鑫杀了袁歃,所以袁歃死于吴鑫之前,也就是第1条肯定是对的。
    12,但是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既然前几条推定,必然是吴鑫杀了袁歃,那么为何赵胜要说是14日二人通的电话呢?看来,赵胜和吴鑫14日的死,脱不了干系!
    13,根据题目的鉴定,吴鑫收到双重攻击,一次非致命伤在头上,使用钝器(脚边的烟灰缸)打击,另一次是被绳子绞杀,而且没有吉川线。这说明,要么是自杀,要么死者当时已经神志不清了。因为6和12,所以吴鑫不会是自杀的,所以死者被绞杀的时候应该是神志不清的状态。怎么会这样呢?
    14,根据题目“吴鑫尸检: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 ,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可以知道,吴鑫先被打了一下,可能打晕了,然后再被绞杀。
    15,一般来说,用烟灰缸狠狠的敲人,之后应该就不再会用绳子绞杀了,毕竟留在现场的越多,越容易出问题。那么是不是有另一个人也来到现场,并且杀过吴鑫?
    16,根据几人监控的记录“ 11:01 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  1:30 警察赶到”已经知道赵胜干了不利于吴鑫的事情,那么王畅德为何也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呢,正常人应该马上就报警的嘛,看来王畅德这个人也不干净。那么会不会是在吴鑫家里翻东西呢?“‘我们发现王畅德的时候,他手中拿的麻袋只有一些刀具和绳索。’古缈回想道。”看来,王畅德没有翻找什么东西。如此来说,只剩下一种可能,就是——王畅德,给吴鑫补了一刀。
    17,那么就可以知道,14日23:01,赵胜进入吴鑫家,用烟灰缸重击吴鑫。然后收拾打扫,就离开了现场。然后1:00王畅德赶到,发现吴鑫,觉得不解气,于是就把他吊在房梁上了。也有可能是为了保护上司。
    18,说到动机。这里牵扯4个动机:①,为何吴鑫要杀掉袁歃?毫无疑问,因为袁歃和张琴的那啥关系。②,为何赵胜要答应吴鑫帮他做假证?答:因为赵胜也爱着张琴,而且是深爱,吴鑫只要用这一点,就可以把握住赵胜。而且,很有可能,赵胜也有贪污一些公款而被吴鑫抓住把柄。③,赵胜为何要杀掉吴鑫?答:因为张琴喜欢吴鑫而且很可能吴鑫握有不利于赵胜的把柄。换句话说,因为②的存在,赵胜不得不杀了吴鑫。④,为何王畅德也要来杀吴鑫?答:因为吴鑫抓住了王畅德贪污的把柄。
    19,烟灰缸的秘密:明显,本文中出现了三个烟灰缸,第一个是吴鑫杀掉袁歃的那个烟灰缸,也就是第一段被掉在地上的烟灰缸。第二个是赵胜重击吴鑫的烟灰缸,也就是在吴鑫家留下的,那个有鲁米诺反应而且有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第三个是王畅德办公室里面的烟灰缸。     很明显,王畅德爱吸烟“王畅德的头低着,双手紧贴在大腿上,指尖流渗出细密的汗液,看上去十分紧张。他取下耳朵上夹的一根烟,点燃,猛嘬起来。”所以他办公室里面的烟灰缸不可能是干干净净,一定是被换掉了。是被谁呢?在某个命案现场,放着一个带有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对了,就是在吴鑫家里。先看吴鑫家里的那个:“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再来看王畅德的办公室:“几人正在王畅德办公室交谈,其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所以可以知道,一定是王畅德的有灰的烟灰缸去了吴鑫家。那毫无疑问,肯定是赵胜为了嫁祸,而把沾有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带去现场并且重击了吴鑫。
    20,细节:①也有可能是赵胜先用烟灰缸打击了吴鑫,而后又用绳子绞杀了他。不过这样,比较违背常理,正常人不太会如此画蛇添足。所以暂定为王畅德杀了吴鑫。不过不排除赵胜一个人干的这个可能性。②赵胜如何知道第二天的列车时刻表的呢?很可能是赵胜13日昨晚假证后,14日坐电车偶然发现13,14日的时刻表不变,所以想到利用这个法子杀掉吴鑫。也很有可能是警方先入为主,然后赵胜临场发挥(毕竟已经做出了嫁祸的手段,还怕什么呢?)③三条注释:第一条,表明必须要遵守监控给出的时间才能进入吴鑫家。第二条,表明杀掉袁歃再回家得要一段时间,所以得做假证明。第三条,死亡时间的跨度大,就是说两起案件的时间都不是特别精确。算是三个提示。④文章第一段的叙诡,是全文的一个关键,也可以算是一个很大的提示,可以促进不在场证明的推翻。
    21,综合以上所述,给出本题答案:
   第一问:利用了有两趟到松陵的车而给人造成错觉。第一个案子为了用13日23:30的车假装表示自己21:30不在袁歃家里。第二个案子则是赵胜利用13,14日时刻表相同,把自己13日做的不在场证明移植到14日。当然,更有可能是因为吴鑫一天都没有用座机,导致警察先入为主。(分析可以见4,5,6,7,8,9,10,11条)
   第二问:吴鑫杀死了袁歃(分析可见1到11条)
   第三问:赵胜先用烟灰缸重击吴鑫,而后王畅德补刀吊死吴鑫【这是有杀人之心却无杀人之意的过失杀人,因为很明显此时吴鑫是无意识状态。】(分析可见12到17)
   第四问:动机,请见第18条

作者: 3361252583    时间: 2018-2-11 14:36
①杀死袁歃的是张琴
②杀死吴鑫的是赵胜
③吴鑫是个喜欢记录东西的人,那么他和赵胜的通话有充分理由说明是之前的录音,并且当晚列车没有出程,也就是说录音其实是之前录的,根据车次表可以得到是13日录的,赵胜的不在场证明即不成立。赵胜利用录音,并用录制功能于十一点半发出,期间半小时,是在处理吴鑫,他用之前拿到的王畅德的烟灰缸失手伤到了吴鑫,之后伪装成上吊自杀的现场。这才真正杀死了吴鑫。之后王畅德遇到的黑影即是赵胜。
④张琴杀死了袁歃(丑恶的嘴脸)。序言中说的即是张琴杀了袁歃的现场,而动机肯定会怀疑到她,如果是她自己自然无法摆脱嫌疑,所以她联系了赵胜,赵胜喜欢她,如果可以证明赵胜在别处的话,就可以为张琴提供不在场证明(即说都在车站即可)。这就是他和吴鑫的对话,要成为他之后杀死吴鑫的不在场证明。
⑤张琴杀死袁歃的动机不用多说,两人有过过节。而赵胜杀死吴鑫的动机不仅是因为是情敌,同时可以给警方照成是吴鑫杀死袁歃后畏罪自杀的假象(如果不深究人们会认为吴鑫喜欢张琴,这样警方就可以认为他有动机)。
泪痕3361252583
心柔3248613644
月光1596184637

作者: 白鳍豚    时间: 2018-2-11 15:05
本帖最后由 白鳍豚 于 2018-2-11 16:59 编辑

【案件一】
相关分析:如果说在录像上面没有出问题,则代表死者已经到家,这样的话11:00那个醉酒的人就没法解释了(毕竟嫌疑人不可能杀人前喝醉,更不可能那样在月台大闹,不然只会对自己不利)但是仔细想想,那里离终点站至少要半小时的时间,且那段时间死者并没出现,这之后可能不知不觉将死者带进别墅的只有王了,但那时候已经超过了判定死亡时间,应该能排除,因此我认为死者应该已经到家了,是被后来的凶手所杀。另外电话没有明确的车号,因此不能确定是什么车,而且周围没有杂音也很可疑,因此我认为这是伪造录音。烟灰缸上有王的指纹大概是因为他移动过烟灰缸。原文描述原本的凶手并没有再次触碰尸体,因此我认为可能是王为了逃避杀人嫌疑伪装成自杀(椅子也是一个)。还有,真凶当时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如何杀死死者的,是依靠烟灰缸,但死者是死于机械性窒息,因此我认为是把被害者砸昏后使其窒息而死,证据是死者的死相(通过描述我认为死者是被勒死的)
我认为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死者已经到了家,赵后来和死者谈话结果一气之下杀害死者,在11:30时用座机拨通死者手机,把弄好的录音播放,接着离开。之后进入房间的王看到了已经死去的死者,又在外面看到了那个黑衣人(或许是来找死者的张琴)便打算伪装自杀以逃脱嫌疑(没想到自己还是会被发现)动机大概是情杀。
综上所述,凶手是赵。【排除过程:张动机不足,王时间有误,袁在此之前就已经遭到杀害,因此我认为凶手应该是赵】
【案件二】
(我是根据动机进行推理的)凶手是王,大概是两人本来就有纠纷因而导致的悲剧。

作者: 覆盆子    时间: 2018-2-11 15:32
第一案 不在场证明
作答:从零开始的躺赢之旅
队员:覆盆子1176326582
      祀梦 553309041
      三秒一刻2642794229
1不在场证明手法都是在打电话时加入地铁站的录音,伪装成已经在地铁的样子。给人没有作案时间的假象。
第一案,12月13日吴鑫杀袁歃,原文中吴鑫的同事提到吴鑫有记录声音的习惯,所以他自然记录了地铁站的音乐声,也就是地铁报站的声音,查询当天的地铁表后,八点他可能会在辋川站,他只需找出报有辋川车站的一个录音,再给赵胜打个电话假装八点时自己在辋川车站,假装没有时间作案即可,而吴鑫也十分幸运,袁歃的尸体被发现的比较晚。
第二案,12月14日赵胜杀吴鑫,赵胜已经看破了吴鑫的手段,作为模仿犯,他将手段进行改良,首先,他带走了王畅德的烟灰缸,摆了一个新的在上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场烟灰缸擦去了血迹,却没有擦去王畅德的指纹。作为一个厂长,他的手机设置了电话录音,于是有了吴鑫打电话给他的素材,即“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这句话,他需假装死者在地铁站,收集站点报站声音的素材,查询当天列车表,只有CTV4321不占用他的作案时间也可以开往松陵,但是由于地铁故障,并未发车,所以他只好录下了一段没有杂音的“各位乘客请注意,开往松陵站的CTV4321地铁发生故障……”,但仅仅“松陵站”三个字就可以满足他的不在场证明,所以他没有选择放弃计划,来到别墅杀人,用座机给吴鑫的手机打电话并使用录音,播放到松陵站截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他十一点真的在松陵站,会有醉酒闹事的杂音,但是他播放的录音却是干净无杂音的。这就证明了他使用的是录音。赵胜首先用烟灰缸砸了死者,但由于玻璃烟灰缸脆弱,所以控制力道的赵胜并没有砸死死者,烟灰缸碎掉会增加处理现场的难度,所以他转而吊死了死者也是赵胜引王畅德来到现场,别墅里有监控,王畅德的指纹不能白白设置,但王畅德不能去的太早,否则尸检会确定死者的死亡时间在11点到十一点三十,这就是王畅德所看到的黑影闪动,赵胜在现场周边控制时间。
2杀袁歃的是吴鑫
3杀吴鑫的是赵胜
4吴鑫啥袁歃的动机是因为王琴,为情杀人。王畅德想杀吴鑫是因为背锅,吴鑫告王畅德贪污,但有别墅的却是吴鑫,所以王畅德背了锅。赵胜杀吴鑫因为王琴,也因为贪污。

作者: 夜猫子    时间: 2018-2-11 15:53
本帖最后由 夜猫子 于 2018-2-11 19:48 编辑

《不在场证明》答案提交
狐狸小叮当队 作答
成员:
维梦白瓜QQ:1943265900 维梦夜猫子QQ:2368827137
一.案件分析(红字部分为重要结论,蓝字部分引用原文的话)
1.旁白中的死者指的是淮?
  整个谜题中一共有两名死者:吴鑫、袁歃,在旁白中由转移到那粘有殷红血液的烟灰缸上。哦,我记起来了,我就是用这个结束他的生命可以看出这里的死者因为头部受到重创而死,凶器是烟灰缸,而第一个出现身份的死者吴鑫头部虽然有伤,但不是致命伤,死因是颈部机械性窒息而死,如果旁白1中的死者指的就是吴鑫,头部重创没有使他致命,那么在“我”去摸心脏、脉搏时,不应该没有心跳……所以我们认为旁白中的死者指的并不是吴鑫,而是死者袁歃。所以我们认为旁白中的死者指的并不是吴鑫,而是死者袁歃。另外还有两处细节可以支持这一结论。第一点,旁白中的死者家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吴鑫家中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这两处显然不是同一个地点。第二点,回程的火车票。在述题最后写道”除袁歃”外,所有嫌疑人都住在松陵区”。旁白中死者和凶手约定见面,如果旁白中的死者指的是吴鑫。 那么除袁歃外所有人都住在松陵区,不需要购买好回程的车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旁白中出现的死者指的不是吴鑫,而是袁歃。
2.烟灰缸
  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注意到王畅德的办公室内一片凌乱中且到 处都是灰尘,而只有桌上的烟灰缸漂亮整洁的,这里有两个可能第一个可能是王经常擦拭烟灰缸;第二个可能是这个烟灰缸本来就不是王畅德的。如果是第一个可能,王是技术部的副部长,工作上的多半时间应该是放在操作上,如果他有时间擦拭烟灰缸打扫办公桌,也不会只打扫一处,所以我们认为那只烟灰缸不是王畅德的。而在吴鑫家里,现场有一只烟灰除了敲打死者本身的地方外还有一处破损(……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原本放在王畅德的办公室的烟灰缸被人换到了现场-吴鑫家中。
3.两起凶杀案的凶手是谁?
(1)吴鑫
  1:30 警察赶到现场,尸体被发现,推断出的死亡时间大概是在23:00-00:00期间,推断出的时间距警方到来最晚相差两个半小时,在死后6小时之内推断出的死亡时间十分精确。死者吴鑫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 ,死者的脖子上未发现明显的吉川线。没有明显的吉川线,代表死者在被勒死前无挣扎,而谜题末尾处的尸检报告没有提及关于死者是否服用安眠药这一点,那么死者没有挣扎的原因,就是凶手先是用烟灰缸打晕了死者,最后将死者勒死。而凶手所用的烟灰缸是王畅德的,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如果凶手是王畅德,他去拜访死者,还需要自己带上自己办公室的烟灰缸进行行凶吗?他还没有擦去自己的指纹,留下证据引警方查到自己身上,并且,从别墅的监控来看,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已经不属于死者的死亡时间范围内了。因此排除吴鑫一案王畅德的嫌疑。
  吴鑫的别墅只能从前门进入,无法翻窗,无法走后门。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
  从监控的情况来看,别墅的监控范围仅限于大门处,而别墅进出只能通过前门,而死者吴鑫死在自己家中,说明凶手必须是进入过别墅内的人,而张琴在23:00后虽然没有人为她证明她在加班,但她没有进出别墅,因此,张琴的嫌疑也排除掉。
  综上所述,吴鑫一案的凶手是赵胜。
  在前面2部分提及死者吴鑫家中的烟灰缸并不是自己家里原本的,而是王畅德办公室内的。排除掉王畅德的嫌疑,为什么他的烟灰缸会被带到现场?原因是为了嫁祸。如果凶手的目的是为了嫁祸,那么他如何肯定王畅德会在自己行凶当晚抱着同样的目的来到现场?这里暂且保留意见。
(2)袁歃
  但根据动机的调查依旧会查到我
  那是回程的车票
  我们知道,杀害袁歃的是需要坐地铁的人,而除了袁歃所有人都需要做地铁,但是在13日左右,能利用地铁做出不在场证明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胜,一个是吴鑫。所以我们将凶手锁定在这二人之间,如果凶手是赵胜,他利用了吴鑫帮助自己制造了不在场证明,但是根据录音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录音内容表现的是吴鑫在地铁站的情形而并不是赵胜在地铁站,如果是赵胜在地铁站,那么说自己在车站的应该是赵胜才对。所以那个不在场证明不是为了赵胜准备的是为了证明吴鑫的不在场准备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又一个结论——杀害袁歃的凶手就是吴鑫。而吴鑫则是通过了赵胜的手机录下了自己的不在场证明。至于为什么是赵胜手机而不是自家座机,后文会有论述
4.两次死亡时间分析。
  题目给出的时间信息如下
  12月13日  袁歃死亡
  12月14日  吴鑫死亡
  12月15日  吴鑫尸体被发现
  12月16日  袁歃尸体被发现
  按照以上信息,袁歃的死亡时间大概有三天,按照法医中的知识,死后三四天,推断得到的死亡时间相差数小时-1天左右,题目末尾也给出尸体发现越晚,死亡时间的判定的时间跨度越大的信息,因此,对于袁歃,他可能是在12-13日两天中死亡的。
  如果我们假设他的死亡时间是在12日晚,虽然我们不能确定跨度到底有没有这么大,但为了保险我们先从12日晚上考虑,首先就袁歃的死亡,我们可以得出凶手在杀害袁歃之后利用地铁做了不在场证明,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思考,谁在12日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显然题目里只有13日晚上关于三个嫌疑人的行踪,对于12日的行踪,并不能确定,或者题目里并没有给出,所以唯一提及了的不在场证明就是那个电话录音,录音内通话的两人是赵胜和吴鑫,如果这个录音能证实赵胜的不在场证明,那么同样的也能证明吴鑫的不在场证明。到这里我们的结论就很明确了,如果说,凶手是在12日杀害的袁歃,而且离发现时间16日相隔4天时间,那警方对于死亡时间在13日八点的误差就可以理解了。凶手在12日杀害了袁歃,然后利用地铁报站声制造了自己的不在场证明。至此我们已经有了结论,杀害袁歃的凶手无疑是赵胜和吴鑫二人之中的一个。我们再来看看店员的话我挺欣赏吴鑫这个人的,他很喜欢音乐,跟我一样,喜欢记录身边美好的东西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吴鑫喜欢记录身边美好的事物,那么记录美好事物的方式,无非就是通过镜头来记录,所以我们就可以推测,那个地铁站台录音是凶手在杀害袁歃后,利用自己手机中的摄影录音制造了自己远在车站的假象。而录下这段录音的人呢,另有其人。但到了这里我们推测,如果凶手在12日杀人的话,能有站台摄影录音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吴鑫,吴鑫杀害了袁歃。
  如果我们假设杀人是在13日这天,那么距离尸体被发现的时间是3天后,我们也可以得出警方推理出的死亡时间在误差范围之内,那么同理我们再分析13日那天有不在场证明的人,显然结论和先前的一样,也就是说,如果袁歃是在13日这天被人杀害,凶手只有吴鑫,且不在场证明只有他能够做到。
  如果我们假设杀人是在14日这天,那么距离尸体被发现仅仅过了两天,这与警方推断出的死亡时间相差一天略有不符。所以我们可以排除掉这个可能性。5.不在场证明分析但综上所述,无论袁歃是什么时候死的,我们都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杀害袁歃的凶手就是吴鑫。手法很简单,吴鑫喜欢记录美好的东西,而傍晚空无一人的地铁站响起的一声报站声以及列车声在他看来是一种静谧的美,显然这个报站的录音是吴鑫早就在拍摄好或者录下的声音,完全是个人爱好,并非预谋作案。在杀害袁歃后,他利用这个录音和另一个人打电话,并在另一个人的手机上留下了这个通话的记录,作为吴鑫杀害袁歃的不在场证明。那手机那边的另一个人会是谁呢?死者昨天约赵胜在家里见面,但是自己在到达后死者并不在家。便用死者别墅内的电话给死者打电话。如你所听到的,死者声称当时正在地铁站中,附近在午夜有车次的地铁站,大概只有辋川车站。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赵胜在进入吴鑫家中发现吴鑫不在,于是用吴鑫家里的座机给他打电话,这个行为非常反常,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知道,在我们去别人家拜访时,发现其不在家,我们会用自己的手机打电话,但为什么这里赵胜偏偏用了死者家的座机,而没有用自己的手机呢?显然他的手机另有用途,比如,播放录音。于是我们不难看出,吴鑫杀害袁歃之后,跟赵胜合作,让赵胜打电话,并且在赵胜的手机中记录了那个可以证明吴鑫的不在场证明。手法:吴鑫杀害袁歃后,和赵胜合作,先把自己手机中的站台报声录在袁歃的手机中,然后让赵胜给自己打电话,同时播放那段录音,这样就制造了自己远在车站的不在场证明。至于我们为什么认为在杀害吴鑫的事件中,吴鑫别墅内的座机里的录音是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个醉汉,我们先看原文,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这种人素质真低  原文中说,醉汉于11点左右出现,并且工作人员全部都去了,处理了很久很久,但是如果吴鑫座机里的那段录音是真的,那么就不可能只出现报站声和列车声,更不可能一点杂音都没有。所以,显然在吴鑫座机里的那个录音是假的。而且被赵胜利用来杀害了吴鑫。
5.动机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整个案子的核心——动机。我们先看原文
1:我只能让警方知道我没有来过,但根据动机的调查依旧会查到我,那么,我需要不在场证明。我该怎么做?
2:“小职工还能这么有钱。”基德摇摇头
3:“你喜欢赵胜,但吴鑫却喜欢你,他强迫你,强迫你与其结婚,没错吧?”基德步步紧逼。
“这是我的私人问题,你无权插手。”张琴闭着眼睛。
4:我们发现王畅德的时候,他手中拿的麻袋只有一些刀具和绳索。
5:你问张琴和赵胜的关系?别傻了,张琴怎么可能喜欢赵胜,还不是赵胜那个不要脸的一直缠着张琴不放。”眼前这位脸部棱角分明的员工说道。
“张琴喜欢的是谁?”基德听员工的话有些意思,便继续追问道。
“那能是谁?吴鑫啊!”基德听罢,倒吸一口凉气。
6:你们如果对张琴这个女人感兴趣,其实,不瞒你说,她和我们隔壁公司的袁歃有那种关系,王畅德和袁歃关系也不好。”员工站起身,贴着基德的耳朵偷偷说。
7:赵胜先生,您的秘书张琴小姐呢?”基德问道。
“啊?”赵胜的脸色忽地铁青,不过身为厂长的他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很快就用平缓的语气说道,“她今天请假,我还没有决定让谁来暂时代替她上班。”
“哦,是这样吗?”基德轻蔑一笑,“您还记得在审讯室的话吧?你和她之间,有什么事吗?”张琴一脸不愉快,看起来对已经发生的事没有兴趣

根据这些,我们不难看出张琴和这起案子的相关性。根据员工的证词,如果张琴喜欢吴鑫,那么会有一个问题。在吴鑫死后,张琴的表现的表现显得与此事没有关系,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张琴本身并不喜欢吴鑫。那为什么员工会认为张琴喜欢吴鑫呢?显然这是幕后主使赵胜一手策划的。所以当警方去找张琴她却请假,我们就认为张琴与此事肯定脱不了关系。赵胜首先让张琴假意和吴鑫交好,然后暗中向员工透露张琴和袁歃的那种关系,因为吴鑫同样也是部员,所以他完全可以了解到这个事情,然后便会质问张琴,这里张琴只需要和吴鑫说一下自己被逼无奈,就很容易激起吴鑫的怒火,最后导致吴鑫去袁歃家找其谈话,最终失手杀死袁歃的事件。因为员工的话中交代了张琴喜欢吴鑫,而张琴又和袁歃是那种关系,所以动机很明确,根据动机,警方很轻易就能发现吴鑫的嫌疑,所以吴鑫才不得不做出一个不在场证明,来证明自己根本没有来到袁歃的家中。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案子,随着袁歃的死,时间慢慢过去,死亡时间的判定跨度越来越大,原先吴鑫的不在场证明渐渐不再有说服力,赵胜知道,如果此时警方调查吴鑫那么肯定能发现他的不在场证明不具有实际意义,而如果吴鑫落网,自己帮助其制造不在场证明的事情就会败露,于是,赵胜利用了之前手机中录下的录音,杀害了吴鑫。他很聪明,知道随着时间增加死亡时间会增加跨度,所以他设计了王畅德,让尸体早早的被发现,让自己的不在场证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他万万没想到,那个醉汉的出现,打破了他的不在场证明的完美。至于他怎么设计的王畅德,他利用了自己的身份,自己是厂长,给王畅德打电话说就针对挪用公款一事以吴鑫的身份威胁他,并要求其在晚上1点来吴鑫家中商量还钱的事情,走投无路的王畅德没有办法,他没有一麻袋钱,只有在晚上去杀害吴鑫,但他没想到,他中了赵胜的圈套。帮助赵胜的不在场证明的可信度增加,更通过加重自己嫌疑的方式帮助赵胜的嫌疑减轻,因为赵胜作案时用来砸击吴鑫的烟灰缸。那还有一个问题,吴鑫怎么住的起别墅?显然如果要让赵胜的不在场证明更加有力,别墅的监控是少不了的,所以,那栋别墅不是吴鑫的,是赵胜为了杀害吴鑫特意给他的,为的就是那个监控录像。从而创造出自己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6.地铁站班次
  谜题中提及13、14日两天晚上地铁站的班次完全一致,这是巧合吗?试想,如果班次一样,对于赵胜,由于他在前一天协助过吴鑫作伪不在场证明,熟悉13日当晚的班次,如果他能使14日晚班次一样,就能更好地掌控时间作案。所以,地铁站的班次相同不是巧合,是赵胜人为贿赂导致,目的为掌握作案时间。
  完毕,辛苦评分人。
(ps:标注颜色仅两种,用手机码的用网页看没问题,刚刚拿软件看了看,发现有不一样的颜色,还请见谅)

作者: 奕清    时间: 2018-2-11 16:35
本帖最后由 奕清 于 2018-2-11 16:44 编辑

《不在场证明》
作答:清什  QQ:2014963483

凶手:吴鑫&赵胜

吴鑫案,“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
(死因是窒息,头部虽有伤痕但不是致命伤)
“他丑恶的嘴脸,我已无心观看,转移到他身旁,转移到那粘有殷红血液的烟灰缸上。哦,我记起来了,我就是用这个结束他的生命的。”
(“我”是用烟灰缸杀人的,所以“我”杀的人应该是受重击死亡的,而吴鑫却是死于窒息)【所以“我”杀的人不是吴鑫,那就是袁歃咯】
“他是这家别墅的主人吗?”基德确认道。
“是的。”
“小职工还能这么有钱。”
(吴鑫是个小职工,住大别墅,钱来路不明)
“在吴鑫家附近,我好像看到个人影,”“我离开逃出房门,让我害怕的是,方才出现的黑影仍在那里,良久才消失,”(黑影是谁?是王畅德编的还是,黑影就是凶手?)

首先吴鑫案主要手法是制造不在场证明,而王畅德是第一发现人,最容易被怀疑,如果凶手是他,不在场证明手法也没用,所以排除。张琴加班无人证,也没有不在场证明,排除。就只剩下赵胜了。

“几人正在王畅德办公室交谈,其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若凶手是王畅德,应该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痕迹)
“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     (通话时间是11点半,此时吴鑫所在的车站有一辆正要去松陵,而据班次表可知,23:00地铁都已到达松陵没有车了)  【所以这段通话不能发生,赵胜的不在场证明是假的,赵胜就是杀害吴鑫的凶手】(所以王畅德的指纹是嫁祸还是其他原因?)
“你喜欢赵胜,但吴鑫却喜欢你,他强迫你,强迫你与其结婚,没错吧?”基德步步紧逼。” “张琴怎么可能喜欢赵胜,还不是赵胜那个不要脸的一直缠着张琴不放。眼前这位脸部棱角分明的员工说道。”“张琴喜欢的是谁?”基德听员工的话有些意思,便继续追问道。
“那能是谁?吴鑫啊!” (好复杂啊。。但可以肯定的是赵吴张之间有关系,三角恋。。所以他们可能是情杀)
“她和我们隔壁公司的袁歃有那种关系,王畅德和袁歃关系也不好。”(袁歃和张琴也有关系,所以还是可能情杀)


袁歃案:先说下吴与赵的通话,既然这通话是假的,但赵胜怎么伪造的?或者是怎么取得的?这段通话是吴鑫要去松陵,可他住在松陵,他什么时候离开为什么要离开松陵的?所以联想到了12.13的袁歃案。袁歃家不在松陵,所以如果凶手是吴鑫,那他离开松陵要返回就可以解释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那是回程的车票。”符合“我”的想法。
【所以吴鑫便是杀害袁的凶手】
12.13 吴鑫搭乘地铁去袁歃家,杀了他[大概是情杀]。之后赶回车站,准备搭车回松陵。这时接到了赵胜的电话,而这段通话被赵胜录下[于是有了那段通话记录]。[因袁尸体被发现的晚所以死亡时间误差大,这便可以制造吴鑫不在场证明,可能死亡时间他在列车上]
12.14 赵胜来到吴鑫别墅(其实我想问他是怎么进入吴鑫家打电话的。。),把吴鑫杀了,用他家电话打给吴鑫手机,放出那段录音。然后离开[其实没有],王畅德来,看见的黑影就是赵胜。

ps:①十一点醉酒的乘客可能是赵胜化妆,通话记录也可能是这时候录 伪造的[另一种伪造通话记录的可能]
②八点半列车故障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了。。。
③吴鑫的别墅可能是王畅德买的。。所以王的指纹可能也是碰巧留下的。。。④班次表,11:30去松陵的车都没有了,其他的车也没有了。


over





作者: 残羽    时间: 2018-2-11 16:38
作答: 血夜·鬼
队员:残羽2994366788』
    白夜602560871』
    克依1090919173』


答案:         
关于袁歃死亡一案。
  
原文中“他桐杏般大的眼睛直直盯着天花板,扭曲的脸使他看起来再没有了人样。     我伸出手摸一下他的脖子,没有脉搏,我又将手掌放在他的胸口上,没有心跳。”  他真的死了。
原文中“他丑恶的嘴脸,我已无心观看,转移到他身旁,转移到那粘有殷红血液的烟灰缸上。哦,我记起来了,我就是用这个结束他的生命的。”    杀人凶器是烟灰缸。吴鑫死因是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    袁歃死因是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被烟灰缸砸到头部所制,因此1中的死者是袁歃。
1中杀人者反应激动,通过描述他之前并没有制定杀人计划,一切措施是在杀人后才想出来的。
1中“我将手伸进裤兜,摸到一张纸质物品,突然,我眼前一亮——那是回程的车票。”  张胜,王畅德,张琴,吴鑫都住在一个区,需要用回程车票的也只有去袁歃家(综上所述,凶手是意外杀人,排除提前准备好不需要的车票这种可能),再次证明死者是袁歃。

文中,袁歃与凶手用QQ约定,并且根据后文还可知约定的地点是袁歃的家。
【文中“等清除完毕所有我来过的痕迹,我便思考:我只能让警方知道我没有来过。”  说明他不是在公共场合列如咖啡馆,酒店的地方杀人(否则那里的工作人员依旧可能指出他, 而我也不觉得凶手会马虎的忘了这些),再加上周围有烟灰缸、拖把、地板等物。说明袁歃在家里被凶手杀死。】
吴鑫是他情人的丈夫,王畅德是和他有过节,赵胜更和他没什么关系。  他会和他们聊QQ还约在家里吗?不会。
只有张琴有这种待遇——她是他的情人。
  
基德说,张琴喜欢赵胜。吴鑫威胁张琴和他结婚。
赵胜说,他喜欢张琴。
员其它人说,张琴喜欢吴鑫。 张琴和袁歃有那种关系。 赵胜缠着张琴。
假若张琴喜欢吴鑫,那她怎么会和袁歃有关系?怎么不辞去赵胜的秘书职位?
在者她为什么不以被骚扰的借口辞职去袁歃所在的公司上班?(我想吴鑫不会说什么吧,而且这两人不仅有更多机会见面还不容易被怀疑。)
综上我认为张琴不喜欢吴鑫。 也不喜欢袁歃(也有一部分猜想成分。)而袁歃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威胁张琴——若郑琴不和他继续维持关系,那么他就把这件事告诉吴鑫。
【吴鑫手里一定掌握了对张琴来说很重要的把柄,所以她才不离婚。  而吴鑫本来就很有钱,我想唯一能让他这么做的理由也只有喜欢张琴或是某种很强的占有欲。】
因此张琴和袁歃的关系一旦败露,对张琴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

案发过程:
在之前用QQ和袁歃约定。趁着周六(12月13日)来到袁歃家(可能张琴并不想去那,这是迫于袁歃的无奈之举)。来到袁歃家后,她请求袁歃放过她,可袁歃不但不同意还对她冷嘲热讽……张琴一怒之下便发生了文中1里的内容。

不在场证明的猜想:
张琴和袁歃所住的区相离很远,因此她乘坐了列车(回程票),这样就一定会存在记录(且以她的能力无法摸出)。无论怎样警察都会查到她来到了袁歃家所在的区。
我猜想假若制造一种假象当张琴出现在一个地方时(有监控和人作证),而死去的袁歃依旧通过QQ或短信这类的信息和别人交流。让邻居注意到那个时候他家里有人。
【让邻居听到不断地连续声响等(也可以利用袁歃之前在QQ中发过的语音。  不过在这会后要毁掉记录。)的他的语音。
并且手机或者电脑没有中毒,没有被盗号。】
因此需要一个帮凶。

不在场证明:
    张琴在杀人后联系了张胜,并在等待过程中用QQ什么的联系死者的朋友,发几句抱怨张琴之类的话……
【先不说真实目的。待他来到别墅后,先请求,不行的话威胁——根据后文所述,他也很有嫌疑的(发觉自己的妻子出轨,而后跟去,杀了情夫,在准备嫁祸妻子。)】

【选择他的理由:
1.他是他的丈夫+他的占有欲(总比不知道对她真不真心的人要好)
2.根据下文对吴鑫死亡一案的解释。
3.他可以完全编个谎话(之前先删除好友关系),暂时欺骗吴鑫。】

    让他开私家车(那么有钱)前往袁歃家(按平时情况就可)。到达后按照我上文所述的采取行动。
【在通知吴鑫之后】而自己先等待一段时间后离开别墅前往车站(根据回程票上的时间确定),回家。(按照上文说述)
等到时机成熟时吴鑫在反回家中。在离开时给领导发个假条,弄个电话留言什么的。让别人意以为他这几天不在家。目的——拖延死者被发现的时间。这样死亡时间便无法准确确定。

    至于张琴打发给他的不在场证明是:她会为他作证,并制造他那时在家的不在场证明。

  

关于吴鑫死亡一案。

吴鑫别墅的监控显示:
11:01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
1:30 警察赶到
     原文中“通话时间是在11点半,因此死者至少应该是12点钟之后死亡的。”
文中监控跟本没有显示吴鑫进入别墅。(而吴鑫的尸体是在别墅内发现的。)

    文中“按下回放键:“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和“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我不知道很久是不是有夸张成分在。假若真按很久算,那么电话里应该出现关于这些的杂音,然而事实不是如此。)
还有文中的时刻表显示,在晚上到达松绫站的列车时间一个是晚九点半,另一个是晚十一点。
而死者打电话听到关于松绫站的信息时是晚十一点半。
电话里的情况与现实不符。
我认为这个电话里的内容是在之前录制的。

这个录音和不在场证明有关吗?
假若这个录音是真的,那么赵胜是不可能杀人的。
【但它是假的,而且还有着那么明显的漏洞(关于监控的那部分)。这是疏忽吗?不可能。(根据上文分析,录音是提前准备的,有如此计划的凶手怎么可能不清楚别墅的情况呢?)】

这个不是不在场证明而是栽赃陷害吧。监控显示吴鑫根本没有在十二点左右回来。  凶手认为警察会不会这样猜想——吴鑫根本没有出去,这个电话录音是提前准备的,当是不在场证明。 那么第一个来的赵胜的嫌疑就是最大。(并且就是他打的电话。)

那是谁要陷害他呢?
张琴。动机:1.吴鑫强迫她和他结婚。2.吴鑫知道是她杀了袁歃,假若被警方发现,还是不能确保他会不会告密。

案发过程:
张琴在晚上离开家(在十一点之前回家一次)然后用烟灰缸把死者砸晕(不用迷药的原因大概是,她怕这样警方想到吴鑫早就在别墅里陷入昏迷,那么自己的嫌疑就最大了。)
然后把血迹擦干(如果王畅德在布置死者时无意碰到沾上吴鑫的血就麻烦了)在地面上摆好在把昏迷的吴鑫藏起来(防止血流)。离开家去上班。
【并不是吴鑫约了赵胜而是张琴以吴鑫的名义约了他。 至于她为什么确定赵胜一定回来——一个小小的员工却那么有钱。并且老板即使和他有过节也不把他开除。 我想是赵胜的把柄在吴鑫手里。】
接下来赵胜只是被算计了。
当王畅德来时,他在把吴鑫杀死,假装成报案者。

为什么王畅德会帮助张琴杀人?
假若张琴把自己杀了袁歃的消息和证据卖给王畅德呢?袁歃和王畅德有过节,王畅德才不会在意他的死活(甚至觉得痛快),然后张琴在出谋划策设计杀害吴鑫(杀了吴鑫对他也有好处)。
张琴告诉王畅德,他手里握着她杀人的证据,所以她无法耍花招。吴鑫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一起杀了他,你不说我不说,谁能想到呢?【同时张琴录下与王畅德的谈话。这样她手里也有了王畅德的把柄。】

至于文中“我离开逃出房门,让我害怕的是,方才出现的黑影仍在那里,良久才消失”这个黑影根本不存在吧,只是张琴交给他如何报案才正常的借口。
【王畅德进入别墅时时间是凌晨一点。无论与赵胜离开的时间还是十二点都差的太多(一个小时左右)。 如果说这个黑影存在且不是凶手。那也应该是个变态偷窥狂之类的——那他看到了案发经过,却为什么不报案?并且这种可能太小。  如果是凶手为何要等在现场这么长时间。并且还敢与王畅德对持——不怕被看到吗? 并且王畅德的反应也很奇怪——为什么明知道有人还进入别墅杀人,为什么要和他对持?】
     
文中“我们发现王畅德的时候,他手中拿的麻袋只有一些刀具和绳索。” 这也是王畅德为什么既带着刀又带着绳子还用麻袋装着的原因——他需要把吴鑫吊起来(绳子),带刀是为了证明——自己要杀了他。用麻袋——1.告诉警察自己死后要抛尸。2.装绳子。
【那警察会不会这么想?既然你要杀人,那怎么可能不知道门口有监控? 不过看他在警察局里的样子显得他并不理智,像是被逼疯了——装的也可能真的有感而发(毕竟他的恨意很深)】

不过假若赵胜没有给吴鑫打电话呢?(这是不确定的)。这样的话,张琴可以用那段录音主动联系赵胜(只有她一人加班。)
【播放录音时要使用喇叭这类的东西。如果是手机会有杂音】

    至于烟灰缸的问题“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和“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
虽然感觉像是很有联系的样子:
    王畅德不可能把自己的烟灰缸给张琴用。(张琴也没有私自拿的理由,就算拿了,他也能认出来吧,为什么不藏起来?)
假若是赵胜带去的,那无疑是想嫁祸给王畅德,但他自己的嫌疑比王畅德的还大。
如果是吴鑫呢?假若他因为某种原因把这个拿来——导致王畅德新买了一个。
而王畅德(认为虽这是自己的,但早就被吴鑫拿走了。自己在动案发现场的东西出了差错怎么办?)

最后是关于那个录音的问题:
不喜欢一个人到恨的要杀死一个人。除非那种杀亲之类的仇恨外需要很长时间吧?
所以张琴有足够长的时间准备这个。(录音也许也是故意弄错一部分的呢。)等到她认为众人差不多开始遗忘之时在利用这个录音杀人。
【制造录音的方法,第一种可以利用赵胜——想这个案子一样,不过那一边是吴鑫和张琴。张琴控制赵胜的行为。 想办法呢让吴鑫在列车说出来这句话。我偏向与后者。】

回答结束。

作者: 凌韵夕琼哒哒哒    时间: 2018-2-11 17:11
1:推出两个案子的不在场证明手法(5)
答:
袁歃案:让赵胜给自己(吴鑫)打电话并录音。此时其实并不在辋川车站。
吴鑫案:13号8点(不说20也没说早晚我默认早上了,不过也好像没影响)吴鑫杀害袁歃,让赵胜给自己打电话,并将对话录音。赵胜知道袁歃案后,和吴鑫约好14号晚上11点见面,杀害吴鑫,将13号的吴鑫准备的录音录入电话制造不在场证明。

2:杀死袁歃的凶手(2)
答:吴鑫
详情见分析③⑥⑦

3:杀死吴鑫的凶手(2)
答:赵胜
详情见分析④⑥⑦

4:动机(1)
答:
杀害袁歃动机:吴鑫喜欢张琴,张琴和袁歃有那种关系 详情见③
杀害吴鑫动机:赵胜喜欢张琴,张琴喜欢吴鑫。且吴鑫和王畅德有矛盾,更容易栽赃嫁祸。

过程:13号8点(这8点没说清是20点还是8点,我默认早上8点了。)吴鑫用烟灰缸杀死袁歃,清理现场清洗凶器(烟灰缸),并带走了烟灰缸。后让赵胜给自己打电话,自己录下了音。烟灰缸则是清洗过后替换了王畅德办公桌上的烟灰缸(试图之后将烟灰缸放回现场将杀人罪推给王畅德。)赵胜知道了吴鑫杀人的过程,后赵胜和吴鑫约好14号晚上11点见面,让吴鑫一直在家中等待。而此时14号行凶前吴鑫已经拿回烟灰缸,得到沾有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晚上11点,赵胜来到吴鑫家中,用另一个烟灰缸(应为同款,才能造成匹配的痕迹)打击吴鑫头部,造成吴鑫晕厥。后伪造现场成上吊自杀的假象。11点半在电话中录入13号晚录好的吴鑫录下的谈话后离开。之后王畅德为了杀害吴鑫来到别墅,发现尸体,报警。(既王畅德的自述过程)

分析
①第一段没有行凶者与被害者名字,文中有两个受害者,那么第一段的受害者可能为a袁歃b吴鑫

②我将进屋触碰的所有东西都擦干净,包括烟灰缸,不留下自己的指;吴鑫现场的烟灰缸找到了有灰尘,有鲁米诺反应,王畅德的指纹的烟灰缸;第一段凶手口袋里有一张回程车票;除袁歃外,都住在松陵区【烟灰缸第一段“我”应该擦干净了“我留下的痕迹”,可是却有指纹;如果死者为吴鑫,根据④知两个有嫌疑的人均住松陵,吴鑫也住松陵,杀害吴鑫不需要买回程车票。表明第一段受害者不是吴鑫而是袁歃】

第一段受害者袁歃

③文中有杀害袁歃的动机的人有三个
a王畅德——和袁歃不和
b赵胜——赵胜喜欢张琴,可张琴和袁歃有那种关系
c吴鑫——文中没说吴鑫是否喜欢张琴,只是警察试探的时候随意一问,张琴却没有反驳。正常而言涉及不喜欢的人的时候,女人不会是这个态度,应该是强烈反驳。由此推测吴鑫喜欢张琴。可张琴和袁歃有那种关系。

④文中有杀害吴鑫的动机的人有两个
a王畅德——吴鑫掌握了王畅德的把柄并以此威胁【原因:吴鑫只是稽查部的普通职员却拥有一套大别墅,并且文中描述吴鑫对于王畅德的态度——把查出来的事当把柄。推测吴鑫作为稽查部员工,利用把柄威胁当事人,以此谋求私利。这种事情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别墅不只是王畅德这一个把柄可以支付的。】
b赵胜——赵胜喜欢张琴,可张琴喜欢吴鑫

⑤吴鑫的脖子上未发现明显的吉川线;吴鑫头部遭受打击;后文吴鑫的尸检结果并未表明服用安眠药(希望不是作者失误,当做未服用安眠药);吴鑫死前电话存疑;若电话是真的,可吴鑫并无返回家中监控【表明吴鑫被吊死前受到了打击,而“假”打击器物却留在了现场(烟灰缸疑点很多),并且后文描述电话矛盾点......推测吴鑫不是自杀而属于他杀。过程为:先被烟灰缸砸晕,后被凶手认为死亡,吊起伪装王畅德杀人伪装上吊自杀结果死亡。(烟灰缸描述如同下文⑥)】

⑥吴鑫头部钝器击打痕迹匹配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只有击打处一处破损,脏且有灰尘。无血迹,有鲁米诺反应,王畅德指纹;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王畅德桌子上【表明该烟灰缸经过击打后被清洗,后放置于王畅德桌子上,后拿回有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并将烟灰缸放置于吴鑫死亡现场。而文中两次击打,击打袁歃、击打吴鑫。那么吴鑫死亡现场的烟灰缸应该来自于袁歃的死亡现场。前文判断第一段描写的是13号杀害袁歃的经过(其中凶手将烟灰缸清洗并抹去痕迹),而吴鑫死于14号且头部有烟灰缸击打痕迹而烟灰缸却没有血迹但有鲁米诺反应。如果杀害吴鑫的凶手用的是现场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那么不可能不存在血迹,也不可能清洗(因为很脏有灰尘)。所以杀害吴鑫的凶手用的并不是现场的烟灰缸。但是吴鑫头部的击打痕迹却和烟灰缸匹配,唯一的解释便是——杀害吴鑫的凶手用同一款式的烟灰缸击打吴鑫,后在现场遗留带走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这才能使吴鑫现场的情况成立。也只有袁歃案的凶手才会利用袁歃案的烟灰缸,或者说吴鑫案的凶手知道袁歃案的详细情况。】

吴鑫案的凶手知道袁歃案的详细情况

⑦王畅德自己表明意愿;王畅德报案;王畅德手中拿的麻袋只有一些刀具和绳索;吴鑫现场遗留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王畅德想杀害吴鑫,为此准备刀具绳索,可是烟灰缸对他而言并没有必要,再者如果王畅德杀害了吴鑫,常理并不会将带有自己指纹的烟灰缸遗留于现场让警察来抓人,并且烟灰缸上有“脏和干净”的矛盾点(详情见上文⑥)。并且作为一个杀人凶手,主动报案也很反常。反观赵胜,监控里没拍到吴鑫回家,却在家中发现了吴鑫的尸体(详情见下文⑨),并且赵胜的不在场证明存在问题(详情见下文⑨⑩)。】

⑧如果第一段是赵胜杀害袁歃,可他并没有为13号杀害袁歃的案子做出任何不在场证明,只为了14号吴鑫的案子做出了吴鑫不在场证明。如果第一段是吴鑫杀害袁歃,那么吴鑫需要为自己做出不在场证明,而14号的案子却做出了吴鑫的不在场证明,而吴鑫却死亡了。再加上吴鑫有录音的爱好,13,14号列车相同,则推测14号的录音应该为13号吴鑫给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杀害袁歃的凶手是吴鑫,杀害吴鑫的凶手是赵胜
赵胜知道吴鑫杀害袁歃时的情况(14号晚上约谈的事应该是赵胜用袁歃死亡案威胁吴鑫)
第一段描写的是以吴鑫视角描述的13号吴鑫杀了袁歃的事

⑨监控没拍到吴鑫返回家中,可吴鑫的尸体却出现在家中;吴鑫的别墅只能从前门进入,无法翻窗,无法走后门【表明吴鑫是一直在别墅中包括死亡,直到尸体被发现,那么赵胜的不在场证明就存在疑问】

⑩14号晚11点30从吴鑫别墅里打出的电话内容为清晰无杂音的“赵胜我在通往松陵的列车上”;昨天和前天的车次表完全相同;十一点左右乘客月台闹腾了很久;14号八点半的列车出故障了(根据上文判断为晚上);图表上并没有23点之后到达松陵的车次【如果真的是那个时候打的电话,应该会录到嘈杂的声音(乘客闹腾的声音),并且当时图表上并不存在11.30到达的车次。而14号8.30车子停运,则吴鑫也不是坐CTV4321,那么吴鑫坐的车子就是13号的车子。那么为什么14号会有11.30电话录音,应该为凶手(赵胜)将13号的录音于14号晚上11.30放进了电话中。(因为11.30打出的,我印象里电话应该会记录时间,不可以改变。)】

赵胜的不在场证明为13号和吴鑫的电话录音伪造的

凌韵夕琼245615472


作者: 公子小白°    时间: 2018-2-11 17:54
第一题灰色领域解答



队伍:灰色领域
队员:雪落無聲 1002699653
      公子小白 2632618109
      旧亼難尋 2573083145





人物关系:

赵胜——纠缠张琴

张琴——喜欢吴鑫
    ——与袁有暧昧关系

王——与吴鑫关系挺不错,最近在某个东西而争执。挪用公款被吴鑫抓到把柄。

吴鑫——喜欢音乐,记录身边美好的东西。

袁:
死亡时间:13日8:00左右
(3天之后才发现的话误差会非常之大,简单计算了一下,按照正常人直肠温度在37.5℃计算得出不超过72h误差在2小时之内,那么正确死亡时间是6:00-10:00)

吴鑫:
死亡时间:14日23:00--1:00左右



①他丑恶的嘴脸,我已无心观看,转移到他身旁,转移到那粘有殷红血液的烟灰缸上。

②死因是颈部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的窒息,头部有一处伤痕,但不是致命伤。

死者因被烟灰缸砸到导致颅内出血而死,与吴鑫案件死者死亡方式不符。

①兴奋使我的手不断颤抖,刚拾起的烟灰缸又悄然滑落,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随之传来玻璃的破碎声。

②现场是一个宽大的房间,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


吴鑫案件案发现场是檀木地板,与①里面烟灰缸撞击到坚硬的地面并碎裂不符。

综上,文中开头所描述的并不是吴鑫案件,而是袁案件。

吴鑫案件:

凶手:赵胜

分析:

一、
王是去杀人,假设他知道有监控,并且杀了吴鑫,如果之后没有人拜访吴鑫的话,那么警方很快就会查到他,而且如果他没有伪造不在场证明,那么通过死亡时间也可以确定他是凶手,所以王并不知道有监控。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


文中王自己对警察说的是:
  在吴鑫家附近看到一个黑影——进入别墅大门——进入屋内(一点进入屋内)

时间不符合,王应该说了谎。(不知道为什么说谎。。)

死者死亡时间在十一点至次日一点左右。假设凶手是王畅德,他所说的一点进入屋内与监控中一点二十进入屋内并不符合,那么他在别墅中就无法完成杀人案件。

如果第一现场不是别墅(题目中并没有说明别墅是否为第一现场),而是王畅德办公室,那么或许可能完成杀人案件,手法如下:
王畅德在办公室用烟灰缸击打吴鑫头部,之后将吴鑫带回别墅。

但是这个手法也有很明显的破绽。
①王畅德不用将带有自己指纹的烟灰缸带回别墅。
②王畅德回别墅后发现死者并没有死,于是利用绳子吊死死者,但是监控显示王畅德1:20进入屋内,与死者死亡时间不符。

所以,完全可以排除王畅德是凶手的可能。

至于在现场的烟灰缸,既然王畅德不是凶手,那么带有他指纹的烟灰缸也与这起案件无关,真正的凶手利用了王畅德。下面会分析到。

二、
既然凶手不是王畅德,那么就是监控上另一个到此拜访的人——赵胜。

1、赵胜的不在场证明:

原文

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这种人素质真低。”年轻女子抱怨

“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


分析:
如果14日死者在车站接到电话,月台上人闹腾了很久很久,那么电话里一定会有杂音。所以,这个电话并不是14日晚上十一点半打来的。由于这两天车次相同,那么广播的声音是被提前录下的。

凶手是赵胜,他必然需要不在场证明来为自己开脱。赵胜伪装吴鑫的声音并放了那个录音来证明十一点半时吴鑫还在车站,车站距离吴鑫别墅三十分钟的路程,在听到电话回放后,警方会认为吴鑫死亡时间在十二点之后,赵胜也有了不在场证明。

2、关于带有王畅德指纹的烟灰缸

在此所能做的解释只有嫁祸了。如果王畅德没有说谎,那么他当时看到的黑影应该就是刚离开的凶手赵胜。

原文:
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

几人正在王畅德办公室交谈,其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


分析:
漂亮整洁的烟灰缸与周围环境不符,而且从文中描述看,王畅德是一个老烟枪,烟灰缸也不会洁净,所以这个烟灰缸是新买的,那么他旧烟灰缸呢?是什么让他换了烟灰缸?

再来看第一段原文,烟灰缸luminol反应,代表着它上面曾经粘有血迹,但是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说明这个烟灰缸曾被人擦拭过,然而却留下指纹?这很矛盾。既然想要毁掉“凶器”,那么在擦拭时不应该只擦拭血迹而遗漏自己的指纹。再者,前面已经排除掉王畅德为凶手,那么凶手这么做大概是为了嫁祸王畅德吧。

但是,不太明白赵胜为什么这么做,死者脖子上没有明显的吉川线,赵胜是想伪造出吴鑫自杀么?却又用烟灰缸砸了吴鑫来嫁祸王畅德,这样很多此一举,他已经有了不在场证明,只要推翻他的不在场证明,那么就可以确定凶手是他,即使嫁祸也没什么用,如果不能推翻不在场证明,那么就无法抓捕他,也无法确定他就是凶手。

如果,赵胜先将吴鑫砸晕(带上手套避免留下自己指纹),再用绳子吊死他,为什么多此一举还要用绳子?直接拿烟灰缸砸死就好了,更直接的嫁祸给王畅德。

无论怎样我们都知道,赵胜知道了王畅德的到来,并且很有可能知道监控,所以才会想到嫁祸他。

王畅德所看到的黑影应该就是赵胜,而赵胜同样看到了他,如果王畅德后面还有人来更好,如果没有人拜访,那么王畅德就是最后一个“见”过死者的人,所以赵胜嫁祸了王畅德。

①赵胜想嫁祸王畅德是临时起意,王畅德此番前来是为了杀人,不会让其他人轻易得知,所以当赵胜看到王畅德时突然想嫁祸于他。王畅德的烟灰缸应该是被赵胜拿走了,因为那个上面有王畅德的指纹。
赵胜离开之后又返回大概就是为了拿烟灰缸吧,至于他怎么把烟灰缸放进别墅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扔进去的吧。。

死者脖子上没有明显的吉川线,如果死者没有服用安眠药,直接制服一个成年男人很困难,所以凶手将其砸晕,然后吊死他,并且带走了砸他的物品(擦去指纹血迹不如让证物消失),离开别墅后并没有走远,然后发现了王畅德,便调换了他的烟灰缸涂抹一点血迹伪造成凶器,扔进现场。

②赵胜嫁祸王畅德是蓄谋。赵应该是必然知道王要来,有可能模仿吴的声音,利用挪动公款的事情激起王的怒气,然后约王到别墅。
赵有可能是烟灰缸故意带过来,带上手套去打一下头部,然后再吊死,擦去烟灰缸上的血迹,知道王必然过来的情况下再去嫁祸给他。

但是,王畅德在审讯时并没有说任何关于电话的事情,所以赵胜并没有和王畅德约定具体时间,他的电话只是为了彻底激怒王畅德让他产生杀心,电话中顺便提到,自己十二点之后才会回别墅即可。



袁案件

凶手:吴鑫

从上面的死亡时间分析我们知道,袁的尸体搁置了很久才被发现,如果一个人要做不在场证明,不会让尸体这么久才被发现,尸体搁置越久,判断的死亡时间误差越大,对自己的不在场证明越有威胁,应该让尸体提前发现,以完成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所以凶手是已经死去的吴鑫。

袁案件不在场证明:

假设,我们就假设,袁死亡时间真正时间为八点左右,那么凶手要证明自己八点不在死者家,凶手利用车票,让自己在八点左右的时候身处车站或者其他地方。

13日八点半的车出故障没有出程,所以他没有坐上这个车。但是只要他能证明八点左右他在辋川车站(为什么不是其他车站?我也不造为啥,只知道文中有一个辋川车站可以录音而且在松陵区,距离袁家很远)就可以吧。

如果袁八点死亡,三十分钟吴鑫应该无法到达辋川车站,所以他赶不上八点到八点半之间的广播,必须利用下一次到达松陵的广播做不在场证明,所以他录下的是当天晚上某一次的广播(抵达松陵的),然后用这个录音当做八点到八点半之间的某一次广播,再拿出那张八点半的车票,就可以证明他在车站了。但是他疏忽了一点早上的车站应该有杂音,而他录的是晚上的没有杂音。文中提到,吴鑫喜欢记录美好的东西,所以当他拿出录音的时候完全有合理的解释。
他有回程车票所以他不是开车到袁家,抵达松陵的车次有两个,抵达时间为21:30和23:00,他买了其中一张车票,回程。

再回到吴鑫案件,两起案件也都有录音这个共同点。

吴鑫案件,如果是赵录的,他14日录的但是没有录到杂音,所以应该不是14日录的,也不是白天,白天会有杂音,所以一定是晚上录的,再推,那就是13日晚上,由于车站晚上人很少,吴鑫会撞到赵胜么?

①假设吴鑫碰到了赵胜,吴鑫的不在场证明就会被揭穿,吴鑫就可能对赵胜起了杀意(况且吴鑫既然杀了和张琴暧昧的袁,那么应该也不会放过纠缠张琴的赵胜。
),杀意被赵胜发觉,于是赵胜14日到别墅,杀了吴鑫。

袁是赵胜隔壁公司的,13、14日为周六周日,如果公司不休息,那么袁必然会去上班。13日袁已死亡,14日袁必然不会上班,
赵胜喜欢的张琴和袁暧昧,他一定会关注、记恨袁。如果这时他发现了袁的死亡,那么就会很快猜到凶手是谁,加上他之前发觉了吴鑫的杀意,看破了他的手法,知道了他的录音,于是拿了吴鑫当时所录的。

②假设吴鑫没有碰到赵胜(此时赵胜蓄谋杀害吴鑫)。

14日的车次会与13日的车次,这件事情13日的赵胜并不会知道,所以即使他想到这个手法,也不会13日去录音。他的录音应该是14日录的,这又与上面分析矛盾,所以两起案件不在场证明的录音,是同一个录音。

根据以上两点,赵胜在13日对吴鑫并没有杀心,而是后来发现吴鑫杀意,反过来先将其杀害。

动机——
吴鑫杀害袁,因为袁与自己喜欢的张琴暧昧。
赵胜杀害吴鑫,因为吴鑫要对自己不利,加上张琴喜欢吴鑫更加让自己愤怒。

张琴喜欢吴鑫,所以并不会杀害吴鑫。




作者: 白夜行    时间: 2018-2-11 18:06
答:
1.不在场证明手法
a.关于吴鑫之死的不在场证明手法。凶手是赵胜。因为死亡时间的缘故,吴鑫一定是11点就已经乘车回家了,并且在11.30的时候抵达自己的家中,然后就被等待多时的赵胜先用从王长德那里拿的烟灰缸砸晕后,再吊死。时长2分钟。并且赵胜在此期间还用座机打给吴鑫的手机,并且把提前也就是13号晚上预先录好的地铁车站通知声放出来,造成死者还在的车站的假象,并且那些话也是赵胜说的,不是出自死者之口(这里可能会有BUG,警察难道无法分辨声音吗。但文中也提到了那个基德确实在发问,这是谁和谁的通话,也就是说,警方也无法分辨,这是推理的一个基点,如果这里错了,就不用再往下看了)。这也是为什么通话记录会这么短,死者如果真的要赵胜先走,也应该会等到赵胜回复后在挂断电话。再说说我的思路吧,按照车次表来看的话,去往松陵站的列车到达忘川站的时间是11点,所以那个通知一定只会在11点钟响起(这个和那个内部原因出的故障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赵胜要制造这样的不在场证明的话,肯定是会先调查了当天的车次表再做安排的),当然我们也无法得知11.30的时候会不会有其他列车来,但文中没有提到,所以不做考虑。而11点的醉酒大汉也是赵胜安排好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工作人员,不然的话吴鑫在11点上车是会被看到的。还有一个疑点,通话中是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其他任何声音的,但据工作人员所说,他们处理醉酒大汉处理了很久很久,我想,如果大汉是赵胜安排的,那么也一定会闹到11点半的,所以当时不可能只有广播声和列车声,只可能是提前录的。
b. 关于袁歃之死的不在场证明手法。根据文中的提示,死者是8点左右死亡的,并且14号那天8点半的列车坏了,没有出程。所以我在想案发当天是13号,那么凶手到底是看到了什么回城票才会构想出一个不在场证明呢。我想只能是通过8.30的这个列车来做文章了。首先凶手是王畅德。他是技术部门的副部长,所以大概率那个导致车次一样的内部原因就是王长德搞的鬼,他想通过在第二天再坐一次8点半的列车,以表示自己在8点左右是不在现场(袁歃)的,没想到因为意外列车出现故障了,他的计划也就失败了,因为没有出程,所以他也拿不到那张不在场证明的票了。
2.杀死袁歃的凶手
     杀死袁歃的凶手是王长德。且吴鑫是指使者。
第一、
在不在场证明手法中已经说明了,只有身为技术部门的副部长的王长德才有能力通过车票来制造不在场证明,因为如果凶手是其他人的话,地铁站的内部原因的故障就属于不确定因素或者说是无法预计的因素,因此也无法制造不在场证明。
第二、
可以用排除法。凶手不可能是张琴,因为既然她肯与袁歃保持不正当关系,那么没有出现大的冲突矛盾的前提下,张琴的动机不大,并且在文中第一段看来,用烟灰缸砸死人如果是女性的话一定是预谋好的,从背后袭击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不会出现“我是如何杀死他的?我不知道。此刻头脑中一片空白,顿失方才的记忆。”这类反应。除了张琴还有赵胜的嫌疑没有排除。赵胜其实有动机,那就是张琴和袁歃的不正当关系,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赵胜不会不知道这种关系的存在,那么也就是说他没有作案的紧迫性,因为从第一段得知,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激情杀人,并且凶手在杀死袁歃之后会产生一种孤傲感,赵胜是厂长,应该不会有这种感觉。而至于吴鑫,他为什么要唆使王长德去杀人呢,是因为吴鑫和赵胜的动机相同,都可以算是为了张琴,并且最近吴鑫还抓住了王长德的把柄,这正是借刀杀人的好机会,于是吴鑫通过和王长德谈判,让王杀了袁歃,他的把柄吴鑫也会放掉,但后来可能吴鑫反悔了,这也是为什么王长德1点钟还要来杀吴鑫的原因,这就有了双重动机,但还是被抢先一步了。
3.杀死吴鑫的凶手
是赵胜。
第一、
只有赵胜有作案时间,王长德确实是1点钟才进门,所以直接排除了。而那个黑影也只是在门外徘徊,没有进去,(不然也会被拍下来的,猜测应该是张琴,根据她被审讯时的反应推断的)
第二、
现场遗留的带有王长德指纹的烟灰缸,如果凶手是王长德的话,他不可能会遗留下这么明显的线索,只可能是凶手作案后,留下的。(至于为什么王没发现,也很奇怪,难道是天太黑?因为文中也说过,天很黑,又没有路灯,别墅里应该也是关灯的,不然王长德也不会自己潜入)而凶手之所以留下了这个烟灰缸,我认为是想嫁祸给王长德,而能够从王长德办公室拿出烟灰缸的,我想也只有赵胜这个厂长,可以自由进出员工的办公室而不被怀疑了,那个新的烟灰缸有可能也是赵胜在拿走就烟灰缸后故意留下的,为的是给警方一个提示。
4.动机
赵胜的动机:为了张琴吧,员工说的话比较靠谱,应该是张琴和吴鑫互相喜欢,也有可能张琴谁都不喜欢,但吴鑫和赵胜都喜欢张琴是没错。情杀。
王长德的动机:和袁歃本就有矛盾,并且可能还有吴鑫的“推波助澜”
作者: 菸白    时间: 2018-2-11 18:19
不在场证明手法一:(赵):去往吴家别墅的车有两乘 晚21:30和晚23:00而赵出现在案发现场的时间为:11:01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
而文中提出:吴的话:“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
以及: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很久,这种人素质真低。工作人员的话,说明此录音并非是当时的录音而是21:30分的,赵在撒谎。

2:杀死袁歃的凶手:吴
3:杀死吴鑫的凶手:赵

作者: れ楓落殘雪を    时间: 2018-2-11 18:42
忆酒如梦
队员:卿酒 1070902384
      兮忆 523270716
      暮飞雪 2906539272
绿色为解答,黑色过程以及引用,红色解释
一共两起案件,四个问题
第一起吴鑫的死
1中说的是袁事件的案发经过,”我“是凶手,我先有些惊慌(我有可能用词不准)随后有镇定下来,作了一系掩饰动作,我摔碎了烟灰缸(殷红血液),清理现场(为的是消除我来过的痕迹),删掉好友吧,并且清除所有的记录(为的是不让警方知道我们有约见面),为了制造不在场我打算利用回程的车票

线索:1.“死者吴鑫,男26岁,身高182,体重70kg,血型A,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死因是颈部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的窒息,凶器大概就是这根麻绳。”
2“死者的脖子上未发现明显的吉川线,但是不排除是服用安眠药,具体情况还得尸检结束。”
3.“头部有一处伤痕。”古缈说道,“但不是致命伤。”
4.死者悬空的双脚下方,有一把踢倒的凳子和一个烟灰缸。
5.“根据尸体的僵硬程度和尸斑可以推断昨晚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左右。但是根据死者座机的通话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死者在十二点前没有死亡。”
6.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
7.1点发现死者
8.发现死者的人有杀人动机,并且想杀他
9.
人物
王畅德
赵胜
张琴

关系
死者是其债主,同事
情敌,同事(上司)
死者喜欢她,同事

动机
欠他钱
闹过一些不愉快
死者强迫她与其结婚?

不在场
未知
没有等到死者,于是在十一点半用别墅的座机给死者打个电话。
在…加班(无认证)
当天加班的只有她一个
十一点钟开始加班

死者11点半在辋川车站是吗
11 .11:01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
1:30 警察赶到
12.“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
13.昨天八点半的列车出故障了,
14.赵胜,王畅德,张琴,死者皆为广济公司的员工。其中,赵胜是厂长,王畅德是技术部门的副部长,张琴是赵胜秘书,死者是稽查部的普通员工。
15.赵胜喜欢张琴
16.张琴第二天没上班
17.“那么关于王畅德这个人,你是否清楚呢?”基德见赵胜不愿继续谈论下去,便转移话题。
“你是指他和吴鑫的关系吗?”基德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两人关系好像挺不错,最近突然就这样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次我看到他们两个在争什么东西,具体我就不清楚。”赵胜见基德没有再针对自己,便用平静的语气回答道。
18.张琴喜欢吴鑫(员工的说法)
19.王畅德挪用公款
20.被吴鑫抓到了把柄,这几天跟在吴鑫屁股后面
21.她和我们隔壁公司的袁歃有那种关系,王畅德和袁歃关系也不好。
22.吴鑫尸检: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鲁米诺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

疑点:1.敲击和勒是否为一人?
凶手如果说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杀吴,那么他就直接把吴勒死然后制造成自杀就可以,完全没有必要再用烟灰缸砸吴。说明这两件事并不是同一个人做的。     
      2.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
      3.张琴和死者及赵胜的关系?
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赵喜欢张,张是和吴在一起的。基德认为张是被迫和吴在一起,张并不喜欢吴,但是从同事口中我们得知,张喜欢吴而且和袁发生了关系。这里就有一个矛盾,张到底喜不喜欢吴?我们是认为既然张和袁发生关系了,就说明她并不是喜欢吴的。
      4.两件案件是否有关?
1中的内容是描写袁那件案子的经过,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都有出现烟灰缸,且吴案子中的烟灰缸是完整的,袁案子中的是破碎的。应该是有关联的。     
      5.王畅德为什么进出后又出来?
王说是因为他看到了死者很慌张才逃出来,后面又因为看到了一个黑影怕自己被怀疑所以又回去报警。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王本身是有杀害死者的动机的,那有没有可能王根本就是在撒谎。
6.王畅德在吴鑫家附近看到个人影,是什么?
如果王说的是事实的话,那就是真正的凶手;如果他撒谎,那么黑影就根本不存在。

第二起袁歃的死
12月16日,在袁歃家中找到其尸体,死因:头部收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初步判定为他杀。死亡时间在12月13日八点钟左右。其家离辋川车站很远。

疑点:1.尸体发现时间?
因为发现时间过晚,所以误差是极大的,根本不能确定具体时间。      
      2.同第一起是否有关?
答案同上。

解答:
1.杀死吴的凶手:王。动机:吴发现了王把柄,以此勒索他(这就是为什么他一个小员工却住了别墅)
原因:“我们发现王畅德的时候,他手中拿的麻袋只有一些刀具和绳索。”古缈回想道。这是原文中的描写,王对杀死吴这件事准备是很充分的,只要有机会他就一定会实行自己的计划。监控中的时间线是赵先王后,我们的推论是赵来了之后,用烟灰缸砸了死者,但其实死者那时候并没有死亡。赵的不在场证明是利用那通电话,通往那个地方的时间有两个:21:30和23:00。如果赵原本就打算杀死死者,只是这次失误了,没成功。那么他依然会事先准备好充分的不在场证明,电话肯定是他早就录好了的,之后只要再打一遍死者的电话,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录音放出来,不在场证明就完成了。虽然赵砸了死者,但并没有把死者砸死,可是赵依然按照原本的计划完成了不在场证明,并在烟灰缸上留下了王的指纹,陷害王。之后王就来到了别墅,他看到晕倒的死者先是勒死了他,之后便跑出了别墅。但是他觉得还是布置成自杀比较好就再度回到了现场。不需要不在场证明。

2.袁的案子凶手:赵。动机就是因为他喜欢张,但张和袁在一起。手法不用我说1中描写的很详细。不在场证明是利用袁的家离车站很远,凶手手上的车票和杀害死者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完成不在场证明。
作者: 君墨kylin    时间: 2018-2-11 19:45
本帖最后由 君墨kylin 于 2018-2-11 20:00 编辑

知更鸟队作答


作者: 3150693037    时间: 2018-2-11 19:47
星火组关于《不在场证明》的解答:
【队员1】
星良(QQ):3583579308
【队员2】
蓝炎(QQ):3150693037


一、不在场证明手法:
1.首先从题目中的两处描写,我可以断定文中第一部分对凶手的心理描写是杀袁歃的凶手的,两处描写如下:
(1)第一部分凶手的返程车票,从题目最后的标注可以看出,除袁歃以外,其余嫌疑人及被害人都住在松陵,那么杀了人之后又需要返程,那么这个被害人便是袁歃;
(2)第二部分对于死者吴鑫家中的描写,地板既然是松软的檀木,那么就没必要擦去鞋印了。
2.从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口中,我们可以知道,2月14号晚上八点半的航班除了故障没有发车,而从吴鑫家中的电话里加上赵胜的口供中,我们却得到了另一个消息,在当晚赵胜从吴鑫家打给吴鑫的电话中,有一个从其他地方发车通往松陵的声音,从航班表上我们可以得知,在当晚八点半的返程车根本没有,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综上所述,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吴鑫坐的地铁是在前一天,也就是2月13日晚上坐的(从文中可以知道两天的地铁发车表一样)。
所以杀袁歃的不在场证明只有一个可能,赵胜帮吴鑫做假证;而关于吴鑫案的不在场证明,就是赵胜拿2月13日晚上的电话录音来做证。
这里补充一下,在2月14晚去地铁站闹的人可能就是吴鑫本人,从王畅德哪里可以知道吴鑫是个酒鬼。

二、杀死袁歃的凶手:
从不在场证明中可以知道,凶手就是吴鑫,题目中第一部分的心理描写应该就是吴鑫的。吴鑫杀了人,清理好现场,在坐地铁的时候,应该是借助赵胜会来自己家,并会打电话给自己来逃脱嫌疑的,或者说赵胜与吴鑫本来就是串通好的。

三、杀死吴鑫的凶手:
在文中吴鑫家中发现的烟灰缸与王畅德办公室的烟灰缸,明显都与所在的现场不同,而在吴鑫家中的烟灰缸还有着王畅德的指纹。
如果不是赵胜的不在场证明是假的,那么凶手有可能就是王畅德,不过既然更确定赵胜是凶手,那么可以这么解释,赵胜将吴鑫与王畅德的烟灰缸换了,想在杀死吴鑫之后嫁祸给王畅德。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吴鑫头部的伤并不是致命伤,而吴鑫真正的死因是被勒死的,那么在加上王畅德的口供,我们可以还原当时发生了什么:
首先赵胜来到吴鑫的家中在用王畅德的烟灰缸敲晕了吴鑫,并认为吴鑫死了之后,便离开了吴鑫的家中,不过由于还是不放心,所以就在吴鑫家附近等待。
而就在赵胜离开吴鑫家之后,王畅德便来到了现场,在发现吴鑫并没有死之后,便将吴鑫勒死后,吊了起来,并伪装成自杀,之后离开现场,就发生了这一切。
故杀吴鑫的凶手是王畅德。

四、动机:
吴鑫杀袁歃的动机是为了张琴,也就是情杀。
王畅德杀吴鑫的动机是为了自己贪污的那笔钱,是为了财杀。

作者: 诡殇寂浅    时间: 2018-2-11 20:01
1.(1)吴座机电话录音是13号的,因为车站前一晚有人闹事很吵,录音很静,凶手14号晚十一点到十一点半杀了吴,之后离开。
2.吴鑫
3.赵胜
4.情杀,吴因为女人杀袁。赵因为嫉妒杀吴
维梦 寂浅
2574790199

作者: 有翼之暗    时间: 2018-2-11 20:05
解谜篇:

1:兴奋使我的手不断颤抖,刚拾起的烟灰缸又悄然滑落,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随之传来玻璃的破碎声
地板是高级的檀木地板,走在上方软绵绵的
两者的地面性质不同,说明不是一个地方
2:我伸出手摸一下他的脖子,没有脉搏,我又将手掌放在他的胸口上,没有心跳。
  他丑恶的嘴脸,我已无心观看,目光转移到他身旁的烟灰缸上,上面沾有殷红的血液,哦,我记起来了,我就是用这个结束他的生命的。
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
二者不是同一个死者。
2: 首先,我将进屋触碰的所有东西都擦干净,包括烟灰缸,不留下自己的指纹,这样就无法找到我来的证据。
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
不是同一个烟灰缸。
综上所述,第一部分和下文吴鑫的案子不是同一个。
2: 我们发现王畅德的时候,他手中拿的麻袋只有一些刀具和绳索。古缈回想道。
  “王畅德那个家伙,挪用公款的事,厂里哪个人不知道?终于被吴鑫抓到了把柄,这几天跟在吴鑫屁股后面,别提多奉承了。”员工的话中,满是对王畅德的不悦。
  “为了杀他,为了杀他!”王畅德的眼球布满血丝,表情狰狞。
王畅德准备杀害死者,那么他准备麻袋就是为了将死者家“搜空”,制造出强盗杀人的假象,实则为了掩饰自己偷窃挪用公款证据的目的。
3: 11:01 赵胜进入别墅
11:32 赵胜离开别墅
1:00 王畅德进入别墅
1:10 王畅德走出别墅,在大门外东张西望
1:20王畅德进入屋内
1:30 警察赶到
为什么没有吴鑫回别墅的录像?因为发现吴鑫尸体是星期一,那么案发就在星期天,既然这样他本来就没有出去上班,那当然不会拍到他回家的场面,他一直在家。
  4:王畅德深吸一口气,坐下来,继续说道:“我12点钟前往他那里,那时很黑,街上的路灯也都熄灭了。在吴鑫家附近,我好像看到个人影,由于我是来杀人的,所以我故意遮住我的脸。进入别墅大门,我发现没有人招呼我,我以为是吴鑫喝醉了,就私自潜入,在我打开没有上锁的卧室门后,发现那具尸体。我离开逃出房门,让我害怕的是,方才出现的黑影仍在那里,良久才消失,我觉得,我很可能被发现。假如我就此离开,免不了被怀疑,我只能报案,即使我根本就不想他的尸体被发现。”
监控拍摄到王畅德,那么他就不知道有监控,根据什么王畅德的话,我们可以提出新的疑问——黑影是什么?
  5:“座机?”基德顺着古缈的手指,看向屋内书橱上的红色电话。古缈走上前,按下回放键:“不好意思啊,赵胜,我还在车站,你先回去吧,我挂了。”与通话人的声音同时传来的,是地铁的到站报道:各位乘客请注意,通往松陵站的……到这里,电话就挂断了。除此之外,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没有传来杂音。
  “一般来说七点钟过后就没多少人了,但昨天例外,十一点左右有一个乘客喝醉酒在月台闹腾,我们工作人员都赶过去处理了很久,这种人素质真低。”年轻女子抱怨。
最后的广播,没有播放是什么车次,也就是说,可能是表中的7或者8,根据文中的对话可以发现。昨天十一点左右,在松陵,有人大吵大闹,但地铁那边,除了列车声和广播声,便没有杂音,不是十一点的班次。因此,只能是九点半,但电话中,实实在在是在十一点半的通话。矛盾。
接下来分析,从摄像来看,只有王畅德和赵胜有机会作案。那是不是王畅德呢?不是。
5:  吴鑫尸检:死因:颈部受机械性压迫导致窒息,在头部还有钝器击打的痕迹,根据匹配,钝器为现场的烟灰缸,烟灰缸上除了击打吴鑫头部的地方有一定的破损,其他地方完好无缺,就是很脏,有些灰尘。烟灰缸表面没有血迹,但有luminol反应,并在上方找到王畅德的指纹。

烟灰缸上没有血迹,却有王畅德的指纹,这很奇怪,就算王畅德用麻袋将吴鑫的尸体带进别墅,他也没理由将凶器留下,况且,既然能够有时间擦去血迹,为何不擦去指纹?凶手不是王畅德,那么只剩下赵胜。
刚刚我们分析得到,开头的案子与文中的吴鑫案不是同一个案子。又因为题目说还原两个案子,所以开头与文末案子是同一个。
几人正在王畅德办公室交谈,其办公室够宽敞,但散落的书本遍布每个角落,墙上,桌子上,都是灰尘,仅有一个漂亮整洁的烟灰缸放在桌子上,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
他取下耳朵上夹的一根烟,点燃,猛嘬起来。
就是很脏,有些灰尘。
从第二句不能看出,王畅德是老烟枪,那么烟灰缸中不可能如此整洁,应该有灰尘才对。结合三可以看出,凶手对换了烟灰缸,办公室里的烟灰缸其实是凶器,而原来的烟灰缸被用来与凶器兑换。也就是说,现场的烟灰缸其实不是凶器,凶手只是在王畅德的烟灰缸上涂了一些血迹,然后擦拭掉罢了。凶手不可能冒着危险在杀了王畅德后还将王畅德的烟灰缸和现场调换,况且此时并不是冲动杀人,监控也并没有拍摄到除王畅德外还有第二个人反复进出现场。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凶手用王畅德的烟灰缸犯案,并把现场的烟灰缸放到王畅德桌上。
先看第一次,第一部分主人公想制造不在场证明,他摸了摸裤带,里面有纸,那是什么?结合文中,我们不难发现那是车票,标注中说除袁歃外,都在松陵区。由于“昨天”和“前天”的车程相同,所以我们可以按图表的车程分析。为了制造不在场证明,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在车站,那么十一点钟的车票不可能,因为他回到家,可能已经很晚了。只有八点钟的,也就是说,他手里的车票,是提前买的,八点钟回去的车票,不曾想耽误了,已经超过八点钟。因此,他灵机一动,于是去车站,在十一点录下通往松陵车站的音,同时,买下十一点的车票,回程。警察询问,只需要给他们看八点钟的已经作废的车票,并且说自己不小心录下了音,就有了不在场证明。
接下来正式分析二次案子的手法。
第一个案子,凶手制造了不在场证明,但他应该立即找人或者自己报案,使尸体被发现,否则,如果尸体发现过晚,将八点钟也算作犯案时间,自己就悬了,解释只能是,他认为第二天早上,可能会有人发现他,他毕竟是老板。但实际上,警方在第三天才发现尸体,这期间,凶手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他不做的原因只能是——他死了,袁歃案的凶手是吴鑫。
  “我挺欣赏吴鑫这个人的,他很喜欢音乐,跟我一样,喜欢记录身边美好的东西。
接着分析吴鑫案的手法,刚刚已经得到,凶手是赵胜,那么他在电话中的录音,由于八点半的车没有到,所以录音当然就是原吴鑫在袁歃中制造不在场证明用的录音。那他是如何得到录音的?吴鑫喜欢记录美好的东西,那么身边就一定会携带录音带,那么他记录的车站广播肯定在里面,赵胜大概是凑巧发现的。他便播放广播录音,便伪装声音说。(像不像问题都不大,因为警方注意的是广播,况且死者死了,他的声音不会再被人听到,所以他只需要装得不像自己声音,不用像吴鑫声音)只是,赵胜没有想到,当天地铁有人大闹,自己的录音没有这个,造成失误。并且他和袁歃案的凶手用相像的手法,必定需要早些发现尸体。根据上文的黑影,我们不能分辨,那就是本准备发现并报案的赵胜,只是他看王畅德在,没有进去,便灵机一动,正巧可以将罪行推给王畅德。
综上所述,我们再分析一下动机,张琴喜欢吴鑫,从赵胜的话中,吴鑫是喜欢张琴的,从员工的话中,张琴不喜欢赵胜。但赵胜强迫她结婚,吴鑫看不下去,想杀了赵胜和袁歃。但是杀了袁歃,赵胜很可能发现了袁歃的尸体,所以有了防范,故先下手为强,杀害吴鑫。





欢迎光临 诡殇推理论坛 (http://www.guishangtuil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